喧囂未及之處 第六十二章 孟菲斯三棍客
反複無常之人
新人隊與老人隊的對抗,自保羅·加索爾負氣離場後,便徹底淪為一邊倒的碾壓。在場許多人事後回憶,都稱那是他們所見過的“最不留情麵”的一場隊內賽。
54比28
最懸殊的差距,無疑來自徐淩與魯迪·蓋伊之間的直接對話。
蓋伊全場18投僅4中,勉強得到11分8籃板;而徐淩則16投12中,高效砍下28分8籃板6助攻。兩人資料並列之時,前者宛如一個徹頭徹尾的敗者。
終場哨響,蓋伊麵如死灰,怔立原地。徐淩隨手將球拋向一旁,步履從容地走向他,臉上掛著一抹若有似無的嘲笑,開口說道:“怎麼,連一句‘打得好’都不願意對徹底擊敗你的人說嗎?”
蓋伊猛地抬起頭,眼中沒有絲毫挫敗,隻有被羞辱後的憤怒和怨恨。
“致意?你以為你贏了什麼?”蓋伊歇斯底裡地提升了音量,“一場沒人認真打的隊內賽?要不是保羅莫名其妙發脾氣下場,要不是教練組安排這種垃圾陣容”
蓋伊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胡亂地指向隊友和空蕩蕩的加索爾座位,試圖將失敗歸咎於所有人,唯獨他自己除外。
徐淩並沒有被他激怒,反而輕輕點頭打斷了他:“你說得對,魯迪。你我雙方的陣容確實不公平。誰讓我們這邊有nba選秀大會的三號秀、二號秀、ncaa全國冠軍隊的隊長,而你那邊”
說到這,徐淩刻意地一頓,他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怎會變得如此刻薄,是他變了,還是這個世界改變了他?但他又本能地知道,他必須壓過蓋伊。於是他說出了那最傷人的話語。
“卻有一個18投4中的白癡就像病毒一樣拖所有人的後腿。”
這話正如同冰錐般紮進蓋伊的心臟,瞬間讓他感到莫大的屈辱,臉色漲得通紅。
“你這該死的”
“好好休息,”徐淩嘲弄地看著他,“下次多進幾球。”
蓋伊被徐淩說得悲憤欲絕,又無法反駁,看向其他人,但已經沒有人向著他了,包括那個在對抗賽期間好似與他如鐵杆兄弟般的凱爾·洛瑞。
洛瑞已經悄然遠離了他。
他被孤立了。
憤恨之下,蓋伊轉身走出球場。
徐淩不去看他,隻是自顧自地詢問老人隊的哈基姆·瓦裡克:“今天訓練結束後,我請客,你們知道孟菲斯的哪家餐廳比較好嗎?”
於是,那種窒息、冷漠、令人尷尬的氛圍緩解了一些,瓦裡克當即回應道:“那肯定要屬比爾街的那家‘龍蝦之家’了”
無人關心蓋伊,無人詢問其他的情況,他們都知道,隻要接受徐淩的邀請,就等於在他與蓋伊之間選擇了陣營。
但這真的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蓋伊雖是八號秀,也確實一度被管理層當作重建的核心,但他的新秀賽季表現平平,雖然號稱小麥迪,身體條件和那手投籃確實有點相似,可人家麥迪早年在猛龍可是以防守起家的,轉會到魔術之後恰逢希爾連年賽季報銷,他纔不得不扛起進攻的重擔,從而激發出了潛力。
可是蓋伊呢?他的發展軌跡完全是反著來的。他和麥迪一樣被球探質疑職業精神,進入nba之後卻不思防守,整天想著進攻,但是他的基本功粗糙,隻是一個低效的得分手,偏偏自大自滿,性格惡劣,如果沒有徐淩這樣的人到來,大夥平時也就忍了,但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更好的追隨物件,誰還會給他捧臭腳呢?
當晚,接受徐淩邀請的有賈裡烏斯·傑克遜、達科·米利西奇、邁克·米勒、埃迪·瓊斯、哈基姆·瓦裡克、凱爾·洛瑞以及新人隊的其他幾個人
保羅·加索爾這種一心離隊的人自然是沒有心情和徐淩攀交情,通過他這個裙帶關係在灰熊隊立足的胡安·納瓦羅自然也不會來。
拋開兩個西班牙人和蓋伊,灰熊隊能來的人都來了。
接受邀請的人們姿態各異。
瓊斯這種臨退役的老家夥自然是沒有站隊的必要,他在試訓的時候就和徐淩認識了,所以就當來敘舊。
米利西奇也沒有站隊的意思,他本身就是自由球員簽約,也不是來當老大的,在加索爾被交易之前還打不上首發,而且,他對首發的執念也不強,反正已經簽下3年2100萬美元的中產,這筆錢足夠他在孟菲斯這種地方醉生夢死了。
邁克·米勒這樣的老好人卻是刻意避開站隊的話題,反而說:“伊萊,我相信你的能力,但要在孟菲斯做出比pg(大加)更大的事業,你的挑戰絕不隻是魯迪。”
他甚至以“魯迪”相稱,可見他還沒有放棄對蓋伊的治療。
不過徐淩絕非是那種心胸狹隘的人,他不會因為米勒對蓋伊仍然抱有幻想就把他推開,隻是詢問:“還有什麼挑戰?”
“真正的挑戰嗯,西部的競爭非常激烈,連東部的凱爾特人都組成了三巨頭,但我們呢?老闆連工資帽都不敢超,因為孟菲斯很少有人關心灰熊隊。”米勒說道,“但是,那些關心球隊的人,又比你想象中的更苛刻,你看看pg就知道了。”
瓊斯在一旁插嘴:“邁克,彆嚇唬菜鳥了。”
徐淩當然知道孟菲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城市的特性是固定的,人力難以改變,他相信一件事,如果灰熊隊再次成為一支能夠贏球的球隊,球迷自然而然就來了。
要知道,在他的前世可是經曆過兩段灰熊隊的巔峰期,分彆是蘭多夫、小加索爾、康利和托尼·阿倫這核心四人組的“堅韌不拔”時代,還有槍王莫蘭特的時代,一支有看點的球隊絕不會缺乏死忠,而一旦球迷成為死忠,就會長期追隨下去。
如果保羅·加索爾時期沒能形成這樣的球迷社群,那隻能說明,那時的灰熊確實未曾給這座城市留下足夠深刻的印記。
不過,徐淩仍然由衷感謝邁克·米勒願意坦誠相告。
“謝謝你,邁克,”他誠懇地說道,“我會留意的。”
當晚的聚會氣氛融洽,眾人相談甚歡。唯獨凱爾·洛瑞顯得有些沉默——他的出現本身就已令人意外。畢竟就在幾小時前的對抗賽上,他還儼然是蓋伊的頭號支援者,恨不得每一次傳球都獻給魯迪。而現在,他卻主動坐在徐淩這一桌,嘗試與這位新核心拉近關係。
這一幕自然沒能逃過在場眾人的眼睛。徐淩的朋友羅德裡克·克雷格表麵上仍維持著禮貌,內心卻早已嗤之以鼻。
吃飽喝足,眾人各回各家,徐淩和羅德裡克·克雷格本想回家,但洛瑞跟了過來。
“凱爾,有事嗎?”
克雷格很是不喜歡洛瑞這樣的二五仔,但麵上還是保持了相當的友善。
“我想和伊萊聊一聊。”洛瑞直說道。
克雷格看向徐淩,徐淩隻是點點頭,他對洛瑞的看法和其他人不同,因為他知道洛瑞是未來的全明星球員,也知道對方的性格還不錯,隻是世道艱難,如今他隻是個首輪末還不被球隊看重的球員,可不得見風使舵嗎?
於是洛瑞上了車,他發現車上不隻有徐淩,還有他的保鏢。
“不用在意,凱爾,想說什麼就說吧。”徐淩的態度讓洛瑞稍稍安心。
“伊萊,”洛瑞謹慎地說,“我隻是想讓你知道,我今天一直給魯迪傳球隻是因為我想讓你們之間分出勝負,這對我們球隊有好處。”
“我知道。”
“我不是魯迪的人,我和他甚至算不上朋友。他有自己的圈子,而我我在隊裡還沒有真正的朋友。”
徐淩一愣:“這我倒是不知道。”
原來像洛瑞這樣可以和“我有抑鬱症”時期的德羅讚交心的人,如今在灰熊竟會孤獨到連一個朋友都交不到嗎?
這就是徐淩這樣剛剛踏出校園的年輕人最容易陷入的誤區。看多了熱血電影和體育動漫的男孩們,總以為成年人的職業體育也是那般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理想世界。
可現實呢?贏得三連冠的ok視彼此如仇寇,贏得兩次三連冠的喬大和皮二在對方遭遇喪父之痛的日子裡連一個慰問電話都沒打過,號稱兄弟籃球的熱火三巨頭的解體同樣直接說明瞭那些關於兄弟情的敘事隻是個屁。韋德主動降薪,詹姆斯卻不告而彆,僅以一封矯揉造作的信表示情義永存,可真是太有永存了,以至於他老人家為了打高爾夫喝葡萄酒連韋德的名人堂入選典禮都不參加,這樣的好兄弟到底要上哪找啊?
這纔是職業體育**的現實。許多運動員更習慣於生活在一種分層明確的結構裡,如同置身於一個可隨時移動的泡泡之中。與和同行建立深厚友誼相比,這種泡泡顯然更受青睞。大多數球員都有自己的隨行團隊——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念舊,更因為這些人會圍著你轉:每天去你想去的地方,吃你想吃的東西;當你走進俱樂部,你會享受國王般的禮遇。這一切都被視為理所當然。
你當然偶爾也會和隊友一同外出,但純粹的平等主義?那從來就沒什麼吸引力。更何況,這些自視為“國王”的球員往往各有各的算計。而這個“可移動的泡泡”卻永遠觸手可及,它不斷告訴你:你比隊友更出色。可你的隊友從不承認這一點,他們反而總想奪走你手中擁有的一切。
真是一群可恨的家夥。
“我隻是想告訴你,我不會站在你的對立麵。”這便是洛瑞的用意,“我會儘全力幫助你。”
就算洛瑞今晚沒來赴宴,赴宴之後沒有找自己話療,徐淩也不會對他有額外看法。
除了像蓋伊這種根本無法溝通的人,他不會主動去敵視任何人,但洛瑞主動過來對他說這些,也表明一個球隊輪換次序末尾的人想要生存下去須得付出多少努力。
“我明白了。”徐淩無悲無喜地說,“在這個聯盟裡,‘幫助’本身往往就是一種最稀缺的誠意。我接受你的心意,凱爾。”
他沒有說“我相信你”,也沒有表現出熱烈的接納。他的回應更像是一種基於現實的、留有分寸的認可。
“今晚就到這吧,訓練場上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