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影追蹤_戀與深空 番外3 心心相印
-
番外3
心心相印
五彩鎮,五彩民宿。
兩年前,李喬從音樂專業大學畢業後,開了一家音樂工作室,成為小有名氣的音樂人,並在去年與張楚楚確定了戀人關係。張楚楚考上碩博連讀的研究生,導師正是李喬的父親李榮耀。暑假,李喬陪楚楚回到五彩鎮,住在楚楚家的五彩民宿。
五彩鎮的夏天,總比彆處多幾分濕潤的厚重。五彩民宿院牆上爬著蔥蘢的薔薇。葡萄架篩下細碎跳躍的光斑,落在張楚楚彎起的脊背上。她正踮著腳,將剛洗淨、還滴著水珠的雪白床單用力抖開,搭上晾衣繩。水珠濺落在腳背,沁涼一片。
閣樓那扇朝西的小窗“吱呀”一聲被推開,探出李喬的臉。他額發被薄汗濡濕了幾縷,貼在光潔的額角,陽光落在他眼裡,亮得驚人。
“楚楚,快來!看我翻出了什麼寶貝!”
張楚楚仰起臉,笑意從眼底漾開。五年前那個疫情洶洶的夏天,也是在這方小小的院落,消毒水的氣味幾乎蓋過了河水的微腥。她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轉身穿過迴廊,木樓梯在她腳下發出熟悉而溫厚的聲音。
閣樓裡瀰漫著經年塵土和舊木頭混合的氣息。角落裡,一隻蒙塵的舊吉他琴盒靜靜躺著,像一段被遺忘的時光。李喬半跪著,正小心翼翼地拂去盒蓋上的灰塵,動作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鄭重。蓋子掀開,鬆香陳年的微辛氣息幽幽散開,一把木吉他安靜地躺在褪色的絨布裡,琴頸溫潤,桐木麵板的紋理在昏暗中依舊清晰。“還以為早丟了……”李喬的聲音有些發澀,手指珍重地撫過琴絃,帶起一聲低沉喑啞的嗡鳴,在寂靜的閣樓裡漾開細小的漣漪。他撥動琴絃試了幾個音,調子有些飄忽。
一張摺疊得方正的、邊緣已微微泛黃起毛的紙,從琴箱深處滑落出來,無聲地飄落在積了薄灰的地板上。
張楚楚彎腰拾起。展開,是手繪的五線譜,墨跡深深淺淺,塗改的痕跡遍佈其間,如同當年疫情中紛亂的心緒。稿紙頂端,兩個稍顯稚拙卻力透紙背的字跡——《晨脈》。
記憶的閘門轟然洞開。隔離點冰冷的燈光,防護服摩擦的窸窣,爺爺李承誌隔著防護服搭在病人腕上那沉穩枯瘦的手指,深夜門縫下固執透出的燈光,還有那斷斷續續、在寂靜裡摸索著生命回聲的琴聲……所有的畫麵與氣息,裹挾著那個夏天特有的沉重與微光,洶湧而至。
“是它!”張楚楚指尖拂過那些音符,聲音很輕,像怕驚擾了紙上沉睡的旋律,“你熬了好幾個通宵,湯陽他們還總嫌調子不夠‘燃’的手稿。”
李喬的目光也黏在那泛黃的紙頁上,半晌,他抱著吉他站起身:“走,下去試試。”
院子裡,葡萄藤蔓在午後的熏風裡慵懶地舒展葉片。李喬拖了把竹椅,在濃密的綠蔭下坐定。陽光透過葉隙,在他身上投下晃動的光斑。他調整了一下姿勢,指尖按上冰涼的琴絃。
第一個音符跳出,生澀,乾啞,像久未開啟的門軸。但很快,那熟悉的、帶著探尋意味的旋律線,如同深埋地底的溪流被重新掘開,開始斷斷續續地在院子裡流淌起來。是那首《晨脈》的前奏。
“晨霧鎖河灣,藥爐映寒霜……”李喬低聲哼唱,嗓音比少年時低沉了許多,沙啞裡沉澱著歲月的顆粒感。他的手指在弦上移動,時而順暢,時而凝滯,努力追索著記憶裡那些跳躍的音符和沉重的情感。
張楚楚倚在廊柱旁靜靜聽著。當李喬的指尖在一個和絃上遲疑地頓住,眉頭緊鎖,反覆嘗試卻總是差一點時,她忽然開口,清潤的聲音很自然地接了上去,哼唱出一段婉轉而略帶憂傷的旋律。
李喬猛地擡起頭,眼中滿是驚愕:“這是副歌?你怎麼……”
張楚楚走到他身邊,指尖輕輕點在五線譜副歌部分那大片刺目的空白上,又指了指自己心口的位置,眼底浮起一層薄薄的水光:“當年,就在這院子裡,隔著門板,我聽見你一遍遍在這裡卡住,又一遍遍重來。後來,在隔離點幫忙送藥,看著李爺爺給病人號脈開方,看著那些熬藥的鍋子日夜不停,不知怎麼,這段調子就自己在我心裡哼出來了。”她的聲音低下去,帶著一絲遙遠的迴響,“像心跳,像脈搏,像那些在絕望裡,也要掙紮著活下來的聲音。”
李喬怔怔地望著她,手中的吉他弦微微震顫著,發出細微的餘音。那一瞬間,五年前隔離區走廊裡無聲交彙的一幕,帶著消毒水和草藥混合的濃烈氣味,無比清晰地撞入腦海——爺爺李承誌花白的鬢角在慘白燈光下刺目,父親李榮耀推著沉重的樣本車與他們擦肩而過,護目鏡後的視線短暫相接,銳利依舊,卻又似乎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波瀾。爺爺沙啞低沉的聲音穿透防護:“榮耀,有什麼事可以去五彩民宿。”父親隻是沉默地點了點頭,下頜的線條在麵罩下繃緊,推車的手背指節分明。
三代人,在瀰漫著死亡與拯救氣息的狹窄通道裡,血脈無聲奔湧,責任重逾千鈞。原來,那沉默的重量,那藥香裡包裹的撫慰與堅韌,早已化作無形的音符,烙印在張楚楚的心上,也烙印在他自己的靈魂深處。
他深吸一口氣,胸腔裡鼓脹著一種遲來的、滾燙的明悟。手指重新按上琴絃,這一次,堅定而沉穩。他順著張楚楚哼出的那婉轉憂傷的旋律線,指尖流淌出的音符,瞬間變得飽滿而充滿力量。不再是摸索,而是確認,是呼應!
“誰的白髮,叩問著生死牆”他唱出聲,沙啞的嗓音裡注入了一種深沉的迴響。
“脈息在指下,微弱地跳蕩”
張楚楚自然而然地靠得更近,清亮的嗓音加入進來,與李喬的低沉交織纏繞:
“靜默的戰場,冇有硝煙飄蕩”
“藥香是穿透鐵壁的翅膀”
“孩子,彆怕,媽媽隻是暫時離開了畫框”
歌聲在小小的院落裡盤旋,如同有了生命。它拂過青翠的葡萄葉,掠過簷下靜靜垂掛的風鈴,纏繞著角落裡幾株爺爺當年留下的、依舊頑強散發著清苦氣息的艾草。
最後一個音符在空氣中悠悠消散,餘韻卻久久不散,沉甸甸地落在葡萄架篩下的光斑裡,落在彼此濕潤的眼眶中。李喬的手指還停留在微微震顫的琴絃上,彷彿還能感受到那無形的、源自生命深處的搏動。
他側過頭,看向身邊的張楚楚,千言萬語哽在喉頭,最終隻化作眼底一片深邃而溫柔的星海。
院牆之外,遠山依舊沉默,像五年前那個驚心動魄的夏天一樣,溫柔地覆蓋著所有驚濤與傷痕。
而院牆之內,這一方被歌聲和回憶浸透的小天地,艾草的餘香固執地縈繞著,彷彿李氏醫館百年傳承的仁心,早已悄然滲入這方水土,也滲入他們彼此交融的生命脈絡之中,再難割捨,再難消散。那把舊吉他的桐木麵板上,陽光溫暖,映照著未來悠長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