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 > 顏氏忠義傳奇 > 第一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顏氏忠義傳奇 第一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1:亂世出才俊

明朝末年,山河破碎,恰似狂風中的殘葉,搖搖欲墜。天下大亂,流寇如同惡狼般肆虐,在江淮大地燒殺搶掠,百姓流離失所,哀嚎聲迴盪在這片絕望的土地上。

在山東曲阜,顏衍紹出身不凡,他是複聖顏回的六十五世裔孫。然而,命運對他並不仁慈,幼年時父親便撒手人寰,隻留下他與母親相依為命。貧困的生活冇有磨滅他的意誌,反而讓他更加堅定了讀書改變命運的決心。夜晚,昏暗的油燈下,他如饑似渴地翻閱著書籍,窗外的風雨呼嘯,他卻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終於,崇禎年間,顏衍紹憑藉著過人的才華和不懈的努力,考中了進士。當喜訊傳來,母親喜極而泣,顏衍紹也深知這是改變命運的機會,更是肩負起責任的開始。不久後,他被任命為鳳陽知縣,麵對這個充滿挑戰的職位,他心中既有對未來的期待,也有對即將麵臨困難的擔憂。

顏衍紹懷著忐忑而堅定的心,奔赴鳳陽。踏入鳳陽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讓他心如刀絞。街道上,房屋破敗不堪,百姓們麵黃肌瘦,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孩子們在街頭哭泣,老人們唉聲歎氣,整個鳳陽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一位衣衫襤褸的老者蹣跚而來,緊緊拉住顏衍紹的衣袖,聲音顫抖地說道:大人,流寇橫行,我們的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了,鳳陽危在旦夕啊!

顏衍紹緊緊握住老者的手,目光堅定地說道:老人家,您放心,我顏衍紹既然來了,就絕不會讓百姓們再受苦難,定會想辦法抵禦流寇。

回到縣衙,顏衍紹顧不上休息,立刻召集當地的將領和士兵商議對策。縣衙內,氣氛凝重,將領們眉頭緊鎖。

大人,如今流寇勢大,我們的兵力有限,武器也落後,實在是難以與之抗衡啊。

一位將領憂心忡忡地說道。

顏衍紹沉思片刻,目光堅定地說道:我們雖然麵臨重重困難,但絕不能退縮。百姓們的安危繫於我們一身,我們要從百姓中招募精壯男子,加以訓練,擴充兵力。同時,發動百姓打造武器,眾人拾柴火焰高,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克服困難。

在顏衍紹的指揮下,鳳陽城內掀起了練兵的熱潮。訓練場上,顏衍紹親自示範,他大聲喊道:兄弟們,我們的身後是無數的百姓,是我們的家園。流寇不除,百姓難安。我們要苦練本領,為了鳳陽,為了百姓,奮勇殺敵!

士兵們聽著顏衍紹的話語,心中熱血沸騰,訓練更加刻苦。

與此同時,疏浚城壕的工作也在緊張進行。顏衍紹來到城壕邊,看到百姓們在泥濘中艱難勞作,他毫不猶豫地拿起工具,加入到百姓的隊伍中。

大人,您是知縣,怎能和我們一起勞作呢

一位百姓驚訝地說道。

顏衍紹笑著說:我也是鳳陽的一份子,守護鳳陽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大家齊心協力,定能讓城壕發揮作用,讓鳳陽固若金湯。

在顏衍紹的帶領下,士兵們的戰鬥力不斷提升,城壕也逐漸疏浚完成。鳳陽的防禦力量大大增強,流寇的探子前來打探訊息後,流寇們得知鳳陽有備,心中忌憚不已。

顏衍紹這人不簡單,鳳陽城如今防守嚴密,我們貿然進攻恐怕討不到好處。

流寇首領皺著眉頭說道。

就這樣,流寇暫時放棄了進攻鳳陽的計劃,鳳陽迎來了暫時的安寧。而顏衍紹站在城樓上,望著鳳陽的百姓和士兵們,心中明白,這隻是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他,但他已做好準備,守護這片土地和百姓,在亂世中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

2:官場守氣節

明朝末年,鳳陽在顏衍紹的治理下,好不容易從流寇的陰影中掙脫出來,百姓們剛剛有了一絲喘息之機。然而,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一紙內召文書如同一枚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打破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寧靜。

顏衍紹接到內召訊息時,正值黃昏。夕陽的餘暉灑在縣衙的庭院裡,他獨自站在庭院中,望著天邊那抹漸漸消逝的霞光,心中思緒萬千。他深知,京城是權力的漩渦,那裡有更多的機會為國家和百姓做事,但也隱藏著無數的明槍暗箭。

老爺,您真的要去京城嗎聽說那裡官場複雜,暗流湧動,您此去怕是要遭遇不少麻煩。

管家擔憂地站在他身後,輕聲說道。

顏衍紹微微點頭,目光堅定地說:管家,我既然身為朝廷官員,就不能畏懼困難。此次進京,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我都要去試一試,為了百姓,也為了自己的理想。

就在他準備啟程前往北京之時,宦官楊顯名派人傳來訊息。楊顯名,一個在朝廷中仗著皇帝寵信而飛揚跋扈的人,此時監理鹽政,權勢正盛。他要求顏衍紹以屬官之禮相見,這明顯是在擺官威。

使者來到縣衙,趾高氣揚地對顏衍紹說:顏大人,楊公公如今監理鹽政,位高權重,您若是以屬官之禮相見,楊公公一高興,說不定會在皇上麵前美言幾句,對您的仕途可是大有好處。

顏衍紹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他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心中怒火中燒。他想到楊顯名平日裡的所作所為,心中充滿了厭惡。

我顏衍紹為官,靠的是自己的本事和對百姓的忠誠,怎能向這種靠阿諛奉承上位的人屈膝

顏衍紹停下腳步,目光如炬地看著使者,厲聲說道,有什麼可商議的寧可不做官,也不能失去自己的操守。若是商議之後就屈膝行禮,那我顏衍紹還是我嗎你回去告訴楊顯名,我絕不向他低頭。

使者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回去覆命。顏衍紹則開始收拾行裝,準備踏上前往北京的路途。

到了北京,顏衍紹憑藉著在鳳陽的政績和自己的才華,很快在官場中嶄露頭角。然而,樹大招風,他的出眾引起了淮安陳啟新的注意。

陳啟新任職於吏垣,是個喜歡大言不慚、沽名釣譽的人。他多次帶著棺材上呈密封奏章,還假裝穿著粗布衣服去見皇上,就是為了博取名聲。

一天,陳啟新派人給顏衍紹送來了一份精美的請柬,上麵寫著:顏大人,久聞您的大名,在下十分欽佩。特備薄酒,希望能與您一聚,還望賞臉。

顏衍紹看著請柬,冷笑著對身邊的人說:這個陳啟新,我早就看出他是個虛偽之人。他的那些行為,不過是為了給自己謀取利益,我是不會與這樣的人交往的。

於是,顏衍紹果斷拒絕了陳啟新的邀請。陳啟新得知後,並不甘心,又多次派人前來,甚至在言語中暗示顏衍紹,與他結交對顏衍紹的仕途會有很大的好處。

顏衍紹每次都義正言辭地對陳啟新的使者說:你回去告訴陳啟新,我顏衍紹為官,隻憑自己的能力和品德。那些靠投機取巧、沽名釣譽的人,我不屑與之同流合汙。

陳啟新見顏衍紹如此不給自己麵子,心中的恨意越來越深。他開始在朝廷中散佈謠言,詆譭顏衍紹的名聲。後來,他更是上書彈劾選拔的諸臣,其中就包括顏衍紹。

不久之後,顏衍紹被貶為廣平府經曆。當這個訊息傳來時,顏衍紹正在書房中研讀古籍。他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手中的書已經合上,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但更多的是堅定。

老爺,這太不公平了!您一心為朝廷和百姓做事,卻遭到這樣的誣陷。

夫人淚流滿麵地走進書房,哽嚥著說道。

顏衍紹輕輕撫摸著夫人的手,溫柔地說:夫人,官場黑暗,小人當道。我堅守自己的氣節,不與他們同流合汙,被貶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我絕不後悔,我不能為了一時的榮華富貴而放棄自己的原則。廣平府也是朝廷的地方,我依然可以在那裡為百姓謀福祉。

就這樣,顏衍紹帶著家人,踏上了前往廣平府的道路。馬車緩緩前行,顏衍紹望著車窗外不斷後退的景色,心中默默發誓,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要堅守自己的為官之道,做一個問心無愧的人。

3:臨危赴邯鄲

明朝末年,天下局勢如狂風驟雨中的孤舟,搖搖欲墜。王師入關,鐵騎奔騰,所到之處,戰火紛飛,山河破碎,整箇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亂與恐慌之中。局勢愈發緊張,彷彿一張無形的大網,正逐漸收緊,將每一個人都籠罩其中。

邯鄲,這座地處要衝的古老城池,此時宛如暴風雨中的一葉扁舟,隨時都有被吞噬的危險。它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吏部的官員們在朝堂上憂心忡忡地商議著,尋找著能夠守護邯鄲的合適人選。突然,有人想起了顏衍紹,他曾在江淮一帶成功抵禦流寇,有著豐富的守禦經驗。

顏衍紹此人,在鳳陽時練兵浚隍,將流寇拒之門外,實乃可用之才。如今邯鄲危急,不妨補他為邯鄲官職,或許能挽救這危局。一位官員急切地說道。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於是,一道任命文書迅速送到了顏衍紹的手中。

顏衍紹接到任命時,正坐在書房中,看著窗外飄零的落葉,心中滿是憂慮。他深知這是一個艱钜的任務,邯鄲的局勢比鳳陽更加嚴峻,但他冇有絲毫猶豫。他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心中想著:國家危難之際,正是我輩挺身而出之時。我既食國家俸祿,當為國家儘忠,守護一方百姓。

他轉身對家人說道:如今邯鄲危急,我身為朝廷官員,必須前往救援。此去或許凶多吉少,但我不能退縮。你們在家中要保重身體,不必為我擔憂。

妻子眼中含淚,拉著他的手說:老爺,此去危險重重,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家中有我照料,你就放心去吧。

顏衍紹輕輕拍了拍妻子的手,安慰道:夫人放心,我自會小心。待我擊退敵軍,守護好邯鄲,便回來與你們團聚。

說完,顏衍紹便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邯鄲的征程。一路上,他看到的是荒蕪的田野、破敗的村莊和流離失所的百姓。他的心中充滿了悲憤和同情,更加堅定了守護邯鄲的決心。

當顏衍紹到達邯鄲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倒吸一口涼氣。邯鄲的城牆低矮單薄,多處已經出現了裂縫,彷彿一陣風就能將其吹倒。城牆上的士兵們神情疲憊,眼神中透露出恐懼和絕望。城外,敵軍的營帳密密麻麻,軍旗飄揚,喊殺聲震天動地。

顏衍紹冇有絲毫的慌亂,他迅速來到縣衙,召集了當地的官員和將領,開始部署防禦計劃。

諸位,如今邯鄲危在旦夕,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我們要團結一心,共同抵禦敵軍。顏衍紹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

一位官員皺著眉頭說道:大人,我們的兵力有限,城牆又如此薄弱,恐怕難以抵擋敵軍的進攻啊。

顏衍紹沉思片刻,說道:兵力不足,我們可以招募鄉勇。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守住邯鄲。

於是,顏衍紹開始日夜招募鄉勇。他親自站在城門口,向百姓們宣傳保衛邯鄲的重要性。

鄉親們,邯鄲是我們的家園,如今敵軍來犯,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它被敵人占領。隻要大家願意拿起武器,與我們一起保衛邯鄲,我們就有希望擊退敵軍。顏衍紹大聲說道。

百姓們被顏衍紹的誠意和決心所打動,紛紛響應。邑人張執塘原為兵校,他聽聞顏衍紹的事蹟後,主動前來報名。

顏衍紹見到張執塘,心中十分高興。他緊緊握住張執塘的手,說道:張壯士,如今邯鄲危急,我想委你以統領鄉勇的重任,不知你可願意

張執塘毫不猶豫地說道:大人如此信任我,我定當竭儘全力,訓練好鄉勇,與大人一起守護邯鄲。

顏衍紹拍了拍張執塘的肩膀,說道:好!有你相助,邯鄲定能守住。我相信,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就冇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在顏衍紹的感召下,張執塘積極訓練鄉勇。他每天都帶領鄉勇們在城牆上操練,教他們如何使用武器,如何排兵佈陣。鄉勇們也被顏衍紹的大義所感染,士氣高昂,他們心中隻有一個信念:保衛邯鄲,守護家園。

顏衍紹看著訓練有素的鄉勇們,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知道,雖然前方的道路充滿了艱難險阻,但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守住邯鄲,為國家和百姓贏得一線生機。

4:守城顯軍威

顏衍紹深知,要守住邯鄲這座危城,充足的物資供給是關鍵。於是,他決定打開公家的錢庫,用裡麵的錢財來購置軍備、犒勞軍隊。然而,當他向看守錢庫的人提出這個要求時,卻遭到了對方的堅決反對。

大人,這錢庫乃是公家重地,裡麵的錢財都有嚴格的用途和記錄,未經允許,萬萬不能隨意開啟啊!看守錢庫的官員一臉焦急,額頭滿是汗珠,聲音都帶著一絲顫抖。

顏衍紹眉頭緊鎖,目光堅定地看著對方,耐心地解釋道:如今敵軍兵臨城下,邯鄲危在旦夕。若城破,這錢庫中的財物也將落入敵手,於我們而言,不過是一堆無用之物。隻有守住城池,這些錢財纔有意義。我打開錢庫,是為了給軍隊提供補給,讓他們有足夠的力量抵禦敵軍,這是為了邯鄲的百姓,為了國家的安危啊!

看守錢庫的官員聽了顏衍紹的話,心中有些動搖,但仍有些猶豫:大人,我明白您的苦心,可這畢竟是違反規定的事情,萬一上麵追究下來,我可擔待不起啊。

顏衍紹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我會承擔一切責任。你隻需相信我,我們現在是在為國家和百姓而戰,不能被這些規矩束縛住手腳。若因死守規矩而丟了城池,那纔是真正的失職。

在顏衍紹的再三勸說下,看守錢庫的官員終於被說服,他咬了咬牙,打開了錢庫的大門。顏衍紹看著滿庫的錢財,心中稍感寬慰,他立即下令用這些錢財購置了大量的武器、糧食和藥品,分發給士兵們。

然而,在守城的過程中,並非一切都那麼順利。一天夜裡,巡邏隊發現有兩名士兵企圖用繩子縋城逃跑。顏衍紹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他立即下令將這兩名士兵帶到自己麵前。

你們為何要逃跑難道不知道現在正是守城的關鍵時刻嗎顏衍紹怒目圓睜,聲音如洪鐘般響亮,震得周圍的空氣都似乎在顫抖。

兩名士兵嚇得瑟瑟發抖,其中一人戰戰兢兢地說:大人,我們實在是害怕啊。敵軍如此強大,我們擔心守不住城池,到時候性命不保。

顏衍紹聽了,心中又氣又恨:膽小懦弱之徒!大敵當前,你們不思奮勇殺敵,反而想著逃跑,置國家和百姓的安危於不顧。若人人都像你們這樣,邯鄲如何能守得住

這時,幾位諸生走上前來,為這兩名士兵求情:大人,他們也是一時糊塗,還請您網開一麵,饒他們一命吧。

顏衍紹看著諸生,神情嚴肅地說:我理解你們的心情,但軍法如山,不容私情。若不嚴肅軍紀,如何能讓士兵們奮勇殺敵今天若饒了他們,日後必定會有更多的人效仿,那我們的軍隊還如何能守住邯鄲

說完,顏衍紹拔出佩刀,手起刀落,斬殺了這兩名士兵。周圍的士兵們看到這一幕,無不心驚膽戰,心中對顏衍紹既敬畏又佩服。從此,軍隊的紀律更加嚴明,士兵們再也不敢有絲毫懈怠。

三天後,敵軍終於發起了進攻。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動地,敵軍如潮水般湧向城牆。顏衍紹站在城樓上,指揮著鄉勇們奮勇抵抗。他大聲喊道:兄弟們,我們的身後是邯鄲的百姓,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絕不能讓敵軍前進一步,與城共存亡!

鄉勇們聽了顏衍紹的話,士氣大振,他們紛紛拿起武器,向敵軍發起了猛烈的反擊。城牆上,箭如雨下,石塊如流星般墜落,敵軍被打得節節敗退。然而,敵軍並不甘心失敗,他們不斷地組織兵力,發起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雙方都死傷慘重。顏衍紹看著身邊倒下的士兵,心中悲痛不已,但他冇有絲毫退縮。他揮舞著手中的長劍,親自上陣殺敵,激勵著士兵們繼續戰鬥。

經過幾個時辰的激戰,敵軍終於被擊退了。邯鄲城暫時轉危為安,城牆上響起了一片歡呼聲。顏衍紹看著疲憊但又充滿鬥誌的士兵們,心中充滿了欣慰。他知道,這隻是一場暫時的勝利,未來還會有更嚴峻的挑戰等著他們,但他堅信,隻要大家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守住邯鄲,守護好這片土地和這裡的百姓。

5:蒙冤遭貶罰

邯鄲城在顏衍紹的帶領下,成功擊退了敵軍的進攻,暫時保住了一方安寧。然而,一場陰謀卻在暗中悄然滋生,將顏衍紹捲入了一場無端的風波之中。

太監高起潛,仗著皇帝的寵信,在軍中橫行霸道,作威作福。他的部將侯拱極在與敵軍的一次交鋒中,由於指揮不力,打了敗仗。高起潛得知此事後,心中十分惶恐,他害怕自己會因為侯拱極的失敗而受到牽連,於是便打起了歪主意,想要找一個替罪羊來推卸責任。

經過一番思索,高起潛將目標鎖定在了顏衍紹身上。他認為顏衍紹在邯鄲守城期間,表現得過於強勢,不把他放在眼裡,正好藉此機會打壓一下顏衍紹。於是,他便上書彈劾顏衍紹,稱顏衍紹在軍事行動中故意阻撓,導致侯拱極戰敗。

這份彈劾奏章很快就送到了皇帝的手中。皇帝看到奏章後,十分生氣,立即下令調查此事。撫按等官員深知顏衍紹是一位忠勇之士,他在邯鄲守城期間,儘心儘力,為保衛城池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於是,他們紛紛為顏衍紹辯解。

陛下,顏衍紹在邯鄲守城時,積極組織兵力,加強城防,成功擊退了敵軍的進攻。他對國家和百姓忠心耿耿,絕不可能阻撓軍事行動。高起潛此舉,分明是為了推卸自己的責任,誣陷忠良。一位撫按官員焦急地說道。

另一位官員也附和道:是啊,陛下。顏衍紹的功績有目共睹,我們不能讓他蒙受不白之冤啊。

然而,皇帝此時已經被高起潛的奏章所迷惑,他並冇有聽取撫按官員的辯解,而是堅持要對顏衍紹進行處罰。最終,顏衍紹受到了薄罰,被削去三級官職,守城的功勞也未得到敘賞。

當顏衍紹得知這個訊息時,他正在城樓上巡視。他的臉色瞬間變得十分蒼白,眼中滿是難以置信和委屈。他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為國家和百姓出生入死,儘心儘力,為何會得到這樣的結果。

大人,您彆太難過了。這分明是高起潛的陰謀,您是被冤枉的。一位士兵看到顏衍紹的樣子,心疼地說道。

顏衍紹苦笑了一下,說道:我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但君命難違啊。我隻是不甘心,我為邯鄲城付出了這麼多,卻得不到應有的認可。

他的心中充滿了委屈和憤怒,但他並冇有因此而氣餒。他深知,在這個亂世之中,國家和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他不能因為個人的得失而放棄自己的責任。

罷了罷了,官職的升降於我而言,不過是身外之物。隻要能守護好邯鄲的百姓,守護好這片土地,我就心滿意足了。顏衍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從那以後,顏衍紹依然像往常一樣,兢兢業業地工作著。他每天都會到城牆上巡視,關心士兵們的生活和訓練情況;他也會深入民間,瞭解百姓的疾苦和需求,儘力為他們解決問題。他用自己的行動,默默地守護著邯鄲城,守護著這裡的百姓。

儘管遭受了不公的待遇,但顏衍紹的心中始終懷著對國家和百姓的忠誠和熱愛。他相信,總有一天,真相會大白於天下,他的功績也會得到應有的認可。

6:西山平賊寇

經曆了邯鄲守城的艱辛與蒙冤遭貶的不公,顏衍紹身心俱疲,他本已做好告老還鄉的打算,想著在餘生能與家人相伴,安享天倫之樂。然而,命運卻並未讓他就此閒下來。

此時,西山一帶盜賊興起,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得知此事後,認為顏衍紹有豐富的軍事經驗和卓越的治理才能,便任命他為真定府同知,前往西山抓捕盜賊,平定叛亂。

接到任命的那一刻,顏衍紹心中五味雜陳。他一方麵渴望能回到家鄉,享受寧靜的生活;另一方麵,他又深知國家和百姓正處於危難之中,自己身為朝廷官員,有責任和義務挺身而出。

大人,您已經受了那麼多委屈,如今好不容易有機會告老還鄉,何必還要去趟這趟渾水呢一位老仆人憂心忡忡地勸道。

顏衍紹歎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我雖想歸鄉,但國家有難,百姓受苦,我怎能坐視不管我食國家俸祿多年,自當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儘一份力。

於是,顏衍紹毅然踏上了前往西山的征程。一路上,他看到的是被盜賊洗劫後的村莊,殘垣斷壁,一片淒涼。百姓們流離失所,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顏衍紹的心中一陣刺痛,更加堅定了他平定盜賊的決心。

當顏衍紹到達西山時,盜賊們已經聽聞了他的威名。他們知道顏衍紹是一位剛正不阿、智勇雙全的官員,心中不免有些忌憚。

一天,盜賊們派出一名代表,前來與顏衍紹談判。代表見到顏衍紹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道:大人,我們也是走投無路,才被迫做了盜賊。我們聽聞大人的大名,知道您是一位清官,還請大人饒恕我們的罪過。

顏衍紹看著眼前的代表,神情嚴肅地說:你們可知自己的所作所為給百姓帶來了多大的痛苦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豈是大丈夫所為

代表低著頭,羞愧地說:大人,我們知道錯了。我們也是因為生活所迫,纔會走上這條不歸路。如今我們願意放下武器,改過自新,還請大人給我們一個機會。

顏衍紹沉思片刻,說道:我可以給你們一個機會,但你們必須真心悔改,不再為非作歹。從今以後,要好好做人,為百姓謀福利。

代表聽了,連忙點頭說:大人放心,我們一定聽從您的教誨,改過自新。

隨後,顏衍紹決定親自去見一見這些盜賊。當他來到盜賊的營地時,盜賊們紛紛投戈羅拜,眼中滿是敬畏和渴望被寬恕的神情。

顏大人,我們久仰您的大名,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我們願意聽從您的安排,放下武器,重新做人。一名盜賊首領誠懇地說道。

顏衍紹看著眼前的盜賊們,語重心長地說:你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本應靠自己的雙手謀生,卻走上了這條邪路。如今國家動盪,百姓受苦,你們應該與我一起,為國家和百姓出一份力,而不是繼續為害一方。

盜賊們聽了顏衍紹的話,紛紛低下了頭,心中充滿了愧疚。他們被顏衍紹的大義所感化,紛紛表示願意乞降,跟隨顏衍紹為國家和百姓效力。

在顏衍紹的努力下,西山之亂得以平定。當地百姓得知這個訊息後,無不歡呼雀躍,對顏衍紹充滿了感激和讚譽。

顏大人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啊!要不是他,我們不知道還要受多少苦。一位老人激動地說道。

顏衍紹看著百姓們幸福的笑容,心中感到無比欣慰。他知道,自己的付出冇有白費,隻要能讓百姓過上安穩的生活,一切都是值得的。

7:河間陷危機

壬午年,顏衍紹被任命為河間府知府。他帶著滿腔的熱忱與責任,走馬上任,一心想要讓河間府的百姓安居樂業。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這位忠勇之士,一場巨大的危機正悄然降臨。

閏十一月,寒風凜冽,如刀割般劃過河間府的每一寸土地。王師再次入關,如洶湧的潮水般向河間府湧來,馬蹄聲、喊殺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河間府瞬間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百姓們紛紛奔走相告,臉上滿是恐懼和絕望。

顏衍紹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敵軍營帳,眉頭緊鎖,心中充滿了憂慮。但他冇有絲毫的退縮之意,迅速召集了城中的將領和士兵,開始部署防禦計劃。

諸位,如今敵軍來勢洶洶,河間府危在旦夕。我們身為朝廷官員,身為河間府的守護者,絕不能坐以待斃。我們要團結一心,與敵軍決一死戰,守護好我們的家園!顏衍紹目光堅定,聲音洪亮地說道。

將領們聽了顏衍紹的話,紛紛點頭,士氣大振。他們迅速帶領士兵們準備武器,加固城牆,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戰鬥打響了,敵軍如狼似虎地衝向城牆,城牆上的士兵們則奮勇抵抗,箭如雨下,石塊如流星般墜落。顏衍紹親自指揮戰鬥,他的身影在城牆上穿梭,鼓勵著士兵們奮勇殺敵。

為了阻止敵軍攻城,顏衍紹下令縱火焚燒敵軍的攻城梯。一時間,熊熊大火燃燒起來,照亮了黑暗的夜空。然而,天不遂人願,一陣反風吹來,火勢瞬間蔓延到了城樓的樓櫓上。大火迅速吞噬了樓櫓,濃煙滾滾,嗆得人喘不過氣來。

顏衍紹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一陣絕望。他知道,城破在即,自己已經無力迴天。但他的眼神中冇有絲毫的恐懼,隻有視死如歸的堅定。

大人,我們怎麼辦一名士兵焦急地問道。

顏衍紹深吸一口氣,說道:城已破,我們不能讓敵軍侮辱我們的尊嚴。你們各自逃生去吧,我要與這河間府共存亡。

士兵們聽了顏衍紹的話,紛紛落淚,但他們知道無法勸阻顏衍紹,隻好含著淚離去。

顏衍紹回到官署,看著熟悉的一切,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在這裡了。他把諸仆召集過來,嚴肅地說道:你們各自逃生去吧,不要管我了。如果敵軍進來,你們要儘力保護好自己。

諸仆們聽了,紛紛跪地哭泣,說道:大人,我們願意與您同生共死。

顏衍紹搖了搖頭,說道:你們還有家人,還有未來,不要為了我而白白送命。快去逃命吧。

諸仆們無奈,隻好聽從顏衍紹的安排,各自離去。顏衍紹走進內室,將家人聚集在一室中。他看著家人的臉龐,眼中滿是不捨和愧疚。

夫人,孩子們,如今城已破,我們不能落入敵軍之手,受他們的侮辱。我決定與這河間府共存亡,你們也隨我一起吧。顏衍紹聲音顫抖地說道。

妻子眼中含淚,點了點頭,說道:老爺,我們願意與您一起。

顏衍紹讓人在室內堆積柴薪,然後點燃了火。火勢迅速蔓延開來,室內變得越來越熱。顏衍紹整理好衣冠,麵向北方,深深地拜了兩拜,說道:陛下,臣無能,未能守住河間府,但臣對國家的忠誠至死不渝。

說完,顏衍紹毅然躍入火中。家人也紛紛跟隨著他,投入了火海之中。

就在這時,仆人呂有年冒著火焰衝進了室內。他看到顏衍紹的季子還在角落裡哭泣,心中一緊,連忙衝過去,將季子背在背上,奮力向外跑去。

呂有年在火海中艱難地前行,火焰灼燒著他的皮膚,濃煙嗆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但他心中隻有一個信念:一定要救出季子。

終於,呂有年揹著季子衝出了火海。他看著懷中的季子,心中一陣欣慰。雖然顏衍紹和他的家人都已葬身火海,但季子還活著,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呂有年帶著季子,消失在了夜色之中。而河間府,這座曾經繁華的城市,在戰火的洗禮下,變得滿目瘡痍,隻留下一片廢墟和無儘的悲傷。

8:噩夢境遇險

在遙遠的兗州,顏衍紹的長子伯璟正陷入一場可怕的夢魘之中。那夜,月光慘淡,如霜般灑在窗前。伯璟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恍惚間進入了夢鄉。夢中,一個人直挺挺地僵臥著,肢體焦爛,麵目全非,一股濃烈的焦糊味撲鼻而來。伯璟心中一驚,想要看清那人的麵容,卻怎麼也看不清。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他猛地意識到,這或許是父親遭遇不測的征兆。

父親……伯璟從夢中驚醒,冷汗濕透了衣衫。他大口喘著粗氣,心還在劇烈地跳動。難道父親出事了他喃喃自語,眼神中滿是憂慮和恐懼。從那之後,他便日夜憂心忡忡,時刻擔心著父親的安危。

然而,命運似乎並未眷顧這個憂心的年輕人。不久,兵至兗州,戰火迅速蔓延開來。城外,喊殺聲震天動地,敵軍如潮水般湧來;城內,百姓們驚慌失措,四處奔逃。伯璟看著這混亂的場景,心中焦急萬分。他體肥行動不便,每走一步都顯得十分艱難。

弟弟伯玠緊緊攙扶著他,說道:哥哥,彆擔心,我會保護你的。我們一起逃出去。

伯璟看著弟弟堅定的眼神,心中滿是感動,但又充滿了擔憂。他喘著粗氣,說道:弟弟,你彆管我了。我行動不便,會拖累你的。你自己趕緊逃生去吧。

伯玠的眼神變得更加堅定,他用力握住伯璟的手,說道:哥哥,我怎麼能丟下你不管呢我們是兄弟,要生死與共。

伯璟心中一陣溫暖,但又深知局勢的危急。他再次勸道:弟弟,你還年輕,還有大好的未來。不要因為我而白白送命。你快走,我自己會想辦法的。

伯玠的眼眶紅了,他大聲說道:哥哥,我不會離開你的。就算是死,我也要和你死在一起。

就在他們爭執不下的時候,一群亂兵衝了過來。伯玠緊緊護在伯璟身前,試圖阻擋亂兵的攻擊。然而,亂兵們如狼似虎,伯玠寡不敵眾,最終被亂兵砍倒在地。

弟弟!伯璟悲痛欲絕地呼喊著,想要衝過去扶起伯玠,但卻因為行動不便,摔倒在地。他看著弟弟漸漸閉上了眼睛,心中充滿了悔恨和痛苦。是我害了你,弟弟……他淚流滿麵,聲音顫抖。

亂兵們正要對伯璟下手時,巡邏的敵軍趕到了。敵軍將領看到伯璟相貌偉岸,鬍鬚修長,額頭寬闊,心中不禁一驚。他走上前,仔細打量著伯璟,問道:你是什麼人

伯璟強忍著悲痛,抬起頭,說道:我乃顏子後裔,顏衍紹之子伯璟。

敵軍將領聽了,心中一動。他知道顏衍紹是一位忠勇之士,對顏氏家族也有所敬重。他沉思片刻,說道:既然你是顏子後裔,我便饒你一命。跟我回營帳吧。

伯璟心中五味雜陳,他看著弟弟的屍體,心中充滿了不捨和痛苦。但他知道,此時自己已無力改變什麼。他含著淚,點了點頭,跟著敵軍將領走進了營帳。

在營帳中,伯璟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和痛苦之中。他後悔自己冇有保護好弟弟,更擔心父親的安危。他不知道父親現在是生是死,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將會如何。但他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找到父親,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

9:尋親曆艱辛

伯璟在敵軍帳中,得知河間已被攻破,心中猶如萬箭穿心,悲痛欲絕。他想到父親顏衍紹一生的忠勇和偉大,如今卻可能已經遇難,不禁淚如泉湧。他擦乾淚水,毅然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找到父親的遺骸,將其妥善安葬。

伯璟向敵軍統帥提出了請求,希望能前往河間收父親的骸骨。統帥被伯璟的孝心所感動,答應了他的請求。伯璟感激涕零,立即踏上了尋親之路。

然而,尋親之路充滿了艱辛。沿途兵火充斥,百姓流離失所,食物匱乏。伯璟常常積日不得食,饑腸轆轆。不僅如此,他還多次被敵軍抓住,險些喪命。

有一次,伯璟被敵軍抓住,他們嘲笑他:你一個小胖子,還想去找你父親的遺骸真是癡心妄想!伯璟看著敵軍猙獰的麵孔,心中雖然害怕,但仍然堅定地說道:我父親是一位偉大的官員,他為國家和百姓做出了巨大貢獻。我一定要找到他的遺骸,讓他安息。

敵軍被伯璟的勇氣和孝心所打動,沉默了一會兒,其中一個敵軍說道:好吧,我們放過你,但你要記住,路上還有更多的危險,你一定要小心。

伯璟感激地點了點頭,繼續前行。經過千辛萬苦,他終於到達了河間。他看到了一片廢墟,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心中一陣酸楚。

在廢墟中,伯璟找到了父親的遺骸。他悲痛欲絕,跪在地上,放聲痛哭。他撫摸著父親的遺骸,心中充滿了無儘的思念和悲痛。

父親,我終於找到您了。我會好好安葬您的,讓您安息。伯璟哽嚥著說道。

周圍的人看到這一幕,無不為之動容,紛紛落下淚來。他們被伯璟的孝心和毅力所感動,也為顏衍紹的不幸遭遇感到惋惜。

伯璟在眾人的幫助下,將父親的遺骸妥善安葬。他站在墳前,心中默唸著父親的教誨,發誓要繼承父親的遺誌,為國家和百姓做出自己的貢獻。

10

家族續榮光

伯璟在河間的灰燼中尋得父親遺骸,完成了心中執念,可他的牽掛並未就此消散。在那兵荒馬亂的日子裡,他聽聞仆人呂有年揹著幼弟伯珣在逃亡途中身中流矢,伯珣從此流落在民間。這個訊息如重錘般敲擊著伯璟的心,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找到伯珣,讓一家人重新團聚。

此後,伯璟不顧自己在尋親路上的疲憊與傷痛,踏上了尋訪伯珣的艱難旅程。每到一處村落,他都會四處打聽,不放過任何一絲線索。他逢人便問:請問您可曾見過一個年幼的孩子,或許是獨自流浪,或許是被好心人收留村民們看著他焦急又執著的模樣,紛紛搖頭歎息,但也有人被他的深情所打動,願意幫他留意。

日子一天天過去,伯璟的尋訪之路卻毫無進展。他心中滿是焦慮和擔憂,常常在夜裡輾轉反側,腦海中不斷浮現出伯珣可愛的模樣。弟弟,你到底在哪裡哥哥一定會找到你的。他在心中無數次地呼喚著。

終於,在一個偏遠的小村莊裡,伯璟得到了一絲線索。一位老婦人告訴他,曾見過一個與他描述相符的孩子在附近出現過。伯璟頓時精神一振,順著老婦人指引的方向找去。當他在一間破舊的茅屋中看到伯珣時,淚水奪眶而出。他衝過去,緊緊地抱住伯珣,泣不成聲:弟弟,哥哥終於找到你了,這些日子你受苦了。伯珣也認出了哥哥,他用稚嫩的聲音喊著:哥哥。緊緊地回抱住伯璟。

鼎革之後,天下漸漸安定下來。伯璟帶著伯珣回到家中,閒暇之時,他常常坐在書房裡讀書鼓琴。每當悠揚的琴音響起,他的思緒就會飄回到過去,想起父親的音容笑貌,想起父親的諄諄教誨。他深知,父親一生剛正不阿、忠君愛國,這些精神是顏氏家族最寶貴的財富,他要將其傳承下去。

家中,伯璟對家法要求極為嚴格。他時常對伯珣說:弟弟,我們顏氏家族以忠孝傳家,這是我們的根本。我們要時刻銘記父親的教誨,做一個正直、善良、有擔當的人。伯珣懂事地點點頭,將哥哥的話記在心裡。

而伯璟的妻子朱淑人,也是一位賢良淑德的女子。她深知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三個兒子的培養上。她常常對兒子們說:你們的祖父是一位偉大的英雄,他為國家和百姓付出了一切。你們要以他為榜樣,勤奮讀書,將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在朱淑人的悉心教導下,三個兒子勤奮刻苦,日夜苦讀。他們相互鼓勵,相互競爭,學業日益精進。伯璟看著兒子們的努力,心中滿是欣慰。他時常走進兒子們的書房,看著他們專注的神情,輕輕點頭,然後默默退出去,生怕打擾到他們。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個兒子先後考中進士,成為了朝廷的棟梁之材。這個訊息傳開後,當地百姓無不稱讚,一母三進士的美名傳遍了大街小巷。人們紛紛來到顏氏家族的府邸,向伯璟一家表示祝賀。

一位老者感慨地說:顏家一門忠烈,如今又出了三位進士,這是忠孝遺澤的延續啊。你們顏氏家族,真是我們的榜樣。伯璟謙虛地說:這都是祖先的庇佑和先父的教誨,我們不過是儘力而為罷了。我們會將這份忠義精神繼續傳承下去,激勵後人。

從此,顏氏家族的忠義之名更加遠揚,成為了當地的美談。而伯璟和他的子孫們,也將繼續銘記家族的使命,傳承著那永不磨滅的忠義精神,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屬於自己的光輝篇章。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