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葉法善:以道鎮唐,力挫西域異教 > 第18章 陰陽變化,推演卦象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葉法善:以道鎮唐,力挫西域異教 第18章 陰陽變化,推演卦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藏經閣的午後總帶著幾分慵懶,陽光透過雕花木窗,在地板上投下細碎的光斑,空氣中浮動著塵埃與舊書的氣息。葉法善坐在堆滿典籍的木桌前,指尖捏著一枚從院中拾起的銀杏葉,葉片邊緣的鋸齒在陽光下勾勒出清晰的輪廓——葉麵光滑的一麵迎著光,是為陽;葉背密佈的絨毛藏在陰影裡,是為陰。這枚再尋常不過的葉子,此刻在他眼中,竟成了陰陽相依的鮮活例證。

桌案上攤開著《周易註疏》,“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句話被他用朱筆圈了又圈,墨跡已有些暈染。自五行學說入門後,葉法善便覺眼前的世界彷彿被剖開了一層,而陰陽學說,更像是深入肌理的脈絡,將萬物執行的規律串聯得愈發清晰。他想起玄陽子說的“五行是質,陰陽是氣”,五行的生克是有形的變化,而陰陽的消長,則是無形的驅動。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男為陽,女為陰……”葉法善輕聲念著,指尖在書頁上劃過“動為陽,靜為陰”的註解,忽然望向窗外——簷角的風鈴被風拂動,叮咚作響,是為陽;而廊下的石凳靜默佇立,承接光影,是為陰。風停鈴靜時,陽便轉為陰;風再起時,陰又生陽。這往複的變化,不正是“陰陽相推,而生變化”的道理?

他翻出先前繪製的五行符籙,此刻再看,便有了新的領悟:陽符用硃砂,線條剛勁,取火氣之烈,能驅邪破煞;陰符用墨筆,線條柔婉,取水性之潤,可超度安魂。就連步罡踏鬥時,左足為陽,右足為陰,進退之間,陽進則陰退,陰出則陽藏,暗合著天地間的呼吸節奏。

“原來科儀法術中的每一處細節,都藏著陰陽的玄機。”葉法善合上《周易註疏》,目光落在旁邊的《麻衣相法》上,書中“陰陽失衡則病,陰陽調和則安”的句子,讓他想起前幾日為錢明診脈的情景——錢明連日研讀典籍,夜不能寐,脈象浮而躁,正是陽氣過盛、陰液不足之兆。當時隻知用安神符調和,如今想來,若能輔以滋陰的草藥,再囑他白日勞作以泄陽,夜晚靜臥以養陰,效果定會更好。

為了探透陰陽變化的規律,葉法善將目光投向了更為玄妙的卦象推演。《周易》的六十四卦,正是陰陽消長的具象化呈現,每一卦由六爻組成,陽爻(—)如天道剛健,陰爻(-

-)似地道柔順,爻位的變動,便如世事的流轉,藏著無窮的變化。

起初,他對著卦象圖上的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隻覺得如同天書。那些交錯的線條彷彿雜亂無章,更彆說從中窺探吉凶禍福了。玄陽子見他愁眉不展,便取來一張素紙,用毛筆在紙上畫出八個簡單的符號:“這八卦是萬物的根本,乾為天,對應剛健;坤為地,對應柔順;震為雷,主變動;巽為風,主潛入;坎為水,主險陷;離為火,主光明;艮為山,主靜止;兌為澤,主愉悅。你且先記熟它們的象與意,再談推演。”

葉法善將八卦圖貼在書桌前,日日揣摩。晨起看朝陽初升,便想起“離為火”的光明;雨夜聽雷聲陣陣,便默唸“震為雷”的變動;就連吃飯時看到碗中的清水,也會聯想到“坎為水”的潤下之性。漸漸地,那些抽象的符號在他心中活了過來,彷彿成了能與萬物對話的語言。

幾日後,玄陽子拿出三枚銅錢,銅錢邊緣已被磨得光滑,正反兩麵分彆刻著“通寶”二字與方孔。“推演卦象,需先起卦。”他將銅錢合在掌心,閉目凝神片刻,再抬手擲在桌上,“你且看好,銅錢正麵為陽,反麵為陰,三枚銅錢落地,若兩正一反,是為少陽,畫陽爻;兩反一正,是為少陰,畫陰爻;三正為老陽,雖屬陽,卻需變爻為陰;三反為老陰,雖屬陰,卻需變爻為陽。如此六次,便成一卦。”

葉法善學著師父的樣子,取過三枚銅錢,掌心的溫度讓銅錢漸漸溫熱。他默唸著“修行之路是否順暢”,將心中的雜念摒除,隻留這一個念頭。第一次擲出,兩正一反,少陽,畫陽爻;第二次擲出,三正,老陽,先畫陽爻,再做個標記待變;第三次至第六次,依次擲出,最終得了個乾卦,六爻皆陽,其中第二爻為老陽,需變為陰爻。

“乾卦本是六陽爻,象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玄陽子指著卦象解釋,“雖有一爻變動,成‘乾之姤’,但整體仍不失剛健之氣。這預示著你修行之路雖有小波折,卻終能勇往直前,隻要堅守本心,必有所成。”

葉法善看著卦象,心中豁然開朗。這幾日練習步罡踏鬥時,總覺右腿有些滯澀,原是心有浮躁,如今得了卦象的啟示,反倒定下心來——正如乾卦所言,當以剛健之心麵對,而非急於求成。

自此,葉法善每日都會抽出一個時辰推演卦象。他從八卦的基礎組合練起,先熟悉“乾為天,坤為地”的天地否、地天泰,再理解“坎為水,離為火”的水火既濟、火水未濟。他發現,卦象的變化並非隨機,而是循著陰陽消長的規律:陽長則陰消,如“複卦”一陽生而漸長;陰盛則陽衰,如“剝卦”五陰剝一陽。每一個卦象,都是對事物發展階段的精準描摹。

有一次,他為自己繪製符籙的進展起卦,得了“漸卦”。漸卦下艮上巽,艮為山,巽為風,山中風起,循序漸進,預示著不可急躁,當如鴻雁漸飛般穩步前行。他便放慢節奏,不再追求數量,而是每日隻畫三道符,卻力求每一筆都合於陰陽之理,果然幾日下來,符籙的靈力反倒精進了不少。

這日午後,藏經閣的門被輕輕推開,一個穿著綢緞長衫的商人模樣的人走了進來,手裡提著個沉甸甸的禮盒,神色有些忐忑。葉法善認出他是縣城裡做茶葉生意的劉掌櫃,前幾日曾來道館求過平安符。

“葉小道長,冒昧打擾了。”劉掌櫃拱手作揖,“在下打算下個月去南方販茶,隻是近來總心神不寧,不知此行前景如何,想請道長為我推演一卦。”

葉法善請他坐下,取過三枚銅錢:“劉掌櫃且靜心,默唸所問之事。”

劉掌櫃依言閉目凝神,片刻後,葉法善將銅錢擲出,六次之後,得了個離卦。離卦下離上離,兩火相依,象征著光明與依附。

“離為火,屬南方,與掌櫃此行方向相合。”葉法善指著卦象解釋,“離卦光明普照,預示此行順遂,能得商機;但兩火相依,也暗示需藉助他人之力,若能與南方的茶商精誠合作,必能滿載而歸。隻是離卦也主虛浮,需防一時大意,被表麵的利益矇蔽。”

劉掌櫃聽完,臉上的愁雲散去不少:“多謝道長指點!我正愁南方沒有熟門熟路的夥伴,看來是該托人引薦一二。這虛浮之戒,在下也記下了!”他放下禮盒,再三道謝後才離去。

葉法善看著桌上的卦象,陽光恰好照在離卦的爻畫上,紅色的筆跡彷彿透出溫暖的光。他忽然明白,陰陽變化與卦象推演,看似玄妙難測,實則是古人對世界執行規律的總結與提煉。它不是讓人消極等待天意,而是教人以辯證的眼光看待事物:知曉盛極而衰,便懂得持盈保泰;明白否極泰來,便學會在困境中堅守。

正如玄陽子所說:“推演卦象,不是為了預知未來,而是為了讀懂當下。陰陽變化無窮,唯有順時而動,應勢而為,方能合於道。”

葉法善將銅錢小心地收進木盒,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夕陽西下,天空一半染著晚霞的絢爛(陽),一半漸入暮色的沉靜(陰),陰陽交替間,自有和諧的韻律。他知道,對陰陽與卦象的探究才剛剛開始,但這條路上的每一步,都在讓他更貼近“道法自然”的真諦——不是強求,而是順應;不是掌控,而是理解。

這或許,就是道教智慧最深厚的底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