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葉法善:以道鎮唐,力挫西域異教 > 第6章 觀想丹田,築基始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葉法善:以道鎮唐,力挫西域異教 第6章 觀想丹田,築基始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清霄觀的晨霧還未散儘,木質的迴廊上凝著一層薄薄的露,踩上去能聽見細微的“吱呀”聲,混著遠處鬆林裡傳來看守藥圃的道童灑水的銅壺輕響,將這方天地襯得愈發靜謐。葉法善剛結束晨課的吐納,指尖還殘留著與朝露相觸的微涼,就見智玄子的侍童捧著拂塵立在丹房門口,見他過來便躬身行禮:“葉師兄,師父在丹房候您。”

葉法善整了整素色道袍的衣襟,指尖拂過腰間係著的桃木小劍——那是入門時師父所贈,據說能安神定驚。自上月以真氣助李涵疏通淤塞的經脈後,他總覺體內那股暖流愈發馴服,存思入境時,連窗外的蟲鳴都彷彿隔了層琉璃罩,能清晰地“看”到氣脈在四肢百骸間遊走的軌跡,有時甚至能辨出哪條經脈在執行時略顯微滯,需得刻意溫養。這般進境,連他自己都暗自詫異,此刻聽聞師父召見,心下已隱隱有了些猜測。

丹房裡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藥香,是曬乾的茯苓與陳艾混合的味道。智玄子正背對著門口,立於一排紫檀木藥櫃前,手裡拿著一枚銅質的藥碾,細細研磨著什麼。陽光透過雕花木窗,在他銀白的發須上鍍了層柔光,連帶著他身上那件洗得發白的道袍,都顯得格外莊重。

“師父。”葉法善輕聲行禮,目光落在藥櫃上貼著的泛黃標簽上,“太乙救苦散”“凝神香”……這些名字他早已爛熟於心,卻還是第一次在這般肅穆的氛圍裡,覺得每個字都透著沉甸甸的分量。

智玄子轉過身,將藥碾放在青石案上,案上還擺著一疊疊裁好的黃紙,幾支狼毫筆浸在硯台邊,墨香與藥香交織,莫名讓人安心。他的目光落在葉法善臉上,那雙總是帶著溫和笑意的眼睛,此刻竟多了幾分凝重,彷彿有千鈞重擔壓在心頭。

“法善,你隨我修行已有半載。”智玄子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初入門時,你連氣感都尋不到,夜裡偷偷在月下打坐,腿麻了也不肯起身。”

葉法善臉上一熱,想起那時自己總嫌進度太慢,常借著巡夜的由頭在觀星台多坐一個時辰,沒想到都被師父看在眼裡。他正想回話,卻見智玄子從懷中取出一枚玉佩,遞到他麵前。

那玉佩通體瑩白,像是用最上等的羊脂玉雕琢而成,觸手溫潤得驚人,彷彿有生命般在掌心微微搏動。玉佩中央刻著一道繁複的紋路,細看之下竟像是個縮小的太極圖,邊緣還環繞著幾顆星點,組合在一起,隱隱與天上的北鬥七星對應。葉法善剛握住玉佩,就覺一股清涼的氣息順著掌心蔓延開來,瞬間驅散了晨間的睏倦,連靈台都清明瞭不少。

“此乃聚氣佩,是我年輕時遊曆終南山,得一位隱者所贈。”智玄子的目光落在玉佩上,帶著幾分追憶,“它能引天地靈氣入體,更能在你心神動搖時,助你守住靈台。今日喚你前來,是要告訴你——你可以築基了。”

“築基”二字入耳,葉法善隻覺心臟猛地一跳,彷彿有驚雷在耳邊炸響。他下意識地屏住呼吸,指尖的玉佩似乎也感應到他的激動,微微發燙。他曾在師父的藏書裡見過關於築基的記載:修行者引周身真氣歸於丹田,凝散為實,如築高台先固其基,此後真氣運轉方能圓融無礙,施術畫符也纔能有根可循。隻是書中常說,資質尋常者需苦修三五年方能觸碰到築基的門檻,他從未想過,自己竟能在半年內走到這一步。

“師父,弟子……”他張了張嘴,聲音竟有些發顫,既驚且喜,又帶著幾分惶恐。

“我知你心中所想。”智玄子抬手示意他不必多言,語氣卻愈發鄭重,“氣感早生是你的幸事,但築基一道,險象環生。若心神不寧,輕則真氣潰散,需從頭再來;重則傷及經脈,損了修行根基。你需記著,築基的關鍵不在快慢,而在‘穩’與‘靜’。”

葉法善深吸一口氣,將湧上心頭的波瀾強壓下去,躬身道:“弟子明白,定當謹守師父教誨。”

智玄子點點頭,指了指丹房中央的蒲團:“盤膝坐下,握好聚氣佩。凝神,閉目,先觀想丹田。”

葉法善依言坐下,雙腿交叉,脊柱挺直如鬆。他將聚氣佩緊緊握在掌心,那溫潤的觸感彷彿成了錨點,讓他紛亂的思緒漸漸沉澱。閉上眼的瞬間,周遭的聲響彷彿被無限放大:案上燭火跳動的“劈啪”聲,窗外風吹過鬆針的“簌簌”聲,甚至能聽到自己血液在血管裡流淌的“汩汩”聲。他按照師父教的法子,將意念一點點下沉,穿過胸腔,越過臍下,最終落在丹田所在的位置。

起初,丹田處隻是一片溫熱,像是揣了個暖爐。但隨著意念愈發集中,他“看”到了——那片溫熱並非一團混沌,而是由無數細微的氣流組成,像是初春解凍的溪流,零散地分佈在丹田四周,有的順著經脈向上飄,有的則往四肢散去,毫無章法。

“引真氣歸元,如牧者驅羊,令其歸欄。”智玄子的聲音在一旁響起,不疾不徐,帶著一種奇異的安撫力量,“莫急,先以意念為繩,牽一縷真氣試試。”

葉法善依言照做,小心翼翼地用意念觸碰離丹田最近的一縷真氣。那真氣像是有靈性般,起初還想掙脫,被他用意念輕輕一攏,竟真的乖乖向丹田中心飄去。他心中一喜,正要牽引第二縷,卻見剛歸位的那縷真氣竟又開始躁動,彷彿不願被束縛。

“守住心神,雜念起時,便觀想玉佩的清涼。”智玄子的聲音適時傳來。

葉法善連忙收斂心神,將注意力放回掌心的玉佩上。那股清涼感再次蔓延開來,像是一道屏障,將那些試圖乾擾他的雜念隔絕在外。他重新穩住意念,耐心地引導著四散的真氣,如同農夫引水入田,一步一步,不急不躁。

時間一點點流逝,丹房裡的燭火燃了半截,窗外的天色從魚肚白轉為亮藍。葉法善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滴在衣襟上,暈開一小片深色的痕跡。他的嘴唇抿得緊緊的,臉色因長時間的凝神而有些蒼白,但那雙緊閉的眼皮下,眼珠卻在微微轉動,顯然正全神貫注地與體內的真氣較勁。

丹田處的真氣越聚越多,原本零散的溪流漸漸彙成了小湖。但隨著真氣密度的增加,一種脹痛感開始悄然滋生,起初隻是輕微的不適,後來竟像是有無數根細針在同時紮刺,連呼吸都變得有些困難。

“氣滿則溢,需凝氣為珠。”智玄子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觀想丹田中有一輪明月,引真氣向月心彙聚,使其圓融飽滿。”

葉法善依言觀想,試圖將那團越來越洶湧的真氣壓縮成一顆珠子。可那些真氣像是一群頑劣的孩童,越是約束,越是掙紮,丹田處的脹痛感驟然加劇,彷彿下一刻就要被撐裂。他咬緊牙關,指節因用力而泛白,握在掌心的玉佩幾乎要被捏碎。

就在他快要支撐不住,心神即將失守的瞬間,掌心的聚氣佩忽然迸發出一陣柔和的白光。那光芒順著他的手臂經脈一路遊走,所過之處,原本狂暴的真氣竟像是被安撫的烈馬,漸漸平靜下來。更奇妙的是,那白光帶著一股溫和的推力,幫助他將四散的真氣往中心聚攏,原本尖銳的脹痛感也隨之減輕,化作一種醇厚的壓迫感,雖然依舊沉重,卻不再傷人。

“順勢而為,勿要硬抗。”智玄子的聲音裡帶著釋然,“讓真氣隨玉佩之力流轉,你隻需守住觀想,靜待其成。”

葉法善心中一鬆,不再刻意對抗那股脹痛,而是學著順應玉佩的力量,讓意念如一葉扁舟,隨著真氣的流轉輕輕浮動。他能“看”到,那些原本躁動的真氣在白光的引導下,開始自發地向中心凝聚:先是形成一團濃霧,霧氣越來越濃,漸漸化作液態,如同玉髓般在丹田中緩緩旋轉;接著,液體開始收縮,邊緣不斷被向內擠壓,表麵泛起一圈圈漣漪;最後,隨著一聲幾乎聽不見的輕響,液體驟然凝固,化作一顆圓潤的珠子。

“嗡——”

一聲輕微的轟鳴彷彿從靈魂深處響起,葉法善隻覺丹田處瞬間被一股清涼的氣息填滿,之前所有的脹痛、壓迫感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充盈與穩固。他下意識地內視,隻見丹田中央,一顆黃豆大小的氣珠靜靜懸浮,通體瑩潤,像是用月光凝成,表麵流轉著淡淡的光澤。氣珠周圍,剩餘的真氣如同江河歸海,沿著固定的軌跡緩緩旋轉,形成一個完美的迴圈,每一次流轉,都有細微的能量彙入氣珠,讓它的光芒愈發溫潤。

“成了!”智玄子的聲音裡終於帶上了笑意,甚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葉法善緩緩收功,睜開雙眼。窗外的陽光正好落在他臉上,他下意識地眨了眨眼,卻忽然發現,眼前的世界變得不一樣了——案上狼毫筆的筆鋒纖毫畢現,能看清每一根獸毛的紋理;遠處鬆林裡道童的嬉笑聲清晰可聞,甚至能分辨出是哪個師弟的聲音;空氣中除了藥香與墨香,還多了一絲若有若無的清甜,細想之下,竟是後院那株百年桂樹的氣息,往常隻有湊近了才能聞到。

他試著活動了一下手指,一股凝練的真氣便順著經脈流轉至指尖,帶來一陣溫熱的麻癢感,彷彿有什麼力量隨時可以噴薄而出。這種感覺與之前鬆散的暖流截然不同,它精純、凝練,彷彿能隨心意所動,指哪打哪。

“恭喜你,法善。”智玄子走上前,伸手在他頭頂輕輕一拍,眼中滿是欣慰,“築基功成,你纔算真正踏入了修行之門。往後無論是誦經悟道,還是施術救人,都能事半功倍。”

葉法善站起身,隻覺身輕如燕,之前的疲憊一掃而空。他對著智玄子深深一拜,額頭觸碰到微涼的地麵,聲音卻異常堅定:“弟子能有今日,全賴師父教誨。這份恩情,法善永世不忘。”

智玄子扶起他,目光落在他緊握玉佩的手上,笑道:“這聚氣佩與你有緣,便贈予你吧。築基之後,你便可開始研習符籙之道了。”

“符籙?”葉法善眼中一亮。他曾在古籍中見過關於符籙的記載,那些用硃砂黃紙繪製的圖案,竟能溝通天地之力,驅邪治病,甚至呼風喚雨,一直讓他心嚮往之。

“正是。”智玄子走到案前,拿起一張黃紙,“符籙之道,以真氣為引,以符圖為介,需得心、手、氣三者合一。明日起,我便教你畫第一道符——清心符。”

葉法善用力點頭,心中的喜悅幾乎要溢位來。他低頭看向掌心的玉佩,白光已悄然隱去,隻餘下溫潤的觸感,彷彿還殘留著剛才那股安撫心神的力量。

回到自己的房間,葉法善立刻盤膝坐下,再次內視丹田。那顆瑩潤的氣珠靜靜懸浮,散發著柔和的光芒,如同暗夜中的燈塔,讓他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安寧與踏實。他嘗試著引導一絲真氣流轉,氣珠微微顫動,立刻有一縷精純的能量順著經脈遊走,所過之處,四肢百骸都透著一股舒泰。

“這便是築基的力量嗎?”他喃喃自語,指尖輕輕撫摸著聚氣佩上的紋路,眼中閃爍著憧憬的光芒。他知道,築基隻是修行路上的第一步,往後還有金丹、元嬰等更遙遠的境界,還有無數精深的道法等著他去探索。但他並不畏懼,因為此刻丹田中的氣珠,不僅是力量的象征,更是他道心的基石。

窗外的夕陽正緩緩落下,將清霄觀的飛簷鬥拱染上一層溫暖的金色。遠處的山巒在暮色中連綿起伏,彷彿沉睡的巨龍。葉法善走到窗前,望著這方滋養他成長的天地,深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草木的清香,混著淡淡的道韻,讓他的心神愈發澄澈。

他的道,才剛剛開始。濟世安人,不負此生——這八個字在他心中愈發清晰,如同丹田中的氣珠,散發著永不熄滅的光芒。屬於葉法善的傳奇,正隨著這輪落日的餘暉,悄然拉開序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