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一把大狙闖大明 > 第1882章 王子之亂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一把大狙闖大明 第1882章 王子之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作為大明錦衣衛指揮使,瞭解周邊藩國內政情報也是分內之事,特彆是像朝鮮這種依山傍水的國度,經貿往來本就頻繁,自然情報更是多如牛毛了。

說起朝鮮,又稱李氏朝鮮,其開朝國王李成桂,本是舊元達魯花赤李子春的嫡長子。他與其父親幫助高麗王朝恭湣()王奪取雙城總管府後,歸附高麗,後來與元朝、紅巾軍、倭寇、女真等勢力作戰,戰功顯赫,不斷獲得提拔。

人嘛,一旦爬得太高,有了野心就收不住了。果然,在洪武二十一年,李成桂發動威化島回軍,掌握高麗政權,累官至門下侍中。等到了洪武二十五年,在群臣推舉擁戴下,勉為其難登基為王。

李成桂自知得王不正,極力尋求獲得大明的認可,當年就派遣使節前往大明,用厚禮討好於明太祖。彈丸之地,改朝換代,朱元璋壓根沒放在眼中,讓禮部回複道,「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

李成桂奉旨除去高麗國名,遵用朝鮮之號,也就是李氏朝鮮的由來。

而現任朝鮮國王李芳遠也是手段了得的狠人,年幼時便披甲上陣,助父親奪取天下,建立了不世之功。隻可惜他並非嫡長子,也不討父親喜歡。李成桂曾私下對旁人言,「此子虎目狼步,麵帶殺氣,絕非良子。」

然後這朝鮮太祖就立了自己的八子,李芳碩為王世子,創造了一個怪異的繼承氛圍。

要知道立儲之時,他隻有十歲,這讓幫助父親打下天下的李芳遠(27歲)情何以堪。

直到洪武三十一年,奪嫡大戲終於演變成了流血衝突,那一年李成桂重病在床,為保障國家穩定,在此時啟動了一項革私兵的運動,試圖解散所有王子的侍衛團,收歸國有,統一訓練,統一調配。

在中原,早已有此典故,就叫杯酒釋兵權。此重任就交托給當時李成桂的心腹,鄭道傳操持。

而鄭道傳本就不是什麼好鳥,之所以李成桂要革私兵,就是這貨上賀正表箋用詞「輕薄戲侮」,追究朝鮮方麵責任,其後更點名要他去京師問責。

結果這老小子怕死裝病不去,更慫恿李成桂攻遼犯明。在李芳遠一眾世子功臣強烈反對下才沒有成真,不然現在估計也沒朝鮮啥事了。

仗是沒打成,但恐大明報複,厲兵秣馬在所難免。這麼一練兵,李成桂才發現自己的軍隊有多爛,彆說攻遼犯明瞭,幾個世子要是起兵謀反,他們都不一定擋得住。

賤賤的鄭道傳於是獻上了革私兵的計策,一來強大國家軍力,二來避免世子作亂的可能,真是一舉兩得。

但他也徹底激怒了隱忍多年的李芳遠,終於,在一天夜裡,李芳遠召集部下,聲稱鄭道傳謀誅諸王子,在漢城起兵舉事。他則是代天誅賊,當天夜裡,將鄭道傳、沈孝生、南訚(y)等鄭道傳一派先後斬殺。

王世子李芳碩及其同母兄李芳蕃、姐夫李濟等皆遭殺害。李芳遠對外宣稱是鄭道傳動的手,結果謀逆之人,搖身一變成為了一等定社功臣,還被追加為一等開國功臣,出任右軍節製使,掌握實權。

史稱、圭玉、佩玉等物,開放互市。

從此,朝鮮進入李芳遠時代,發展較為順利,這些年不僅從未斷過朝貢,更是頻繁敬獻絕色佳人,充實朱棣的後宮,幫助明成祖尋得初戀的感覺,一來二去也就關係融洽起來。

而李芳遠確實是個人才,在位期間對整個朝鮮進行了一輪大改革,首先是撤銷門下府和都評議使司,將其合並為議政府,並創立了六曹官員直接啟稟國王而不經由議政府的「六曹直啟製」。

為杜絕再有人造反,李芳遠廢除高麗的私兵製,實行統一的府兵製,集兵權於中央。並召集都內衣冠子弟,設立「鷹揚衛」和「彆侍衛」,變成朝鮮版的錦衣衛……

最神奇的是,李芳遠也在朝鮮實行了號牌法,規定10歲以上70歲以下的男子均按身份佩戴一種號牌,上書姓名、住址、麵色、身長、有無胡須等,在發牌時進行戶口登記。

如有不戴或偽造、遺失、借用者,要受處罰。兩班貴族的號牌用象牙或鹿角製成,平民的則用雜木。

聽完這老家夥的介紹,林川隻覺得……朝鮮原來也並非所有人都是棒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