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一劍一酒一乾坤 > 第170章 小時候書箱是港灣長大後書箱是江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一劍一酒一乾坤 第170章 小時候書箱是港灣長大後書箱是江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靈舟上,戴鬥笠的垂釣老人手撐一根竹篙,迷霧疊嶂的湖景,在虛實之間飄忽不定,風吹拂他肩頭的灰色大氅,他的一隻手緩緩的抬起,指尖在一點點的掐算。

片刻後,垂釣老人一點點的轉過來,他的手淩空一點。

無聲無息間,禮院墨星手上的文人宮燈驟然泯滅,他的身上有無數聖人文字顯兆,化作一方金色文膽。

哢的一聲,文膽上驟然出現三道裂痕。

蹬蹬蹬。

墨星後退數步,實則飄遠倒退千丈。

蒼老悠遠的聲音從迷霧深處傳來:

“老夫剛剛掰手指算了一下,數千年來,聖院書山之中,剛好就隻有三手之數的人在我眼中,有人我需要仰望,有人我可對酌,有人算我晚輩,可你……是什麼東西?”

“要不是看在你們墨家先祖曾為我打了一根船錨,今日之事,不會這麼善了的。”

一枚銅錢從迷霧中嗡嗡嗡飛來,懸停在墨星的眼前。

“你墨家先祖的情分已儘,以後好自為之。”

垂釣老人躡霧乘舟,悄然遠去,消失在湖心儘頭。

噗!

一口金色的血液噴吐在湖畔之側。

墨星手握著那一枚天圓地方的銅錢,手指發白,銅錢消失無蹤。

“墨院長。”

大教諭韋仲從遠處遁來。

看見墨星文膽有裂,眼中露出濃濃的震驚,忙把頭低下去,裝作冇有看見。

“去幫我做一件事。”

墨星盤坐在原地,目光冰冷。

“請吩咐。”

大教諭恭敬的說道。

“去告訴浩氣盟的唐家使者,他們想要聖院提前知曉斬妖榜的名單,得拿出誠意來。

莫凡塵能坦蕩的去天妖城,那天書閣的藏書一定不在他身上。很可能在青萍州。如果他們能把事情辦好了,一年後的書山大典,我手上的一個薦名,可以給他們唐家。”

“明白。”

大教諭韋仲拱手道。

墨星起身,負手道:“不,你不明白,唐家野心很大,不好控製,你再派個得力的手下去,萬一他們捅了簍子,要把所有的痕跡都抹平。青雲門雖然是個小派,但背後畢竟還有三大聖地,藕斷絲連,要慎重一些。”

韋仲想了想,提議道:“尹參如何?”

墨星沉默。

韋仲躬禮向後退三步,禦空遠行。

滿頭白髮的墨星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忽然。

聖院書山有一卷天書變得明亮無比,照亮整個敬亭山,緊接著,有一把劍自天書飛出,兩把劍從天書飛出,隨後又泯滅不見……

墨星眼皮一跳,一臉難以置信,喃喃自語:“那位傳說中的人物,不是已經死了嗎!”

……

清晨。

茶肆。

雪花簌簌垂落,枯葉凋落的梨樹結滿厚厚的冰棱,一縷縷青煙飄蕩空中。

一向穿著樸素破舊的賣茶翁一大早換了一身青布長衫,蒼蒼白髮也用青衣布帶束起,宛若老年儒生,柴扉上掛著用木炭寫的蒼勁大字:打烊。

“小顧,你跟我來。”

喬老頭手裡握著一把鑰匙緩步走向後院。

顧餘生今天穿一襲白衣,肩頭披一件寒衣,長髮綸巾,比起往日多了幾分文秀。

那一間上鎖的門被喬老頭緩緩推開,白雪映階,灑照進乾淨的房間。

藥香,書香的味道混雜。

空氣中並冇有發黴的味道。

很多珍貴的藥材和丹藥瓶羅列在木架子上,擺放得格外整齊對稱。

上千個小格暗屜組成的藥櫃占據三麵之牆。

喬老頭走到藥櫃前,用手輕輕一推。

藥櫃中間的暗屜前後轉動。

一個背式的書箱出現在顧餘生麵前。

看著那舊舊的書箱,顧餘生的身體微微顫了一下,那些模糊的記憶在這一刻彷彿變得清晰了一些:

那個牙牙學語,走路跌跌撞撞的年紀,累了,困了,就被兩隻寬大的手掌抱起來放進書箱,安靜的躺睡在鋪著暖墊的書箱裡。

那時候書箱不是書箱。

是一張大大的床。

是溫暖的搖籃。

把它掛在小院的桃樹上。

風來的時候,來回的蕩啊蕩。

冇風的時候,就有一隻手搖啊搖。

等醒來的時候,就不再那個書箱裡,而是一張更寬大的床上。

後來長大一些,那書箱再也躺不下去,哭鬨著站在裡麵,放在背上,在桃花林中走啊走。

再往後。

書箱不見了。

哭鬨不停的他,看父親笑著趴在地上,把那一張連夜雕刻製作出來的小木虎放在地上晃頭晃腦。

他大笑著拍手,晃晃悠悠的爬上那個大大的小木虎。

時間就那麼晃晃悠悠的走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未諳世界的童真記憶,天真爛漫變得模糊,甚至消散。

顧餘生一步步的走到那書箱麵前,他伸出手,撫摸著舊舊的書箱。

它已經不如記憶中那麼寬大,也冇有記憶中那樣可以遮住眼視線的深度了。

顧餘生強忍著熱淚盈眶模糊的視線。

久久的呆站,一動不動。

喬老頭已經悄然走出了房間,他關上了那一道門。

於是。

少年蹲下來,想要如小時候那般嚎啕大哭一場。

可他終究冇有哭出聲。

甚至連眼淚都無法掉下來。

用手蹙了微酸的鼻子後,把手伸進書箱,一本手劄落在他手上。

翻開一頁。

雋秀的字染墨香,一行又一行:

吾幼嗜學,家貧,無以致書觀。

人間二十年,吾負篋曳屣,徒行青萍天下,方知天下十六州,天之未儘,地之無涯,歲有儘時。

遂棄書。

方學劍。

十年有成。

入閣斬靈有功,方知旦夕有禍,罪不在身。

吾趁夜而歸,塵架之書,蟲蠹成巢。

初心已失。

悔之難彌。

嗚呼!

心大死。

劍不得出!

……

顧餘生看著手劄,久久不言。

心死。

劍不得出。

顧餘生彷彿明白了什麼,可又不是很理解。

總之。

這些塵封的往事,都隨煙雲散去了。

這個書箱。

它的確有些不簡單。

內有乾坤。

可容諸多書籍。

顧餘生神識侵入,發現裡麵的書,足有數萬之冊。

比放在青雲鎮老宅院架子上的多,也比桃花林小院書架上的多。

顧餘生隨意取出幾本。

發現都是用手寫謄抄的書籍。

至於書中的內容,五花八門,有民間趣事,也有州郡誌典,或是記載天下盛事,時間長河中的曆史。

更讓顧餘生驚奇的,是一些書籍中,記載了他父親當年遊曆天下的各處名勝古蹟,憑藉記憶畫成地圖。

或是行走天下,興之所至,便提筆作畫。

有山水潑墨。

有千鳥橫空。

更有修行者鬥法,各自出招時的複影。

顧餘生心中驚奇,想要看得更仔細一些,不由自主的彙聚靈力至雙瞳,那書中打鬥的場景,躍然紙上,活靈活現!

隱約間。

顧餘生甚至能聽見打鬥時聆入神海的聲音!

顧餘生見過儒道筆墨著畫作文化景!

俱都是文筆顯兆。

真實發生的。

顧餘生觀摩片刻,心有所得。

再看其他書時,如獲至寶。

喬老頭在後院等了大半天。

見顧餘生冇有出來,他一個人走進柴房,準備做飯。

風四娘提著一個食盒從風雪中走來。

見賣茶翁在燒菜,她走進院子,把熱騰騰的飯菜放在桌子上。

“人呢?”

賣茶翁看了一眼那一間關著門的屋子。

風四娘蹙眉。

“你把書箱給那孩子了?那他……豈不是要走了?”

“追風趕月的年紀,在一個停留得太久,不見得是好事。”

賣茶翁看一眼鍋裡炒糊的菜,將其盛在盤坐裡,一臉頹然。

門吱呀的一聲打開。

穿著白衣揹著書箱的顧餘生走出來,他把腰間的酒葫蘆放在桌子上,說道:“喬前輩,風姐姐,今天我請你們喝酒。”

“好啊。”

風四娘從袖子裡取出三個翡翠杯。

賣茶翁在風雪中擺開飯菜,放得整整齊齊。

顧餘生往翡翠杯裡倒酒。

一股奇特的酒香飄滿院子。

風四娘嗅了一口,眼中滿是震驚。

賣茶翁同樣有些奇怪的看著顧餘生。

“這酒?”

顧餘生斟滿三杯酒,最後坐下來,說道:“晚輩前些日子得了一些釀酒的材料,根據解酒奇方釀造,雖然還缺了一些材料,我自己琢磨著替換了一些,新酒初成,恭請兩位前輩品酒。”

“好。”

風四娘先滿飲一杯,風雪中,她的眉毛擰在一起,好一會,才舒展開來,頗有韻味道:“這酒好像是神仙吃的。”

賣茶翁有些不相信。

像喝茶一樣慢慢的品了好一會,才點頭道:“人間冇有這種味。”

“我敬兩位前輩。”

顧餘生斟酒,起身一飲而儘。

風四娘和賣茶翁坐著,受了顧餘生這一杯酒的敬意。

“喬前輩,風姐姐,明天一早,我就離開了。”

顧餘生放下杯盞說道。

賣茶翁沉默。

風四娘伸手接幾朵雪花,另外一隻手給顧餘生夾了一筷菜,“要不等開春再走?”

顧餘生搖頭道:“我想這一路回去,邊走邊讀些父親留下的書,等桃花開的時候,我差不多就可以回到青雲門了。”

“往回走麼?”

賣茶翁問。

顧餘生看了看青萍山,說道:“我這次想翻過這些山回青雲門,這樣正好兜轉了一圈。”

“也好。”

賣茶翁低頭端起杯盞淺飲。

風四娘則是抹淚道:“弟弟,你明天一走,他年相見,隻怕姐姐已經人老珠黃了。”

賣茶翁連忙用筷子敲桌子。

“去去去,少來冇正經的!”

“誰不正經了?”

風四娘叉腰,以腳搭在桌子上。

兩個老前輩在雪花飛舞的院子裡打鬨起來。

菜冷了。

兩人喝了很多的酒。

最後都醉趴在桌子上。

顧餘生在桌子下添了一盆火。

天黑的時候。

他揹著書箱,向青萍山行。

他不希望在天明的時候離彆。

“兩位前輩,保重!”

顧餘生站在林邊。

遙遙拱手行禮。

夜深。

顧餘生的身影消失在山林的儘頭。

官道上,一行西洲修行者策馬而來,在茶肆門口停下,一人踹門而入,猛的一拍桌子:

“老頭,青雲門怎麼走?”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