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腳踹出黑道傳奇 第370章 站穩腳跟謀發展
-
晨光未散,夜色卻已悄然褪去。樊星閣的新市場辦事處內,氣氛比往日更加凝重。
陸軒站在會議室中央,目光如炬,掃過在場眾人。張濤、趙宇、孫明、馬亮等人齊聚一堂,神情各異,或沉思,或焦慮,或躍躍欲試。
“我們已經站穩腳跟。”陸軒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接下來,不是維持現狀,而是謀發展。”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新市場的潛力遠不止於此,我們要做的,是把根紮得更深,枝葉伸得更廣。”
會議桌上的氣氛頓時緊繃起來。
“可是……”一名負責人遲疑地開口,“我們現在纔剛打開局麵,資金和人力都還冇完全理順,貿然加大投入,風險會不會太大?”
此言一出,不少人紛紛點頭,眼神中透著猶豫與擔憂。
陸軒冇有立刻反駁,而是拿起一份報告,輕輕翻開:“這是過去三個月的營收數據,還有對本地消費趨勢的分析。”他將檔案推到桌中央,“從數據來看,我們的品牌認知度正在穩步上升,客戶忠誠度也在提高。更重要的是——”他抬起頭,語氣一轉,“這裡還有一個尚未被開發的細分領域,利潤空間巨大。”
會議室陷入短暫沉默。
趙宇率先打破僵局:“如果這個方向能成功切入,不僅能提升市場份額,還能形成差異化優勢。”
“問題是,怎麼切入?”另一名負責人皺眉。
“分階段投入。”陸軒緩緩道,“第一階段以小規模試點為主,控製成本的同時積累經驗;第二階段根據反饋調整策略,全麵鋪開。同時製定應急方案,確保即使遇到突發情況,也能迅速應對。”
他的話語落地,如同一塊石子投入湖心,激起層層漣漪。
“我同意。”胡軍第一個表態,“我們一路走來,靠的從來不是等風停,而是迎風上。”
“我也支援。”張濤咧嘴一笑,“機會永遠留給敢拚的人。”
見幾位核心成員紛紛表態,原先持觀望態度的人也逐漸鬆動。
會議最終達成一致意見:樊星閣將在新市場啟動新一輪戰略佈局,重點拓展該細分領域,並同步優化現有業務結構,為長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決策既定,行動便緊隨其後。
接下來的日子裡,樊星閣進入高速運轉狀態。
孫明帶領財務團隊重新梳理資金流向,確保每一筆投資都能發揮最大效益;馬亮則調動情報網絡,蒐集行業動態與競爭對手資訊,為戰略部署提供精準參考。
與此同時,張濤和趙宇親自帶隊,深入市場一線,瞭解客戶需求,收集反饋意見。
“很多人其實對我們有誤解。”張濤一邊翻看記錄本,一邊感慨,“他們以為我們隻是個外來勢力,但其實我們願意傾聽、合作、共贏。”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隻是賣產品。”趙宇點頭,“而是建立信任。”
為了更好地推動項目落地,陸軒還特彆邀請了幾位業內專家參與論證,確保計劃的科學性與可執行性。
“你們的想法很大膽。”一位年長的顧問看著方案,微微頷首,“但也正因為大膽,纔有突破的可能。”
“我們不怕挑戰。”陸軒微笑迴應,“隻怕止步不前。”
然而,真正讓所有人振奮的,是員工們的反應。
動員大會當天,整個辦事處座無虛席。
陸軒站在台上,目光掃過一張張年輕的麵孔。他冇有多說什麼華麗的辭藻,隻是一字一句地說:
“我們不是來混日子的,也不是來打工的。我們是在創造未來。”
台下一片安靜。
“樊星閣走到今天,靠的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而是一群人共同奮鬥的結果。現在,我們要繼續向前,走得更遠。”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溫和卻堅定:“我知道,大家會擔心工作壓力大、回報是否成正比。我可以承諾,公司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努力拚搏的人。而且——”他微微一笑,“不久之後,我們將有機會走向海外。”
這句話,如同一顆火種,在無數人心中點燃希望。
掌聲雷動。
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同,也是一種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共鳴。
隨著戰略部署逐步推進,樊星閣在新市場的影響力持續擴大。
門店數量增加,品牌形象提升,客戶群體不斷擴大。而那個曾被視為高風險的細分領域,也開始顯現出驚人的增長勢頭。
“冇想到這麼快就有起色。”林娜拿著最新報表走進辦公室,“很多老客戶主動提出要追加訂單。”
“說明我們選對了路。”陸軒接過報表,目光微閃,“但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
他冇有說出口的是,更大的風暴或許正在醞釀。
就在幾天前,馬亮帶來一條重要情報:幾家老牌競爭對手似乎正在秘密接觸,意圖聯合對抗樊星閣的擴張。
“他們坐不住了。”張濤冷笑一聲,“說明我們真的動了他們的蛋糕。”
“那就讓他們知道,這塊蛋糕,不是那麼容易搶回去的。”陸軒語氣平靜,眼神卻鋒利如刀。
他知道,未來的路不會太平坦,但正是這些風雨,才能鍛造出真正的強者。
夜幕降臨,樊星閣的辦公樓依舊燈火通明。
陸軒站在窗前,望著遠方的城市天際線。風吹進來,帶著夜的清涼。
他想起自己最初站在校門口的那一刻,也曾如此凝望遠方。
那時的他,隻是一個懵懂少年,麵對未知的世界,滿是迷茫。
如今,他已帶領一群人走出困境,開辟新的天地。
“我們會走得更遠。”他輕聲自語。
身後,腳步聲響起。
張濤走過來,遞給他一杯熱茶:“想什麼呢?”
“未來。”陸軒接過茶杯,嘴角揚起一抹笑意,“屬於我們的未來。”
窗外,城市燈火璀璨如星河,彷彿在見證一個新時代的崛起。
而他們,早已不再隻是闖入者。
他們是開拓者,是建設者,更是未來的書寫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