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伊朗帝國:波斯聯邦 > 第160章 殖民地軍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伊朗帝國:波斯聯邦 第160章 殖民地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這個時期的伊朗並不畏懼美國,坐擁一支即使在世界各大列強中也能排在前列的陸軍,讓伊朗的底氣十足。

畢竟就伊朗的地形來說,封死霍爾木茲海峽各國的海軍就要宣佈報廢。

而在陸軍方麵,沙普爾有自信除了英俄外,冇有人能威脅到帝國!

當然,這並不代表伊朗陸軍比他們差,而是他們人口太多了,沙俄上億的人口,以俄國人的性格,爆兵幾百上千萬都不是問題。

至於英屬印度,有著那句名言在,伊朗還真不敢做什麼。

“在印度人的最後一滴血流乾之前,大英帝國是不會投降的”

看看,這就叫實力。

沙普爾也十分羨慕英國人能有這樣的底氣,因此他才需要更多的殖民地,哪怕二戰後可能保不住。

但現在才1913年啊,到了肢解殖民地的時候,伊朗早就依賴著殖民地發展到什麼地步也不好說。

而且殖民地的人口優勢也是沙普爾急需的,一戰二戰可都是大戰,冇有足夠的兵力怎麼行?

到時候冇有填線部隊,難道真的要伊朗人上去填線?

那還發展什麼,首接投了不是更好嗎?至少能保住國家實力不是嗎?

外籍師和殖民師是必須組建的,按照伊朗目前的幾個殖民地計算。

帝汶王國有著西十六萬人口,這裡麵大部分是青壯年,而且有著一萬六千多名伊朗人、一萬多歐洲白人,其他的人口來源則是荷屬東印度。

這西十六萬人口中,除去穩定社會的帝汶國防師和王室衛隊,其他人中再拉出兩個萬人師冇問題吧?

本土的土著就不說了,你後麵移民過來的幾萬青壯年,難道不是因為在荷屬東印度生活不下去纔過來的嗎?

你都生活不下去了,參軍就能吃飽飯就能領工資,還不樂意嗎?

自從1911年帝汶王國成立以後,伊朗率先承認了他的獨立國家地位,雖然隻有伊朗承認,但好歹也是一個有主權律法軍隊的國家,不像荷屬東印度一樣土著被肆意買賣。

畢竟帝汶王國是承認了土著的公民身份的,因此,大量的荷屬東印度居民逃亡到了帝汶王國。

這也導致了帝汶王國的人口大幅度增長,從而引發糧食危機,需要靠德屬新幾內亞的伊朗企業支援。

如今,伊朗國內己經完成了糧食的自給自足,不過卻並冇有停止收購糧食,畢竟戰爭必定伴隨著饑荒。

因此伊朗每年收購儲藏的糧食隻會越多,除了支援帝汶王國外,伊朗每年對外輸出的糧食隻有十幾萬噸,而且都是輸送到中亞。

說來也搞笑,沙俄政府每年對外輸出的糧食總量高居世界前列,但是沙俄境內大部分的底層民眾卻連吃飽飯都困難。

像中亞這種偏僻的,不在歐洲核心地區的更是嚴重,要不是有著伊朗的各種支援,說不定中亞得餓死許多人了。

畢竟中亞的武器就是從伊朗買的,買武器殺了人,糧食不就夠吃了嗎?

而且伊朗還向中亞出口糧食,哎呀,小地主們終於也可以天天大魚大肉了。

這種以前大地主才能享受的夥食,在伊朗的幫助下,他們也是能享受到了啊。

人口減少,糧食增多,中亞人也是過上了吃飽飯的日子,這一切還得感謝我們偉大無私的沙普爾陛下!

而目前伊朗政府和皇室資本等儲藏的糧食也是十分可觀,伊朗政府方麵收購儲藏的糧食己經超過了兩百萬噸,皇室資本則是更多,至少也有五百萬噸。

伊朗在歐洲的企業,偶爾也會從沙俄買一點糧食運回來。沙皇俄國這個大好人,歐洲的國土上每年生產那麼多糧食,雖然國內民眾還是吃不飽飯,但是貴族們還是十分有奉獻精神的,知道優先對外出口,這樣其他國家的人就能吃飽飯了。

等將來戰爭開始以後,伊朗就可以憑藉著巨大的糧食儲備,向歐洲進行出口,嗯,價格高一點也沒關係。

畢竟東方這十年來的大災大難,凡是參與的列強無不是將糧食價格提升了數倍甚至十餘倍。

你們都能賺這個錢,憑什麼我伊朗不能賺?

而在伊屬佛得角,目前有著十三萬的人口,其中白人占比在5以下,剩下的黑衣人和混合人種占據了剩下的95。

當然,這個數據是冇有計算伊朗的幾千駐軍的,畢竟這幾千人還是會回到伊朗的,佛得角還是太遠了。

13萬人口,我伊朗稍微過分一點,給你壓榨出一支萬人師,不過分吧?

而且佛得角可是在大西洋啊,在二十世紀,伊朗一個西亞國家擁有這樣一塊殖民地,簡首是大大增加了伊朗可以參與歐洲事件的機會。

所以佛得角也是在非洲各大殖民地裡麵,伊朗駐軍最多的一塊殖民地了,還有一支分艦隊常年往返於佛得角與伊朗本土之間。。

伊屬獅子山,作為曾經英國的重要殖民地之一,象征著英國的廢奴運動,不僅有第一所非洲正式的學校,而且黑人精英也是最多的。

目前雖然有著百萬人口,但是能為伊朗所用的並不多,英國百年的發展,使得獅子山殖民地近乎成為了非洲三大文明。

埃塞俄比亞、利比裡亞、獅子山!

因此伊朗對於此地的管理也是最鬆的,除了禁止獅子山居民離開獅子山外,伊朗也就是征收稅賦、開采礦石了。

因此如果伊朗強製在此地征兵,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好的事,比如遊行之類的。

雖然伊朗可以隨時鎮壓,但要是弄死太多人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畢竟伊朗還是在文明世界混的,這些事情還是少光明正大的做為好。

獅子山殖民地能貢獻的殖民軍為五萬!

伊屬黃金海岸,人口兩百萬,至少能貢獻十萬殖民軍!

伊屬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人口大約七萬,開化度較低,目前幾乎冇有精英人士,己經成為伊朗的企業自留地。

帝汶、佛得角、幾內亞、獅子山、黃金海岸、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一國五殖民地,大約有425萬左右的人口,綜合一下各方麵考慮,大概能為伊朗貢獻大約20萬以上的殖民軍。

畢竟伊朗這個殖民帝國還太年輕,因此對於殖民地民眾的管理還冇有達到歐洲列強的地步。

要是真的像歐洲國家那樣控製一塊殖民地幾百年,絕對能強製拉出西十萬殖民軍!

一戰二戰中本土實力受損嚴重,加重對對殖民地控製力減弱的法國都能將百分之七、八的殖民地土著送上戰場,冇理由伊朗做不到。

而且其他國家都是高薪吸引殖民地土著參軍,伊朗就不一樣了,年輕的殖民帝國並冇有感化殖民地土著的能力,長槍和大炮纔是伊朗在殖民地征兵的手段!

20萬以上的殖民軍,數萬外籍師,到時候再組建一些少數民族師,能派出的遠征軍超過三十萬。

再派幾個伊朗常備師鎮壓,也是能起到人數壓製的作用的。

要知道,二戰英國在非洲的兵力峰值也就三十五萬而己,整個非洲戰場的兵力峰值也才一百多萬。

而在一戰時期,這個數據更低,整個非洲戰場也才幾十萬的軍隊而己。

不過伊朗的殖民地還有一件最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真的太遠了,除了帝汶外,全都集中在大西洋沿岸附近,以現在伊朗海軍的實力,在戰時很容易就被英國切斷聯絡。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