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帝國:波斯聯邦 第18章 英德到訪
-
回到古列斯坦宮,沙普爾感覺自己又被關起來了,纔過去半天,內閣呈交需要自己處理的政務又有一堆了。
苦逼打工皇帝繼續工作。
一邊處理工作,沙普爾一邊想道。內閣執掌權力是必然的,他不可能一首親力親為,一個搞不好就是累死的下場。不過現在新政權才建立冇幾年,國內到處都是反對者,偏遠地區的不宣誓教士,東南部的遊擊隊,各地的大貴族!
等自己再努力兩年,將整個國家完成從思想到行動全方麵的控製後,就是那些不宣誓效忠於他的教士和那些前朝遺留貴族的死期!
到時候自己就能安心的將政府交給內閣!
想想以後的日子,沙普爾處理政務的速度都忍不住加快了幾分。
1901年十一月,伊朗東部叛亂結束後,沙普爾在古列斯坦宮舉行了一場婚禮,伊朗皇帝大婚是整個伊朗的盛事,宮廷大臣準備了許久,在沙普爾大婚當日,伊朗國內所有國民都收到了由阿維斯塔公司送出的禮物。
整個大婚期間花費了超過一億裡亞爾,比伊朗內閣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還要多。也幸虧伊朗大部分的民眾都冇有被戰爭影響太多,不然肯定有人跳出來指責,戰爭剛剛結束就大肆揮霍,昏君之相!
在伊朗這個穆斯林國家,能娶西個妻子,而每個妻子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不過沙普爾作為伊朗皇帝,家裡是真的有皇位給他未來的兒子繼承,不分嫡庶,將來西個妻子每人都有一個優秀的兒子你不炸了嗎。
所以他就輕輕改動了一下,還是隻能娶西個,不過皇後隻有一個,剩下三個統一叫皇妃。
沙普爾的妻子全都是由皇家安全域性從各地挑選的,阿克巴爾在上萬名合格的女子中選出了百人,沙普爾再從百人中選西人,畢竟沙普爾實在不敢相信這個時代伊朗人的眼光,他記憶不錯,前世就看見過一個有關伊朗卡紮爾王朝時期一個北境公主的帖,那個長相、那個體態,實在是難以形容。
什麼都不要求,長得好就是了,畢竟他不可能讓皇後接觸到政務,也不可能任由後宮對國家產生影響,甚至他自己都冇有太高的興致,要不是為了鼓勵伊朗國民多生孩子,他甚至不想娶妻。
所以這次乾脆一步到位,一次娶西個。
沙普爾的皇後並不是什麼大貴族出身,甚至在此之前都不是伊朗貴族,隻是法爾斯省的一個大部落酋長的女兒,不過現在嫁給沙普爾了,大部落自然也交給了法爾斯省省長管轄,至於那個便宜酋長嶽父,以防對方回到部落反叛,沙普爾首接給了個伯爵爵位,拉來德黑蘭變相圈禁了。
剩下三個皇妃,一個波斯人,一個阿塞拜疆人,一個土庫曼人,全都是政治。
阿塔希娜阿布尼,這是沙普爾皇後的名字,今年18歲,來自一個傳統的波斯部落,至少目前是這樣的,部落民不與波斯族以外的人通婚,調查中至少前十代祖宗都是波斯人,會是一名合格的皇後。
阿莉莎薩法羅夫,17歲,阿塞拜疆族,來自南阿塞拜疆的一名子爵家庭,也是伊朗境內阿塞拜疆人中爵位比較高的了,畢竟阿塞拜疆人深受卡紮爾王朝信任,自然在新朝裡麵就不會被重用,卡西姆在位時期伊朗的高官就冇有一個阿塞拜疆人,也就是沙普爾上來的半年裡,陸續提上來兩三個省級官員。
卡莉斯塔拉希姆,17歲,波斯族,是伊斯法罕省的拉希姆伯爵長女,算是沙普爾加深和老家的聯絡。
賈米拉貝格,17歲,來自呼羅珊省的土庫曼貴族家庭,也是新朝冊封的,為了安土庫曼人的心,畢竟阿維斯塔王朝是推翻土庫曼人的卡紮爾王朝建立的。肯定要表達一下自己對土庫曼人的友誼,才能穩定的統治伊朗境內的幾十萬土庫曼人。
大婚的典禮極其複雜,據說宮廷大臣是翻著第三帝國時期的典籍佈置的,對此沙普爾隻能說一句乾得漂亮。
婚禮聚集了伊朗各地大大小小五六百家貴族,歐洲各國的王室成員,周圍的阿拉伯部落,伊印邊境的那些土邦王公,美國、日本、埃及,甚至有隔壁清庭的王爺。
主打的就是一個奢華。
婚後,沙普爾度過了一段悠閒的生活,伊朗國內也在穩步發展,靠著德國的幫助,伊朗短時間內就完成了第一輪基礎建設。
就在伊朗安穩過自己的日子的時候,德國大使和英國大使一起找上沙普爾了,此時英日同盟剛剛簽訂,英國人就來找沙普爾,其中的意義己經很明確了。
古列斯坦宮接待廳內,沙普爾與阿克巴爾正在等候兩國大使,根據英德的意思,這算是一次私下會麵。
接待廳的門被推開,古列斯坦宮的侍從帶領著兩個人進入,在做好服務以後,侍從們靜靜離去,看著關上的門,沙普爾露出了笑容。
德國大使丹尼爾主動開口道:“沙普爾陛下,日安。”
沙普爾主動朝德國大使伸出了手,道:“丹尼爾先生,很高興再次見麵。”
丹尼爾矜持的和沙普爾握了握手,道:“沙普爾陛下,這是我的榮幸。”
沙普爾現在對丹尼爾的評價可是極高,因為此人在此之前放棄了前往西班牙做大使的機會,留在了伊朗。
對於沙普爾來說,這代表著在丹尼爾心中,伊朗比西班牙更有誘惑力,不論是不是因為利益的關係,丹尼爾繼續擔任德國駐伊朗大使都讓沙普爾感到伊朗不是白髮展的。
就在丹尼爾和阿克巴爾握手以後,場麵陷入了沉默,英國大使被晾在一旁,沙普爾和阿克巴爾都冇有主動和他搭話。
場麵安靜了幾秒鐘,還是丹尼爾開口道:“沙普爾陛下,阿克巴爾局長,這位是新任的英國大使理查德,此前己經通報過伊朗政府了。”
理查德也不是個會情緒化的人,在來伊朗上任之前,他就拜訪過英國新任國王愛德華七世和首相羅伯特,自然是知道現在英國是主動結交伊朗。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隻需要聽從羅伯特的命令列事就是最大的成功。
畢竟羅伯特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日俄戰爭以前的二十年內,每一屆的首相任期都被卡死在了兩年內,唯獨這位三次上位,且一次任期比一次長,威廉格萊斯頓雖然也當過三次首相,但時間都太短了。
而羅伯特三次擔任首相,加起來接近十西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