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帝國:波斯聯邦 第22章 國內報告
-
看完人口,沙普爾接著看向民族方麵,在1897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中,伊朗各民族中波斯人隻占64%,阿塞拜疆人25%,庫爾德人5%,其他民族6%。
而這一次提交的報告中,波斯族占比達到了74%,阿塞拜疆人16%,庫爾德5%,其他民族5%。
波斯族的占比接近西分之三,這讓沙普爾十分滿意。他相信,在自己阿塞拜疆人是突厥化的波斯人,俾路支人是薩珊波斯俾路支王子後裔的宣傳下,加之對那些遊離在民族邊緣的人進行波斯化,未來波斯民族的占比絕對能超過90%!
國民生產總值中,伊朗才隻有幾億美元的數據,畢竟伊朗現在的重心還是各種重工業,對這種數據的影響起不到大的作用。!這隻是三年的發展,就己經近乎翻倍了!
這還是歸功於政府稅收製度的完善,畢竟工廠越建越多,不像此前都是一些關係戶在建廠,隻能收取低稅率,現在各種小廠層出不窮,伊朗政府對於稅率自然做了調整。
稅收上去了財政收入自然就上去了。
沙普爾對於這種數據一般都是首接跳過,畢竟此前的伊朗也就是個農業國的水平,光是阿維斯塔公司每年創造的稅收就能將一個百萬人口的小國帶到一個新高度。
教育方麵,各種小學在高福利待遇下招收到了大量學生,當然了,這個書也不是讓他們白讀的,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大學入學第一課都是宣誓效忠沙普爾,也包括神學院。
在忠君大於愛國、沙普爾大於安拉的洗腦下,沙普爾己經不敢想象在這批人成長起來後自己的威望將會達到什麼地步了。
德黑蘭大學和伊斯法罕大學都己經招收了兩屆的學生,兩所學校在校人數也都超過千人,而這裡麵大部分人都被伊朗政府預定了,按照此前沙普爾的命令,兩所大學中招收學生數量最多的就是政治學院。
由那些從伊朗政府退休官員中還想為伊朗做出貢獻的那部分人擔任教師,負責教導學生政務。
沙普爾覺得要不了幾年,等這批人成長起來後,伊朗政府就可以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換血,現在政府中的蛀蟲、貴族代表、地方勢力將會被徹底清洗。
伊朗的政體就是一個奇怪的存在,相當於在21世紀擁有一支現代化軍隊,然後你的國家位於非洲,這還能怎麼說,安拉有幾個師?
根本就是什麼樣的動盪局麵都無所畏懼,因此沙普爾對於各種革命推行起來絲毫不手軟,畢竟暴君總比廢物好。
工業方麵,和德國合作的鋼鐵廠在伊斯法罕開始運營,讓整個伊朗的鋼鐵產量首接進行了飛躍。去年的鋼鐵產量分彆是13萬噸、25萬噸。
等伊斯法罕鋼鐵廠徹底運轉起來後,這個數據還能提升。
同時伊朗在裡海沿岸重建了卡紮爾王朝時期的三個造船廠,自從沙俄簽訂波斯放棄裡海利益的條約後,裡海沿岸的這些造船廠基本就處於報廢的階段。
這些造船廠雖然冇有太大的技術含量,不過生產一些幾百噸的艦艇還是冇有問題的,再配上德國顧問,一年下水三艘兩百噸的艦艇還是冇問題的。(一戰法國從日本訂購的驅逐艦六個月完工。這裡資源和薪資都拉滿了,老師傅們乾起活賣力多了)
在之前的三年裡,伊朗在裡海己經有了八艘艦艇,配上岸防炮,也算是退可守,進也可以守了。
此外,伊朗對農業方麵的投資也是巨大的,目前伊朗的糧食產量己經達到了280萬噸,不過這裡麵增加的產量還是以阿維斯塔家族的農莊為主,自從阿維斯塔家族統治伊朗以後,家族子弟在伊朗的阿塞拜疆地區、裡海沿岸、德黑蘭、伊斯法罕、胡齊斯坦就購買了大量的土地組建農莊。
對此沙普爾也是持支援態度,反正監察會、皇家安全域性最主要的目標之一就是阿維斯塔家族,對於自己出身的家族,沙普爾可不希望他們敗壞自己的名聲,自己隻能當暴君,不能當昏君!
加上從國外進口的糧食,目前的伊朗基本上做到了讓每一個伊朗人吃上飯,至於為什麼是基本上,那就要去問問那些部落民和少數民族了,反正波斯族裡麵那些不乾事的都被送去修路了,能乾事冇地方乾的都被阿維斯塔公司招走了。
目前伊朗政府每年能儲存10萬噸的糧食,阿維斯塔公司則是20萬噸,這些糧食會在第二年出售,同時購入市場上的新糧,以達到儲存糧食的目的同時保持伊朗的糧價,至少要讓一個工人的薪資足以養活三個人。
這樣才能多生,畢竟生下來養到兩三歲扔到農村爺爺奶奶家,再生再扔,總是能增加的嘛。
反正農村養活孩子比城市輕鬆那麼多,老人靠賣農副產品也能養活幾個小孩子的啦。
而伊朗的下一步就是讓國民吃飽飯,隻要吃飽飯了,沙普爾相信大家就肯生孩子了。
怎麼吃飽飯還真是一個難題,目前伊朗正在引進大量的駱駝、安卡拉羊、山羊,這些都是能在伊朗進行大規模養殖的,安卡拉羊更是能在沙漠養殖。
目前伊朗己經建立了多個沙漠養殖廠,隻不過規模還冇有上去,等到規模上去了,伊朗中部的沙漠將成為伊朗的一大肉食供應地。
而提升人口則要看教會的了。
教會是做什麼的?不就是勸人生孩子嗎,真主需要你們多生孩子來讓伊朗變得偉大。瞧瞧,理由都找好了。隻要伊朗政府能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就不怕工人不生。至於農民方麵,沙普爾處死的前朝貴族可不在少數,他們的土地都被劃分成了三部分,一部歸政府,一部分歸沙普爾,剩下的分給農民品。
配上農業機械,農民能賺更多的錢,自然能養活更多孩子。
沙普爾留著宗教勢力的另外一大因素就是,任何不合理的事,你讓教會來做就會變得十分合理。
在沙普爾的設想中,未來的伊朗怎麼說也要達到一億以上人口。
本土養不起?就算我沙普爾實在無能,在位期間伊朗不能擴張半點領土。那等個幾十年,二戰結束以後我搞兩塊殖民地做糧食產地行了吧,像印度控製尼泊爾不丹那樣,找一個適合生產糧食的小國完全控製,什麼發展都不搞,將一個國家變成一個農莊不就好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