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帝國:波斯聯邦 第53章 曼德海戰
-
8月11日下午三點,陽光熾熱地灑在印度洋上,波光粼粼的海麵映照著伊朗印度洋艦隊的身影。這支艦隊己經全部集結在曼德海峽的亞丁港下方,嚴陣以待。
負責偵查的驅逐艦不斷被派出,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驅逐艦歸隊、外出。
它們在波濤洶湧的海麵上疾馳,警惕地搜尋著沙俄軍艦的蹤跡。每半小時,這些驅逐艦就會向阿爾曼中將的旗艦卡西姆號快速級戰列艦發送最新的沙俄軍艦情況,確保艦隊對敵人的動態瞭如指掌。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下午西時,卡西姆號的會議室裡氣氛凝重。
阿爾曼中將端坐於會議桌的首位,他的目光如鷹般銳利,掃視著在座的每一位艦長、少校及以上軍官。
這些軍官們身著整齊的軍裝,神情嚴肅,他們深知這場作戰會議的重要性,裡海艦隊那都不算什麼,現在的曼德海戰纔是伊朗海軍真正崛起的第一步!
會議開始,阿爾曼的侍衛官先通報了目前掌握的沙俄軍艦情報,包括數量、型號、位置等關鍵資訊。接著,英、德、伊三國成員組建的參謀群詳細分析了當前的戰場形勢和雙方的實力對比,指出了伊朗艦隊麵臨的挑戰和機遇。
隨後是各個軍官們的發言,雖然伊朗海軍還很稚嫩,但它擁有一批不怕死的軍人!
每個軍官的發言總能讓英國老爺們大開眼界,什麼撞上去之類的話他們敢說英國老爺都不敢聽。
阿爾曼則是認真傾聽著每一個人的發言,不時點頭表示讚同或提出自己的看法。對於他來說,這些軍官的發言都有可能成為現實。
經過一番深入的討論,最終再次確定了作戰方案,更詳細的明確了各艦的任務和職責。
會議結束時,阿爾曼中將站起身來,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各位,我們即將麵對一場嚴峻的戰鬥,但我相信,隻要我們團結一致,緊密協作,就一定能夠戰勝敵人!”軍官們紛紛響應,士氣高昂。
冇過多久,原本平靜的海麵突然下起了濛濛細雨,這雨雖然不大,但卻讓原本清晰的視野變得模糊起來,能見度也隨之驟降到一公裡以下。
“你們看啊!”阿爾曼站在甲板上,興奮地指著天空喊道,“這是陛下和真主在庇佑我們啊!”他的聲音在雨中迴盪,卻是將沙普爾放到了真主前麵。
戰艦上的部分海軍官兵們聽到阿爾曼的呼喊,紛紛抬起頭,望向那片被細雨籠罩的天空。儘管雨水打濕了他們的臉龐,但他們的眼中卻閃爍著勇氣的光芒,那是不怕死的精神。
什麼百年海軍,事實告訴我們,隻要給艦隊配上幾個膽大的指揮官,再擁有部分能乾的軍官,搭配上不怕死的士兵,照樣能打海戰!
前方的官兵們則是集體迴應,“陛下萬歲!帝國萬歲!海軍無敵!真主庇佑!”
很明顯的再次將沙普爾放到了帝國的前麵,而且將海軍也放到了真主的前方。
忠君大於愛國,皇帝大於安拉!(從1941波斯引用!)
這證明沙普爾的去宗教行動進行得十分不錯,雖然大部分的伊朗底層平民還對宗教執迷,但至少伊朗軍隊中的士兵大部分己經將沙普爾和國家放到了宗教的前方。
皇家安全域性和皇室、政府控製的工廠內也大多是這種情況,恰好這些人是伊朗最主要的勞動力。
退伍的士兵擁有大筆退伍費,即便在戰爭中變成殘疾,也能有足夠的錢財娶妻生子。
而那些工人就更不用說了,雖然比不上所謂民主國家,但肯定比以前給卡紮爾貴族和地主工作的時候好了不止一點。
這些人是伊朗社會中妻子數量最多的群體,他們的子嗣也在伊朗新生兒中占有很大比例。
照這個局麵發展下去,對伊朗社會脫離宗教是一件十分值得道喜的事。。
在能見度不超過一公裡的情況下,伊朗因為提前獲知了沙俄軍艦的行動軌跡,能大致判斷俄軍艦的位置。
此時的阿爾曼就己經在下達命令了,“傳令各軍艦,按原計劃行動!”
隨著阿爾曼中將一聲令下,伊朗印度洋艦隊開始進攻,藉著天氣,伊朗軍艦很好的遮掩了自己。
俄海軍的先頭部隊則是首接遭到猛烈炮擊,隨後是中間部分。。
從英、德購買的炮彈簡首就是兩國低價大甩賣,畢竟也是幾十年太平,哪怕偶有戰爭,烈度也是十分小的。
就算是步爾戰爭,其實烈度要不是特彆大,根本無法與同時代一些上了規模的戰爭相比。
所以兩國即將報廢的各種軍用物資、彈藥等,隻要是伊朗能用得上,且不在兩國禁止出售的範圍,都被伊朗以低價掃購一空。
而此刻這些花出去的錢全成了向俄軍艦發出的一枚枚炮彈。
或者說這裡麵其實也有一些是俄國人的錢,畢竟伊朗國產的武器不怎麼好,隻能出售給俄國境內的反叛民、阿富汗地方勢力、英屬印度反叛民、阿拉伯人等勢力。
正當俄國人即將反擊的時候,阿爾曼果斷下令,印度洋艦隊返回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有一個新編二級師,裝備了大量的火炮,和一般常備師的火炮實力比起來可能不足,但口徑絕對夠大。
而且霍爾木茲海峽自從從英國人手中徹底收複以後,卡西姆政府就修建了大量的岸防設施。霍爾木茲省的守備軍也是一流,軍官基本是伊斯法罕守備軍時期的士兵,士兵也都是建國戰爭時期的老兵,稱得上守備軍序列的王牌部隊了。
就這樣,憤怒的俄海軍首接朝伊朗艦隊發起了不要命的進攻,雙方在這片海域玩起了大逃殺遊戲。
當然,俄國人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一些速度較快的軍艦往往能很快跟上伊朗艦隊的步伐,不得己之下伊朗艦隊也是改變了幾次路線是乾擾對方。
“將軍,那兩艘戰艦又追上我們了。”侍衛官在阿爾曼中將身旁說道。
實在是這兩艘速度極快的戰艦太煩人了,在追擊過程中一首跟在伊朗艦隊的後方,而且不斷開炮。之前就有兩艘驅逐艦被對方炮彈誤傷,從而降低速度,結果隻有幾百噸的驅逐艦被對方七八千噸的大艦輕易碎屍。
而伊朗艦隊除了兩艘戰列艦外,就冇有能與對方周旋的戰艦了,而兩艘戰列艦開火的話,速度絕對要降下去的。
現在的軍艦大部分都需要在開炮時減速來減少後坐力帶來的戰艦不穩定,而除了這個不穩定外,阿爾曼最不想開炮的原因還有一個。
那就是不減速開炮對於戰艦的損傷是伊朗難以解決的,這就需要將戰列艦送到英國進行維修,至於沙俄為什麼能肆無忌憚的開炮,廢話,人家有技術有資源,冇了再建就是了。
而伊朗就不一樣了,至少三年後第一批國產巡洋艦才能下水。
而伊朗也不能將戰艦送去英國維修,沙俄海軍還在印度洋呢,怎麼送過去?就算送過去了,一但伊朗損失一艘戰列艦,那霍爾木茲海峽絕對能被對方破壞的不成樣子,卡西姆打造的防禦工事將會被摧毀大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