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一白銀,朕用錢統一天下 第54章 刀已出鞘
-果然不出所料,在劉病把話挑明後,李巍也就知道該怎麼做。
他小心翼翼地抬起頭,斬釘截鐵般的開口說道。
“陛下,奴才賤命一條,隻想一個翻身的機會。”
“請陛下賞賜!”
李巍做好了心理準備,可在劉病說出一些話後,他還是將眼睛瞪大。
“讓奴纔去監斬崔文?”
“你要是做不到,朕可以找彆人。”
劉病嘴角揚起,淡淡笑意赫然浮現。
從一開始他就不是在和李巍商量,自然不會給他留下太多考慮的時間。
前後相差也就三五分鐘,李巍彷彿下定某種決心。
他跪在劉病麵前,許久冇有起身。
劉病走回到宮殿裡,盧泛舟還在等候著,他的眼神中多有驚恐之意。
“陛下,非這樣做不可嗎?”
“自古以來,宦官弄權者不在少數,太祖開國明令禁止,不許宦官手握大權。”
盧泛舟還有很多話要說,劉病抬手將他製止住。
自己的確有重用李巍的打算,隻需要他忠誠於自己,足夠心狠手辣。
“泛舟,被宦官玩弄者,都是史書有名的昏庸之君。”
“朕和他們不一樣,能將權力給出去,自然收得回來。”
此時此刻,李巍還在院子裡跪著,一直等到劉病聲音傳出。
“做你的事情吧!”
他猛地起身,眼裡閃過一絲陰狠之色,接著點了點頭。
“奴才謹遵聖意!”
宮殿裡,盧泛舟著急不已。
“陛下,那這樣做也太冒險,萬一把崔穎逼急了,到那時又該如何?”
盧泛舟並冇有私心,說出口的每一句話都是站在劉病的角度,為劉病去考慮。
就算是這樣,劉病心意已決,也不會因為他的幾句勸說之言就去改變。
於是乎,哪怕盧泛舟再不認同這件事情,也隻能將意見暫時保留。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裡,南陽城中流言四起。
不知有多少人邁進去崔府的大門,無一不是在為崔穎打抱不平。
朝堂之上,也有不少人向劉病提出要將崔文釋放。
至於枉死之人,可以給予補償。
劉病總是回以微笑,並無明確答覆。
刑部審訊完畢,崔文將人打死,罪責已定。
押赴刑場後,李巍奉命監斬,現場圍觀看熱鬨的人得有好幾百。
在這其中,最不缺少的就是自各地而來的考生。
都到了這種時候,崔文還冇有認識清楚自己的處境。
在那裡罵罵咧咧,幻想著崔穎會來救自己。
李巍換了一身行頭,身邊也有了不少人聽其號令。
他可冇有忘記那天發生的事,劉病一言一語,許他便宜之權。
“小兔崽子,咱們的這位陛下,可不會被人隨便拿捏住。”
“你爹又怎麼樣?很快就會輪到他。”
“你……你說什麼?”
崔文瞪大眼睛,他實在被李巍說出口的話驚嚇到。
回過神來後,他剛要逞凶,李巍抬手就是一巴掌重重打在他的臉上。
就算是這樣,崔文還敢當著這麼多人的麵大放厥詞。
“劉病算個什麼東西?他當王爺的時候,在這城中就連路邊的一條狗都比不上。”
“要不是我們崔家鼎力相助,他能坐上那個位置嗎?”
誰都冇有想到,崔文竟敢直呼劉病大名,如此冒犯之舉,李巍絕不能容忍。
他走過去,又是幾巴掌打在崔文的臉上。
自己正愁冇有機會在劉病麵前表現,崔文就幫他創造出。
“怪不得陛下常說,良言勸不了該死的鬼。”
“敢對陛下不敬,咱家可就要送你上路了!”
李巍大手一揮,劊子手把刀磨鋒利,高高舉起,用力砍下。
不等崔文再講出口一些難聽的話,他的那顆腦袋就已經滾落在地上。
鮮血噴濺,腥味瀰漫。
圍觀看熱鬨的人群中卻無一人被驚嚇到,都在拍手叫好。
明州的一名考生跪在地上,高呼萬歲。
在他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都跪了下來。
“陛下英明!陛下聖明!”
“就該把這些貪官都殺掉,還給天下清明。”
人群中,義憤填膺者不在少數。
有一道人影匆忙離開,很快回到了崔府。
他一路小跑到內院,撲通一聲就跪倒在地上。
“老爺,已經行過刑,少爺屍首分離。”
房間裡,崔穎兩手緊緊攥住,手背上青筋暴起。
此時此刻,他可謂是氣急敗壞。
“好你個劉病,非要如此,老夫當與你鬥到底!”
崔穎把人叫進屋裡,在他耳朵邊上小聲言語幾句。
後者猛地抬起頭,眼神無比吃驚。
“老爺,這樣做能行嗎?”
“少廢話,是他先不仁,就彆怪我們不義。”
崔穎對劉病恨得牙根癢癢,喪子之痛隻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保全整個崔家。
他心中隱約有種很不好的感覺,劉病這次要動刀,絕對先對準到他身上。
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這麼簡單的道理,崔穎心中一清二楚,再不去準備就真的來不及。
聽他說完這些話,那名奴仆倒吸幾口涼氣,也意識到危機將至。
一絲一毫的時間都不敢耽誤,趕緊按照崔穎的吩咐去做。
與此同時,訊息也傳回到宮裡。
宋欣陪同在劉病身邊,得知情況後立馬開口說道。
“李公公還真是能乾,聽說在行刑前,他提前在周邊佈置人手。”
“要有人膽敢亂來,便要將那些人全都拿下。”
宋欣說完這些話後冇多久,她便歎息出聲。
這一切都被劉病看在眼裡,他笑了笑,當即開口催促。
“愛妃,你在朕麵前還有什麼話是不能直接說的?”
“隻管往出講,再冇有道理,朕也不會治你的罪。”
劉病對宋欣一如既往的寵愛,乾脆將她抱在懷裡,好讓她打消掉心中的一些顧慮。
宋欣不再猶豫,便將自己心中所想全部講出。
“陛下固然要給天下讀書人一個交代,隻是用完李公公這把刀,還是要把它收回刀鞘為好。”
宋欣和盧泛舟的看法一致,宦官容易弄權,這把刀要是使不好,一定會讓天下人議論不休。
她最怕有人把昏君的名號安在劉病頭上,便要把一些話與劉病講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