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江山定 第一百三十七章 空虛的縣城
“我們一開始以為,這本底下的賬雖然亂,但是是真的,這本府衙下來的賬,雖然明晰,但是是假的——這個想法錯了,這兩本賬,都是假的。”
“府衙的賬是何家交過去的賦稅,是用來告訴魏大人,永安縣沒有亂,永安縣還能維持住現狀的托詞,而底下這筆乍一看從各村收上去的賬,為什麼也要做假的?”
“這筆賬,是真正的假賬,是做給府衙看的假賬!是等著我們這樣來查永安縣的時候,來幫他們賣慘的假賬!”
王婉坐下來,眼睛映著晃動的燭光,帶著幾分傲慢的攻擊性,嘴角不自覺帶上幾分咬牙切齒的笑意:“裴大人,您想想,如果我們真的就把這本賬當作真賬送回去,魏大人怎麼想?”
“何家幫他撐著最難的一個縣,何家自己掏腰包平賬,就為了這個縣年年賦稅不變,您想想這份情誼,如果我們真的當作真賬送上去,兩人該恨不得度蜜月去了。”
裴旭笑了起來:“永安縣是下河最窮的縣,就明麵上這些事情看來,何家的確是用傢俬在幫助府衙分憂——但是本官現在以為,最重要的是這本賬簿為什麼要做假賬?”
裴旭舉起手裡的賬簿:“這是縣衙從各村收上來的公賬,理論上,哪怕受不了這麼多,但是再少一些還能少到哪裡去?這本賬本質上是用來表演他們何家為下河郡擺平了麻煩的,隻要這個數額沒有錯位顛倒,他為什麼要做假賬?而且收上來越少,自己填補的越多,不就意味著他們做得越無私嗎?”
“除非……”
兩人對視一眼,答案已經昭然若揭。
“除非一種可能,這個縣,已經找不到那麼多願意按手印的人了。”
兩人默默對視中,一個更嚴重更大的問題總算被緩慢從淤泥裡麵慢慢剝離顯現出來。
“這本賬,理論上應該做成真賬,因為這本賬越真,他的分量就越重。但是這本賬做了假,在手印這個最無關緊要的地方做了假。其原因隻可能有三種:”
“第一種,何家已經把土地兼並得七七八八,這裡的農人早就變成家奴,隻是幫著何家打理田地,自己拿不到收成,隻能混一口飯吃,這這件事明麵上不好看,何家必須做一份土地還在農人手裡的假賬,然後一年一年慢慢迭代,最終全部劃到自己私產裡麵。”
“第二種,這裡盤剝太過,許多人家已經活不下去,開始往外逃或者躲進深山,淪為草莽流民,人口流失過快,加上不安定因素太多,這個根本找不出這麼多手印,所以縣衙乾脆自作主張,依照前幾年的戶籍名單適當增減後做了這本假賬。”
“第三種……”
“第三種是什麼?”
王婉嚴肅了表情:“二者兼有之。”
兩人相互看了一眼,隨即翻找起來縣衙的戶籍名單:“戶籍名單好幾年沒有增減更新,你看裡麵既沒有新生的孩子也沒有老死的老叟,就是把去年的抄一份今年照舊用。”
“人出了問題。”王婉下了判斷。
裴旭點點頭:“是,人口上一定出了問題。”
裴旭點點頭:“想不到,這個永安縣很可能已經徹徹底底成為一間空屋子了。”
“裴大人,我曾經聽一位智者說過一句話: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如果永安縣的百姓當真不存在了,其他一切其實都是空架子,一旦何家要放手,這個縣就徹底完了,而且是救不回來的完蛋。”
“是啊,如今何家還在填補這個窟窿,一定是還有更多利益可圖,等到哪天這些利益不存在了,他們抽身得可比任何人都快。到時候直接一筆爛賬甩過來,一座空蕩蕩的縣擱置在那裡,府衙說不定還要謝謝他獨自支撐這許多年呢。”
兩人這麼說著,難得感到些許暢快。
裴旭長舒一口氣,眼裡居然不自覺濕潤起來:“……好啊,好啊,總算抓住些他們的漏洞了。”
王婉鬆了一口氣,累得靠在椅子上:“如今就差最後兩個問題了。”
“請主簿明言。”
“第一個問題,他們當年用了哪些手段殘害百姓,以至於人口銳減,第二個問題,他們如今又在圖什麼利益,以至於對永安縣還不願放手。”王婉困得打了個哈切,連續工作讓她眼光都有些發直,“隻要這兩個問題解決,這件事情就能閉環。”
裴旭也有些受不了了,伸手用袖子擦了擦眼睛,眼睛半閉:“不行了,這身子吃不消了——眼看著天晚了,你和賀先生去偏院休息吧,本官也要上稍微歇歇,有什麼事情明日起來再說。”
王婉捂著嘴打了個哈切,點點頭:“也好也好,再不休息這眼睛都要廢了。那下官告退,裴大人也早些休息。”
裴旭擺擺手,將賬簿和戶籍冊收了一些遞給王婉:“這些交給郭將軍保管。”
王婉回了偏院,郭二孃正在樹下練習槍法,賀壽則坐在門口發呆。
日頭已經西斜,王婉忙碌一天又困又餓,見著賀壽便忍不住問:“阿瘦,還有什麼吃的嗎?我有些餓了。”
賀壽站起來,下意識想要去燒飯,卻想起此刻身處驛館:“中午吃的都收拾了——我記得來的時候縣城拐角有個湯餅店,我去端一碗回來?”
王婉揉揉眼睛:“那就辛苦阿瘦了,我先去睡一覺——郭將軍,勞煩您陪阿瘦去一趟?”
郭二孃剛剛打算跟上,便被賀壽攔住了:“郭將軍,您留下來看護著兩位大人吧?我就去前麵街邊買一碗湯餅就回來,用不著您跟著。”
“可是……”郭二孃有些猶豫。
賀壽連忙擺手:“我一個大男人還能出什麼事情?這邊兩位大人的安全才最是要緊的。”
話說到這份上,郭二孃也不多阻攔:“那您快些回來,若是那邊已經關了也不要再去其他地方——這永安縣比不得你們清河,還是多加小心。”
“唉,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