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乙木修仙傳 > 第31章 參不透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乙木修仙傳 第31章 參不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乙木一個人趕路,便沒有了之前那麼多麻煩的事情。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乙木重新回到了京城。

嚴格意義上來說,乙木已經沒有了必須要去的地方。

他以前是孤兒,後來是小乞丐,再後來入了王家的奴籍,一直到被清風道長收為徒弟。

現在,他再一次成為了孤家寡人。

似乎天下之大,哪裡他都可去的,哪裡都不是他的歸宿之地。

乙木再次來到了李季牙行的門口,店裡的夥計還是曾經那個坑了自己的人。

那夥計正想用標準的笑容迎接這位貴客的時候,卻突然發現眼前之人,似曾相識。

可他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之前在哪裡見過這個人。於是隻好帶著標誌性的笑容問道:“這位貴客來我李記牙行有什麼需求啊?我李記牙行包您滿意!”

乙木笑了笑說道:“我要租一間房子,我一個人住,不用太大,有個院子即可,位置也不需要太好,安靜點就行!”

那夥計笑著說道:“好說,好說,我手裡正有這麼幾套房子,適合貴客的需要,我帶你挨個看看,看中意了,我們再談價錢!”

隨後這夥計便帶著乙木將那幾套適合的房子逐一看了一遍。

最後,乙木選了一間毗鄰南城門的小屋子,帶了一個小院子,最為適合一個人單身居住。

價錢倒也不貴,一年的租金隻有50兩,乙木付了一年的租金,他打算先在京城待一年,好好考慮一下自己以後的路到底該怎麼走!

當天晚上,乙木便搬進了自己的小院子,住了下來。

而他沒有料到的是,當他踏入京城的那一刻起,早就有錦衣衛的密探,將他進入京城的訊息上報到皇帝那裡去了。

皇宮大內。

皇帝劉安正坐在龍椅上品著香茗,一旁站立著兩人。

其中一個人便是那原老,另一人就是首任錦衣衛指揮使趙長江。

劉安抬頭看了一眼兩人,問道:“你們確定隻有那小道童一人進了京城嗎?”

趙長江躬身一禮,說道:“陛下,此事確定無疑。這小道童已經在京城南門附近租了一間小宅院住了下來,那處宅院極小,隻適合一人單身居住。如果他是要和清風道長兩人住,那麼他就不會租那麼小的院子,而且我們還打聽到他一次性付了一年的租金!”

劉安皺著眉頭,思考了半天,又看向了原老問道:“我記得你之前曾經說過,清風道長最後一次露麵,是在通往惠州的官道之上。”

那原老回道:“陛下,正是。”

劉安疑惑的問道:“那為什麼清風道長沒有跟這個小道童一起來到京城?他又去了哪裡?”

趙長江和原老都露出了無可奈何的表情。

劉安歎了口氣說道:“朕並沒有怪你們,清風道長這等世外高人,的確不是你們的人所能監視到的!”

沉思了片刻,劉安又說道:“安排人盯著那小道童,但不要打草驚蛇,也不要去乾涉他正常的生活!”

兩人領命退了下去。

看著兩人退下,劉安靜靜坐在那裡,他此時心裡思緒萬千,自從知道那隱密之後,他一直如坐針氈,惴惴不安。

但他作為一國之君,又不能將這種不安表露在外,隻能自己一個人默默的忍受。

他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的血脈之力足夠強,能夠滿足那國師的要求,能讓自己多活幾年。

如果像之前祖上曾有那麼幾任皇帝,剛剛繼位兩三年就暴斃了,那自己辛辛苦苦爭來的皇位又有什麼作用呢。

乙木搬進小院之後,便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除了一週一次外出采購生活物資之外,平時他很少出門,一直待在自己的小屋裡打坐修煉。

乙木的修為也在突飛猛進,他將清風道長留給自己的《無極功》已經修煉至大成,進無可進。

清風劍法也被他融會貫通,那柄天外隕鐵所製的寶劍,也被乙木使得十分的熟練。

他現在唯一還沒有參悟透的,便是從程雪和葉秀雲身上得到的那三樣寶物。

那個紫葫蘆裡裝了十粒丹藥,乙木也搞不清楚這丹藥有什麼作用,他也不敢隨便吞服。

尤其是之前,程雪曾將自己的師傅煉成人丹,這給乙木留下了心理上的陰影,所以對於這些紅色的丹藥,乙木隻能暫時敬而遠之。

另一件東西就是那把寶劍了。

這寶劍和自己師父留給自己的那把寶劍截然不同。

這寶劍的材質,乙木看不透,非金非鐵非玉非木,乙木曾經嘗試過,這把寶劍比師傅那天外隕鐵寶劍還要鋒利,簡直是一柄神兵利器。

而且更令人奇怪的是,這柄寶劍居然連個劍鞘都沒有。在乙木的認知當中,所有的寶劍都會配上劍鞘。

第3個看不透的,就是那本書冊了。

那本書冊上寫了三個古體篆字,乙木不認識。書裡麵的文字,也全部是這種字型。

在乙木的眼中,這本書就跟天書一樣。

乙木之前曾經將這本書冊當中的字分拆開來,在京城裡尋了不少經營古籍的書店,一一對應了一番,最後發現居然沒有一個人認識這種字型。

這讓乙木抓耳撓腮,十分的苦惱。他現在有了一種入寶山空手而歸的感覺。

但他冥冥之中感覺到這本書冊一定很重要,自己一定要把其中的內容搞清楚。

如果京城這裡實在是不行的話,自己隻能遊走四方,儘早破解此書冊中記載的內容。

他現在隻剩下一個地方沒有去探尋過,那裡就是翰林院。

翰林院是朝廷重地,囊括了全國的人才。那裡也不是他一個小道童能夠隨意進去的地方。

要說這大漢王朝的翰林院,那也是相當厲害的存在。自大漢王朝開國以來,曆代的皇帝都非常重視人才。

翰林院已經成為成為養才儲望之所,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地位尊貴,是成為閣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員的踏腳石。

所以要想進入這樣的地方,就必須有一個身份足夠之人,為自己引薦鋪路。

乙木突然想到了遠在淮南道的王景雲。

通過王景雲的關係,或許自己可以搭上翰林院這條線。

想到就做,乙木連忙拿起筆來寫了一封書信,然後專門跑到京城裡的郵寄行,花了10兩銀子,通過信鴿來傳遞訊息。

三天後,這封帶著泥印的信件便擺在了王景雲的書桌前。

王景雲看著信封上麵的乙木二字,一時有些出神。

乙木離開自己已經快一年了,突然從京城給自己寄來了一封書信,也不知道有什麼急事。

他拆開信件,認真的讀了起來。等王景雲讀完信件之後,他滿臉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主要是他感覺乙木提出的要求太過奇葩了。居然是讓自己想個辦法牽線搭橋,讓他能夠進入翰林院,最好能夠拜一位翰林院博學多才之人當老師。

由於自己的父親已經回到了老家沛縣,王景雲的身邊也沒有什麼可信之人,值得商量,思慮再三之後,王景雲提起筆來,寫了兩封書信。一封是給自己在翰林院的一位同窗,另一封則是給了乙木。

隨後王景雲差人將這兩封書信,通過飛鴿傳送回了京城。

這一日,乙木正在家中修煉。突然門外傳來了敲門聲,乙木十分好奇,在這京城之中,他是一個人也不認得,會是誰找上門來。

來到院子裡,乙木隔著門板問道:“是誰呀?”

門外傳來了一個類似文弱書生的聲音說道:“在下翰林院編修馮照洋,特來拜會。”

乙木一聽,便知道自己進入翰林院的事情有了著落。

連忙來到大門口,將門開啟。

那馮照洋突然看到乙木,一下子愣住了。

之前接到王景雲的書信,隻是說他有一個弟弟想要進翰林院學習,最好找一位博學多才的翰林當他的老師。

他可沒有料到,王景雲口中的這位弟弟居然是一個小道童。

乙木一看對方的神情,便知道了對方心中之所想。笑著說道:“馮先生,快請進。”

進入屋中,馮照洋四下打量了一下,真是家徒四壁,十分的破舊,也不知王景雲怎麼有這麼一個弟弟!

乙木一下就看透了這馮照洋心中所想,從懷中直接掏出了一張五百兩的銀票遞了上去,客氣的說道:“我那兄長王景雲肯定是和您已經說清了我的要求,我就沒有必要再多重複,這一點銀兩贈予先生喝茶,還請先生儘快幫我完成這個夙願。”

接過了乙木送上來的銀票,這位馮先生的態度立即變得如同炎炎夏日一般的火熱,大包大攬地將此事應承下來,讓乙木在家中等訊息便可。

送走了這位馮先生,乙木關上門,繼續投入到忘我的修煉當中去。

馮照洋的拜訪,很快便傳到了皇帝的耳中。

錦衣衛連夜破了馮家大門,將馮照洋秘密地帶入了皇宮之中。

不知緣由的馮照洋已經嚇得渾身篩糠一般抖個不停,跪在地上不停的打顫。

他的腦子在不停的轉圈,自己到底做了什麼事情,居然被這些可惡的錦衣衛給抓了過來。

坐在上首的趙長江,慢條斯理的說道:“馮大人,今天將你請過來,是有個事情要問個清楚,我還是比較希望馮大人知無不言,言無不儘,不要有什麼遮遮掩掩的地方,那樣就弄得我們彼此都不好看了。”

馮照洋結結巴巴的問道:“趙大人你想問什麼?隻要在下知道的,在下一定原原本本的奉告。”

趙長江滿意的點了點頭,接著問道:“你今日去那乙木家中,所為何事?”

馮照洋聽了心中猛的一驚,這怎麼又牽扯到那個小道童的身上了,而且還是錦衣衛指揮使趙長江親自來問話,這個事情就有些大發了。

趙長江為誰辦事大家都知道,能勞煩這位趙大人親自過問的事情,那一定是上麵那位所關心的事情。

馮照洋的汗珠瞬間就滴落下來,他一邊擦著汗,一邊詳細地敘述著王景雲的托付,以及今天自己去乙木家中所有的事情。

甚至於連乙木送給他500兩銀子的事情也毫無保留的和盤托出。

聽完馮照洋的講述,趙長江冷冷的問道:“馮大人,真的隻有這些事情嗎?你難道沒有忘記其他的事情嗎?”

馮照洋見狀,著急的申辯道:“趙大人呐,趙大人,下官不敢有絲毫的隱瞞!您若不信,儘可找那乙木對質。”

見馮照洋如此信誓旦旦,趙長江已經信了七分,本來他還想上點酷刑,可是又考慮到之前皇帝陛下曾經說過,千萬不要打擾乙木正常的生活秩序,這才放了這位馮大人一馬。

趙長江站起身來,對著身邊的人說道:“好好招待這位馮大人,等我回來再說。”

說罷,便徑直離開了牢房,隻留下了馮朝洋繼續在那兒忐忑不安。

此時的劉安正坐在那寬大的龍椅上,閉目沉思,等待著趙長江的訊息。

一會兒功夫,一個太監走著進來,身後便跟著那位趙大人。

劉安輕輕擺了擺手,那太監急忙退下。

見四下無人,趙長江向前一步,壓低了聲音,將審訊得來的訊息一五一十告知了皇帝。

劉安聽了,也有些莫名其妙,這乙木到底是搞的哪一齣,怎麼又想拜入翰林院,難道翰林院裡有什麼自己所不知道的內情嗎?

劉安坐在龍椅上仔細的回想了一番,翰林院裡全是一群讀書死書的呆子,尤其是那幾個頑固不化的老學究,多次上書來反駁自己的施政改革,曾經讓劉安無比的惱火,但這些人名氣極大,門下弟子眾多,朝堂內外都有他們的徒子徒孫,輕易動不得!

這乙木突然又把目光盯向了翰林院,那一定是有其中的道理。

劉安招了招手,趙長江連忙將腦袋靠了過去,劉安附在他的耳旁,嘀咕了幾句,趙長江這才領命退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