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木修仙傳 第13章 老國師
回到王府的世子劉秀,已經昏迷不醒,被下人抬到了床榻之上。
得到訊息的六王爺劉安,急忙來到了兒子的房間,見到兒子如此模樣,不由得一陣大怒。
跟隨劉秀的那名護衛,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不停的磕頭求饒。
劉安強忍住怒火,厲聲問道:“這是怎麼一回事?是誰傷了他?你們都是死人嗎?”
那護衛抬起頭來,驚恐地回道:“啟稟王爺,世子從那王家出來的時候還好好的,一路上,也沒有遇到任何的意外,隻是途中,世子在轎子裡麵傳來了一聲慘叫,我連忙檢視,那時候世子已經受了傷,但還保持著清醒,隻是吩咐我,讓我趕快回府。其他的,屬下就真的不知了。”
此時太醫,已經背著藥箱小跑著進來了。
劉安也顧不得再問,忙讓太醫診治。
太醫忙活了一通,站起身來,對著六王爺劉安說道:“啟稟王爺,世子殿下似乎是被某個絕頂高手的內力所震傷,且此人下手極有分寸,世子現在隻是驚嚇過度,其傷隻在表麵,未及臟脾,沒有大礙,待我開兩副安神湯藥服下便好。”
劉安一聽,便放下心來,突然他似乎又想到了什麼,又皺起了眉頭。
太醫退下之後,劉安朝那名侍衛招了招手,然後徑直走出屋去,那名侍衛連忙跟隨而上。
到了屋外無人之處,劉安盯著那侍衛問道:“你且把今天的事情詳細的詳說一遍,尤其是世子殿下在那王家的所有的事情,要一字不落。”
那名護衛說道:“王爺,世子殿下帶我們到了那王家,遞上拜帖之後,那王景雲迎了出來,將世子引入了屋中,我本來想跟隨,可世子不允許,我等幾人隻好等在大門外,並不瞭解世子在院內發生的事情。一直到正午時分,世子才氣衝衝的出了院子,那王景雲十分慌張的跟了出來,世子並沒有多說什麼,直接上了轎,我們便往回趕,然後在路上就發生了我之前所說的變故。”
劉安聽了眉頭皺的更緊,看樣子從這護衛的嘴裡,瞭解不到太多的東西,但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自己兒子從王家出來的時候怒氣衝衝。
那就是說,今天自己讓兒子去拜請那位清風道長,看來是出了什麼差錯,現在多想無益,還是等兒子醒了之後詳細再問一問吧。
傍晚時分,劉秀終於蘇醒了過來。伺候的丫鬟第一時間報告給了王爺。
劉安急匆匆的又來到兒子房中,坐在榻前的椅子上,輕聲問道:“我兒如何?可還有不舒服的地方?”
劉秀有些驚恐的望著自己的父親,小心翼翼的問道:“父王,那清風老道到底是何許人也?”
劉安疑惑的問道:“怎麼了?難道今天傷你的人是他嗎?”
劉秀點了點頭,然後便將白天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知了自己的父親。
劉安在聽到清風道長親口答應會幫助他,不由的大喜,但又聽到自己兒子私下咒罵清風道長,結果被清風道長懲戒了一番,怒從心頭起,一個巴掌便扇在了那劉秀的臉上。
劉秀被自己父王的這一巴掌,給徹底打懵了。他萬萬沒有想到平時對自己疼愛有加的父親,居然會如此對待自己。
他用手捂著一邊的臉,驚恐的問道:“父王,孩兒究竟做錯了什麼?竟惹得父王如此大怒?”
劉安惡狠狠的罵道:“你這不孝的小兒,差點壞了我的大事!臨走之前我怎麼交代你的,見了那清風道長,甚至於他身邊所有的人,你都要恭敬有加,絕對不能擺你世子的架勢,你居然敢背後咒罵那清風道長,他沒要你命,已經是給足了我麵子!”
劉安站起身來,在原地來回踱了幾步,對著劉秀罵道:“你這段時間哪也不要出去,老老實實的給我呆在家中,閉門思過!”
說完,摔門而去。隻留下劉秀一人躺在床上,獨自淩亂。
京都的正中央,座落了一大片巍峨繁華的宮殿,此處便是大漢王朝的政治中心,皇權所在之地。
皇城的周圍,彎彎曲曲的布設的一條人工建成的護城河,從東西南北4個方位各設定兩座玉橋,以此聯通皇城內外。4個方位的玉橋都駐守了大量的兵士,以此來拱衛皇城的安全。
此時已是夜幕時分,在皇城內的一間大殿之內,一個病怏怏的老人坐在龍椅之上,此人正是大漢王朝的第23代帝王劉洵。
劉洵已年近七十,蒼老的臉上布滿了老人斑,稀稀疏疏花白的頭發披在了腦後,時不時的咳嗽聲,已經預示著這位大漢王朝的掌控者已經日薄西山。
大殿之下,有三人在躬身站立著。
其中一人,便是那六扇門總捕頭燕青,另一人便是當今首輔李國璋,還有一人便是九門提督李準。
坐在龍椅上的劉洵,看著眼前三人,有氣無力地問道:“三位愛卿,此事你們怎麼看?”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直接回話。
劉洵激烈的咳嗽了幾聲,用手撐著龍椅,有些惱怒的問道:“你們三個都是啞巴了嗎?沒聽到朕在問你們嗎?”
三人嚇得一個激靈。李國璋無奈之下,向前一步,說道:“陛下息怒,龍體為要。依我之見,那清風道長突然來到京城,必定與立儲之事有關,隻是不知道這位道長是受了何人的蠱惑,也不知他到底會站在誰的身後。”
旁邊的燕青接著補充道:“陛下,微臣之前也曾經去試探過,但那位清風道長一直未肯吐露真言。不過那位道長既然是以保護王家王景雲為名,來到京城,那自然和那王家身後之人脫不了乾係。”
老皇帝又問道:“愛卿可曾查明那王家身後到底是何人?”
燕青尷尬的回道:“下官有負聖恩,一番探查下來仍沒有發現其身後是何人。”
老皇帝有些生氣,拍著龍椅罵道:“養你們這些飯桶有何用!”
李國璋和燕青把頭低垂,口中說道:“臣惶恐,臣有罪!”
一旁的九門提督李準說道:“陛下,今日有探子來報,六王爺劉安的世子劉秀,今日到那王家落腳之地前去拜會。會不會那王家身後之人便是六王劉安?”
一旁的李國璋連忙搖搖頭說道:“如果真是六王爺,那他這樣做也太光明正大了,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一樣。”
燕青也附和道:“清風道長進京,估計各位王爺都有訊息耳目探查到,六王爺派人去拜訪也不足為奇,並不能證明那王家身後之人便是六王爺,但也不能排除六王爺用的是疑兵之計!”
老皇帝陰沉著臉,並沒有說什麼,三位大臣見老皇帝一言不發的坐在那裡,也不敢再隨便亂說話,隻能陪著。
突然一個小太監跑了進來,直接來到老皇帝的身邊,小聲的報告著什麼。
老皇帝原本病怏怏的臉色,突然有了一絲光彩,對著下麵站的三位大臣擺了擺手道:“你們且退下吧,今日之事不得和任何人提起,違者誅九族。”
三位大臣,如釋重負,紛紛退下。
兩名太監連忙走到老皇帝身邊,將老皇帝扶起,攙扶著向後殿走去。
坐上龍輦的老皇帝,徑直穿過禦花園,來到了皇城的西北角一處偏殿。
這處偏殿十分的荒涼,就如同一座冷宮一樣。偏殿的門口站了兩名老太監,見到皇帝的龍輦,連忙下跪迎拜。
走在頭前的小太監,向著兩名老太監吩咐道:“趕緊開門!”
兩名老太監急忙將大門推開,一旁的小太監已經將老皇帝從龍輦上扶了下來。
老皇帝邁過了門檻,進入到那偏殿的院子之中,周圍黑漆漆的一片,幾株不知名的古樹上麵傳來了野烏的鳴叫之聲。
小太監此時居然緩緩退出了偏殿,隻剩下那老皇帝一人站在院中。
老皇帝此時有些急切的喊道:“國師,國師,朕來了!”
隻見那屋子大門緩緩開啟,一道悠長的非男非女的聲音,緩緩說道:“進來吧!”
老皇帝顫顫巍巍的緊走了幾步,進入了那屋子之中,隨即身後的兩扇木門緩緩的關閉。
原本漆黑的屋內突然亮起了燭火,隻見屋內的一個軟榻上,盤膝坐著一個花白頭發的老婦人。
老皇帝見到那老婦人,突然一下跪在了地上,淚流滿麵的說道:“國師,還請您大發慈悲,為我延壽,朕真的不想死啊!”
那老婦人看著老皇帝,悠悠的歎了一口氣,語重心長的說道:“天下哪有不死的人呢,你的執念太深了,10年前你就該死了,我已經為你延壽10年,你應該滿足了。”
老皇帝痛哭流涕,不停的磕著頭,嘴裡嘟囔著:“求求你了國師,我隻要再延壽10年,我隻要10年,我真的不會再多要了。”
那老婦人稍顯不耐煩,語氣有些加重斥責道:“貪心不足蛇吞象,我今天之所以答應見你,就是想在你死前和你見上最後一麵,確保你劉家的江山萬世永固,你已經當了50多年的皇帝,你的兒子們也一個個快步入老年,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了。”
說吧,伸出手指向那老皇帝輕輕點去。老皇帝臉色大變,突然感覺身體之中似乎有什麼東西被抽離了一般。
他絕望的看著眼前的老婦人,喃喃說道:“國師,你把朕的龍脈給抽走了嗎?”
那老婦人冷冷的看著,然後說道:“你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回去趕緊立下儲君,準備後事吧!”
說罷,用手輕輕一揮,那老皇帝一下就飛出了屋子,徑直落到了偏殿之外的龍輦之上。
小太監看到這一幕,沒有絲毫的驚訝,連忙喊道:“擺駕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