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木修仙傳 第17章 行路難
一路小跑的出了中廳,乙木來到了清風道長的屋外。他站在屋外小聲的喊道:“道長,道長,我能進去嗎?”
話音剛落,隻見兩扇門木門緩緩地自動開啟了。
乙木現在也是見怪不怪了。畢竟這位清風道長在他的眼裡,就是個活神仙。
屋子裡,清風道長正翹著二郎腿坐在太師椅上,悠閒的喝著茶水。
見到乙木進來,原本漫不經心的神情突然變得有些鄭重,把一幕看得有些窘迫。
乙木小心翼翼的問道:“道長咋了?有什麼問題嗎?”
清風道長也意識到自己的失態,笑了笑問道:“你來找我有什麼事情嗎?”
乙木連忙說道:“道長,我家公子高中榜眼,被那皇帝外放去淮南道做道台,今天晚上要宴請一下道長,感謝道長這一路上的護持之恩呢!”
清風道長聽的嘿嘿一笑說道:“恐怕沒那麼簡單吧,是不是還想勞煩老道送他去淮南道上任?”
乙木聽了,頗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嘿嘿地笑了笑,這也算預設了清風道長所說的話。
清風道長擺了擺手說道:“你先過去吧,我隨後就到!”
以沐連忙作揖退下。
清風道長看著乙木離去的背影。喃喃自語道:“渾然天成的修道種子,氣機已經開始內斂,道心已經種下,真是奇怪呀,怎麼之前沒有發現這個小子有如此的造化?這才隔了幾天,他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真讓我好奇呀!”
說罷,站起身來,顫顫巍巍地向中庭走去。
來到中廳,王景雲連忙站起身來迎了過去,躬身施禮說道:“道長請上座。”
清風道長也不客氣,大咧咧的坐在了主座上。
王景雲陪坐在一旁,為清風道長斟滿了酒,然後自己也端起酒杯,恭敬的說道:“這一趟來京城,一路上凶險萬分,多虧道長的護持。在下纔有今日之成就,大恩不言謝,以這杯水酒,敬道長一杯!”
清風道長看了一眼王景雲,似乎有些不滿意的說道:“你這小子現在有些酸不拉嘰的,不要跟老道繞彎子,我受你父親之委托,護持你進京,此事已了。你如果還有彆的事,就直接了當的跟我說。”
王景雲被清風道長這麼一說,臉色也有些不太自然。他陪笑著說道:“的確是還有個事情想勞煩道長,朝廷讓我儘快到淮南道任職,所以還想請道長護持一路!”
其實清風道長,早就猜透了王景雲的心思。他原本的打算是喝完今天這頓酒,就權當是散夥飯,然後和王景雲各走各的,互不相乾,此間因果已了。
可是他現在又改變了想法,之所以會改變想法,原因全在乙木的身上。
剛纔在廂房裡見到乙木的那一刻,清風道長突然有了將他收入門下,做一個衣缽傳人的想法。
但他並不清楚乙木為什麼會在短短的時間內發生如此大的改變,所以他想再跟乙木走上一段,看看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清風道長喝了一口酒,咧著嘴笑道:“老道反正閒來無事,那就陪你走一趟淮南道吧!”
王景雲一聽心中大喜,剛才的那份不快,早已煙消雲散。連忙給清風老道,又斟滿了酒。
就這樣一杯一杯接一杯,清風老道將王景雲買來的三壇美酒喝得一乾二淨,這才心滿意足,打著飽嗝,顫顫巍巍的回房去了。
第2日清晨,乙木就急急忙忙的跑到了牙行,找到那夥計,退了房,要回了押金。
回來之後,眾人已經收拾妥當。王景雲將這幾日前來拜訪的人送的賀禮留下了一些珍貴之物,其他的東西都找劉老二去典當行處理了,居然換來了上千兩白銀。
有了這些銀子做盤纏,黃景瑜的內心稍微舒坦一些。畢竟這清風道長的酒量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必須要喝好酒。
供養這麼一尊大神,沒有足夠的銀子是很難實行的。
馬護衛走在前麵,劉老二和乙木趕著馬車跟在後麵,清風老道和王景雲繼續坐在車廂裡。
馬車後麵還跟了兩個吏部的傳令郎,他們攜帶著官印任命等等一係列東西,要陪同王景雲上任。
王景雲離開京城,赴淮南道上任的訊息很快便傳到了東宮。
劉秀陰沉的坐在椅子上,旁邊站立著一個麵目粗獷的中年人。
沉默良久,劉秀開口問道:“你有把握對付那清風道長嗎?”
那中年人不以為然的回道:“殿下,那清風道長的確是在江湖上小有名氣,也是一個十分神秘的人物。不過他畢竟是人,不是神仙,老虎還有打盹的時候。此人嗜酒如命,這就是他的弱點。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我們沒必要直接出麵對付他,江湖上各種各樣的殺手組織,有的是能人異士,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沒有必要勞心費力!”
劉秀聽了微微點頭。然後對著那粗獷中年說道:“我的要求很簡單,王景雲和清風道長絕不能活著到達淮南道,至於你用什麼辦法,我不關心。下去吧。”
那粗獷中年躬身施禮,然後退出。
此時,王景雲的車馬剛剛來到京城外圍的驛站,卻見一個老者站在驛站之外,似乎正在等著什麼人。
這老者,乙木倒是認識。正是之前踩著一根竹竿上船的那個老者,也正是京城六扇門的總捕頭燕青。
燕青看到王景雲的馬車來到,連忙走到馬車前,朝著馬車,躬身施禮說道:“道長可否一敘?”
清風道長坐在馬車裡,用手掀開簾子,看著燕青問道:“你找我有何事?”
燕青的嘴角微微蠕動,似乎在施展了一種高深的功法傳音入密。
清風老道。也蠕動著嘴唇。
兩人的這一番騷操作,讓一旁的乙木看得目瞪口呆,這算什麼,學啞語嗎。
隨後,燕青拱手抱拳,對著清風老道說道:“道長一路順風,有緣再見!”
清風道長,微微頷首。將簾子放下。馬車開始繼續前行。
淮南道位於京城的正東方向,距離京城約有兩千裡,一路上山高水長,一行人舟車勞頓,隻盼著儘早到達淮南道。
說起這淮南道,有一句俗語,淮南富熟天下足。意思是說淮南道是這大漢王朝最富裕的地方,淮南道可以供養整個天下。
隨著新皇帝的登基以及一係列改革措施的推進,整個天下較老皇帝在位時好了許多,這一路上也很少見到山賊匪患,也沒有見到流寇兵賊,可以說短短幾個月,這天下的情勢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見此情形,王景雲的內心也放鬆了很多。他每每在車上仍然是讀書不輟,一直憧憬著到了淮南道大展拳腳,做一番事業出來,既為祖宗爭光,又為國家效力,以報答皇帝的知遇之恩。
由於已經有了官員的身份,王景雲每每到達一處驛站休息的時候,驛站的官員知曉對方是淮南道的新任道台,也都不敢含糊怠慢,好酒好菜是肯定的,臨行之時還會多多少少送上一些賀禮。
所以這一路上,不要說王景雲,就連乙木也覺得十分瀟灑自由,原來警惕之心漸漸的放鬆了。
乙木所不知道的是,坐在車廂裡的清風老道表麵上是昏昏沉沉睡意濛濛,但其實他每時每刻都在暗中觀察乙木,觀察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甚至連晚上乙木上床睡覺,清風老道也都偶爾暗中觀察一番。
讓清風老道感覺鬱悶的是,他始終沒有發現乙木發生那種變化的原因。除了乙木晚上睡覺的呼吸綿長之外,在沒有任何的特彆之處了。
清風老道暗自思量,難道這小書童並無奇特之處,隻是天性使然?
這一日,王景雲一行又來到了一處驛站。驛站前已經停了很多車馬,驛站的官員正忙得暈頭轉向,見門外又來了車馬,歎了口氣,接著迎了出來。
在得知是新任淮南到道台的時候,那驛站的官員連忙緊張起來,找來身邊的一個雜役吩咐道:“去把那間上房騰出來,讓王道台入住。”
那雜役臉色有些為難的說道:“大人您忘了嗎?那間上房已經許給周大人了!”
那驛站官員拍了一下那雜役的腦袋,罵道:“你個蠢貨,那姓周的不過區區區七品,這位可是五品道台,誰大誰小,還用我說嗎,趕緊讓那姓周的換個房間!”
雜役受了一頓責罵,急忙跑上樓去。
那驛站官員滿臉帶笑,將王景雲引入了大堂之中,分夫人敬上香茶,恭敬的說道:“不知道台大人駕到,在下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王景雲擺了擺手,客氣的說道:“給你們添麻煩了,我剛纔看門口的車馬眾多,看了有許多同僚在外奔走,可有空閒的房間?”
驛站官員連忙說道:“有的有的,已經差人去收拾了,勞煩王道台在此喝杯熱茶,我上去看看!”
說罷拱手施禮,上了樓。
此時3樓的上房之內,那位周大人正劈頭蓋臉的朝著雜役發火。
見驛站官員走了進來,破口大罵道:“居然安敢如此欺我!”
驛站官員連忙陪笑說道:“周大人息怒啊,周大人息怒。我也是沒辦法啊,樓下來的是淮南道的新任道台王景雲,王大人,這位王大人可是皇帝的新寵,連太子殿下都以禮待之,我等哪敢得罪他呀,所以隻好委屈周大人換一間房間,將這上房讓給他吧,日後小弟必定向周大人賠不是,奉上酒茶!”
那周大人聽了這一番說辭,火氣也消散了許多,雖然仍然不滿,但也沒有辦法,畢竟在官場上官大一級壓死人,隻好讓人收拾了行囊,搬離了這間上房。
在把房間重新收拾完整之後,驛站官員引領著王景雲來到了上房,王景雲看了看房間十分滿意,然後對著身旁的乙木吩咐道:“今晚就讓清風道長住在這裡!”
然後轉過身來對著驛站官員說道:“你再隨便給我安排一間房間,再把我的隨從安頓好即可。”
那驛站官員有些發愣的看著王景雲,他沒有想到這間上房,王景雲自己不居住,反而讓什麼清風道長來住,這是什麼道理?
但他也不敢違背王景雲的安排,連忙吩咐下去。
晚上這些官員們都聚集在大堂之內吃飯。
王景雲專門來到清風道長的房間,請清風道長下樓吃飯。
二人一前一後來到大廳,隨意找了一個桌子坐了下來。
那驛站官員連忙小跑的來到了王景雲的麵前,笑嗬嗬的問道:“王大人可有什麼忌口的東西,我這邊馬上讓人安排上飯菜!”
王景雲笑了笑說道:“出門在外沒有這麼多講究,你看著弄即可。對了,一定要上幾壇美酒。這位清風道長可是個妙人,最善品酒,一般的酒你就不要拿出來了!”
說著話,將一張100兩的銀票塞到了那官員的手裡。
王景雲不是書呆子,他跟隨父親也做過生意,知道官場上的一些道道,有的時候正是閻王好鬥,小鬼難纏。適當的撒點銀錢,很多事情辦起來更加容易。
果然,拿到錢的官員滿臉帶笑,應答道:“王大人放心,包你滿意!”說完便急匆匆的去,後麵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