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乙木修仙傳 > 第196章 有緣人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乙木修仙傳 第196章 有緣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進入自己獨享的逍遙宮之後,乙木整個人突然癱倒在地上,彷彿在瞬間失去了所有的精氣神一般。

此刻乙木的臉色十分的慘白,躺在地上大口的喘著粗氣。

回想起剛才講經的過程,乙木覺得自己還是稍微有些大意了。

之前雖然嘗試過演練過,但沒想到最終按照自己設定的辦法去講經的時候,對自己的身體負擔居然如此之大,看來這樣的事情輕易不能再弄了,除非自己晉升到了元嬰期纔有可能繼續講經。

可能有人會疑惑了,為什麼之前無法口口相傳的《逍遙真經》,乙木這次是怎麼講出來的?

此事還要從一年前逍遙山靈機恢複的時候說起。

當乙木徹底的掌握逍遙秘境的本源之後,冥冥之中他感應到自己對於《逍遙真經的理解》,似乎又上了一個台階。

而當他重新返回逍遙山,喚醒了逍遙山的靈機之後,麵對著波瀾壯闊的雲海,麵對著解封的逍遙山,麵對著蒼茫的大地,乙木站在逍遙峰頂上有感而發,竟然不自覺地開始大聲的念誦起逍遙真經的原文!

這可實在是把乙木給震驚壞了。

要知道,他雖然傳承了《逍遙真經》,但這部神異的經書卻隻存在於乙木的識海之中,隻存在於他的神魂之中,從來沒有像這樣具象化過。

乙木並不清楚,之前曆代的逍遙一脈的脈主,是不是也能做到這樣的程度。

但乙木自己推測,大概率都無法做到他如今程度。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曆代的逍遙一脈的脈主,居住的地方全都是逍遙峰上的逍遙宮。

唯獨自己成為逍遙山之主後,逍遙峰上竟然又出現了一座用石頭做成的逍遙宮。

難道是自己在傳承了逍遙一脈之後,《逍遙真經》發生了某種異變?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也許將來自己能夠改寫《逍遙真經》的傳承方式,進一步的光大逍遙一脈!

為此私下裡乙木也進行了多次的嘗試。

最後他發現,如果想要再現上次的情景,將《逍遙真經》的原文讀出來,難度係數不是一般的大。

其中最大的障礙在於逍遙秘境。

他上次之所以能夠將《逍遙真經》的原文讀出來,關鍵是掌握了一個極其微妙的節點,那就是逍遙山自封的靈機解封了。

當自己的逍遙秘境重新深入到逍遙山之中,而逍遙山也整體的解封了靈機,在這個時間節點,他有感而發,這才將《逍遙真經》原文讀了出來!

如果這些因素不能同時具備的話,他依然是無法將《逍遙真經》的原文讀出來。

如果他想改變《逍遙真經》的傳承方式,那麼他就要將這些偶發因素完全的複製出來,這個難度肯定是非常大的。

他總不能再次將逍遙山的靈機給封禁起來,再次將逍遙秘境給剝離出來,這樣的反複對逍遙山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現在逍遙秘境已經深入逍遙山之中休養生息,輕易不能再將其剝離出來。

於是乙木萌生了一個想法。如果自己能臨時性的設定一個場景,將一小部分《逍遙真經》的要義,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傳播出去,省略了領悟《逍遙經》和《逍遙心經》的過程,讓那些真正的有緣人能夠領悟一小部分《逍遙真經》,是否可行呢?

如果這個想法真的能夠實現的話,那他將能夠徹底的改變逍遙一脈的傳承方式,進一步壯大逍遙山。

尤其是考慮到一年之後,將舉行脈主的即位大典,而那個儀式的最後一步就是開壇講道,到時候宗主元亨真君有極大的概率會安排其他的元嬰真君替代自己去講道,這對乙木來說是一個十分難堪的情況。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乙木這才下定決心,要利用僅剩下來的一年時間,將此事好好謀劃一番。

他最初的設想就是要調動逍遙秘境配合自己,臨時再造一個逍遙山靈機恢複的場景,並且隻限定在逍遙峰之上,縮小範圍。

經過反複的研究和嘗試,逍遙秘境本源所產生的那一點懵懂的靈性,終於徹底理解了乙木的想法。

但由於那靈性十分的弱小,它根本就無法完美地掌控整個局麵,為了輔助逍遙秘境本源,乙木又將自己掌控的太清寶鏡新增了進去。

依靠太清寶鏡強大的封禁能力,將逍遙峰給完全的籠罩起來,再配合上逍遙秘境本源之力,乙木終於可以臨時製造一個應用的場景,形成一個特定的傳法環境。

不過今天真的實操起來,乙木突然發現,還是有著極大的限製。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自身。

他的修為隻有金丹二層,根本就無法支撐傳法,尤其是剛才他開始講授《逍遙真經》的時候,當逍遙秘境的本源之力落在自己的身體上之後,他感覺自己就好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連聲音都發生了變化,他的心中雖然是在想著《逍遙真經》的一部分要義,但嘴裡卻說出了連他自己都莫名其妙的神秘話語。

但是乙木卻十分的堅信,他講的就是《逍遙真經》的要義,至於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也搞不清楚,看來對於逍遙山,對於逍遙秘境,對於《逍遙真經》,自己瞭解的還很膚淺,還有很多秘密深藏其中,等著自己一點一點的挖掘。

不過不管怎麼說,今日最後的這一步,也算是完美收官了,剛才那場麵,絕對的牛逼,絕對的震撼,那效果杠杠的。

而且他也敏銳的發現,現場聽經的修士們當中,至少有30多人眼中發亮,這30多個人絕對就是與逍遙山逍遙一脈有緣之人。

但是這樣的話,在公開的場合他是絕對不會說的,也許未來兩三年之內,就會有人改換門庭,拜投到逍遙一脈的門下。

不去管那麼多了,還是趕緊恢複一下自身吧。乙木從地上爬了起來,坐到了自己的寶座之上,閉上了眼睛,開始運轉起《逍遙真經》,直接入定了。

青雲宗逍遙一脈的脈主繼位大典終於結束了。

各宗各派的修士們也紛紛離開了青雲宗,但隨即在逍遙峰上發生的一切,立刻在整個雲海修仙界迅速傳揚開來!

在短短十年的時間當中,青雲宗,逍遙一脈,連續上了兩次雲海修仙界的熱搜,也是絕無僅有的大事件了。

上一次,因為在逍遙山上那個神秘的渡劫之人,逍遙山曾經天下聞名,雖然一直到最後,也無法確定那個神秘的渡劫之人到底是誰。

而這一次,大家關注的熱點全都集中在了逍遙一脈新任脈主乙木的身上。

在此人的身上有大量神異的地方。

一個是直接點破了雲頂寺苦竹老和尚的七彩之身,這就相當於發出了預言,苦竹大師很快就要晉升化神了。

要知道在最近100年當中,整個雲海修仙界還沒有一人能夠晉升化神。

就拿青雲宗的宗主元順真君來說,雖然已經感應到了突破化神的天機,早早辭去了宗主之位,可一直到現在,仍然沒有能夠等來天機的降臨,依然躲在青雲宗的天宮之中,敬修己身!

也就是說,元順真君到現在還沒有出現七彩之身。

其二,乙木竟然打敗了天魔殿的幽煞真君。一個金丹初期的修士,竟然戰勝了一個元嬰真君,雖然那位元嬰真君被壓製的修為,但這個結果也足以震撼很多人了。

至於這第3點,自然就是乙木講授《逍遙真經》了。

當日在逍遙峰上聽乙木講經的人,可不隻有各大宗門的代表,還有青雲宗轄下各大修仙家族的代表以及各峰各脈的弟子。

這些修仙家族的老祖們,可是帶了不少優秀的後輩弟子來參加大典,他們的目的一來是為了增加這些晚輩的見識,二來也是想通過元嬰真君講道,提升家族子弟整體的實力。

雖然最後並不是由元嬰真君講道,而是乙木這位金丹真人講道,但最終的效果比那些元嬰真君講道還要更強!

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有八名修仙家族當中的精英子弟,隨著自家的長輩再次返回青雲宗,而他們這次重返青雲宗的目的,自然是想讓自家的弟子拜入逍遙一脈門下!

這些想拜入逍遙門下的修士,自然都是講經當日乙木口中所說的與逍遙一脈的有緣之人!

在經過青雲宗的反複審查,以及乙木的進一步確認之後,這八名修士如願以償地列入到了逍遙一脈的門牆之內。

此外,逍遙山下的村落之中,又有幾名孩童尋到了仙緣,而講經當日,臨時抽調在逍遙山上做任務的各峰弟子當中,也有幾名弟子成為有緣之人,在元亨掌教的親自協調之下,這些人也紛紛轉投逍遙門下。

原本有些冷清的逍遙一脈,突然就變得不再那麼冷清了!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人數上的增加。

目前逍遙山上,連人帶獸,總數已經達到了48人。

其中元嬰真君一位,金丹真人除了乙木和自己的三個護道妖獸之外,又新增加了一名原本是散修的金丹真人,而築基修士則達到了13人,剩下的全都是煉氣弟子。

雖然人數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但如果要和其他峰脈相比,仍然差距甚大。

不過,人少有人少的好處,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每個人得到的修煉資源,要比其他各峰各脈同等地位的修士更多!

彆的先不說,單就靈田這一塊來說,逍遙一脈的弟子,個個都是富家翁!

畢竟原本逍遙山自封了靈機,從來就沒有開墾過靈田,現在逍遙山恢複了靈機,經過兩年的修養,很多地方都適合開墾靈田,種植靈穀靈米和各種靈草靈藥,這可是一本萬利的營生!

不過乙木並沒有徹底鬆口開始大興土木。在乙木看來,逍遙山剛剛恢複了靈機,現在並不適宜過分的開荒,最好多休養幾年再說。

不過現在人數多了,大家的修行也都需要各種資源,所以可以適當的開荒。

即便如此,每個弟子也都得到了大量的靈田,這些弟子現在真是既幸福快樂又痛苦不堪,快樂幸福的是有大量的靈田屬於自己所有,痛苦不堪的是,要想把這些靈田全都開墾出來,也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在這期間,乙木也在逐步的將逍遙一脈相關的機構全部設定起來,譬如小藏經閣就交給紫雲真君打理,綜務殿則交由乙三處置,執法堂則交由乙二規矩,外事堂則安排給了那名新拜入的散修真人,而乙大擅長殺伐,整個逍遙山的防衛,就全權交給乙大了!

而下麵的那些築基弟子、煉氣弟子也各有各的職責,沒有一個閒人,除了乙木之外。

眼見整個逍遙一脈,逐漸步入了正軌,乙木終於緩了一口氣。

逍遙山上發生的一切,自然瞞不過天宮之中的那幾位化神太上。眼見著整個逍遙一脈逐步的發展起來,幾個老怪物的心中自然也十分的高興。

道地尊者摸著長須,滿臉帶笑的說道:“真是不容易呀,已經斷了傳承3000多年的逍遙一脈終於恢複了!”

道德尊者一臉激動的說道:“師兄,原來開山祖師說的那個到底是不是真的?”

道法尊者輕輕點了點頭,“開山祖師非常人可比,他留下的謁語,在青雲宗數萬年的發展過程當中,慢慢的都被一一驗證。”

三人不約而同的抬起頭來,看向了天宮那麵巨大玉璧上祖師留下的謁語。

靈霄渺渺誌難酬,化聖途艱困六丘。

翠麓雲深藏秘境,青峰霧隱掩靈流。

東來紫氣旋丹穀,西湧金芒聚玉樓。

待得諸峰同助力,扶搖直上九重遊。

天宮當中這麵玉璧之上,曾經寫滿了開山祖師飛升上界之前留下的渴語。

在以往悠悠的曆史長河當中,很多謁語都被事實逐一的見證,傳到道法尊者他們這一代,便隻剩下了這一條謁語還沒有被解開。

而這一代的青雲宗話事人一共有5位,分彆按照法天象地德來命名。

5人商議每300年輪換一次坐鎮青雲宗。

在這三百年裡,坐鎮青雲宗的便是道法、道德、道地三位化神尊者,而道天道象則雲遊天外,去探尋飛升的奧妙了。

雲海十一大上宗基本上都采用了這樣的模式,每個宗門不管有多少化神尊者存在,基本上留在雲海大陸宗門之內的,都是三位,而其他的化神尊者也都雲遊天外去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