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槍定山河 第56章 歡慶的婚禮
樂河府,整座城池卻已被一片喜慶的紅裹挾得嚴嚴實實。距三對新人的合婚宴尚有三日,府衙內外、運河兩岸便已熱鬨起來——衙役們踩著梯子,將大紅綢布纏繞在門前的梧桐樹上,綢緞垂落的弧度恰好遮住斑駁的樹皮;漕幫的兄弟們劃著烏篷船,在船舷兩側貼滿「囍」字,連船槳上都係了紅綢帶;商會的夥計們則帶著裁縫,挨家挨戶給參與佈置的百姓送紅布帕,一時間,樂河城裡紅綢翻飛、笑語喧闐,連空氣裡都飄著蜜餞與桂花酒的甜香。
府衙後院的三間婚房早已佈置妥當。最東側的一間歸王猛與娜紮,屋內陳設簡單卻透著豪邁——木床是新打的梨花木,床頭掛著兩柄交叉的兵器,一柄是王猛的狼牙棒縮小版,另一柄是娜紮的彎刀仿製品,刀鞘上嵌著西域的綠鬆石,在陽光下閃著細碎的光;桌上擺著兩匹紅綢,一匹繡著猛虎下山,是婉兒特意讓人給王猛繡的,另一匹繡著沙漠胡楊,是娜紮從西域帶來的舊物,此刻正被她翻來覆去地摩挲,嘴角藏不住笑意。
中間的一間是趙虎與李青禾的住處,屋內最惹眼的是床頭那隻繡著鴛鴦的布偶,正是李青禾平日裡攥在手裡的那個,此刻被係上紅繩,擺在枕旁。小翠和雙喜正幫著鋪床,李青禾穿著件粉色襦裙,蹦蹦跳跳地指揮:「左邊再鋪點花生,要擺成『囍』字!趙大哥說他小時候最愛吃花生,等他進來看到肯定高興!」說著,她拿起一顆花生拋向空中,又伸手接住,眼底亮得像盛了星光——自婉兒提議辦婚禮,她就沒安生過,每日拉著趙虎去挑布料、選喜燭,連夢裡都在笑。
最西側的一間屬林文軒與沈纖娘,屋內透著書卷氣。書案上擺著林文軒常用的摺扇,扇麵上新題了一句「願得一人心」,旁邊放著沈纖孃的紫竹簫,簫尾的「纖」字被擦拭得發亮。
與此同時,府衙前的廣場上,吳遠正帶著工匠們搭建拜堂的喜台。喜台用原木搭建,上鋪紅氈,兩側立著兩根木柱,柱上掛著周羽親筆題寫的對聯:「三對姻緣凝眾誌,一腔忠義護樂河」。吳遠踩著梯子,指揮工匠們掛紅燈籠,嘴裡還哼著小調:「我說王猛啊王猛,娶了娜紮姑娘可彆光顧著傻笑,以後家裡的事可得聽媳婦的!」一旁的郝龍、郝虎兄弟倆正搬著桌椅,聞言哈哈大笑:「吳先生說得對!上次王猛兄被娜紮姑娘塞了塊蜜餞,臉都紅到脖子根了!」
不遠處,周羽正與李岩、周霄商議婚禮流程。李岩身著青色官袍,手裡拿著禮單,沉聲道:「世子,迎親隊伍已安排妥當,王猛的隊伍由府兵護送,趙虎的隊伍帶漕幫兄弟,林軍師的隊伍配文人雅士,三隊同時出發,午時準點回府衙拜堂。」周霄補充道:「城中百姓都盼著這場婚禮,已自發在街道兩旁擺了喜桌,準備給新人送祝福。」周羽點頭,目光掃過熱鬨的廣場,眼底滿是欣慰:「好,務必讓這場婚禮辦得熱鬨、實在,既讓新人風光,也讓百姓知道咱們樂河上下一條心。」
三日後,天還未亮,樂河城就已醒了。公雞剛啼過第一聲,府衙裡的燭火便次第亮起,丫鬟們端著熱水、捧著喜服穿梭其間,空氣中彌漫著桂花酒與蜜餞的甜香。
辰時三刻,迎親隊伍準時出發。三隊人馬從府衙正門湧出,沿著樂河的主街前行,引得百姓紛紛駐足圍觀,歡呼聲此起彼伏。
最前方的是王猛的迎親隊伍。王猛身著大紅喜服,胸前繡著一隻威風凜凜的猛虎,腰間卻依舊彆著那柄陪他征戰的短刀——他本想穿鎧甲迎親,被婉兒勸了半天才換上喜服,此刻站在高頭大馬上,黝黑的臉頰透著紅,雙手緊緊攥著韁繩,顯得有些侷促。隊伍兩側是兩百名府兵,個個身披紅綢,手持鑼鼓,「咚咚鏘、咚咚鏘」的鑼鼓聲震得地麵都微微發顫;中間是八抬大轎,轎身纏著紅綢,轎簾上繡著「百年好合」四個字,由四名精壯的府兵抬著,穩穩前行。
「王將軍好福氣啊!娶了娜紮姑娘這樣的好媳婦!」路邊的百姓笑著喊道。王猛聽到聲音,咧嘴笑了笑,卻不知該如何回應,隻好抬手朝百姓拱了拱手,引得眾人又是一陣笑。隊伍行至商會門口時,娜紮的叔父穆罕默德帶著幾名西域商人站在門前,手裡捧著一盤西域的葡萄乾蜜餞,笑著遞給王猛:「王將軍,娜紮在裡麵等著呢,可彆讓她久等。」王猛接過蜜餞,甕聲甕氣地說:「謝穆老,我……我這就進去接她。」說著,翻身下馬,跟著穆罕默德走進商會。
商會內,娜紮正坐在鏡前,由丫鬟幫她整理頭飾。她身著紅色胡服樣式的喜服,裙擺繡著沙漠玫瑰,頭上戴著一頂小巧的金冠,冠上綴著幾顆紅寶石,襯得她眉眼愈發明豔。聽到外麵的動靜,她猛地站起身,拿起桌上的彎刀——不是真刀,是穆罕默德特意為她打造的裝飾刀,刀鞘上嵌著綠鬆石。「我去看看那憨子來了沒!」她說著,快步走到門口,正好撞上剛進門的王猛。
王猛見她出來,眼睛一亮,剛要說話,娜紮卻笑著上前,將手裡的裝飾刀遞給他:「王大哥,這是我給你的贈禮,以後你要是敢欺負我,我就用它『收拾』你!」王猛連忙接過刀,緊緊攥在手裡,憨笑道:「我不欺負你,一輩子都不。」娜紮被他逗笑,踮起腳尖,在他臉頰上輕輕碰了一下:「走吧,跟我去拜彆叔父。」王猛的臉頰瞬間紅透,像個木頭人似的跟著她,引得商會的夥計們都笑了起來。
第二隊迎親隊伍是趙虎的。趙虎穿著一身紅色勁裝,腰間佩著長劍,騎在一匹白馬上,身後跟著五十名漕幫兄弟,個個扛著紅綢纏繞的扁擔,嘴裡喊著喜慶的號子:「迎新娘,喜洋洋,樂河百姓福滿堂!」隊伍中間的花轎比王猛的略小,卻是由漕幫特製的「船轎」——轎身仿烏篷船的樣式,兩側刻著水波紋路,寓意「順風順水」。
趙虎的隊伍行至李茂家門前時,門「吱呀」一聲開了,李青禾穿著大紅喜服,梳著雙丫髻,頭上插著兩支紅絨花,蹦蹦跳跳地跑了出來,手裡還攥著一塊紅綢。「趙大哥!」她笑著喊道,不等趙虎下馬,就一把抓住他的手腕,「我等你好久啦!你看我這身好看嗎?」趙虎翻身下馬,看著她明豔的笑臉,撓著頭憨笑:「好看,比天上的仙女還好看。」
李茂站在門口,看著女兒歡快的模樣,眼底滿是欣慰,又帶著幾分不捨。他走上前,拍了拍趙虎的肩膀:「趙虎,青禾從小被我慣壞了,性子活潑,以後你多讓著她點。要是她犯了錯,你跟我說,彆跟她置氣。」趙虎挺直脊背,鄭重道:「李叔您放心,我會好好照顧青禾,絕不會讓她受半點委屈!」李青禾拉了拉李茂的衣袖,笑著說:「爹,您放心吧,我會跟趙大哥好好過日子的!等辦完婚禮,我們還來陪您吃飯!」說著,挽著趙虎的胳膊,就要往花轎走去。
「等等!」李茂叫住她,從懷裡掏出一個小木盒,遞給她,「這是你娘留下的玉佩,今日給你戴上,保佑你們平平安安。」李青禾接過木盒,開啟一看,裡麵是一塊溫潤的白玉佩,雕著鴛鴦戲水的圖案。她眼眶微微泛紅,將玉佩係在腰間,抱著李茂的胳膊撒嬌:「謝謝爹!」李茂拍了拍她的背,笑道:「快去吧,彆讓大家等急了。」
第三隊迎親隊伍最為儒雅,是林文軒的。林文軒身著月白鑲紅的喜服,胸前繡著翠竹圖案,手持一把摺扇,扇麵上題著「執子之手」四個字,騎在一匹青驄馬上,身姿挺拔,眉目溫潤。隊伍兩側是二十名文人雅士,有的吹簫,有的彈琴,清越的樂聲與前兩隊的鑼鼓聲截然不同,透著文雅之氣;中間的花轎是最精緻的,轎身纏著雲錦紅綢,轎簾上繡著蓮花圖案,正是沈纖娘最愛的花。
隊伍行至漕幫碼頭時,翁同山帶著趙河生、陸鐵錨站在岸邊等候。沈纖娘正坐在一艘烏篷船上,船內鋪著紅氈,桌上擺著一麵銅鏡,她看著鏡中自己的模樣,臉頰泛紅,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腰間的紫竹簫。聽到岸邊的樂聲,她深吸一口氣,起身走到船頭。
林文軒見她出來,翻身下馬,快步走到岸邊,對著她拱手笑道:「纖娘,我來接你了。」沈纖娘看著他儒雅的身影,眼底泛起水光,輕聲道:「林先生。」翁同山上前一步,看著林文軒,沉聲道:「文軒,纖娘是我最疼愛的徒弟,漕幫就是她的家。以後你若敢負她,漕幫上下絕不會饒你!」林文軒鄭重道:「翁幫主放心,我林文軒對天起誓,此生定不負纖娘,護她一生安穩。」
沈纖娘走到翁同山麵前,屈膝行禮:「師父,多謝您這些年的照顧。以後我會常回來看看您的。」翁同山扶起她,眼眶微微泛紅:「傻孩子,嫁了人就是大人了,要好好照顧自己。」說著,從懷裡掏出一本泛黃的書冊,遞給她:「這是水文圖冊,今日給你當嫁妝,以後你和文軒一起研究,也好幫著樂河打理漕運。」沈纖娘接過圖冊,緊緊抱在懷裡,淚水終於忍不住滑落。林文軒上前,輕輕為她拭去淚水,溫柔道:「纖娘,我們該走了。」沈纖娘點頭,挽著他的胳膊,踏上岸邊的花轎。
三隊迎親隊伍在樂河主街彙合,鑼鼓聲、樂聲、百姓的歡呼聲交織在一起,引得運河上的漕船都停了下來,船家們站在船頭,朝著隊伍揮手祝福。陽光灑在紅綢上,映得整座樂河城都暖意融融。
午時正刻,迎親隊伍回到府衙。府衙前的廣場上早已人山人海,百姓們擠在兩側,踮著腳尖想看新人的模樣;喜台上的燭火燃得正旺,紅氈鋪地,香爐裡飄著檀香,一派莊嚴肅穆又喜慶熱鬨的景象。
周羽身著紫色蟒袍,端坐在喜台中央的主位上;婉兒穿著粉色繡裙,坐在他身旁,手裡拿著一方紅帕,嘴角帶著溫柔的笑意;李岩、周霄坐在兩側的陪位上,神情莊重;吳遠則穿著一身紅色長衫,站在喜台一側,充當司儀,手裡拿著一本禮簿,清了清嗓子,高聲喊道:「吉時到——請新人上喜台!」
話音剛落,三對新人依次走上喜台。王猛牽著娜紮的手,腳步略顯笨拙,娜紮則笑著挽著他的胳膊,時不時轉頭對他眨眨眼;趙虎握著李青禾的手,目光堅定,李青禾則蹦蹦跳跳地,時不時朝台下的百姓揮手;林文軒扶著沈纖孃的腰,動作溫柔,沈纖娘則微微低頭,臉頰泛紅,腳步輕盈。
「一拜天地——」吳遠高聲唱喏。
三對新人齊齊轉身,對著天地躬身行禮。王猛動作幅度最大,差點把娜紮帶得踉蹌一下,引得台下百姓一陣笑;李青禾則調皮地踮起腳尖,偷偷看了一眼趙虎,眼底滿是笑意;林文軒與沈纖娘動作優雅,躬身的弧度恰到好處,透著默契。
「二拜高堂——」
新人轉身,對著周羽與婉兒躬身行禮。周羽起身,雙手虛扶,朗聲道:「免禮。今日你們喜結連理,既是你們的福氣,也是樂河的福氣。往後你們要互敬互愛,同心協力,為護佑百姓儘一份力。」婉兒也笑著說:「希望你們以後和和美美,早生貴子。」
「夫妻對拜——」
三對新人相對而立,躬身行禮。王猛看著娜紮,憨笑道:「以後家裡的事聽你的。」娜紮笑著點頭:「這還差不多。」趙虎看著李青禾,鄭重道:「我會一輩子對你好。」李青禾踮起腳尖,在他耳邊小聲說:「我也是。」林文軒看著沈纖娘,溫柔道:「纖娘,往後餘生,請多指教。」沈纖娘抬頭,眼底泛著水光,輕聲道:「林先生,我也是。」
拜堂儀式結束,吳遠高聲喊道:「禮成——送入洞房!」
府兵與漕幫的兄弟們簇擁著新人,朝著後院的婚房走去。台下的百姓歡呼起來,紛紛將手裡的花生、糖果拋向新人,一時間,紅綢紛飛,糖果滿地,喜慶的氛圍達到了頂峰。
拜堂結束後,宴飲正式開始。府衙前的廣場上擺了上百張喜桌,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有江南特色的清蒸鱸魚、糖醋排骨,有漕幫拿手的醬肘子、鹵牛肉,還有商會提供的蜜餞、糕點,雖不奢侈,卻格外豐盛。百姓們按順序入座,府兵、漕幫兄弟、商會眾人則坐在前排的喜桌旁,整個廣場人聲鼎沸,笑語喧闐。
周羽端著酒杯,走到廣場中央,高聲道:「今日是王猛與娜紮、趙虎與李青禾、林文軒與沈纖娘三對新人的大喜之日,也是咱們樂河的大喜之日!我周羽在此敬大家一杯,感謝各位對樂河的支援,也祝願三對新人永結同心、白頭偕老!」說著,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乾杯!」眾人齊聲應和,紛紛舉杯飲酒,廣場上響起一片碰杯聲。
吳遠端著酒杯,走到王猛與娜紮的桌前,笑著打趣:「王猛啊,以前你在戰場上威風凜凜,今日怎麼跟個毛頭小子似的?是不是被娜紮姑娘鎮住了?」王猛撓著頭憨笑,剛要說話,娜紮卻端起酒杯,對著吳遠笑道:「吳先生,我敬您一杯。以後還請您多關照王大哥,要是他犯了傻,您可得幫我說說他。」吳遠哈哈大笑:「好說!好說!娜紮姑娘爽快,我先乾為敬!」
另一邊,李茂端著酒杯,走到趙虎與李青禾的桌前,看著女兒笑道:「青禾,今日高興,陪爹喝一杯。」李青禾端起酒杯,與李茂碰了一下,笑著說:「爹,我敬您!謝謝您養育我這麼多年。」趙虎也端起酒杯,對著李茂道:「爹,我也敬您。以後我會好好照顧青禾,不讓您操心。」李茂點點頭,將杯中酒一飲而儘,眼底滿是欣慰。
林文軒與沈纖孃的桌前,翁同山正拿著酒杯,對著林文軒道:「文軒,纖娘性子溫婉,以後你要多疼她、護她。漕幫永遠是她的後盾。」林文軒端起酒杯,鄭重道:「翁幫主放心,我定會護纖娘一生周全。」沈纖娘也端起酒杯,對著翁同山輕聲道:「師父,謝謝您。」翁同山笑著點頭,將杯中酒飲下。
宴飲間,郝龍、郝虎兄弟倆端著酒杯,走到各桌敬酒。郝龍對著商會的張萬霖笑道:「張會長,今日多謝商會提供的食材,這酒我敬您!」張萬霖端起酒杯,笑著說:「郝將軍客氣了,咱們都是為樂河出力,理應相助。」郝虎則走到漕幫的趙河生桌前,拍著他的肩膀道:「趙兄弟,以後漕運上的事,還請多關照!」趙河生笑著點頭:「好說!咱們以後就是一家人了。」
吳遠酒過三巡,興致大發,走到喜台中央,拿起一麵銅鑼敲了敲,高聲道:「各位鄉親父老,今日大喜之日,咱們不能光喝酒,得讓新人給大家表演個節目助助興!」台下百姓紛紛附和:「好!好!」
吳遠看向王猛與娜紮:「王猛兄,娜紮姑娘,你們先來一個?」王猛憨厚地笑了笑,剛要推辭,娜紮卻站起身,笑著說:「好啊!我給大家跳一段西域的胡旋舞!」說著,走到廣場中央,隨著旁邊樂師奏起的胡樂,翩翩起舞。她的動作輕盈靈動,裙擺飛揚,像一隻沙漠中的蝴蝶,引得台下百姓陣陣喝彩。王猛站在一旁,看著她的身影,眼底滿是自豪。
娜紮跳完舞,吳遠又看向趙虎與李青禾:「接下來該趙虎兄和青禾姑娘了!」李青禾站起身,拉著趙虎的手,笑著說:「我和趙大哥給大家唱一段民謠!」說著,清了清嗓子,唱起了樂河的民間小調:「運河邊,蘆葦蕩,情郎送我紅綢帶……」趙虎跟著她一起唱,聲音雖不算動聽,卻透著真誠,引得台下百姓跟著一起哼唱。
最後,吳遠看向林文軒與沈纖娘:「林軍師,沈姑娘,該你們了!」林文軒站起身,笑著說:「我與纖娘給大家合奏一曲《臨江仙》吧。」說著,從沈纖娘手中接過紫竹簫,自己則拿起一把琴。清越的簫聲與悠揚的琴聲交織在一起,「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彷彿三更……」的旋律在廣場上回蕩,引得眾人紛紛安靜下來,沉浸在這溫婉的樂曲中。
宴飲過半,送禮環節正式開始。吳遠站在喜台中央,高聲道:「接下來是送禮環節!首先有請樂河商會的各位首領為新人送上賀禮!」
張萬霖帶著李墨、王鬆、阿裡、穆罕默德走上喜台,身後跟著兩名夥計,抬著幾個木箱。張萬霖走到三對新人麵前,笑著說:「今日三對新人喜結連理,商會備了些薄禮,不成敬意。」
說著,李墨開啟第一個木箱,裡麵是三匹上等的雲錦紅綢,每匹都繡著不同的圖案——一匹繡猛虎,送給王猛與娜紮;一匹繡鴛鴦,送給趙虎與李青禾;一匹繡蓮花,送給林文軒與沈纖娘。「這是商會特意為新人定製的雲錦,祝各位新人婚姻美滿、白頭偕老。」李墨笑著說。
王鬆開啟第二個木箱,裡麵是三件兵器——一把鑲嵌著綠鬆石的彎刀,送給娜紮;一把鋒利的長刀,送給青禾姑娘;一把精緻的匕首,送給沈纖娘。「這是我親手打造的兵器,祝各位新人往後日子安穩,不受惡人侵擾。」王鬆沉聲道。
阿裡開啟第三個木箱,裡麵是三個羅盤,每個羅盤上都刻著精緻的花紋。「這是我祖傳的羅盤,祝各位新人無論走到哪裡,都能找到回家的路,永遠同心同德。」阿裡說著,將羅盤分彆遞給三對新人。
穆罕默德開啟第四個木箱,裡麵是三盒西域香料,香氣濃鬱。「這是西域的上等香料,祝各位新人的日子像這香料一樣,香甜美滿。另外,我還為新娘們準備了三匹西域的汗血寶馬,已拴在府衙後院,以後出行也方便。」穆罕默德笑著說。
三對新人接過禮物,紛紛道謝。娜紮摸著彎刀,笑著說:「多謝張會長,多謝各位!這彎刀我喜歡得很!」李青禾抱著雲錦,眼睛亮閃閃的:「這綢子真好看,我要做件新衣服!」沈纖娘捧著香料,輕聲道:「多謝各位的厚禮。」
「接下來有請漕幫的翁幫主為新人送上賀禮!」吳遠高聲喊道。
翁同山帶著趙河生、陸鐵錨走上喜台,身後跟著漕幫的兄弟,抬著三個精緻的木盒。翁同山走到三對新人麵前,沉聲道:「漕幫沒什麼貴重東西,備了些實用的禮物,祝各位新人日子安穩。」
趙河生開啟第一個木盒,裡麵是三個船模——一個是漕運大船模型,送給王猛與娜紮,寓意「一帆風順」;一個是烏篷船模型,送給趙虎與李青禾,寓意「夫妻同心」;一個是畫舫模型,送給林文軒與沈纖娘,寓意「歲月靜好」。「這是漕幫兄弟們親手做的船模,祝各位新人往後的日子像運河上的船一樣,順順利利。」趙河生說。
陸鐵錨開啟第二個木盒,裡麵是三本賬冊——一本是漕運路線圖,送給王猛與娜紮,方便他們日後護運物資;一本是碼頭商戶名冊,送給趙虎與李青禾,方便他們打理碼頭事務;一本是水文圖冊,送給林文軒與沈纖娘,補充沈纖娘父親留下的圖冊。「這是漕幫多年積累的資料,祝各位新人往後做事順風順水。」陸鐵錨憨笑道。
翁同山開啟第三個木盒,裡麵是三枚漕幫令牌,令牌上刻著「同心」二字。「這是漕幫的令牌,持有令牌,運河上的漕幫兄弟都會相助。祝各位新人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齊心協力克服。」翁同山說。
三對新人接過令牌,鄭重道謝。王猛握著令牌,沉聲道:「多謝翁幫主,以後漕幫有需要,我定當相助。」趙虎也道:「翁幫主放心,我會好好守護碼頭,不讓漕幫的兄弟受委屈。」林文軒則道:「多謝翁幫主,我與纖娘定會好好研究水文圖,為漕運出力。」
「最後有請世子與夫人為新人送上賀禮!」吳遠的聲音透著激動。
周羽與婉兒走上喜台,身後的丫鬟捧著三個精緻的錦盒。周羽走到三對新人麵前,朗聲道:「今日你們喜結連理,我與婉兒備了些禮物,既是祝福,也是期許。希望你們往後互敬互愛,為樂河的安穩儘一份力。」
婉兒開啟第一個錦盒,裡麵是三對玉佩——一對刻著猛虎圖案,送給王猛與娜紮,是禦賜的和田玉;一對刻著鴛鴦圖案,送給趙虎與李青禾,是上等的白玉;一對刻著蓮花圖案,送給林文軒與沈纖娘,是溫潤的羊脂玉。「這是我與世子特意為你們挑選的玉佩,祝各位新人永結同心、平安順遂。」婉兒溫柔道。
周羽開啟第二個錦盒,裡麵是三份地契——一份是靠近府衙的宅院地契,送給王猛與娜紮,方便他們居住;一份是碼頭附近的商鋪地契,送給趙虎與李青禾,讓他們有自己的產業;一份是靠近運河的書齋地契,送給林文軒與沈纖娘,方便他們研究學問。「這是樂河的地契,希望你們在樂河有個安穩的家,紮根於此,守護這片土地。」周羽沉聲道。
婉兒開啟第三個錦盒,裡麵是三塊牌匾,分彆寫著「忠義之家」「和睦之家」「儒雅之家」,字型蒼勁有力,是周羽親筆題寫。「這三塊牌匾,是對你們的期許。希望王猛與娜紮堅守忠義,趙虎與李青禾家庭和睦,林文軒與沈纖娘傳承儒雅,共同為樂河的美好未來努力。」婉兒說。
三對新人接過禮物,感動不已。王猛單膝跪地,沉聲道:「多謝世子與夫人!末將定當誓死守護樂河,不負您的期許!」娜紮也跟著屈膝行禮:「多謝世子與夫人,我與王大哥定會好好過日子,為樂河出力。」趙虎與李青禾、林文軒與沈纖娘也紛紛行禮,表達感激之情。
台下的百姓看到這一幕,紛紛歡呼起來。張萬霖笑著對身邊的李岩道:「世子此舉,既讓新人風光,又凝聚了人心,真是高見。」李岩點頭道:「是啊,有這樣的世子,樂河定會越來越好。」
夕陽西下,婚宴漸漸落下帷幕。百姓們帶著滿足的笑容散去,府衙裡的夥計們開始收拾桌椅,燭火依舊燃著,映著滿地的紅綢與花瓣,透著溫馨與喜慶。
後院的婚房裡,王猛看著娜紮手裡的玉佩,憨笑道:「這玉佩真好看,以後我天天戴著。」娜紮笑著說:「你啊,就知道傻樂。以後咱們有了自己的家,可得好好過日子,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天天泡在軍營裡了。」王猛點頭:「聽你的,以後我多陪你。」
趙虎與李青禾的婚房裡,李青禾正拿著商鋪地契,興奮地說:「趙大哥,咱們以後有自己的商鋪了!我要開個糖糕鋪,賣我最愛的張記糖糕!」趙虎笑著颳了刮她的鼻子:「好,都聽你的。以後我巡防回來,就幫你看鋪子。」
林文軒與沈纖孃的婚房裡,林文軒正陪著沈纖娘翻看水文圖冊,溫柔道:「纖娘,以後我們一起研究這些圖冊,幫漕幫打理漕運,也為樂河百姓做些實事。」沈纖娘點頭,靠在他的肩膀上,輕聲道:「嗯,有你在,我什麼都不怕。」
府衙前的廣場上,周羽與婉兒並肩站著,看著後院的方向,眼底滿是欣慰。「今日這場婚禮,辦得很成功。」婉兒笑著說,「既讓新人高興,也讓百姓看到了咱們的凝聚力。」周羽點頭:「是啊,有了這些同心協力的兄弟,咱們對抗秦相就更有底氣了。」
吳遠走到他們身邊,笑著說:「世子,夫人,今日可累壞我了。不過看到三對新人這麼幸福,我也高興。以後咱們樂河定會越來越熱鬨。」周羽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吳遠。以後還有很多事要麻煩你。」
李岩、周霄、張萬霖、翁同山等人也走了過來,圍在一起。張萬霖道:「世子,今日之事讓我看到了樂河的希望。商會定會全力支援您,無論是物資還是銀錢,隻要您開口,我們絕不推辭。」
月光灑在樂河城上,映著滿地的紅綢與喜慶的痕跡,也映著眾人堅定的身影。這場合婚宴,不僅是三對新人的幸福,更是周羽麾下勢力凝聚一心的象征。秦相的陰雲雖未散去,但樂河上下已擰成一股繩,帶著對幸福的期許與對正義的堅守,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而這一夜的溫馨與喜慶,將成為他們心中最珍貴的記憶,支撐著他們在往後的歲月裡,攜手並肩,共護樂河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