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持槍,萬世名 第508章 國公府家宴;使團回歸
衛國公、大都督府右都督韓渠,帶領著自己的正妻與韓寧的生身母親,還有一眾子弟,親自開府中門迎接。
這般陣仗,既合禮製,也顯重視。
如今韓寧的身份比當初作為世子側妃時更顯尊貴了。
她是實權塞王的側妃,還是親王爵的塞王,名字刻在王族玉牒上,品秩超品,等同甚至略高於郡王妃,比起國公爵還要高出一等。
這般鄭重迎接合乎禮儀,而且按照規矩,父親和母親麵見不能再稱呼她為女兒,而要尊稱一聲“娘娘”。
韓寧緩步上前。
父親韓渠和她的嫡母立即迎上來,她的親生母親則謹慎地落後一步。
四人先是依禮相見,韓寧受了他們的拜禮,親手將父母扶起。
父親韓渠看起來有些拘謹,這位衛國公在女兒麵前小心翼翼,和以前的嚴厲比起來,有些前後差距。
國公夫人依舊是從前那副模樣,恭敬中帶著平靜。
唯有她的親生母親難掩激動,眼角已見淚光。
韓寧打量著父親,老衛國公去世後,父親終於承襲爵位,還擔任了大都督府右都督,不再被祖父壓製。
不知這些年來,他是否因此有些忘形。
對於嫡母,韓寧並無太多怨懟,衛國公府內宅還算安寧,嫡母性情淡泊,對她這個庶女說不上多好,但也未刻意打壓欺淩過。
目光轉向後麵的親生母親,韓寧眼眶微微發熱。
這位始終謹小慎微的婦人,此刻正用滿是慈愛和驕傲的目光望著她。
韓渠見狀,連忙招呼道:“還請娘娘先進府再敘。”
在府門前失態不合禮儀。
一行人於是簇擁著韓寧入府。
走過熟悉的迴廊,韓寧慢慢平複心緒。
待到步入高聳的青色重簷歇山頂正堂時,她已經完全恢複了端莊。
落座,韓寧開門見山,說明瞭回京的緣由:“受王妃娘娘所托,回京照料皇太孫。”
皇太孫,三個字一出,國公府正堂內頓時靜了下來。
韓渠臉色變得紅潤,眼中迸發出激動的光芒,連手掌都微微顫抖。
雖然皇太孫不是他的女兒所生,但也是魏王府的世子!
隻要魏王府越來越好,衛國公府自然水漲船高。
這層姻親關係,就是他們最大的倚仗。
韓寧看了眼父親的反應,心裡明瞭。
她回家的首要目的已經達到了,衛國公府不能添亂。
她轉為肅容,和聲勸誡父親和一眾族人:“父親,兄長和弟弟們,在此關鍵時節,府中上下切記謹言慎行,萬不可打著魏王府的名頭行事出格,更不準以皇太孫的名義在外招搖。”
說完,韓寧臉上劃過一絲麵無表情,她早年就有武藝底子,這些年在王府得了王爺指點,又享用王府資源,已經摸到第五境的門檻。
此刻輕聲說話間,自然流露出親王側妃的威儀。
堂內一眾韓氏子弟不由打了個寒顫,紛紛垂首應是。
韓渠回過神,壓下激動,保證道:“娘娘放心,為父曉得利害,這個時候一定謹慎行事。”
他又補充,“不過為父會暗中幫著探探其他幾家高門勳貴的傾向,順便盯著鄭國公府的動向。”
韓寧聞言,稍稍放心。
父親雖然性子有些浮躁,但大事上還不糊塗。
這時,韓寧的嫡母輕聲開口:“娘娘一路勞頓,不如先用些茶點。”
她示意侍女奉上香茗,恰到好處地緩和了氣氛。
韓寧接過茶盞,輕輕抿了一口。
這是她自幼喝慣的茶,此刻卻品出了彆樣滋味。
曾經她是這府中的庶女,雖然受祖父喜愛,但因為行事風來風去被看做野丫頭,如今卻成了需要全府謹慎對待的親王側妃。
“大姐、二姐如今可好?”韓寧轉向嫡母問道。
她記得大姐、二姐都外嫁出京,已是多年未見了。
嫡母微微一笑:“勞娘娘掛心,上月剛來信,說是一切安好。”
這般家常對話,讓在場眾人都放鬆了些,幾個年幼的侄兒侄女偷偷打量這位遠方歸來的姑姑,眼中滿是稚嫩好奇。
韓寧的親生母親終於找到機會上前,“娘娘在北境可還習慣?聽說那邊天寒地凍的”
韓寧握住她的手,“母親放心,大梁城不一樣的,和京師一樣暖和,王府裡一應俱全,王爺也待我很好。”
她不敢告訴母親,最苦的不是北境的嚴寒,而是那個人離去後的每個漫漫長夜。
宴席很快備好。
眾人移步花廳,按照尊卑次序落座。
韓寧自然坐在主位,父親和嫡母分坐兩側。
席間,韓寧細心觀察每個人的反應。
大哥對她恭敬有加,但有些呆板。
三弟性子直爽,滿臉都是與有榮焉,不過還算機靈。
幾個妹妹則多是羨慕,偶爾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酒過三巡,韓寧提起:”今日入城時,偶遇了太子妃的車駕。”
韓渠謹慎問道:“娘娘與太子妃可還相談甚歡?”
“還好。”
韓渠再無言。
一個約莫七八歲的侄兒跑到韓寧身邊,仰著頭天真地問:“姑姑,皇太孫殿下長什麼模樣?我以後能見到他嗎?”
韓寧溫柔地摸摸他的頭:“殿下還小,等將來你長大了,好生讀書習武,自然有機會見到。”
以後太孫身邊的護衛、陪讀,自然是要從相熟的府邸裡挑選嫡係子弟。
而到那時,她自也會稍微照顧一番家族。
望著侄兒純真的臉龐,韓寧內心慨然,家中一切都好。
宴席持續了一個多時辰。
散席後,韓寧在府中散步,重溫兒時記憶。
那些熟悉的亭台樓閣,如今看來既親切又熟悉。
“父親,鄭國公府那邊隻需留意動向,切勿打草驚蛇。”她忍不住再次叮囑一句。
“為父明白。”
韓渠跟隨著答道。
韓寧的親生母親捧著個錦盒走在後麵:“這是為娘這些年攢下的一些體己,你帶去京師王府,或許用得上,如今你一個人在那裡……”
韓寧開啟錦盒,裡麵是些金銀首飾,是母親多年的積蓄,她心中一酸,推辭道:“沒事的,王妃娘娘都安排好了,我不缺用度和錢享。”
“拿著吧。”母親執意將錦盒塞進她手中,“為娘能給你的,也就這些了。”
韓渠看得欲言又止,想也表示點什麼,但又對這婦人不識大體的模樣有點難堪。
王府不比自家富貴?
畫蛇添足。
那位魏王妃手指縫裡隨便漏點什麼,就夠各大公府、侯府享用一輩子了。
夕陽西下時,韓寧終究還是辭彆了家人。
登上回府的馬車。
……
……
與此同時,萬裡之外,兩大國的談判有了進展。
被困在千星城將近半年的景朝使團,終於重見天日。
皇太孫立下,景朝三皇子趙雨榕這個人質就毫無作用。
千星城方麵以禮相待,立刻將他們護送回原寶樹國前線。
使團成員除了不幸遇難的侍衛,主要人員都安然無恙。
其中包括了三皇子、正使陳白象,以及陳白象那位始終不離左右的侍女——雪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