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一人之下:我為上清大宗師! > 第28章迴光返照,身合至道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一人之下:我為上清大宗師! 第28章迴光返照,身合至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洞玄道人急忙詢問起鄭子布所進入那種狀態的感覺。

“這種感覺反正很奇特,既不像是在入定之時才能夠產生的那種虛無感,也不像是在平常練功之時能夠進入的狀態,而像是與這個世界彷彿產生了聯絡,而且還能夠見到一抹金光罩住全身。”

洞玄真人略顯吃驚地道:“那金光是在什麼地方?”

鄭子布指了指自己的眉心處,說道:“就是這靈台方寸!”

洞玄道人聽罷,沉默片刻緩緩歎道:“想不到你的性命修為竟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怪不得能夠進入到那種狀態當中。”

“師父,這一步是什麼意思?”

洞玄真人解釋道:“這一步便是迴光返照,純陽真人在太乙金華宗旨當中曾經提到過性命兼修到達某一處境界之時,有性命融合為一抹靈光,乃是無中生有,身外化身,此光既非是身體當中發出,也並非是身外發出,而是自一點虛無裡麵發出。”

“全真派的內丹法所追求的就是以這麼靈光能夠凝為法身,人身體當中的魂求生,魄求死,人的一切聲色喜樂等等妄念皆是由於識神不定,修煉性命也就是積攢純陽的過程,將渾身上下所有後天陰滓全部都煉為先天。”

洞玄真人頓了頓看向鄭子布,既喜既憂,說道:“你冇有修煉過全真派的內丹法,卻能夠利用我們上清大洞真經的存神之法迴光返照,補養性命,這等資質在幾百年間,唯有你一人爾!”

鄭子布記得全真派修煉性命到最高的境界便是能夠出陽神,這種陽神並非隻是純粹靈魂能夠離開**,而是代表著作為一個凡人來講,性功已經到了一種境界,剩下所需要的也就隻有對於命功的錘鍊。

一人當中傳奇人物紫陽山人張伯端,有一出最為著名的故事,便是神遊折花。

張伯端在洛陽與一僧人一同前往揚州賞瓊花,二人各自元神出竅,來到揚州城,繞著瓊花樹三匝,僧人想要試試二人功夫的高低,元神又約定一同折花回洛陽。

最後,僧人以元神形態並未折到瓊花,而張伯端卻可以真正的將瓊花給折來。

這種並非是如金光遁一樣的空間異能,而是處於虛實之間的境界,可以能跳脫於虛實之間,以虛化實,以實化虛。

真正能夠出陽神的高人,哪怕是在全真當中也極為罕見。

“師父!這是不是全真的以精化氣,以氣化神?能夠超脫於虛實?”

洞玄真人瞥了一眼鄭子布,說道:“你對全真這麼好奇,不然我寫一封書信,把你介紹到全真門下去?”

“哈哈哈,可以嗎?”

“滾!”

“好嘞!”

洞玄真人看著鄭子布這副冇臉冇皮的模樣,嘴角一抽。

自己這個弟子下山了一趟,還真的脫胎換骨,也不知道跟誰學的這副冇臉冇皮,滾刀肉的態度!

要知道以前的鄭子布是屬於那種隻知道修煉的性格,如今倒是還敢和自己開玩笑了。

“滾回來!”

剛踏出一隻腳的鄭子佈一個轉身,又重新轉回到了洞玄真人麵前。

“謹遵,師父法旨!”

“臭小子!打量著翅膀硬了,我教訓不動你是吧?”

“哈哈哈,弟子哪敢啊。”

洞玄道人淡淡說道:“雖然我不會全真派出陽神的功夫,但其實道家一脈,從來都是殊途同歸,我們上清存神之法,強調的是內景澄心,主張能夠做到身合至道,使自身混元毓粹,玄之又玄。”

“混元者即為自身先天之一炁,意思便是通過性命的修煉,使得身體當中百神遵從,能夠達到先天的狀態,也就是真正做到天人合一,壽與天齊。”

“司馬承禎宗師曾言:天地分判,三才定位,人處天地之中,五氣合身,故能長且久……”

洞玄道人又開始引經據點,從司馬承禎又說到了陶弘景,從陶弘景又說到了魏華存,據是曆代祖師在經典當中所傳名言。

過去,鄭子布隻覺得其中所蘊含的一些道理玄之又玄,十分難以理解,可今日卻有些真正的所悟所得。

倒也不是因為鄭子布突然開竅,而是因為真正進入過那種狀態之後,理解這些道理就更加容易許多。

這些道理雖然不是修行的法門,卻是曆代高功對於那種狀態的切身描述,凝聚著千年以來,每位高功在修道以上的心得。

對於鄭子布的修煉,雖不能起到直接作用,卻能夠間接影響鄭子布追求大道,使其能夠避免走歪路。

“我的境界也十分有限,僥倖在前人所開辟的道路上能夠比你多走些路,但真正該如何走,走哪裡,還需要靠你自己,若你日後超越了我,等我也無法解答你的問題,或許不妨從前人們留下的經典當中尋找答案。”

“弟子,明白!”

洞玄真人雖然瞭解自己這位弟子的心性,但為人師者,終究還是要為弟子操心。

“你雖然天資聰穎,但是修行之路本就不是一蹴而就,曆代以來,天才猶如過江之鯽一般,但真正能夠走到那一步的,光有天分還是不夠的,真正所需的還是踏實的腳步,”

鄭子布躬身在前開口道:“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徒兒明白這個道理,無一日不敢有懈怠,路,是一步步走,道,也是一點點悟。”

洞玄真人聽到後,滿意的點了點頭,鄭子布有這等心性,日後必成大器。

“既然你明白,我也放心了。那便下去自己參悟,這次下山的所得所失,或許能夠參悟出自己的道理。”

鄭子布躬身行禮道:“那弟子點先告退了……”

推開房門。

嘩啦。

院子裡頭許多的同門師兄弟都圍了上來。

“師兄,聽說這次陸家請了好多同道,都有哪些人去了?”

“怎麼樣師兄?下山都有何事發生,快說給我們聽聽!”

“對啊,師弟!陸家壽宴上發生了些什麼有趣事,快給我們講講,也好讓我們都長長見識。”

鄭子布隻得又和幾位同門師兄弟們說起了山下發生的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