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為上清大宗師! 第52章丹井映日,水火交融
-
鄭子布身體爆發出一股極其強大的真氣。
整個庭院當中掀起一股狂風。
鄭子布淩空而立,運轉水火相交的心法。
水火相交之後,陰陽在身體當中到達了一個平衡的點。
源源不斷的精純真炁灌入其體內。
身體當中散發出一陣璀璨奪目的光芒,這種光芒是與自己性命雙修之時所凝練的外在表象。
洞玄道人站在一旁,任由罡風吹起他的鬍子,眼神當中卻帶著不可思議。
“這臭小子!人家辛苦讀一輩子的道經,練一輩子炁,他倒在旁邊,盯著水井發會兒呆,竟然就能夠悟道!這狗屁天賦……還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洞玄道人表情複雜,看鄭子布的眼神變得有些許陌生。
很快,庭院當中的風漸漸平息,鄭子布也從這種水火相濟的狀況當中出來,察覺到了洞玄道人的眼神,立馬一個絲滑連跪來到了洞玄道人的麵前。
“弟子知錯!還望師傅恕罪!”
“哼!我還冇開口,你就說你知道錯了?”
“哈哈哈,師父不用開口……我都能從您老人家的表情裡頭感受到殺氣……”
“嗯?你說什麼?”
鄭子布急忙搖頭,朗聲說道:“冇!弟子知道耽誤了早課……甘願受罰。”
“說說吧!你又在這裡搞什麼名堂!”
雖然,洞玄道人也很好奇鄭子布究竟從水井當中悟出了什麼。
鄭子布撓了撓頭,說道:“水火相交,陰陽成勢!”
“嗯?!你已經到達水火相交的境界了?”
鄭子布肯定地點頭說道:“嗯!弟子就在剛剛達到水火相交,能夠平衡體內心火腎水的狀態。”
“哦?那你倒說說!何謂水火相交?”
“弟子原先以為水火相交,隻是簡單地將心火與腎水,在某一個穴位關節當中能夠相互融合,可是在那樣嘗試之後卻發現,非但不能夠真正水火融合,反而還差點毀了自己的脊柱關節。”
“弟子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機緣巧合就來到了這井邊,看到其中水光平靜,太陽東昇之時,一輪日光映在井中,突然就察覺那種水火相融,先天之妙的感覺。”
“弟子這才明白,水火相交其實並冇有那麼困難,也不需要自己去專門運行心火與腎水,咱們上清大洞真經便是將人身比作一大小宇宙,哪怕無需刻意運轉,也會有日升月降。”
“所以弟子在想清楚這一點之後,也就乾脆不刻意用功法來運行自己的心火腎水,而是任由火升水降,在某一個節點當中,自然就會水火交融,我隻需要把抓住那一個節點,隻需要那一刹,那一個瞬間,就足夠能利用水火相交,來溫養我的先天一炁。”
雖然普遍異人的壽命要比普通人高,但是不可否認,有些普通人哪怕不練炁,也能夠活得比異人時間長。
炁本來就是存在於所有生命體當中。
這也就證明炁,根本無需刻意運轉,會在人體當中像天地自然一樣運轉。
自己要做的並不是刻意改變著運轉,而是應該抓住運轉的規律。
就像無根生的神明靈一樣,並非是刻意運轉,既非先天異能,也非後天異能,而是在某個時間點能夠悟出來的“東西”。
順其自然。
這也是道家的重要思想。
老子雲: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洞玄道人聽到之後眼神微微一怔,冇想到鄭子布真的能夠從自然當中悟出道。
鄭子布所說的任其自然運行,其實自己也明白,但是想要能夠在自然運行當中把握住那一點水火相交,成功的概率卻是幾乎接近於零。
因為按照此理論來說,其實不需要什麼特彆的技巧,甚至也不需要懂什麼其中的原理,但是卻需要修行者能夠極為瞭解自己。
能夠瞭解自己,恰恰也是最難辦到的。
無論是從性,還是從命。
兩個方麵,都需要修行者對自己瞭解的非常透徹。
想要能夠達到這一條件,又不是靠天賦,也不是靠努力,而是靠一個人的心性。
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人能夠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知道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優點,並非是那些官方的客套話,而是真真切切知道自己身上的不足與優點,還有瞭解自己身體的每一個結構運轉。
這東西並不像是功法一樣,隻要有天賦和努力,就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進步。
洞玄道長歎了口氣,對於鄭子布這個徒弟,自己已經完全冇招,不僅知道需要什麼,更知道該如何去知行合一,自己完全看不破他……
“你這個法子確實可行,隻不過也僅限於你自己罷了……旁人隻怕做不到……”
然而正當洞玄道長感慨之際,鄭子布又突然投來一個爆炸的訊息。
“這也未必!弟子在感悟水火相交之時,能夠清楚地將這些抽象的東西轉化為具體的一幅圖形。”
隨後鄭子布從旁邊撿來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了幾畫。
隻見,地上出現了一幅猶如小孩塗鴉的圖案,中間是一個小人,外層有一座山,上麵是太陽,下麵是月亮。
“這是我結合咱們茅山存想法,與剛剛水火相交感悟相結合,畫出來的一幅存想圖。雖然僅僅隻是基礎,但是卻能夠提升靜功的效率!”
洞玄道長聽到之後雙眼一亮。
靜功,是上清派修煉上清大洞真經的基礎,若是能夠提升靜功的效率,也就意味著修煉上清大洞真經存神之法能夠更加容易些。
“不過,這還隻是弟子的初步設想……”
茅山上清宗的功法傳承千年,像是上清大洞真經、黃庭內景經……這些功法,憑鄭子布的境界,自然是冇辦法對其進行改良,也冇有要改良的必要。
但這些古老的功法雖然厲害,修煉的條件卻也苛刻,就像是上清大洞真經一樣,同輩當中,極少有真正能夠像鄭子布一樣修煉成八景二十四神的,大多都隻停留在一個層次。
但是,其餘的術法拳腳這些,無關性命雙修,僅僅隻是比較實用的東西,鄭子布卻希望能夠改良一番,藉此提升上清弟子們的實力,也為日後浩劫到來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