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手遮天:嫡女重生輔君王 邊關告急,臨危受命
-
驚蟄剛過,京都的桃花才探出頭,一封來自北疆的八百裡加急,便如驚雷般炸響在太和殿。
“陛下!北狄三萬鐵騎突襲雁門關,守將李將軍力戰殉國,關外三城已失守!”傳信的驛卒跪在金磚上,鎧甲染血,聲音嘶啞得幾乎不成調,“蠻族首領烏蘭帖木兒放言,三月內必飲馬黃河!”滿朝文武嘩然。
誰也冇想到,沉寂了五年的北狄會突然發難,更冇想到素來穩固的雁門關竟如此不堪一擊。
蕭徹將密信拍在龍案上,明黃的奏摺散落一地,露出上麵“屍橫遍野”“糧草斷絕”的字眼。
“廢物!都是廢物!”他指著兵部尚書怒斥,“去年朕就讓你們加固城防,你們是怎麼辦的?!”兵部尚書癱軟在地,連聲道:“陛下息怒!北狄這次是傾巢而出,還聯合了西域的回紇部落,實在是……”“夠了!”蕭徹打斷他,目光掃過殿內,最終落在蕭玦身上,“七弟,你在北疆駐守八年,熟悉那裡的地形,朕命你……”話音未落,一道陰柔的聲音響起:“父皇,兒臣願往!”眾人循聲望去,隻見蕭瑾不知何時站了出來。
他雖仍被禁足,卻藉著宮宴的由頭留在宮中,此刻正躬身請命,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懇切:“兒臣前幾日雖有過失,但終究是皇室血脈。
北狄犯境,兒臣豈能坐視不理?願戴罪立功,收複雁門關!”蕭玦眉頭微蹙。
他太瞭解這位兄長——蕭瑾連新兵陣法都弄不明白,怎會懂邊關戰事?此刻請命,無非是想借軍功翻身。
“大哥久居京城,怕是不知北狄的凶悍。
”蕭玦出列道,“烏蘭帖木兒是北狄百年難遇的梟雄,狡詐狠辣,絕非易與之輩。
”“七弟是覺得我不行?”蕭瑾挑眉,語氣帶著挑釁,“當年七弟能守住雁門關,難道我就不能?還是說,七弟想獨占軍功?”“我絕非此意。
”蕭玦沉聲道,“隻是邊關戰事凶險,關乎數萬將士性命,不容兒戲。
”兩人針鋒相對,殿內氣氛頓時凝滯。
蕭徹看著爭執的兄弟二人,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他既想讓蕭玦出征,又怕他再掌兵權;想給蕭瑾機會,又信不過他的能力。
“夠了!”蕭徹再次拍案,“朕意已決,命靖王蕭玦為北伐大元帥,總領北疆軍務!寧王蕭瑾為副帥,協理糧草!三日後出兵,不得有誤!”這個安排,顯然是想讓兄弟二人互相製衡。
蕭玦躬身領命:“臣,遵旨。
”蕭瑾雖不滿,卻也隻能低頭接旨,眼底卻掠過一絲陰狠。
退朝後,蕭玦剛走出太和殿,就被沈微婉攔住。
她手裡提著個包袱,顯然是早就等在宮門外,見他出來,連忙將包袱遞過去:“這裡麵是傷藥和幾件厚衣裳,北疆還冷,你……”話未說完,就被蕭玦握住了手。
他的掌心冰涼,帶著一絲顫抖:“微婉,這次出征,怕是凶險。
”“我知道。
”沈微婉仰頭看他,眼中冇有懼色,隻有堅定,“但我更知道,你必須去。
北疆的將士在等你,那裡的百姓也在等你。
”她從袖中取出一枚玉佩,上麵刻著“平安”二字,“這是我求來的護身符,你帶著。
”蕭玦接過玉佩,貼身收好,忽然低聲道:“蕭瑾做副帥,我怕他在糧草上動手腳。
普惠醫館在北疆的分號,你多派些可靠的人盯著,若軍中缺藥,讓他們想辦法接濟。
”“我明白。
”沈微婉點頭,“你放心,家裡有我。
念薇那邊,我會告訴她,父王是去打壞人了。
”回到靖安王府,蕭玦立刻召來秦風:“傳我命令,讓當年跟著我的舊部即刻到京郊大營集合。
另外,查清楚雁門關失守的真正原因,李將軍驍勇善戰,絕不可能輕易殉國。
”“是!”秦風領命而去,剛走到門口,就見管家匆匆進來,臉色凝重,“王爺,寧王府派人送來一箱‘賀禮’,說是祝王爺旗開得勝。
”蕭玦打開箱子,裡麵竟是些鍍金的兵器和華麗的鎧甲,一看就是中看不中用的擺設。
箱底還壓著張紙條,是蕭瑾的筆跡:“七弟此番出征,定能風光無限。
隻是北疆苦寒,莫忘了京城的榮華啊。
”“黃鼠狼給雞拜年。
”蕭玦將紙條揉碎,眼中閃過一絲冷意,“把這些東西都燒了,告訴送東西的人,就說我多謝大哥好意,戰場之上,還是保命的傢夥管用。
”三日後,京郊大營旌旗招展。
蕭玦一身銀甲,立馬陣前,看著台下三萬將士——其中半數是他當年在北疆的舊部,見到他,都忍不住紅了眼眶。
“兄弟們!”蕭玦拔出佩劍,直指北方,“北狄蠻夷犯我疆土,殺我同胞,此仇不共戴天!今日我蕭玦在此立誓,不破北狄,誓不還朝!”“不破北狄,誓不還朝!”三萬將士齊聲呐喊,聲震雲霄。
蕭瑾站在一旁,看著這萬眾一心的場麵,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
他本想在授旗儀式上刁難蕭玦,卻被這股氣勢震懾,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出征的號角吹響時,沈微婉帶著念薇來送行。
小姑娘抱著蕭玦的腿,仰著小臉問:“父王,你什麼時候回來?我畫了好多你的畫像,等你回來看。
”蕭玦蹲下身,摸了摸女兒的頭:“等桃花開敗了,父王就回來了。
你要好好聽孃親的話,保護好孃親,知道嗎?”“嗯!”念薇重重點頭,將一個布偶塞進他懷裡,“這是我縫的小老虎,能幫父王打壞人!”蕭玦接過布偶,鄭重地放進懷裡。
他起身看向沈微婉,千言萬語堵在喉頭,最終隻化作一句:“照顧好自己。
”“你也是。
”沈微婉忍著淚,笑道,“我在普惠醫館等著你凱旋的訊息。
”大軍緩緩開動,蕭玦勒馬回頭,隻見沈微婉抱著念薇站在城門口,身影越來越小,最終消失在塵土中。
他握緊了手中的韁繩,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為了她們,為了身後的家國,他必須贏。
大軍行至半途,秦風忽然帶來一個壞訊息:“王爺,查清楚了,雁門關失守是因為糧草被燒,而放火的,是李將軍的副將,據說……他是寧王府的遠房親戚。
”“果然是蕭瑾。
”蕭玦眼中閃過一絲厲色,“他這是想斷我後路。
”“那我們現在怎麼辦?”秦風急道,“前麵就是黑石關,若是蕭瑾遲遲不發糧草,弟兄們怕是撐不住。
”蕭玦沉思片刻,忽然道:“傳信給普惠醫館的分號,讓他們以‘義診’的名義,往黑石關運送一批‘藥材’,就說是給守關將士調理身體的。
”秦風立刻明白過來:“王爺是想讓醫館送糧草?”“不止。
”蕭玦冷笑,“告訴分號的掌櫃,就說我需要一批‘蒙汗藥’,越多越好。
”三日後,黑石關。
守關的士兵早已斷糧兩日,正餓得頭暈眼花,忽見一隊馬車駛來,為首的竟是普惠醫館的掌櫃。
“各位將士,我家王妃聽聞邊關艱苦,特意讓小的送來些糧草和傷藥。
”掌櫃指揮著夥計卸車,麻袋裡露出的不僅有米麪,還有包紮傷口的布條和消炎的草藥。
士兵們又驚又喜,紛紛圍上來幫忙。
守將看著這些救命的物資,眼眶發紅:“替我多謝靖王妃!隻是……寧王爺那邊說,糧草還在調配,讓我們再等等……”“等?再等下去,弟兄們都要餓死了!”一個老兵怒道,“還是靖王殿下心疼我們!”這話引起一片附和。
蕭玦站在城樓上,聽著下麵的議論,眼中閃過一絲暖意——微婉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候,給他最有力的支援。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馬蹄聲。
蕭瑾帶著一隊親兵趕來,見到城門口的糧草,臉色驟變:“這些東西是誰送的?!”“回副帥,是靖王妃派人送來的。
”守將躬身答道。
“胡鬨!”蕭瑾怒斥,“軍糧豈能由婦人插手?這些東西來路不明,說不定摻了什麼臟東西!給我燒了!”“你敢!”蕭玦從城樓上走下來,目光如刀,“這些糧草是將士們的救命糧,你想燒了它們,是想讓弟兄們都餓死嗎?”“七弟這是在質問我?”蕭瑾色厲內荏,“我是副帥,有權處置軍中事務!”“副帥的職責是協理糧草,不是斷人生路!”蕭玦逼近一步,聲音冰冷,“你遲遲不發糧草,是不是想讓北狄不費吹灰之力拿下黑石關?!”這話太重,蕭瑾頓時慌了:“你、你胡說!我隻是……隻是路上耽擱了!”“耽擱?”蕭玦冷笑,“從京都到黑石關,最快三日可達,你卻用了七日。
這七日裡,弟兄們吃的是草根樹皮,你卻在後麵花天酒地!”他轉向身後的將士,“你們說,這樣的副帥,配得上‘軍人’二字嗎?”“不配!”將士們齊聲呐喊,看向蕭瑾的眼神充滿了憤怒。
蕭瑾被嚇得後退一步,色厲內荏道:“你、你煽動軍心!我要稟報父皇!”“儘管去報。
”蕭玦寸步不讓,“但在此之前,這些糧草,必須分發給將士們。
否則,休怪我以軍法處置!”他拔出佩劍,劍尖直指地麵,銀甲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蕭瑾看著他眼中的決絕,又看看周圍怒目而視的將士,終於慫了:“分、分就是了……”糧草順利分發下去,將士們士氣大振。
蕭玦看著正在狼吞虎嚥的士兵,對秦風低聲道:“按原計劃進行,今夜行動。
”秦風點頭離去。
蕭瑾看著蕭玦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怨毒——他絕不會讓蕭玦得逞!深夜,黑石關的北門外,烏蘭帖木兒的兒子烏蘭巴圖正帶著五千騎兵埋伏在密林裡。
他收到密信,說今夜蕭瑾會打開城門,裡應外合拿下黑石關。
“少首領,你說那南朝的王爺真會來嗎?”一個親兵問道。
烏蘭巴圖得意地笑了:“蕭瑾那個蠢貨,早就被我們買通了。
隻要拿下黑石關,南下的門戶就打開了!”就在這時,遠處忽然傳來一陣馬蹄聲。
烏蘭巴圖精神一振:“來了!準備好!”可等了許久,卻不見城門打開,反而聽到身後傳來喊殺聲。
他回頭一看,隻見蕭玦帶著一隊騎兵衝殺過來,為首的銀甲將軍手持長槍,所過之處人仰馬翻。
“中計了!”烏蘭巴圖大喊,“快撤!”可已經晚了。
蕭玦早已讓人在密林四周撒了“蒙汗藥”,北狄騎兵吸入後,紛紛頭暈眼花,根本無力反抗。
不到半個時辰,五千騎兵就被悉數俘虜,烏蘭巴圖也被蕭玦一槍挑落馬下。
“說!是誰讓你來的?”蕭玦用槍指著他的喉嚨。
烏蘭巴圖嚇得魂飛魄散:“是、是蕭瑾!他說隻要我們配合,他就能幫我們拿下黑石關,還說……還說會幫我們殺了你!”蕭玦冷笑一聲,讓人將烏蘭巴圖捆起來,帶到蕭瑾的營帳外。
此時的蕭瑾正焦急地等待訊息,見蕭玦帶著俘虜回來,頓時麵如死灰。
“你、你……”“大哥,這出裡應外合的戲,唱得不錯啊。
”蕭玦將烏蘭巴圖推到他麵前,“人贓並獲,你還有什麼話說?”蕭瑾癱軟在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次日,蕭玦將蕭瑾通敵的證據快馬送往京都,同時下令:“兵發雁門關!”三萬將士士氣高昂,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收複了失地。
站在雁門關的城樓上,蕭玦望著關外的草原,將沈微婉送的平安玉佩緊緊握在手中。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
但隻要有身後的將士和遠方的牽掛,他就有信心,將北狄徹底趕回草原,還北疆一個太平。
春風吹過雁門關,帶來了京都的桃花香。
蕭玦彷彿看到,沈微婉正帶著念薇站在桃花樹下,笑著等他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