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醫手遮天:嫡女重生輔君王 > 智破敵陣,初顯謀略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醫手遮天:嫡女重生輔君王 智破敵陣,初顯謀略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雁門關的夜空被篝火染成橘紅色,蕭玦站在城樓的箭垛旁,望著關外連綿的黑影。

烏蘭帖木兒的殘部雖被擊退,卻在三十裡外的黑風口佈下了“七星陣”——那是北狄最擅長的防禦陣法,七個營寨按北鬥七星方位排列,互為犄角,牽一髮而動全身。

“元帥,斥候回報,黑風口的營寨外挖了三道壕溝,裡麵插滿了尖木,壕溝後還有弓箭手待命。

”秦風指著沙盤上的標記,眉頭緊鎖,“硬闖怕是要吃虧。

”蕭玦指尖劃過沙盤上的“天璣星”位,那裡是七星陣的薄弱點,卻也是北狄防守最密集的地方。

“烏蘭帖木兒故意露出破綻,就是想引我們往坑裡跳。

”他沉吟道,“這老狐狸,把我們當新兵蛋子糊弄。

”帳簾被輕輕掀開,沈微婉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藥走進來,藥香沖淡了帳內的火藥味。

“夜深了,喝碗藥暖暖身子。

”她將碗遞到蕭玦麵前,目光落在沙盤上,“這陣法看著像北鬥七星,卻又有些不一樣。

”蕭玦挑眉:“你看得懂陣法?”“小時候跟著祖父看過兵書。

”沈微婉指著沙盤上的七個營寨,“北鬥七星中,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為魁,玉衡、開陽、搖光為杓。

可這七星陣的杓柄卻偏向西北,像是……在防備什麼。

”秦風眼睛一亮:“王妃的意思是,他們怕我們從西北方繞過去?”“不止。

”沈微婉拿起一根木簪,在沙盤西北方畫了個圈,“這裡是黑風口的山脊,草木茂密,若是派一隊精兵從這裡悄悄摸過去,毀掉他們的糧草營,陣法不攻自破。

”蕭玦看著她纖細的手指在沙盤上移動,忽然想起三年前她在京都的上元節,僅憑一盞走馬燈的機關就識破了刺客的埋伏。

那時他隻當她是運氣好,如今才明白,這女子的謀略,絲毫不輸軍中老將。

“可山脊上有北狄的暗哨。

”蕭玦道,“上個月我們派去的斥候,就是在那裡折損的。

”“暗哨怕的不是人,是火。

”沈微婉微微一笑,“北狄人信奉薩滿教,認為山火是天神發怒,若是在山脊放一把火,他們定會亂了陣腳。

”她拿起兩塊石子,分彆放在沙盤的“天權”和“搖光”位:“到時您派主力佯攻天權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另一隊人趁著火勢從搖光營的後方突襲,定能一舉破陣。

”帳內靜得能聽到燭火劈啪聲。

秦風看著沙盤上的佈局,又看看沈微婉胸有成竹的模樣,忽然對蕭玦道:“元帥,王妃的計策可行!”蕭玦拿起那碗湯藥一飲而儘,藥味雖苦,心頭卻一片滾燙。

他伸手攬住沈微婉的腰,在她耳邊低語:“我的鎧甲,果然比軟肋厲害。

”次日拂曉,黑風口的霧氣還未散去,蕭玦已按沈微婉的計策部署妥當。

五千精兵埋伏在山脊下,每人揹著一捆浸透鬆油的柴草;主力部隊則在天權營外十裡處紮營,旌旗招展,故意暴露行蹤。

沈微婉站在城樓上,看著士兵們將她配好的“**散”分裝成小袋——這藥粉是用北狄的“醉馬草”和中原的“曼陀羅”混合製成,吸入者會頭暈目眩,渾身無力,卻不會傷及性命。

“王妃,真的不用帶些傷藥嗎?”藥童揹著藥箱,一臉擔憂。

“用不上。

”沈微婉望著關外的晨霧,“這一戰,我們要的是全勝,不是殺戮。

”辰時三刻,天權營外響起震天的鼓聲。

蕭玦親率主力部隊發起猛攻,箭矢如雨點般落在北狄的營寨上。

烏蘭帖木兒果然中計,調了大半兵力支援天權營,連山脊的暗哨都抽走了一半。

就在此時,山脊上忽然騰起濃煙。

五千精兵點燃柴草,藉著風勢將火引向密林。

火舌舔舐著乾燥的樹枝,很快連成一片火海,映紅了半邊天。

北狄士兵見狀果然大亂,紛紛跪地向薩滿祈禱,連巡邏的騎兵都忘了職責。

埋伏在山下的精兵趁機衝上山脊,像獵豹般撲向搖光營——那裡正是七星陣的糧草營。

“不好!中了南朝人的計!”烏蘭帖木兒在中軍帳裡看到火光,氣得將薩滿權杖狠狠摔在地上,“快!調兵回援搖光營!”可已經晚了。

蕭玦的主力部隊像一把鋒利的刀,死死插在天權營與其他營寨之間,切斷了北狄的援軍路線。

而突襲搖光營的精兵,已用沈微婉給的“**散”放倒了守衛,正在放火焚燒糧草。

“元帥,搖光營起火了!”秦風指著遠處的火光,興奮地喊道。

蕭玦勒住馬韁,看著北狄的營寨在火海中亂作一團,忽然對身邊的親兵道:“傳我命令,降者不殺!”這道命令出乎所有人意料。

北狄士兵本以為會被趕儘殺絕,聽到“降者不殺”四個字,紛紛扔下兵器跪地投降。

烏蘭帖木兒見大勢已去,帶著殘部往漠北逃竄,連薩滿權杖都落在了營寨裡。

夕陽西下時,黑風口的硝煙漸漸散去。

蕭玦帶著士兵清理戰場,發現被俘的北狄士兵竟有三千餘人,其中還有不少老弱婦孺——原來烏蘭帖木兒為了擴充兵力,竟將部落裡的族人都強征入伍。

“元帥,這些俘虜怎麼辦?”秦風問道,“按規矩,該押回雁門關聽候發落。

”蕭玦看著那些麵黃肌瘦的北狄婦人,忽然想起沈微婉說的話:“善惡不在族群,在人心。

”他對秦風道:“讓軍醫給他們治傷,願意回家的,發給三天的乾糧;想留下來的,就編入輔兵營,負責搬運糧草。

”訊息傳到雁門關,沈微婉正在給北狄的巫醫講解中原的鍼灸術。

巫醫們聽到這個訊息,紛紛對沈微婉豎起大拇指,用生硬的漢語說:“蕭元帥,仁心。

”“不是元帥仁心,是你們教我的。

”沈微婉笑著拿出那本北狄草藥圖譜,“你們說草原上的狼再凶,也不會傷害自己的幼崽,何況是人?”正說著,一個北狄少年捧著一束紫色的野花跑進來,怯生生地遞給沈微婉。

這少年是昨日在搖光營救下的,父母都在戰亂中喪生,是沈微婉給了他一碗熱粥,又為他包紮了傷口。

“這是‘還魂花’,能治頭疼。

”少年用北狄語說,大眼睛裡滿是感激。

沈微婉接過野花,忽然對巫醫們道:“我想在雁門關外開一家醫館,專門給北狄和中原的百姓看病,你們願意幫忙嗎?”巫醫們對視一眼,領頭的老巫醫鄭重地點頭:“我們願意。

王妃是草原的朋友。

”三日後,蕭玦班師回朝。

雁門關的百姓自發地站在道旁,手裡捧著酒罈和乾糧,看到沈微婉的馬車經過,紛紛跪下磕頭——他們都聽說了,是這位王妃的妙計,才讓將士們少流血,讓北狄的俘虜得以活命。

“王妃,您看。

”秦風掀開車簾,指著道旁的百姓,“他們都念著您的好呢。

”沈微婉看著那些樸實的麵孔,忽然對蕭玦道:“其實破陣的關鍵,不是火攻,也不是突襲,是人心。

”“哦?”蕭玦饒有興致地看著她。

“烏蘭帖木兒強迫族人打仗,早已失了人心;而您善待俘虜,才得了民心。

”沈微婉道,“這世間最厲害的陣法,從來都不是刀槍,是人心向背。

”蕭玦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溫度透過衣袖傳來。

他忽然明白,父皇讓他鎮守北疆,不僅是為了守住疆土,更是為了收服民心。

而沈微婉,正在用她的方式,幫他完成這個使命。

回到雁門關的當晚,蕭玦收到了京都的八百裡加急。

蕭徹在聖旨中對他破七星陣的計策讚不絕口,還特意問起“軍中是否有奇人相助”。

“怎麼回覆?”秦風問道。

蕭玦看了眼正在燈下整理藥方的沈微婉,提筆寫道:“臣之謀略,皆賴靖王妃沈氏所授。

”秦風大驚:“元帥,這萬萬不可!自古女子不得乾政,您這樣寫,會給王妃招來非議的!”“非議又如何?”蕭玦將毛筆放下,語氣堅定,“她的功勞,不該被埋冇。

”沈微婉聽到這話,筆尖微微一頓,墨滴落在宣紙上,暈開一個小小的黑點。

她冇有回頭,卻能感受到蕭玦灼熱的目光,像雁門關的陽光,溫暖而堅定。

幾日後,京都的賞賜送到了雁門關。

除了金銀綢緞,還有一塊賜給沈微婉的金匾,上麵寫著“智計無雙”四個大字。

這是大啟朝第一次將如此高的讚譽賜給女子,連太醫院的院判都親自寫了封信,向沈微婉請教“截毒手法”。

北狄的巫醫們捧著金匾,用北狄語唱著古老的歌謠,說是要讓草原的神靈都知道,南朝有位了不起的女先生。

傷兵們則在醫帳外搭了個戲台,讓會說書的老兵把“王妃智破七星陣”的故事編成段子,日日傳唱。

沈微婉卻依舊每日在醫帳裡忙碌,彷彿那些讚譽與她無關。

蕭玦見她總對著北狄的草藥圖譜出神,便問她在想什麼。

“我在想,什麼時候能把這些草藥都種到中原去。

”沈微婉道,“若是北狄和中原能像這些草藥一樣,互相借鑒,彼此滋養,就不會再有戰爭了。

”蕭玦看著她眼中的星光,忽然覺得,這場戰爭的勝利,隻是一個開始。

真正的和平,不是靠刀槍換來的,是靠理解與包容。

而他的王妃,正用她的智慧和慈悲,為這片飽經風霜的土地,播撒著和平的種子。

深夜的醫帳裡,燭火搖曳。

沈微婉將那束北狄少年送的還魂花插進瓷瓶,忽然發現花莖上綁著一張小紙條,是用歪歪扭扭的漢字寫的:“謝謝你,女先生。

”她拿起紙條,貼在胸口,那裡有蕭玦送的平安玉佩,有士兵們送的草編兔子,還有她自己寫下的藥方。

這些東西,拚湊出一個比金匾更珍貴的世界——那裡冇有族群之分,冇有仇恨之念,隻有醫者的仁心,和智者的謀略。

窗外的月光灑進來,照亮了沙盤上的七星陣。

沈微婉知道,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陣法”等著她去破解,但隻要她與蕭玦攜手,隻要民心所向,就冇有破不了的局,冇有跨不過的坎。

因為真正的謀略,從來不是算計,是守護。

守護那些值得珍惜的人,守護這片渴望安寧的土地,守護心中那片永不熄滅的光明。

天邊泛起魚肚白時,沈微婉終於放下手中的草藥圖譜。

她走到帳外,看著士兵們在晨曦中操練,聽著遠處傳來的北狄牧歌,忽然笑了。

這笑,像雁門關的春風,溫柔而堅定,預示著一個嶄新的黎明。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