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醫手遮天:嫡女重生輔君王 > 論功行賞,權傾朝野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醫手遮天:嫡女重生輔君王 論功行賞,權傾朝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冬至的朝會格外肅穆,太和殿的梁柱上纏著明黃綢帶,百官身著朝服按品級排列,靴底踩在金磚上無聲無息。

蕭玦端坐在龍椅上,玄色龍袍上的十二章紋在晨光中流轉,他緩緩展開一卷明黃卷軸,聲音透過殿內的迴音壁傳遍每個角落:“鎮北王叛亂已平,眾卿協力守城有功,今日論功行賞,以安社稷。

”殿內響起整齊的叩拜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呼聲響徹宮闕。

蕭玦目光掃過階下,落在最前排的李將軍身上:“李承業,率輕騎斷敵糧草,擊潰叛軍先鋒,特封鎮國大將軍,賜金千兩,良田百畝。

”李將軍叩首時甲冑碰撞作響:“臣謝陛下隆恩!此功非臣一人之力,皆賴陛下調度有方!”“秦風,”蕭玦的聲音轉向立於側階的暗衛統領,“策反叛軍侍衛,護太子周全,特擢升錦衣衛指揮使,掌京畿防務,賞穿蟒袍。

”秦風一身玄衣跪在地上,叩首的動作利落如刀:“臣定不負陛下所托,以性命護國安民。

”封賞依次進行,從領兵的將領到守城的小吏,連普惠醫館裡為傷兵熬藥的女醫都得了“巾幗醫正”的誥命。

當唸到“阿古拉”的名字時,殿外傳來一陣馬蹄聲,北疆來的老巫醫牽著個紮羊角辮的少年走進來,少年捧著個銀盤,裡麵盛著三株剛從雪地裡挖來的還魂草。

“陛下,阿古拉說這草能治百病,讓小的帶來給您當謝禮。

”老巫醫的漢話帶著濃重的草原口音,“他在北疆忙著教牧民種藥,來不了,讓小的替他領賞。

”蕭玦看著那三株帶著雪沫的還魂草,忽然笑了:“阿古拉雖不在朝,卻讓北疆牧民開荒種藥,省下三成軍糧,此功堪比守疆衛土。

傳朕旨意,封他為‘北疆農伯’,賜銀十萬兩,在草原建百所藥圃,由他掌管。

”少年聽不懂官話,卻見老巫醫對著龍椅連連叩拜,便也跟著趴在地上,把銀盤舉過頭頂。

殿內的百官看著這一幕,忽然明白陛下的深意——這封賞,賞的不僅是戰功,更是那份護佑百姓的心意。

散朝後,沈微婉在東宮偏殿整理誥命文書,見蕭玦進來,笑著舉起一份卷軸:“你連啟智女學的針線嬤嬤都封了‘尚功’,怕是要讓那些守舊的老臣睡不著覺了。

”“睡不著纔好。

”蕭玦接過文書,見上麵寫著“賜啟智女學良田千畝,允其自主招收天下女子入學”,指尖在“天下女子”四字上輕輕敲了敲,“當年周顯說女子讀書是禍亂朝綱,如今他孫女都在女學裡當先生,看他還敢不敢說這話。

”正說著,秦風捧著個錦盒進來,裡麵裝著枚通體瑩白的玉印,印文是“權傾朝野”四個篆字。

“這是禮部剛鑄的,說陛下平定叛亂、安定朝局,當用此印彰顯威儀。

”沈微婉看著那玉印,忽然皺起眉:“‘權傾朝野’四個字,怕是會引來非議。

不如改成‘與民同息’,既合你心意,也讓百官安心。

”蕭玦拿起玉印在掌中摩挲片刻,點頭道:“就依你。

讓禮部重鑄,刻好後送到景琰那裡,讓他每日用硃砂蓋在賑災文書上,記住這四個字的分量。

”三日後,新鑄的玉印送到東宮時,蕭景琰正在臨摹沈微婉寫的《女學章程》。

他踮著腳把玉印按在章程末尾,鮮紅的“與民同息”四字映著少年人的字跡,竟有種奇異的和諧。

“嬸嬸,”他忽然指著窗外,“你看那些大臣,為什麼總在宮門口等著?”沈微婉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見宮門外的石獅子旁圍了不少官員,手裡都提著禮盒,卻冇人敢往裡闖。

“他們想求陛下辦事,又怕觸怒龍顏,隻能在這兒等著。

”“那皇叔會見他們嗎?”“你覺得該見嗎?”蕭景琰想了想,從案上拿起一本奏摺:“昨天那個說要修黃河大堤的禦史,他冇帶禮盒,站在最外麵。

還有那個給女學捐筆墨的老尚書,也在那兒。

我覺得該見他們。

”沈微婉摸了摸他的頭:“好,我們這就去告訴陛下。

”養心殿內,蕭玦正看著北疆送來的藥圃圖,見他們進來,笑著招手:“景琰來得正好,你看阿古拉把藥圃種成了八卦陣,說這樣能多收三成草藥。

”“皇叔,宮門外有大臣求見。

”蕭景琰把自己的想法一說,末了補充道,“我覺得帶禮盒的不用見,辦實事的該見。

”蕭玦放下圖紙,忽然對秦風道:“去告訴外麵的官員,凡提著禮盒的,一律登記在冊,交吏部查家產;空著手的,讓他們按品級進來議事。

”秦風剛走,周顯就顫巍巍地走進來,手裡捧著個布包,裡麵是他孫女寫的《女學啟蒙》。

“陛下,老臣以前糊塗,總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直到見孫女教那些貧家女讀書識字,才知陛下興辦女學的深意。

這書……請陛下賜序。

”蕭玦接過書稿,見裡麵不僅有識字啟蒙,還有算術、醫術的入門知識,不由得點頭:“寫得好。

朕為你題四個字——‘巾幗育才’,讓天下人都知道,女子有才,不僅宜家,更能興國。

”周顯老淚縱橫,對著龍椅深深一揖:“陛下胸襟,古今罕有,老臣……老臣佩服!”送走周顯,沈微婉忽然道:“你這是在告訴所有人,隻要真心為百姓做事,不管以前有過什麼過錯,都能得到重用。

”“水至清則無魚。

”蕭玦望著窗外漸落的夕陽,“那些老臣或許守舊,但隻要能分清是非,肯為百姓做事,朕就信得過。

怕的是那些看似清廉,實則隻顧私利的偽君子。

”他拿起一份奏摺,上麵是鎮北王在普惠醫館寫的悔過書,字裡行間滿是對當年爭權奪利的悔恨,說“每日看著百姓排隊看病,才知自己丟了初心”。

“你看,連鎮北王都能明白的道理,那些還在鑽營的人,早晚會懂。

”入夜後,京都的萬家燈火次第亮起,東宮的書房卻還亮著燭火。

蕭景琰趴在案上,把今日的封賞名單抄了一遍又一遍,忽然問:“皇叔,權傾朝野是什麼意思?”蕭玦正在為他改批註,聞言放下筆:“就是說朕的權力很大,能決定很多人的生死榮辱。

”“那你為什麼不用這權力讓自己過得舒服些?”蕭景琰指著窗外,“我看見戶部尚書的院子裡有暖閣,還有會跳舞的西域美人,你宮裡隻有藥草和奏摺。

”沈微婉剛進來就聽見這話,笑著介麵:“因為你皇叔的舒服,不是有暖閣和美人,是看到百姓能吃飽穿暖,看到女孩子們能讀書,看到北疆的草原長出莊稼。

”蕭玦摸了摸蕭景琰的頭:“就像你建醫館時,看到患兒病好了會開心,對不對?朕的權力越大,能讓更多人開心,這纔是最舒服的事。

”蕭景琰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把“與民同息”的玉印蓋在抄好的名單上,鮮紅的印泥在燭火下像團小小的火焰。

沈微婉看著那團火焰,忽然明白,所謂權傾朝野,從來不是要讓天下人畏懼,而是要讓天下人相信——相信這權力會用來守護他們,相信這江山會越來越好。

月光從窗欞漏進來,落在堆積如山的奏摺上,也落在那枚“與民同息”的玉印上。

蕭玦和沈微婉相視一笑,眼裡都映著燭火的光。

他們知道,論功行賞隻是開始,往後還有無數的藥圃要建,無數的女學要開,無數的江河要治理。

但他們不怕,因為這權傾朝野的背後,是千千萬萬個盼著好日子的百姓,是那些在普惠醫館裡熬藥的女醫,在北疆種藥的牧民,在啟智女學裡讀書的女孩。

有他們在,這江山定會如那枚玉印所說,與民同息,歲歲安寧。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