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醫手遮天:嫡女重生輔君王 > 整頓吏治,官場清明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醫手遮天:嫡女重生輔君王 整頓吏治,官場清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入秋後的,你要不要認認?”侍郎的臉瞬間慘白如紙,癱倒在丹陛上。

蕭玦環視殿內,聲音透過雨幕傳遍朝堂:“從今日起,凡貪腐超過百兩銀子者,抄冇家產;涉及賑災、軍餉者,滿門抄斬!朕不管他背後是誰,有多少門生故吏,敢動百姓的救命錢,朕就讓他見不到明年的春天!”百官伏在地上,額頭抵著冰涼的金磚,聽著殿外的雨聲,竟無人敢抬頭——他們忽然明白,這位陛下不是在說空話,他眼裡的寒意,比當年北疆的風雪更讓人膽寒。

沈微婉在偏殿整理各地醫館上報的“異常病例”——這是她與秦風約定的暗號,凡地方官強征藥材、剋扣藥款,女醫們就會在病例裡用特殊符號標註。

此刻她指著江南醫館的卷宗,對素心說:“你看這裡,‘本月麻疹患者激增,因藥材被官差強征,無藥可用’,這就是張啟年貪腐的鐵證。

再把這些病例抄錄成冊,送到都察院,讓禦史們看看,他們眼皮底下的官員,都在做些什麼。

”素心捧著卷宗,忽然想起什麼:“娘娘,昨日吏部送來新科進士的名單,說按慣例要選十名入翰林院,剩下的外放地方。

隻是……裡麵竟冇有一個女子。

”“哦?”沈微婉接過名單,見上麵密密麻麻都是男子姓名,末尾用小字寫著“女子不得入仕,此乃祖製”,不由得冷笑,“祖製?先皇還說過‘唯纔是舉’呢。

你去告訴吏部尚書,就說皇後有令,新科進士中的三位女狀元,即刻入都察院任監察禦史,專查地方官貪腐案。

”“可……可她們連官服都冇有。

”“去做!”沈微婉將一支狼毫筆拍到案上,“用黑色羅裙配獬豸補子,讓天下人看看,女子當官,一樣能鐵麵無私!”三日後,江南傳來捷報:張啟年被擒,從他府中搜出的贓銀裝滿了二十輛馬車,連帶戶部侍郎等十七名官員被一併拿下。

更讓人震驚的是,率先找到張啟年藏贓銀密室的,竟是普惠醫館的一位女醫——她假扮成送藥的丫鬟,在張府後院的藥圃裡,發現了被偽裝成“甘草窖”的密室入口。

訊息傳到京都,都察院的三位女禦史正在整理貪腐官員的名錄。

為首的林若雁指著江南的地圖,對同僚說:“張啟年的黨羽不隻兩江,湖廣的巡撫曾三次收受他的賄賂,我們應當聯名上奏,請求陛下一併查處!”“可湖廣巡撫是太後的表親……”“太後也說過,國法麵前無親疏。

”林若雁將一本《女醫見聞錄》拍到案上,“這是荊州醫館送來的,說巡撫為建私人花園,強拆了二十戶百姓的房子,逼死了一家三口。

這樣的人,就算是皇親國戚,也該拉下馬!”她們的奏摺送到太和殿時,蕭玦正在與沈微婉覈對新修訂的《吏治法典》。

見奏摺末尾簽著三個女子的名字,沈微婉笑著對蕭玦說:“你看,我說過她們能行。

”蕭玦提筆在奏摺上批下“準奏”二字,忽然道:“不如讓她們三人與秦風一同巡查天下,就叫‘三清巡按’,清貪腐、清冤獄、清苛政,讓百姓看看,朝廷是真的要為他們做主。

”“好主意。

”沈微婉取過皇後印,在奏摺上蓋下“與民同息”的朱印,“再給她們配二十名女醫,既是隨行醫官,也是眼線,地方官若敢刁難,就用醫術揭穿他們的偽善。

”深秋時節,“三清巡按”的隊伍出發了。

林若雁穿著黑裙獬豸補子的官服,騎著白馬走在最前麵,身後跟著女禦史、女醫和錦衣衛,隊伍裡的藥箱與卷宗堆在一起,竟有種奇異的和諧。

京都的百姓站在街旁,看著這支從未有過的巡查隊,忽然鼓起掌來——他們知道,這一次,朝廷是真的要動真格了。

蕭景琰站在宮牆上,望著隊伍遠去的背影,忽然問身邊的沈微婉:“嬸嬸,為什麼要讓女官去查貪腐?她們不怕被欺負嗎?”“因為她們見過最苦的百姓。

”沈微婉指著普惠醫館的方向,“林禦史的父親是北疆的藥農,當年被貪官逼死,她考科舉就是為了不讓更多人受苦。

你記住,治貪腐不是靠嚇唬,是靠那些見過疾苦、心裡有百姓的人,他們纔不會被金銀收買。

”蕭玦走到他們身邊,遞給蕭景琰一本《巡按日記》,裡麵是林若雁在江南查案時寫的:“你看這裡,她寫‘百姓說,哪怕一年隻查一個貪官,他們也覺得有盼頭’。

這就是整頓吏治的意義——不是要抓多少人,是要讓百姓有盼頭。

”入冬後,巡查隊的捷報如雪片般傳來:湖廣巡撫被罷官,家產充作賑災款;四川知府強占良田,被削職為民,田產還給百姓;就連京郊的知縣剋扣學堂經費,都被女醫們發現,押到啟智女學當著孩子們的麵認錯。

最讓百官震動的是,林若雁竟查到了安北王的頭上——他當年參與鎮北王叛亂時,曾將貪墨的軍餉藏在寺廟的佛像裡,被前來為僧人診病的女醫發現了蛛絲馬跡。

審問安北王那日,蕭玦特意讓文武百官都去旁聽。

當林若雁將佛像裡搜出的軍餉賬本扔到他麵前時,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王爺,終於癱倒在公堂之上。

“你可知罪?”蕭玦坐在主位上,聲音平靜無波。

安北王抬起頭,望著公堂外的百姓,忽然笑了:“臣罪該萬死……隻是臣到今日才明白,陛下當年不殺臣,不是心慈手軟,是等著臣自己露出馬腳,讓天下人看看,不管是誰,貪贓枉法都冇有好下場。

”蕭玦冇有回答,隻是對秦風說:“按律處置,家產充公,用於修建北疆的藥圃和學堂。

”散堂後,沈微婉在普惠醫館見到了鎮北王。

他正在為受傷的錦衣衛包紮傷口,動作熟練得不像個曾經的王爺。

“陛下和娘娘這步棋,走得比北疆的陷阱還妙。

”他用布條繫緊傷口,“安北王一倒,那些還在觀望的官員,怕是連夜裡都睡不安穩了。

”“睡不安穩纔好。

”沈微婉遞給他一包新到的艾草,“讓他們時刻記得,頭頂有青天,腳下有百姓,手裡的權力,不是用來中飽私囊的。

”除夕那日,京都下起了雪。

蕭玦與沈微婉在太和殿宴請百官,桌上冇有山珍海味,隻有幾樣家常小菜,和一碗象征“清廉”的青菜豆腐湯。

酒過三巡,蕭玦起身舉杯:“今年是大啟最清淨的一年,冇有叛亂,冇有貪腐大案,百姓的糧倉滿了,藥圃的草藥豐了。

這不是朕一個人的功勞,是在座各位,是巡按的禦史,是醫館的女醫,是天下百姓共同的功勞。

”他將酒灑在地上,聲音在雪夜裡格外清晰:“願來年,吏治更清,民心更安,這碗青菜豆腐湯,我們能年年一起喝!”百官起身舉杯,酒液碰撞的聲音混著窗外的雪聲,竟有種前所未有的振奮。

沈微婉望著蕭玦鬢角的白髮,忽然覺得,所謂官場清明,不是冇有貪官,是有敢於查貪腐的人;不是冇有黑暗,是有人願意舉著燈,照亮那些被遺忘的角落。

雪越下越大,覆蓋了宮牆,覆蓋了街道,卻蓋不住百姓家裡的燈火,蓋不住藥圃裡新栽的幼苗,蓋不住女學裡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

沈微婉知道,這場整頓吏治的風暴,不是結束,是開始——隻要他們夫妻同心,隻要還有那些心裡裝著百姓的人,這官場清明的日子,就會一年年延續下去,直到這萬裡江山,處處春風,戶戶安寧。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