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 > 第228章 王月敏上都之行(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 第228章 王月敏上都之行(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王月敏轉身離去之後,偌大的大廳內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汝陽王端坐在太師椅上,微微眯起雙眸,若有所思地凝視著前方,而一旁站立著的王保保則同樣眉頭緊蹙,似乎心中正糾結著某些重要的事情。

許久之後,汝陽王率先打破沉默,他將目光緩緩移向自己的兒子,緩聲問道:「保保啊,對於剛才敏敏所言之事,不知你作何感想?」

王保保聽到父親發問,趕忙拱手回答道:「回父王,兒臣覺得敏敏所提出的歸順大明之舉實非明智之選。

想我等身為堂堂蒙古勇士,又豈能甘心屈居他人之下,去過那寄人籬下的日子呢?

再者,自古以來,蒙漢之間便是勢同水火、互不相容,此乃不爭之事實。」

汝陽王聽後微微頷首,表示讚同王保保的觀點。

隻見他輕撫胡須,沉聲道:「吾兒所言極是!現今你我父子二人手握重權,掌控一方勢力,以咱們帖木兒家族之實力與威望,未必就沒有更進一步的機會。

倘若就此輕易歸順大明,豈不可惜?」

王保保聞聽此言,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之色,但很快便恢複平靜,接著問道:「既然如此,父王,那關於這些想法,是否要告知敏敏知曉呢?」

汝陽王略一思索,隨即輕輕搖了搖頭說道:「暫且莫要讓她知曉此事。畢竟敏敏如今已是張無忌的妻子,其身份頗為敏感特殊。

若是貿然將這些話告訴於她,隻怕朝中有不少心懷叵測之人會借機生事,到時候恐怕會對敏敏不利啊。」

說完這番話,汝陽王不禁長長歎了口氣,臉上露出憂慮之色。

寧靜的夜晚,月光如水般灑落在王月敏精緻的閨房中。

她靜靜地坐在床邊,美麗的麵龐上流露出深深的思索之色,雙眸凝視著遠方,彷彿能透過那重重夜色看到什麼重要的景象一般。

此刻的她,心中翻湧著各種念頭,全然沒有一絲一毫的睡意。

「父王、哥哥啊……」

王月敏輕聲呢喃著,聲音中透露出無儘的無奈與憂慮,「看來你們是真的鐵了心要跟著北元朝廷一路走下去,哪怕前路布滿荊棘也在所不惜了。」

她微微搖了搖頭,眉頭緊蹙在一起,似乎對父兄的決定感到十分不解和擔憂。

沉默片刻後,王月敏突然抬起頭來,嬌聲喝道:「來人!」

隨著她這一聲呼喊,隻見一名黑影如鬼魅般迅速出現在房間內,單膝跪地,恭敬地等待著她的吩咐。

王月敏神色凝重地說道:「傳本宮的命令,讓探馬軍司所有人員立刻全部撤回上都城,不得有誤!此次行動的首要任務便是全力保護汝陽王府的安全。」

說罷,她伸出如玉般潔白的右手輕輕一揮,那名探馬軍司的首領便又如一陣風般消失在了月色之中,眨眼間已不見了蹤影。

第二日清晨,天色尚早,汝陽王父子便已穿戴整齊,準備如往常一般前往朝堂議政。

此時的北元朝廷中,汝陽王可謂權傾朝野,聲名赫赫。

一路走來,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見到他們父子二人,皆紛紛上前恭敬地打招呼行禮。

愛猷識理答臘自從登基之後,定年號為宣光。

然而,這位年輕的皇帝卻麵臨著主少國疑的艱難局麵。

儘管心中有著諸多不甘與無奈,但他也深知自己如今的處境,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妥協。

畢竟,當初在與張無忌的爭鬥之中,他被迫退守至上都城,使得大元皇室隻能在此苟延殘喘,維持著這風雨飄搖的統治。

待到群臣參拜完畢,隻聽那站於朝堂之上的宣光帝高聲說道:「眾卿平身,不必多禮。」

緊接著,一旁的老太監尖聲喊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這時,汝陽王向前一步,躬身施禮道:「陛下,老臣有事起奏。」

宣光帝微微抬手,示意汝陽王繼續講下去,並說道:「仲父,但說無妨。」

汝陽王麵色凝重地說道:「啟稟陛下,自從我朝遷徙至這上都城以來,如今的大元江山僅剩下漠北、東北、西北以及雲南等地尚存。

隻是這些地方的官員們各自為政,對朝廷的政令陽奉陰違,甚至有不少人欺上瞞下,致使朝廷政令難以得到真正的貫徹執行。

長此以往,必將導致國家分崩離析,社稷危矣。

所以,老臣以為應當派遣得力之將領分彆前往這些地區坐鎮,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製,重新統一朝廷政令,確保國家的穩定與繁榮。」

汝陽王一番言辭懇切,字字珠璣,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一片附和之聲。

群臣們紛紛出列,或點頭稱是,或慷慨陳詞,無不是對汝陽王此議大加讚賞,彷彿這已是解決當前困境的唯一良策。

「王爺所言極是,此乃拯救大元於水火之中的妙計啊!」

一位文臣搖頭晃腦,滿臉諂媚之色。

「是啊,汝陽王智慧如海,我等望塵莫及,願隨王爺馬首是瞻,共赴國難!」

又有武將挺身而出,聲如洪鐘,眼中卻閃爍著討好的光芒。

一時間,朝堂之上,馬屁之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宣光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目光冷峻地掃視著下方這群趨炎附勢的群臣,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無名之火。

這些所謂的忠臣良將,不過是一些見風使舵的小人罷了,他們真正效忠的,不是大元的江山社稷,而是眼前的這位權臣——汝陽王。

宣光帝緊握雙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疼痛讓他暫時保持了冷靜。

他強壓下心頭的怒火,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對汝陽王道:「仲父所言極是,朕心甚慰。隻是,這派遣將領之事,還需從長計議,不知仲父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汝陽王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得意之色,他早已胸有成竹,隻等宣光帝發問。

於是,他緩緩走出佇列,躬身道:「啟稟陛下,老臣心中確有幾位人選。比如老臣之子王保保,勇猛善戰,屢立戰功,可堪大任。還有……」

「夠了!」宣光帝突然打斷汝陽王的話,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仲父,此事容後再議,朕今日有些不適,先行退朝。」

說罷,宣光帝也不等群臣反應,便站起身來,拂袖而去,隻留下一眾大臣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汝陽王望著宣光帝離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這位年輕的皇帝心中對他早已是恨之入骨,隻是礙於形勢,不得不隱忍不發。

但今日這番爭執,無疑又加深了他們之間的裂痕。

群臣則在一旁竊竊私語,有的為宣光帝的突然離場感到驚訝,有的則為汝陽王的權勢滔天而暗自慶幸。

在他們看來,隻要緊跟汝陽王的步伐,便能在這風雨飄搖的朝廷中保住自己的烏紗帽,甚至還能撈取更多的好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