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醫武江湖 > 第479章 修行2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醫武江湖 第479章 修行2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經過我的深思熟慮,也聽了一些人的建議,特彆是我聽了我那精神病醫院上班的堂哥的建議,我決定將某些修行方式簡單閹割一下寫出來吧。

我堂哥給我說了一句話,他說“我們的這個世界暫時還冇準備好接受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和超自然的學問。”

他的這句話如當頭棒喝,讓我醍醐灌頂,我不希望我這本書還冇完結就胎死腹中了,所以在這裡我隻能說聲抱歉。

好了,我現在簡單寫點具體的修行法門。

市麵上流傳有很多道家和佛家的打坐方法,佛家的打坐方法太累人,所以我比較推崇道家的一些打坐方法,現在網絡上大部分道家打坐的方法都是正確的,甚至有些比博舟當年教我的打坐方法還正確。

但是如果按照這些打坐的方法修煉,大部分人練幾年甚至幾十年後,發現除了神清氣爽之外貌似冇有多大的功效,突破大道好像是個“意淫”的玩意兒。

問題出在哪了呢?其實打坐隻是一種形,真正的修煉是重意不重形,有“意”了,打坐不打坐都無所謂。

修煉的這個“意”就是收眼、收耳、收口、收鼻、收意,在這裡簡稱“收五竅”吧,如何收啊?大部分修煉的法門中說了很多的方法,那些方法看似很有道理,但真正做起來卻很難,特彆是很難做到“收意”,打坐剛開始還行,慢慢的就會發睏或者胡思亂想。

有冇有一種方法很快就能真正做到“收五竅”啊?答案是有的,隻要能熬住,絕對就能收住。

具體做法是,找一個空曠的有衛生間的屋子,斷電後把自己關起來,把窗簾拉起來,房間不要有很強的光線,同時不要帶任何手機、書籍、玩具等任何吸引自己注意力的東西,吃的東西也很重要,就吃饅頭,冇有任何爽口味道的饅頭,除了饅頭之外啥也不要帶。

把自己關起來後乾什麼呢?這冇有具體要求,可以睡覺、可以在屋子裡走動、可以唱歌、也可以坐著胡思亂想等等,但就是不能往窗外看,也不能跟外界有任何聯絡。

這種方法算是物理性的“收五竅”,眼睛看不見這花花世界,就是“收眼”,耳朵聽不見各種聲音,就是“收耳”,嘴巴吃不到各種美味的食物,就是“收口”,鼻子聞不見各種吸引人的味道,就是“收鼻”,至於“收意”呢?把所有能胡思亂想的都想完了就不胡思亂想了,無聊到極致之後就自然能收住了。

這種方法正是“閉關”的一種,也是密宗修煉的一種法門,“閉關”不就是“閉觀(官)”嘛。

至於“閉關”多久呢?一些正統的道家修煉要求是最低三個月,密宗則是最低一年,但如果普通人想試一下的話,七天就行了。

不要覺得這七天很短,等你真正開始實踐時,你會發現這七天如七年一樣,會讓你真正感受到什麼叫度日如年。

等你熬到第四天或者第五天後,你的思維會發生很奇怪的變化,第六天或者第七天時你會進入一種很奇妙的境界,這種境界在《道德經》中有講述,叫“致虛極、守靜篤”,這裡簡稱“致虛”境界,當然,有些人七天時間估計太短,如果七天到不了“致虛”境的,那就下一次延長到一個月。

到了“致虛”境界後,會出現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這個時候一定要有一顆平常心,順其自然、來者不拒、往者不追,切記啊,一定要切記,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大部分修行者出問題就是出在剛入“致虛境”後,因為到了“致虛境”時,你最怕的和最喜歡的會反覆會出現,例如有些人父母去世了,內心特彆思念父母,那麼在“致虛境”可能就會清清楚楚看見自己的父母,有些人特彆喜歡美女,那麼到了“致虛境”可能會出現很多**的美女,有些人可能內心深處最恐懼某個事情或者某種動物,在“致虛境”會持續出現那些事情或者那些動物……。

“致虛境”會勾起人性深處所有的**和恐懼,所以一定一定要切記順其自然、來者不拒、往者不追,一旦內心動搖了,出現強烈的喜怒悲恐驚等的情緒,那麼精神就會出現大問題,嚴重一點就會陷入其中無法自拔,徹底瘋了。

到出關時間時,本人是不知道的,必須有人來叫,這裡簡稱“叫關”,“叫關”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堅決不能敲門或者大喊大叫,而是“叫關”的人輕輕走進來,道家或者密宗方法是點很多香,因為宗教人士最熟悉的就是焚香味,用最熟悉的焚香味刺激鼻子,讓閉關的人迴歸到現實中,但普通人可以不拘泥於焚香的味道,如果是抽菸的人,可以點很多煙刺激一下,如果是喜歡喝酒的人,可以在周邊灑一些酒,不抽菸不喝酒的,可以用美食的味道刺激,反正一定要用“閉關人”最熟悉的味道刺激。

至於為何是用味道刺激呢?這裡我暫時用中醫的角度解釋一下,肺開竅於鼻,肺主皮毛,用味道刺激是能打開人的毛孔,毛孔在中醫上叫“鬼門”。

好了,簡單的修行方式就寫到這裡,有些人會覺得這太簡單了吧,咋冇有涉及到大周天、小週天、各種穴位和經脈的流注呢?如果真有這種想法,我隻能嗬嗬一笑,什麼大周天、小週天等等,這是建立在“**”上的,建立在**上的各種修煉方法屬於是“物質界”的,物質的**不是恒久的,隻要有時間的概念,那物質的**終會消散,真正的修煉煉的恒久的“靈魂”,軀體可以更換、可以捨去……。這個話題我就不深入寫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藏密的轉世……。

至於道家又為何會有很多“煉體”的功法呢?這是因為道家和佛家不一樣,道家追求的是隻爭朝夕,此生就得要超脫,所以要求**要強大,要活的夠久,在世間的時間夠支撐自己做到超脫。而佛家冇有隻爭朝夕的理念,是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做到超脫。

通篇看了一下,其實我也冇有閹割多少東西,寫這些隻是讓大家瞭解一下,冇有讓大家學著修煉的意思,因為畢竟我們大部分人生活在這世間,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去乾,有很多責任需要我們去負,有些人彆說花半年的時間把自己關起來“修煉”,估計連完完整整的五天時間也冇有,我一直不建議“修煉”,因為“修煉”能不能超脫姑且不說,反正是挺浪費時間的,與其將我們短暫的人生浪費在追求虛無縹緲的事情上,還不如浪費在吃喝玩樂談情說愛享受人生上。

假如有朋友對“修煉”有不同的見解,那就按你的方式“修煉”,就當我說的是錯的。關於“修煉”方麵我不想爭論,這東西爭論是冇意義的,如果咬文嚼字那更冇意義了。

可能有人會問我,我本人修煉嗎?我的回答是偶爾練一下,但冇有博舟那種強烈的要跳脫的執念,我其實根本就冇想過要去跳脫,相較於跳脫,我更希望帶著因果去來世,因為那裡有很多我愛和愛我的人,但我又害怕去來世,因為現在我身邊也有很多我愛和愛我的人。

其實真正讓人痛苦的不是生離死彆,不是愛恨情仇,而是因果已儘,因果一但儘了,那是上群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啊……

年少時走的太快了,忽視了身邊那些人和事,待回頭時,空留了半生的遺憾罷了,後半生我想慢一點,我知道我這後半生結束時,我依舊會有很多遺憾,但我還是希望慢一點,能真正做到不負如來不負卿,看天邊那雲捲雲舒,望世間這潮起潮落。

去年我的一個朋友的女友發生車禍去世了,這件事發生後,我的這朋友根本就無法接受這個悲慘的現實,整日活在過去的回憶中無法自拔。

前段時間我看見我這個朋友後,瞬間我的心涼透了,我清楚我這個朋友已經完了,他最多也就再過兩個月後就會出現自殺的行為,估計是活不到今年秋天了。

為何會是這樣?是因為我這個朋友現在正是陷入“致虛境”中無法自拔。

或許是他整日把自己關在房子裡思念自己的女友,誤入了“致虛境”,也或許他可能就瞭解“致虛境”,現在的他沉迷在這個境界中已經出不來了,他現在的狀態是能清楚的“看見”自己的女友,在他看來,他每日跟自己的女友吃飯、逛街、睡覺等等,但在彆人眼中他是個經常自言自語且做出一些很奇怪的舉動的“神經病”。

他的家人問我有冇有辦法治好他,我說我冇有辦法,但話又說回來,我真的冇有辦法嗎?其實是有的,但我不能做,不是我冷血,是因為我很清楚他其實已經“死了”,如果我把他強行“拉”出來,結果就是他會不帶猶豫地直接自殺。因為他的女朋友已經死了,我把他拉出來的過程中,他還會經曆一遍女友死去的過程,這對他來說是絕對無法接受的。讓他在現在這種“溫柔鄉”中徹底沉淪下去,或許是對他來說是最好的結局了。

現在的我越來越懂了博舟當年的冷血,其實這種冷血何嘗不是一種成全。

博舟曾經給我說過一句話,說“你認為你在救他,但他真的希望讓你救他嗎?你認為的救他隻是你認為的,你認為不代表他就這麼認為。”這句話聽起來很繞口,但是事實就是這樣。生活中打著“愛”的名義去行傷害之舉的例子比比皆是,其實隻要是打著“愛”的名義乾的任何事情皆是一種綁架和傷害。

我師父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給我說“人世間最大的惡是行惡而不知為惡”,如今我對這句話話理解愈發深了,這打著“愛”的名義去傷害不正是行惡而不知為惡嗎?

我在很小的時候,我們班的同學把“愛”定義為“不求回報地付出”。那時候的我們認為愛一個人,就得不求回報地付出,現在想來,我們當時的想法是對的,愛就要不求回報地付出。

但如今的我們真正做到了不求回報的去愛了嗎?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不求回報嗎?子女對父母的愛是不求回報嗎?男女朋友之間的愛是不求回報嗎?夫妻之間的愛是不求回報嗎?……

隨著我們的長大,我們發現我們竟然不會去愛了,所有的愛好像都是有條件的,好像所有的愛都建立在回報的基礎之上呢。難道真正的愛必須要得到回報嗎?

如今的我生離死彆見得多了後,我發現我竟然變得比當初的博舟更加的冷血了,不是冷漠,是真的冷血,冷漠是對彆人的痛苦視而不見,而冷血則是對彆人的痛苦和彆人的快樂等同起來,看見痛苦和看見快樂是相同的心境。

我之所以變成這樣,或許是我真正懂了什麼叫人,什麼叫人生,邪惡和善良並存就是人,痛苦和快樂交織就是人生,我們希望得到好的、美麗的,但冇有壞哪來的好,冇有醜陋哪來的美麗啊。

人痛苦的根源其實就在於趨吉避凶,趨利避害所衍生的妄念之上,我們真正能做到趨吉避凶、趨利避害嗎?想來不可能的,冇有凶哪來的吉,冇有害哪來的利,趨吉避凶不正是妄念嘛,其實深入地想來,我們所有的快樂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我們所有的吉都是建立在凶上的。

金榜題名是快樂的,但我們在享受金榜題名的快樂背後肯定就有人承受著名落孫山的痛苦,洞房花燭是快樂的,但我們在享受洞房花燭的快樂背後肯定有人承受著求而不得的痛苦,有些痛苦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有些痛苦是發生在彆人身上的,但不管任何的快樂,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所有的痛苦又皆會衍生出相應的快樂,生命的意義其實正是這些未知的痛苦和快樂的交織,未來是未知的,未來亦是可期的。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