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理服人 第037章 奸臣37
-
奸臣37
隨著縣令那邊傳來好訊息,
鄉試也隨之放榜。
在敲鑼打鼓的報喜中,蕭衍毫不意外,榮獲瞭解元,
而蕭宸則榮獲了亞元。經魁據說是最有可能獲得解元的慕容羽,這讓所有人倍感意外,
同時對此表示質疑。
畢竟慕容世家以才學聞名,乃南方文人之首,慕容羽這般才學出眾,
怎麼可能之獲得經魁?
一定其中有什麼緣故!
眾人對此各執一詞,
有的說應是上邊的那位,
不想讓慕容世家勢大,
又不能做得太過明顯,所以纔給了經魁藉此打壓。
還有的人說慕容世家站位不明,得罪了各方黨派,連那位的示好也未曾理會,
這才犯了眾怒。
不論哪種說法,最後都指向解元之首,
名不副實,其中大有文章!
宮殿內,孝治帝看著呈上來的摺子,
都給氣笑了。
“朕有意打壓慕容世家?朕私心作祟?”
他拍了拍龍案,“好一個慕容氏!倒是連朕都要退避三舍啊!”
世家之患,
本就讓孝治帝為之忌憚,這下子更加是點了火。
慕容世家確實有本事,如若隻是這般,
孝治帝也不能容忍,隻是自從慕容世家出了個權臣後,
也就愈加不安分起來。
他們廣收弟子,尋求各種辦法給慕容氏造勢,曆經數朝,已然桃李滿天下,勢力之深,連皇權都不可輕易動搖!
這在皇權時代,又是廣受弟子入仕,又是瘋狂造勢,如今就連朝廷的科舉都能使其失之民心,令一國帝皇都被千夫所指倍加質疑,這是想做什麼?是想讓皇權成為他們慕容氏手中所操控的傀儡嗎!?
世家之患,向來如此!
陶公公連忙上前幫孝治帝順氣:“陛下莫惱,氣大傷身啊!”
他頓了頓,又道:“聽聞慕容世家那邊,也有了澄清,表明對陛下您為之信服,必然不會有所不公。”
陶公公是孝治帝身邊的心腹,也是他母妃留下的故人,最是得以信重,自然也接手孝治帝的人脈,因此知曉外界風雲,會知道慕容世家有此動作並不逾矩。
誰知孝治帝臉色並未好轉,“哦?那麼民間又是何種風向?”
陶公公垂首,“民間風向更大,說是……”
他覷了一眼孝治帝,硬著頭皮說道:“說慕容世家高風亮節,卻是所信非人。”
孝治帝並未覺得意外,畢竟慕容世家向來如此。在皇權社會,還能夠操控輿論的世家,哪裡會是什麼簡單人物?
果不其然,看似出麵澄清,實則不過是踩著他顯露自身,恐怕外人會覺得慕容世家太過仁善,為他們叫屈,還會覺得他這個皇帝陰險狡詐,連如此淳樸的人都要利用!乃至強權之下,不得已改口,覺得他這個皇帝仗勢欺人,也不是不可能!
慕容氏這招,與其說是澄清,不若說是火上澆油!
看來自從慕容觀致仕後,慕容世家也開始急了,這才大肆為後輩造勢,想要再造出個‘慕容觀’。
孝治帝眯著眼眸,神色嘲諷:“皆說慕容世家書香滿門,為通儒達士,依朕看來,也不過爾爾!慕容世家,愈發冇落了,連這般自毀名譽之事,也能做得出來。”
陶公公不愧是孝治帝身邊的心腹,當即領會其中含義。
“陛下且放心,奴才自當省得。”
看著陶公公離去的背影,孝治帝這才滿意地重新拾起摺子翻閱,心態也恢複如常。
名聲是一把雙刃劍,慕容世家以之為劍,焉知不會傷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待慕容世家聲名狼藉,便也不會再為之所患。
遠在鎮上的蕭衍和蕭宸,尤其是蕭衍,近日被人議論頗多,不過他這人好友冇幾個,也就穆峰時常會上門小聚,大多深居淺出,故而旁人說道,也議論不到他麵前來。
可即便再深居淺出,也是要去書院,聽到的異樣之話,難免也有一些入了耳。
蕭衍對慕容世家不甚瞭解,但也能從旁人推崇備至的言語中,得知慕容世家於文人中頗享盛名。
若是之前,他還冇有什麼感想,可當慕容世家澄清的舉動傳來時,他便已然明白,慕容世家看來並非表麵那般風光霽月,甚至不知因為什麼有些急躁,因此走錯了路,否則不會愚蠢地出此一招。
名聲這種東西,隻要利用得好,人人都能使用,並不是個人專屬。慕容世家妄圖用輿論風向誤導民眾,那麼彆人也能用輿論來反擊。
慕容世家之所以能在文人心中不可動搖,正是因為慕容世家出了六個狀元,乃至三位權臣。
在當代民眾心中,能夠證明自身才學,往往隻有科舉,而慕容世家能夠出了六位狀元郎,這也能說明他們才學過人。
慕容世家以此聲名大噪,確實失了本心,不去靜心鑽研學問,竟急功近利,選了旁門左道。
他們坐在神壇上太久,一旦聲名有汙,必然陷入萬劫不複之境!
所以說,蕭衍才覺得慕容世家這招有點過於愚蠢,也不足畏懼。
蕭衍這邊能想到,蕭宸自然也能想到。故而在穆峰和書院諸位夫子,以及親朋好友生怕他們被影響,過來安慰勸解時,卻見他們有如老僧入定,淡然無比,一點兒都冇有被影響的意思。
眾人欣慰於他們內心堅毅,不為外界所動的同時,也感到有些驚訝,隨後又有些瞭然。
是了,若是怕了他人口舌,不若儘早歸隱山林避世,畢竟有人的地方,必然會有紛爭,既然選擇入仕,早晚會有這麼一天,不過是提前遭遇罷了。
往後這般因利益權勢所帶來的事端,還會更多,這次僅僅隻是他人口舌,還算事小,總比要了性命要好。
正如蕭衍所猜測,慕容世家出此這招,其他世家對此也是心知肚明。利益相交與妄圖攀附之人,則選擇隨之附和,更多的還是選擇觀望慕容世家與皇權的鬥法,也有的樂得看慕容世家吃癟。
因為慕容世家中立已久,覷覦者無數,慕容世家得以揚名,又能在曆代奪嫡之爭中存活下來,正是因為他們從不站隊。
一旦沾染任何勢力,那麼中立也不成立,最終要麼有從龍之功,要麼淪為奪嫡之下的灰燼。
是以,慕容世家繁盛太久,牢牢占據南方文人勢力,太多人迫不及待看慕容世家就此倒下,想要從中分杯羹。
而慕容世家明晃晃地將皇室的臉皮踩在腳下,成為慕容氏的踏腳石,這是不論孝治帝還是太後、皇後都不能忍的事情。
這是蔑視皇權,隻要身為皇室中人,冇有人願意看到有世家在他們頭上為所欲為,甚至還有妄圖操控皇權之嫌。
當孝治帝對慕容世家出手時,太後和皇後也在其中推波助瀾。
幾乎是一夜之間,慕容世家上到家主,下到丫鬟小廝,各種陰私醜聞,流傳在大街小巷,說書先生與稚童們的童謠中。
比如現任慕容家主表麵上立愛妻人設,還曾以終身不娶妾,被世人稱之為最是癡情郎,可背地裡卻偷偷養了好幾房外室,甚至連弟媳身邊的丫鬟都未曾放過,更是霸占良田,放印子錢等。
還有慕容羽的長兄,竟然同他爹的妾室暗通曲款,簡直是有違倫理綱常!不但如此,他還男女通吃,最愛強迫稚童,簡直喪心病狂!
再比如慕容世家門難進,想要拜訪還要給門摜塞銀子給好處,纔會給你幫忙通報,往往更多的還是拿了銀子卻仍然不能見到,而那些權貴世族不用通報也能被迎入。還把前人所作的話改了改,戲稱——宰相門前七品官,慕容屋前鷹犬吠。
自古恒之,八卦最容易流傳得更廣,在某種程度上,也符合世人對權貴的刻板印象和偏見。
若說皇權不公,確實能讓人憤怒,可科舉之事跟普通老百姓無關,感同身受的唯有讀書人。
曆代讀書人可不好惹,一旦惹怒了讀書人,他們會筆誅墨伐。作為唯一流通訊息的書籍文章,可不就給出一種‘好像所有人都是這麼認為’的說法,使其一家獨大,無人敢惹。
可如今情況不一樣,慕容世家的醜聞一出,這就關係到底層人的利益。不論是印子錢,還是仗勢欺人,危害到的都是他們這些底層人,故而底下的老百姓也憤怒了。
老百姓可不比讀書人,他們不識字,但是他們有嘴啊!於是各種嘲諷抨擊的童謠四起,偷偷朝慕容府門上潑糞的,拒絕給慕容世家做活計的,稍微不理智的還會指著他們鼻子痛罵。
底層人雖然無權無勢,但勝在他們人多勢眾,防得了一兩個,卻難以防得住一群人,就連府中的下人經此事後,短期雇傭的則尋摸各種理由推辭,簽死契的則偷偷朝飯菜裡吐口水。
壓死慕容世家最後一根稻草的還是那位家主夫人,竟是鬨起了休夫,還是以婚前慕容家主曾起誓過,若是不忠不潔,妻可休之的名義,將慕容家主休棄。
要知曉,慕容家主夫人可是先賢遺孤,於文人地位上比慕容氏還要高,慕容家主與其說是娶她,不如說是鞏固文人地位。
如此一來,這也能表明傳言為真,慕容家主竟是這般之人,那麼其他的傳言也很有可能為真!
一時間,慕容世家如同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臭不可聞。
原先對朝廷的質疑,也紛紛改了口,說孝治帝眼光毒辣,冇有被小人所矇蔽,為大智也,好似之前抨擊朝廷的人不是他們一般,相當的見風使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