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丹途 第124章 方案提出
星辰商會的議事廳內氣氛凝重,長條木桌上整齊擺放著三排丹藥樣本,從左到右藥效依次遞減,最右側的幾粒丹藥甚至出現了明顯的龜裂。林霄站在桌前,指尖懸浮著一縷冰火靈氣,正沿著丹藥表麵的紋路緩緩遊走,身後的投影石清晰地顯示出丹藥內部的靈力分佈圖譜——那些紊亂的光斑正是質量不穩定的直接證據。
“問題根源已找到兩處。”林霄擡手示意眾人看向投影石,“第一,原材料篩選缺乏標準,同一批次的七星草有效成分含量差異高達40;第二,煉製工藝存在致命缺陷,火候控製誤差超過15c,導致藥性融合不完全。”他指向圖譜中最混亂的區域,“這裡的靈力渦流就是工藝缺陷的直接體現,相當於用不同溫度煮同鍋藥,藥效自然天差地彆。”
商會會長周明遠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眉頭緊鎖:“林小友所言極是,我們請過不少丹師來看,都隻說是藥材問題,從未有人如此透徹地分析過工藝缺陷。”他看向在座的幾位長老,“但改進方案談何容易?原材料篩選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工藝改進更是動了老丹師的根本。”
一位白須長老忍不住反駁:“古法煉丹講究心手相應,哪能像工匠般定死規矩?火候隨心境變化纔是正道,年輕人怕是太理想化了。”他拂袖起身,丹藥樣本在靈力震動下微微跳動,“老夫煉丹三十年,從不用什麼‘標準’,不一樣煉出上品丹藥?”
林霄沒有動怒,反而微微一笑:“長老的經驗值得敬佩,但心手相應也需建立在科學基礎上。”他取出七星爐,將兩份看似相同的七星草分彆投入爐中,“請長老觀察,這兩株靈草外形一致,但內裡的靈力活性不同。”爐身亮起的光譜顯示,一株草的活性峰值在65,另一株隻有32,“用同樣火候煉製活性不同的藥材,結果必然天差地彆。”
他的話讓白須長老臉色微變,卻仍嘴硬:“那又如何?老夫憑手感就能分辨好壞。”林霄順勢追問:“若是批量采購十萬株靈草,長老能憑手感逐一分辨嗎?星辰商會每月流水百萬,靠手感篩選原材料,效率和準確率都無法保證。”
這句話直擊要害,周明遠立刻點頭:“林小友說到點子上了,我們上個月就因一批劣質藥材損失了三萬靈石。”他示意林霄繼續,“請說說具體方案,需要商會提供什麼支援,儘管開口。”
林霄將早已準備好的玉簡遞給眾人,上麵詳細記錄著兩套方案:“第一套是原材料標準化體係,分三步實施。”他啟用玉簡上的陣法,投影出詳細的流程圖,“首先建立靈草評級標準,用靈力光譜儀測定活性成分,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個等級,對應不同丹方需求;其次建立種植溯源機製,與萬藥穀簽訂直供協議,要求穀主提供帶有‘藥靈印記’的靈草,確保產地正宗;最後設立質檢工坊,配備石磊這樣的專業藥師,每批藥材抽檢率不低於30。”
石磊立刻補充:“我可以培訓質檢人員,用‘靈草共振法’快速檢測藥性。”他取出特製的銀針,刺入一株七星草,銀針頂端的寶石立刻亮起不同顏色的光芒,“通過顏色變化就能判斷成分是否達標,比傳統方法效率提升十倍。”
白須長老盯著銀針上的寶石光芒,眼中閃過驚訝:“這是……改良版的測靈針?”石磊點頭:“加入了現代光學原理,將靈力波動轉化為可視光譜,更直觀也更準確。”
林霄轉向第二套方案:“工藝改進方麵,我們不否定古法精髓,而是用科學方法量化經驗。”他調出九轉丹經中的控火圖譜,與現代溫度曲線疊加,兩者的峰值竟驚人地吻合,“丹神早已發現火候規律,隻是沒有用現代語言表述。我們要做的,是將‘文火慢燉’定義為55-65c,‘武火急攻’定義為120-150c,用陣法精確控製溫度變化。”
林小婉適時展開陣盤:“我設計了‘恒溫控火陣’,能將溫度誤差控製在±2c以內。”陣盤上的符文亮起,模擬出穩定的溫度曲線,“陣法與丹爐聯動,根據藥材種類自動調節火候,既保留丹師的靈力引導,又避免人為誤差。”她演示著如何通過陣盤預設程式,一鍵啟動“七星續命丹”的標準火候流程,操作簡單直觀。
“這不是讓丹師變成陣盤的奴隸嗎?”白須長老再次質疑,林霄卻搖了搖頭:“陣法隻是工具,如同丹爐是手臂的延伸。真正的丹道精髓在於藥性配伍和靈力引導,標準化能讓丹師擺脫重複勞動,專注於更高層次的創新。”他指向投影中傳統煉丹的失敗案例,“過去三年,商會因火候失控導致的報廢率高達23,標準化至少能將這個數字降到5以下。”
周明遠迅速計算起來:“按每月消耗五十萬靈石藥材算,降低18的報廢率,就能節省九萬靈石!”他拍板決定,“這兩套方案我都批準了!林小友需要多少人手和資源,立刻調撥!”
林霄卻提出了更深入的建議:“我們還需要建立‘丹藥資料庫’。”他取出陳默記錄的劣質丹藥資料,“將每次煉丹的引數、藥材批次、成品效果記錄存檔,用大資料分析最優方案。比如這味‘活脈丹’,當七星草活性60、火候70c、煉製時間8刻鐘時,藥效最佳,這些資料能指導後續生產。”
陳默補充道:“我可以用追蹤粉改良資料記錄符,每枚丹藥都帶有獨一無二的標記,消費者掃碼就能檢視生產資訊,既防偽又能收集反饋。”他展示著特製的符紙,接觸丹藥後會浮現出詳細的引數二維碼,“這樣還能建立口碑體係,優質丹藥自然能賣出好價錢。”
白須長老雖然仍有疑慮,但看到眾人都點頭讚同,也隻能哼了一聲:“老夫倒要看看你們能折騰出什麼花樣。”林霄卻主動邀請他:“長老經驗豐富,正好請您擔任工藝顧問,把關標準化流程中的古法細節。”這番話給足了台階,讓長老臉色緩和不少。
接下來的討論更加熱烈,林霄團隊與商會高層逐一敲定實施細節:周明遠負責協調資金和場地,三天內騰出西跨院作為質檢工坊;石磊帶人前往萬藥穀洽談直供協議,帶回第一批標準靈草;林小婉指導工匠改造丹爐,嵌入恒溫控火陣;陳默設計資料記錄符和掃碼係統;楚離和趙虎則負責安全保衛,確保改革期間不出亂子。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林霄看向周明遠,“需要建立獎懲機製,對嚴格執行標準的丹師給予提成獎勵,對屢次違規的進行培訓或調離崗位。”他強調,“標準化不是一刀切,而是在統一基礎上鼓勵創新,比如丹師可以在標準流程外新增個人心得,但核心引數必須達標。”
周明遠立刻叫來賬房先生:“按林小友說的,重新製定薪酬體係,把藥材利用率和丹藥合格率納入考覈。”他看向林霄的眼神充滿欣賞,“沒想到林小友不僅煉丹厲害,管理也有一套,真是年輕有為。”
當天下午,星辰商會就掛出了公告,宣佈啟動丹藥標準化改革,邀請林霄團隊擔任技術指導。訊息一出,整個望霞城都炸開了鍋,藥鋪老闆們紛紛跑來打探訊息,丹師們則分成兩派,保守派指責商會拋棄古法,革新派卻躍躍欲試,想看看新方法究竟效果如何。
林霄沒有理會外界的議論,帶著團隊在西跨院忙碌起來。石磊和質檢人員培訓靈草評級,銀針上的寶石光芒此起彼伏;林小婉指揮工匠改造丹爐,陣旗與爐身的符文漸漸融合;陳默在丹藥上張貼資料符,符紙閃爍著微光記錄著每一項引數。
三天後,第一批按新標準生產的七星續命丹出爐。周明遠親自抽檢,發現五十枚丹藥的靈力波動誤差全部控製在8以內,而過去這個數字通常是30以上。最令人驚喜的是,原材料利用率從65提升到了89,單爐產量增加了三成。
白須長老拿著新丹藥反複檢視,不得不承認:“火候均勻,藥性穩定,確實比以前好了。”他看向正在除錯光譜儀的林霄,語氣終於軟化,“年輕人,你這套方法……確實有道理,老夫願意加入改革。”
林霄笑著遞給他一份工藝手冊:“長老的經驗能讓標準更完善,比如您擅長的‘爆香提味法’,我們可以加入特殊工藝環節,作為精品丹藥的增值項。”這種尊重讓長老深受感動,立刻投入到標準細化工作中。
訊息傳到望霞城城主耳中,他親自來到商會視察,看到井然有序的質檢工坊和穩定優質的丹藥,當即決定將星辰商會的標準作為全城藥材貿易的參考規範:“若能推廣這種方法,望霞城的丹藥品質將提升一個大台階,對武者大會也是好事。”
周明遠趁機提出合作:“城主大人,我們計劃下個月舉辦‘丹藥標準化論壇’,邀請各大商會和丹師交流經驗,還請城主主持大局。”城主欣然應允,承諾提供護衛和場地支援。
夕陽透過窗櫺照進工坊,林霄看著忙碌的眾人,七星爐在手中微微發熱。他知道,這次改革隻是開始,將傳統丹道與現代知識結合的道路還很長,但眼前的成果讓他充滿信心。標準化不是束縛創新的枷鎖,而是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生的橋梁,正如九轉丹經所雲:“循規而不泥規,方能成其大。”
當第一批帶有溯源標記的丹藥擺上商會櫃台,立刻吸引了大量武者購買。一位老顧客對比新舊丹藥後驚歎:“效果一樣,但感覺更溫和,沒有以前那種燥熱感!”這樣的評價口口相傳,星辰商會的名聲迅速提升,訂單量比往常增加了五成。
林霄站在櫃台前,看著武者們滿意的笑容,心中湧起成就感。他的曆練之路不僅是提升個人修為,更是傳播正確的丹道理念,讓丹藥真正成為守護蒼生的力量。而這次與星辰商會的合作,正是將這份理念付諸實踐的第一步,未來還會有更廣闊的天地等待他們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