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醫者丹途 > 第194章 教學實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醫者丹途 第194章 教學實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青冥丹道學院的晨霧總帶著靈草的清苦,煉丹工坊的木門被學生們推開時,“吱呀”聲混著“叮叮當當”的金屬碰撞,在山坳間蕩開。工坊占地半畝,按“實踐難度梯度”劃分的三個區域界限分明:基礎區的二十台雙控丹爐泛著淡銀光澤,爐身貼著“新手操作指南”;進階區的靈脈模擬裝置正閃爍著淡藍靈光,能模擬高原、寒域、魔氣環境;創新區的大型聯合煉丹裝置如鋼鐵巨獸,連線著數塊實時資料光屏——這是林霄團隊耗時三月,專為實踐教學打造的“煉丹實戰場”。

“今日實踐課,核心隻有一個:在意外中找經驗。”林霄站在工坊中央的高台上,手中陽炎草的葉片映著晨光,“基礎區練清心丹,重點在‘儀器校準與細節控製’;進階區煉抗邪丹,要應對‘特殊藥材與環境變數’;創新區需拿出溫脈丹初步配方,關鍵在‘團隊協作與問題拆解’。記住,手冊教的是標準,實踐學的是應變。”

基礎區的阿岩攥著《清心丹煉製手冊》,指尖泛白。他是西境牧民之子,三個月前才接觸現代煉丹儀器,此刻麵對雙控丹爐的溫控麵板,連呼吸都放輕了。按手冊步驟,他先將靈髓液沿爐壁緩緩倒入,再舀入安神草粉末,按下“180c恒溫”鍵——可麵板上的數字剛跳到180,突然飆升至220,爐內藥汁瞬間冒起黑煙,焦糊味嗆得他連連咳嗽。

“停!彆慌,先看資料。”蘇瑤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她指著爐邊的實時成分儀,螢幕上紅色“無效聚合物”數值正以每秒05的速度攀升,“溫度異常導致藥材過度反應,先找異常原因。”

阿岩蹲下身,順著蘇瑤的目光看向丹爐進料口——靈髓液凝固的痕跡正覆蓋在溫控感測器上,像一層透明的痂。“我倒料時沒注意,灑在感測器上了……”他懊惱地捶了下大腿。

“這就是基礎實踐的意義。”蘇瑤取出軟布,蘸著靈泉水擦拭感測器,“手冊不會寫‘倒料要避開感測器’,但你摔過這一跤,下次就會下意識注意。現在試試‘預熱校準法’:空爐預熱到180c,等溫度穩定五分鐘再投料,能避免感測器誤判。”

阿岩重新操作,這次他先讓丹爐空燒,盯著麵板數字從室溫升至180,待數值穩定在±05c內,才用小勺一點點舀入靈髓液。當安神草粉末加入時,他突然想起《煉丹化學》課上“攪拌頻率影響藥效”的知識點,伸手將攪拌旋鈕調至“每分鐘30轉”——藥汁在爐內形成淡綠色漩渦,沒有一絲焦糊味。半個時辰後,淡綠色的清心丹從爐口滾落,成分儀顯示“有效成分96,雜質4”。

“比第一次好多了!”阿岩捧著丹藥,指尖因興奮微微顫抖。蘇瑤卻指著成分儀上的“雜質波動曲線”:“再練三爐,試試把攪拌頻率調到28轉/分,觀察雜質能不能降到3以下。經驗不是一次成功,是在‘調整-驗證-再調整’裡攢出來的。”

基礎區的其他新手也各有“驚魂時刻”:李青忘加靈髓液,煉出的丹藥呈灰白色,毫無靈光;趙小禾把安神草與破邪花的比例搞反,清心丹變成了苦膽味;周明煉完三爐都沒清理丹爐,殘渣在爐底結垢,導致第四爐藥汁沾壁——但沒人中途放棄,都在筆記本上記下“錯誤點
解決辦法”,比如李青寫“靈髓液是清心丹的‘靈基’,缺則無藥效,下次投料前對照配料表核對三次”;趙小禾畫了“藥材配比表”貼在丹爐旁。工坊裡的焦糊味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清心丹特有的淡香。

進階區的寒生正對著冰棘果皺眉。這顆通體冰藍的果實是北境特供藥材,按任務要求需加入抗邪丹中,可剛放進丹爐,果肉就開始融化滴水,控溫麵板上的“濕度預警”燈瘋狂閃爍,數值從正常的40飆升至65。

“冰棘果的抗凍蛋白在150c以上會失活,融化後會稀釋藥汁。”寒生翻出《現代藥材學》筆記,上麵隻寫了“低溫儲存”,卻沒提“融化後補救方案”。他急得額頭冒汗,轉身衝向正在除錯靈脈穩定器的石磊。

石磊沒直接給答案,而是遞過一台巴掌大的水分分離儀:“先測當前藥汁濕度,算清需分離的水量,再調整溫控模式。記住,冰棘果的抗邪因子沒消失,隻是被水分稀釋了,找到‘分離水分不破壞有效成分’的平衡點,就是今天的收獲。”

寒生回到丹爐前,將分離儀探頭插入藥汁——螢幕顯示“濕度65,需分離25水分”。他按下丹爐的“低溫分離”鍵,將溫度從205c降至120c,同時啟動分離儀的“負壓模式”。淡藍色的水蒸氣從爐頂的冷凝管排出,濕度數值以每分鐘1的速度下降。當數值回到40時,他迅速將溫度調回205c,繼續煉製。

一個時辰後,冰藍色的抗邪丹出爐,成分儀顯示“抗邪苷含量19,達標”。寒生在筆記本上畫了“冰棘果處理流程圖”,標注“預處理:-10c冷凍4小時,減少融化;應急方案:120c低溫分離,負壓速率2l/分鐘”,還特意補充“可在爐底鋪吸水石(多孔靈岩石),提前吸附水分”。

進階區的其他學生也在應對“非標準挑戰”:吳磊遇到受潮的破邪花,按石磊教的“靈火烘乾法”,用300c靈火快速烘烤10秒,既去除潮氣又保留抗邪因子;鄭雪煉藥時遭遇靈脈波動,爐溫忽高忽低,她啟用靈脈穩定器,將波動幅度控製在±2c內;方浩誤加了被魔氣汙染的靈草,急中生智撒入05g淨化丹粉,中和了魔氣殘留——這些在課堂上沒講過的“意外”,都成了他們筆記本上的“獨家經驗”。

“課堂教的是‘理想情況’,實踐練的是‘現實應對’。”林霄巡視時,翻看了寒生的筆記本,在“吸水石”備注旁畫了個五角星,“下次實踐課,你可以帶塊吸水石來,給基礎區的學弟學妹演示,把你的經驗變成大家的知識。”

創新區的長桌旁,小雅小組的爭論聲此起彼伏。他們的任務是研發“北境溫脈丹”——既要保留抗邪丹的藥效,又要加入溫性輔料,解決北境修士靈脈受寒的問題。

“加05g溫靈草!藥理課上說它溫性溫和,不會引發靈脈燥熱。”小雅指著輔料清單,語氣堅定。副組長阿芷卻搖著頭,調出學院的“藥材資料庫”:“溫靈草產量低,北境一年隻能產出50斤,要是批量生產,根本不夠用。不如加暖陽花,北境荒原遍地都是,成本還不到溫靈草的十分之一。”

“可暖陽花溫性太強,長期服用會導致火靈根修士靈脈擁堵!”小組裡的阿木反駁,他翻出之前的藥理實驗資料,“上次測試,服用暖陽花丹藥的火靈根修士,30出現了靈脈滯澀的症狀。”

三人僵持不下,隻好去請教正在除錯聯合煉丹裝置的石磊。石磊沒替他們做決定,而是開啟“輔料配伍模擬係統”:“把兩種輔料的溫性係數、成本、副作用資料輸進去,看看有沒有折中方案。”

係統執行五分鐘後,螢幕上跳出“混合配比”建議:“03g溫靈草
02g暖陽花,溫性係數達標,成本降低60,副作用發生率降至5以下”。小組眼前一亮,立刻按這個比例配輔料,加入抗邪丹藥汁中,啟動裝置——可煉到一半,成分儀突然報警:“溫性因子與抗邪因子衝突,抗邪苷含量從20降至12”。

“怎麼會這樣?”小雅慌了,趕緊暫停裝置。阿芷翻出《丹藥反應動力學》筆記,突然拍了下桌子:“我知道了!溫性因子的活性溫度是180c,抗邪因子要205c,現在同步加熱,溫性因子先反應,反而破壞了抗邪因子的結構!”

“那分階段加料!”阿木提議,“先煉抗邪丹核心,等溫度升到205c,抗邪苷穩定後,再降溫到180c加輔料,最後保溫10分鐘讓兩者融合。”

小組立刻調整方案:先不加輔料,按正常流程煉抗邪丹,待成分儀顯示“抗邪苷含量穩定在20”,再將溫度降至180c,倒入溫靈草與暖陽花的混合粉末。這次,光屏上的資料一路平穩——抗邪苷含量18,溫性因子含量06,兩者無衝突。

“成了!”小雅捧著泛著淡金光澤的溫脈丹,激動得聲音發顫。石磊用檢測儀測完藥效,笑著點頭:“不僅達標,還解決了北境的原料難題,這就是創新實踐的價值——不是憑空造新,是在問題裡找最優解。”

傍晚的餘暉透過工坊的天窗,灑在滿地的丹藥碎屑與筆記本上。林霄召集所有學生,圍站在工坊中央的“經驗牆”前,牆上已貼滿了今日的“實踐小貼士”。

“誰來分享今天最難忘的收獲?”林霄的目光掃過眾人。

阿岩舉起筆記本,上麵畫滿了紅圈:“我知道了煉丹前要檢查感測器、清理丹爐,這些手冊沒寫的細節,比理論還重要。比如倒靈髓液時,要貼著爐壁慢倒,避免灑到感測器上。”

寒生展示了他的“冰棘果處理流程圖”:“遇到特殊藥材,不能隻按手冊來,要結合它的特性想辦法。比如冰棘果怕熱,就用低溫分離;怕潮,就用吸水石,這些都是試出來的經驗。”

小雅小組捧著溫脈丹,分享了團隊協作的心得:“爭論不是浪費時間,每個人的想法都能補全漏洞——阿芷關注成本,阿木關注副作用,我關注藥效,合在一起纔是完整的方案。”

林霄指著經驗牆,語氣鄭重:“今天的實踐結束了,但經驗的積累才剛開始。這些貼在牆上的小貼士,你們筆記本上的錯誤記錄,都是比丹藥更珍貴的財富。我會把這些經驗整理成《煉丹工坊實踐手冊》,供以後的學生學習;同時,學院會組織‘宗門實踐’‘邊境支援’活動,讓你們在更複雜的場景中淬煉能力。”

離開工坊時,阿岩還在修改“清心丹煉製步驟(修訂版)”,在“投料”環節加了三條備注;寒生去了藥材倉庫,想看看其他北境藥材的特性;小雅小組已經約好,明天一早就去靈脈修複院,讓北境修士測試溫脈丹的實際效果。

工坊的燈漸漸熄滅,空氣中仍殘留著丹藥的清香,經驗牆上的紙條在夜風裡輕輕晃動。林霄站在門口,望著學生們離去的背影,心中瞭然:教學實踐的真諦,從來不是讓學生“練會煉某一種丹”,而是讓他們學會“在未知中找方法,在錯誤中攢經驗”——這些藏在細節裡的智慧,終將讓他們從“按手冊操作的新手”,成長為“能應對任何意外的實戰煉丹師”。

而青冥丹道學院的煉丹工坊,也將繼續成為“經驗的孵化器”,讓每一次試錯、每一次調整、每一次協作,都轉化為推動丹道進步的力量,為蒼玄大陸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懂理論、能實踐、會創新”的新丹道守護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