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醫者丹途 > 第257章 傳承考驗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醫者丹途 第257章 傳承考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蒼玄丹道學院的“傳承試煉場”外,三十名候選者肅立成列——他們中有丹道學院的優秀學子,有各流派推薦的核心弟子,甚至有來自偏遠小鎮的民間醫者,都是經聯盟篩選出的“丹道潛力者”。林霄站在試煉場入口,手中握著一塊刻有“守脈護蒼生”字樣的靈脈令牌,身後的試煉場大門上,懸浮著四層考驗的全息投影:“理念辨真、靈脈實戰、民生抉擇、初心叩問”。

“今日的考驗,選的不是‘最會煉丹的人’,而是‘最懂丹道為何物的人’。”林霄的目光掃過每一位候選者,聲音莊重,“蒼玄丹道的傳承,不僅是技術的傳遞,更是初心的延續——若忘了‘守脈護蒼生’的根本,再精湛的丹術,也隻是空談。”

試煉場第一層“理念堂”內,三十名候選者圍坐在靈脈投影屏前,螢幕上迴圈播放著兩個案例:一是火離用“聖火
暗物質”煉製穩脈丹時,既保留上古控火訣又結合現代能量檢測的過程;二是某修士用“暗物質強行混合靈脈草”煉丹,雖短期提升藥效,卻導致靈脈汙染的後果。

“請諸位回答:何為‘現代與傳統融合’?兩者的邊界在哪裡?”林霄的聲音透過靈脈傳聲符響起,“限時一炷香,以書麵形式闡述,需結合《蒼玄丹醫融合大典》的核心理論。”

候選者們紛紛提筆,卻出現了明顯分歧:有的隻強調“技術創新”,認為現代檢測儀器能替代傳統經驗;有的則固守“傳統至上”,覺得融入現代元素是對丹道的褻瀆;唯有少數幾人,提到了“理念為魂,技術為器”——來自民生丹道派的少年阿墨,在答卷中寫道:“融合不是‘技術疊加’,而是‘以傳統理念定方向,以現代技術補不足’,如火離師兄用現代儀器控暗物質濃度,是為了更好實現上古‘陰陽調和’的丹道魂,而非背離傳統。”

一炷香後,答卷由林霄與趙烈、李雪共同評審。那些隻重技術或固守傳統的答卷,均被標注“理念偏差”,直接淘汰;包括阿墨在內的十五名候選者,因精準抓住“理念為魂”的核心,進入下一層考驗。林霄看著淘汰者的背影,輕聲道:“連融合的本質都辨不清,怎會懂傳承的重量?”

第二層考驗設在試煉場的“模擬靈脈區”,這裡複刻了西境常見的“複合型靈脈損傷”:節點僵化、周邊土壤靈脈流失、能量流動紊亂,與冰月曾修複的靈脈問題如出一轍。林霄給每位候選者發放了相同的材料:冰魄靈核碎片、丹魂草種子、靈脈本源液,以及一份《靈脈修複基礎指南》。

“限時三個時辰,修複指定靈脈節點。”林霄補充規則,“可自主選擇修複方式,但需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修複後靈脈活性需達80以上;二是三個月後(模擬時間流速),靈脈仍能保持穩定,無二次損傷。”

不少候選者為求“速成”,直接將靈脈本源液注入僵化節點——短期內,節點活性確實飆升至90,但模擬三個月後,因土壤靈脈流失,活性驟降至40,觸發“二次損傷”淘汰機製;而阿墨與另外五名候選者,則效仿冰月的“靈脈生態修複法”:先在節點周圍種植丹魂草,用稀釋的本源液澆灌土壤,待草芽破土後,再將冰魄靈核碎片嵌入節點,以“草養脈、脈護草”的方式緩慢修複。

三個時辰後,他們修複的節點活性雖僅達85,但模擬三個月後,活性仍穩定在82,且土壤靈脈濃度提升了15。“靈脈修複,不是‘救急’,而是‘護久’。”林霄走到阿墨身邊,看著他種下的丹魂草,“你沒追求短期資料,反而關注生態迴圈,這正是靈脈傳承需要的‘長遠眼光’。”

此輪過後,僅餘六人進入第三層考驗。

第三層考驗的場景,是試煉場複刻的“南境災荒小鎮”:小鎮因靈脈斷裂,百姓無糧可吃,還爆發了“風寒症”;同時,鎮上有三名修士因靈脈僵化,急需“穩脈丹”救治——但候選者手中的資源,僅夠煉製十份“靈脈稻種丹”(可讓百姓種下靈脈稻,解決饑荒)或三枚“穩脈丹”,無法兩全。

“給你們半個時辰,做出選擇,並闡述理由。”林霄的聲音不帶情緒,卻像一塊巨石,壓在每位候選者心頭。

有人猶豫再三,選擇了“穩脈丹”,認為“修士能保護小鎮,救修士就是救更多百姓”;有人試圖“拆分資源”,結果稻種丹藥效不足、穩脈丹也無法成型,雙雙失敗;唯有阿墨與另外兩名候選者——來自靈溪穀的醫者青禾、靈脈生態派的弟子楚舟,選擇了“靈脈稻種丹”。

“修士有自保之力,可百姓連活下去的機會都沒有。”阿墨的聲音雖輕,卻很堅定,“林院長說,丹道的根在百姓——若百姓沒了,護靈脈、修丹術,又有何意義?”他還補充道,“可留下部分靈脈草殘渣,煉製簡易‘風寒膏’,先緩解百姓病症,待稻種長成後,再聯合守脈堂救治修士。”

林霄眼中閃過讚許:“抉擇見初心——丹道不是‘精英的工具’,而是‘百姓的依靠’。你們選的不是‘放棄修士’,而是‘先保根本’,這正是民生丹道的核心。”

此輪淘汰三人,僅剩阿墨、青禾、楚舟進入最終考驗。

試煉場最後一層“初心閣”內,沒有複雜的道具,隻有一麵刻滿上古丹道銘文的“叩心鏡”——這麵鏡子由靈脈之心碎片製成,能映出人心深處的“雜念”,唯有初心純粹者,才能看到鏡中“守脈護蒼生”的虛影。

林霄讓三人依次站在鏡前,輕聲發問:“若有一天,煉製‘能讓你突破丹聖’的丹藥,與煉製‘能救千萬百姓’的丹藥,需用同一份珍稀材料,你選哪一個?”

青禾鏡中閃過一絲猶豫,坦言:“會先糾結,但最終會選救百姓——隻是不敢說毫無雜念。”

楚舟鏡中出現“流派榮譽”的虛影,他低頭道:“我會選救百姓,但會擔心無法帶領流派發展,辜負師門期望。”

輪到阿墨時,鏡中清晰映出“百姓田間勞作”的畫麵,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選救百姓——丹聖之位再高,不如百姓能吃上一口熱飯;流派榮譽再重,不如靈脈能安穩存續。”

林霄走上前,將手中的“守脈令牌”遞給三人,卻在令牌上分彆刻下不同的字:阿墨的令牌刻“民生傳承”,青禾的刻“丹醫傳承”,楚舟的刻“靈脈傳承”。“你們的初心雖有細微差異,卻都守住了‘護蒼生’的根本。”林霄解釋,“阿墨懂百姓之需,可承民生丹道;青禾通丹醫協同,可傳丹醫融合之術;楚舟重靈脈長遠,可繼靈脈生態之責——蒼玄丹道的傳承,本就該多元共生,而非單一標準。”

考驗結束當日,丹道學院的“傳承儀式”上,林霄將三人帶到丹道圖騰柱前,親手將令牌嵌入柱身——柱身瞬間亮起三道光帶,分彆對應“民生”“丹醫”“靈脈”,與之前火離、冰月等人的流派光帶交織,形成一幅完整的“丹道傳承圖譜”。

“從今日起,你們三人便是蒼玄丹道的‘核心傳承者’,需記住三點:一不謀私利,二不搞壁壘,三不忘百姓。”林霄的聲音傳遍廣場,“未來,你們要帶領更多人,將‘守脈護蒼生’的理念,種到蒼玄大陸的每一寸土地上。”

阿墨、青禾、楚舟齊聲應道:“定不負院長所托,不負丹道初心!”

廣場上,各流派代表紛紛上前祝賀,火離將《暗物質丹藥精準控能手冊》遞給楚舟:“靈脈修複若需暗物質技術,隨時找我;”冰月將“多效適配冰晶”配方交給青禾:“丹醫協同若需靈脈穩定,這配方能幫上忙;”石磊則拉著阿墨的手,遞上《平民煉丹手冊》:“民生丹道的路還長,我們一起走。”

夕陽下,傳承令牌在圖騰柱上泛著淡金色的光,與靈脈網路的綠光交織。林霄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滿是釋然——他設定的考驗,從未想過“選出唯一的傳承者”,而是要找到“能共同守護傳承的人”。蒼玄丹道的未來,不在某一個人的手中,而在無數個“懂初心、敢擔當”的丹師心中,在每一次“為百姓煉丹、為靈脈守護”的實踐中。

這場傳承考驗,不是終點,而是蒼玄丹道“薪火相傳”的新。隨著阿墨、青禾、楚舟的成長,隨著更多年輕丹師的加入,“守脈護蒼生”的理念,終將在蒼玄大陸的土地上,代代相傳,永不熄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