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丹途 第63章 實驗難題
研究堂的低溫實驗室裡,寒氣順著冷凝釜的縫隙絲絲滲出,在地麵凝結成一層薄冰。林霄盯著靈力監測儀上跳動的紅色警報,指節因用力而泛白——這已是今日節,泛黃的紙頁上記載著:“至寒則僵,至熱則散,唯陰陽相濟方能靈動。”魏長風的批註用硃砂寫在頁邊:“需以心火溫養寒氣,方能讓冰中靈氣保持活態。”
“心火溫養?”林霄喃喃自語,突然想起玄火丹宗的地火淬煉術。他立刻調整實驗方案,在冷凝釜的夾層中注入地心火髓的粉末,試圖用微量的熱能中和過度的寒氣。當雷靈花再次被放入釜中,靈氣凝聚的過程果然平穩了許多,液態的雷光在陣盤上緩緩流動,像一條溫順的紫色小溪。
就在所有人以為實驗成功時,意外再次發生。當液態靈氣即將注入藥材的瞬間,地心火髓的熱能突然失控,釜內溫度驟升十度,原本穩定的靈氣團立刻沸騰起來,在低溫與高溫的劇烈碰撞中炸成了光霧。監測儀的警報聲刺耳地響起,這次的靈氣逸散率竟高達七成,比未使用冷凝術時還要糟糕。
“怎麼會這樣……”蘇瑤看著被光霧燻黑的實驗台,眼圈微微泛紅。她手中的記錄冊上,已經畫滿了各種失敗的靈氣軌跡圖,有的像雜亂的蛛網,有的像斷裂的鎖鏈,沒有一種能達到理論構想中的流暢形態。
林霄卻突然笑了,笑聲在冰冷的實驗室裡顯得格外清晰。他指著釜壁上殘留的淡紫色痕跡:“至少我們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單純的低溫或高溫都不行,必須找到精確的平衡點。”他將地心火髓的用量減半,又在陣盤上增加了三個溫度調節符文,“再試一次,這次我們用靈力實時監控溫度變化,每上升半度就注入一次玄冰寒氣。”
第十八次實驗開始了。蘇瑤緊盯著溫度控製器,指尖在靈力閥門上懸停,隨時準備調節;林霄則全神貫注地引導靈氣流動,精神力像細密的網,試圖捕捉每一絲靈氣的波動。當液態靈氣在釜中形成時,他小心翼翼地注入萬分之一的地心火髓能量,紫色的靈氣團輕輕震顫了一下,表麵泛起細密的漣漪。
“成了!”蘇瑤激動地低呼。然而話音未落,靈氣團突然劇烈旋轉起來,像一個失控的漩渦,將周圍的寒氣儘數吸入,瞬間凍結成堅硬的冰塊。林霄試圖用靈力融化冰塊,卻發現這團靈氣已經徹底失去活性,變成了一塊毫無用處的冰晶。
連續的失敗讓弟子們漸漸失去信心。負責記錄資料的弟子不小心碰倒了裝冰魄晶的玉盒,晶體滾落一地,發出清脆的碎裂聲。“或許……這根本行不通。”有弟子小聲嘀咕,“傳統方法雖然效率低,但至少穩定,我們何必折騰這些?”
林霄沒有責怪他們,隻是撿起一塊碎裂的冰魄晶,對著光觀察其中凍結的靈氣:“你們看,這些靈氣雖然被困住,卻沒有消失。”他將晶體放在掌心,用體溫慢慢融化,“問題就像這層冰殼,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既能保持低溫,又不凍結靈氣活性的方法。”
他想起萬蠱門《蟲媒藥經》中記載的“活凍術”——用特殊的蠱蟲分泌物包裹生物,使其在低溫下保持冬眠狀態,既不消耗能量,又不失活性。“或許可以引入第三種介質。”林霄的目光落在牆角的冰脈雪蓮上,這種雪蓮的汁液能在零下五十度不結冰,且蘊含著溫和的活性因子。
新的實驗方案很快製定出來:用冰脈雪蓮的汁液混合冰魄晶粉末,製成特殊的冷凝劑;在陣盤中加入“活凍術”的簡化符文,模擬蠱蟲分泌物的作用。當雷靈花的靈氣再次凝聚時,淡紫色的液態靈氣表麵果然形成了一層半透明的保護膜,既隔絕了過度的寒氣,又保持了內部的流動性。
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至。這層保護膜雖然解決了活性問題,卻像一道無形的屏障,阻止了靈氣向藥材內部滲透。林霄嘗試用聚靈陣強行突破,結果保護膜破裂,靈氣再次失控暴走,將實驗台炸出一個深坑。飛濺的碎片劃傷了蘇瑤的手臂,淡藍色的血珠在低溫下瞬間凝結成冰晶。
“彆再試了!”蘇瑤按住流血的傷口,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了下來,“已經有三名弟子受傷了,再這樣下去……”
林霄看著她手臂上的傷口,又看了看那些因實驗失敗而情緒低落的弟子,心中像被重錘擊中。他沉默地走到窗前,望著藥圃中在寒風中搖曳的靈草——它們在自然環境中吸收靈氣,從不需要刻意控製,卻能完美地將能量轉化為自身的一部分。“或許我們搞錯了方向。”他突然開口,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平靜,“控製不是禁錮,引導纔是關鍵。”
他重新設計實驗方案,這次不再追求完全的凝聚,而是讓靈氣保持半凝聚狀態,像粘稠的液體一樣緩緩流動。他將陣盤上的控製符文去掉大半,隻保留引導方向的基礎紋路,又將冷凝溫度提高到零下三十度。當雷靈花的靈氣在釜中形成淡紫色的“靈漿”時,林霄沒有急於注入藥材,而是讓它在陣盤中自然流動了整整一個時辰。
奇跡就在這時發生。流動的靈漿在與空氣的接觸中,漸漸形成了穩定的分子結構,既保持了液態的流動性,又具備了固態的穩定性。當林霄將靈漿引導向藥材時,它們像有了生命般,順著藥材的脈絡緩緩滲透,沒有一絲浪費,也沒有一絲抗拒。
靈力監測儀上的曲線終於穩定地突破了九成五,並且持續保持平穩。林霄和蘇瑤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激動的光芒。然而他們沒有注意到,在靈漿完全滲入藥材後,釜壁的角落殘留著一絲極淡的黑色霧氣——這是過度使用雪蓮汁液產生的副作用,雖然微弱,卻為下一次實驗埋下了隱患。
夜幕降臨時,林霄將今日的實驗記錄整理成冊,封麵寫著“實驗難題:靈氣凝聚與活性的平衡”。他在結尾處寫道:“解決之道或許不在於強行控製,而在於理解靈氣的本性,找到與自然規律相契合的方法。”窗外的月光透過冰霜覆蓋的窗櫺,在紙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像一個個等待被破解的謎題。
趙青陽長老不知何時出現在實驗室門口,看著那些散落的實驗器材和弟子們疲憊卻充滿期待的臉龐,輕輕歎了口氣:“大道至簡,有時候最難的不是創造,而是放下執念。”他留下一瓶“活氣散”,這種丹藥能中和過度冷凝對靈氣的損傷,“或許這瓶藥,能幫你們找到想要的答案。”
林霄握著那瓶丹藥,心中豁然開朗。他知道,實驗難題不會一蹴而就,但每一次失敗都是向成功邁進的一步。隻要堅持探索,終會找到解決之道,讓“靈氣冷凝萃取術”從理論變為現實。研究堂的燈光在寒夜中依舊明亮,照亮了那些散落的冰晶,也照亮了林霄眼中不屈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