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樹 第544章 升級星軌號迫在眉睫
星軌號的維修艙裡,金屬敲擊聲與能量除錯的嗡鳴交織成一片忙碌的交響。林夏蹲在左舷引擎旁,指尖拂過星核合金錶麵的裂紋——這些在失衡之淵邊緣被暗物質流撕裂的痕跡,即便用平衡原漿修補過,仍能看到能量流動時的阻滯。她將檢測儀貼在裂紋處,螢幕上跳動的資料流刺眼地紅著:“引擎輸出功率衰減37%,能量轉化率降至61%,無法承受超光速躍遷。”
李強扛著一卷新的能量傳導管從艙外進來,金屬管在他肩頭發出沉悶的碰撞聲。“剛從倉庫領的超合金管,耐溫上限比原來高兩倍。”他將管子靠在牆邊,額角的汗珠順著下頜線滑落,“但技師說,光換管子沒用,整個傳導係統都得改。上次在銀河係邊緣,就是因為傳導延遲,差點讓我們撞上時空壁壘。”
小張趴在主控台下方,半個身子埋在密密麻麻的線路中。他手裡的焊槍噴出藍色的火花,將一根斷裂的光纖與新介麵連線,嘴裡還叼著一把螺絲刀:“導航係統的誤差率超過8%了!總錨點校準後,銀河係的時空坐標全變了,老的星圖資料庫根本跟不上,剛才模擬躍遷時,差點把我們算進隕石帶。”
三人對視一眼,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無需言說的共識:星軌號,這艘陪伴他們穿越了無數星雲與險境的飛船,已經跟不上新的平衡使命了。
維修艙的全息投影突然亮起,新晶石懸浮在中央,投射出星軌號從出廠到現在的全息影像——畫麵裡,它在穀神星的硝煙中初次展露鋒芒,在無名星的時空亂流裡艱難轉向,在迷霧星域用平衡原漿淨化混沌,在**之星抵禦過幻晶的精神侵蝕……每一道傷痕都記錄著一場生死考驗,每一次修複都見證著他們的成長。
“它陪我們走了太遠。”林夏的聲音有些沙啞,影像中星軌號在失衡之淵邊界被能量壁壘彈回時的劇烈震顫,彷彿還能透過艙體傳來,“但現在的宇宙不一樣了。總錨點啟用後,平衡與混沌的能量流動速度加快了三倍,鐵爪族的殘餘勢力在暗星雲裡改造了戰艦,連智星人都造出了能與我們並駕齊驅的共生飛船。”
小張調出一組對比資料:星軌號的防禦係統對新型混沌因子的攔截率僅為49%,而x星球用共生技術改造的飛船能達到92%;他們的掃描範圍最大是5光年,遺忘星新研發的量子雷達能覆蓋12光年;最關鍵的是,星軌號的能源核心依然依賴傳統的星核燃料,而總錨點輻射範圍內的文明,已經開始使用平衡與混沌融合的“雙生能量”。
“不是我們不夠好,是世界變得太快。”李強拿起一塊從智星人那裡換來的生物晶片,晶片在他掌心微微發光,“他們用總錨點的能量晶體改造了飛船的運算中樞,能直接與星球的生命核心共鳴。我們上次在恒河平原,要是有這東西,就能提前預警那場能量漩渦了。”
升級方案的討論從清晨持續到深夜,維修艙的白板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公式與草圖,又被一次次擦掉重寫。最初的分歧尖銳而直接:李強堅持要強化武器係統,在引擎旁加裝兩門粒子炮,“防人之心不可無,鐵爪族的殘部說不定就在哪個星雲裡等著”;小張則想優先升級導航與掃描係統,“知道敵人在哪比能打多遠更重要”;林夏卻指著能源核心的圖紙,眉頭緊鎖:“不解決能源問題,所有升級都是空談——雙生能量的轉化率提不上來,裝再多武器也隻是擺設。”
爭論陷入僵局時,新晶石突然投射出一段影像:那是他們在x星球見過的共生飛船,船體與森林的根係纏繞共生,能量帆吸收恒星風時,會像樹葉一樣舒展,遇到隕石帶又能像花瓣般收攏。“共生不是依附,是融合。”木老的聲音彷彿從遙遠的星空中傳來,“最好的飛船,應該像星球的一部分,而不是闖入者。”
林夏的眼睛突然亮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我們不是要‘改造’星軌號,是要讓它‘進化’——像x星球的共生文明那樣,讓它與平衡能量、甚至混沌能量共生。”
新的方案在黎明時分逐漸清晰,白板上的草圖終於有了連貫的輪廓:
能源核心是重中之重。他們要將混沌核心碎片嵌入星核燃料艙,與平衡原漿形成“雙生迴圈”——就像總錨點的陰陽結構,讓兩種能量在覈心中互相轉化,輸出功率至少提升兩倍,同時能自動吸收周圍環境中的遊離能量,解決長途航行的燃料危機。小張計算過,這種設計能讓星軌號在失衡之淵邊緣停留的時間從三天延長到一個月。
防禦係統要借鑒x星球的共生技術。在星核合金錶麵覆蓋一層“活性薄膜”,薄膜由基因工程培育的特殊藻類與納米機器人混合而成——平時像普通的金屬外殼,遇到攻擊時會迅速增殖,用藻類的光合作用中和能量衝擊,納米機器人則負責修複損傷。林夏在實驗室試過,這種薄膜對混沌因子的攔截率能達到89%,遠超現在的49%。
導航與掃描係統必須接入總錨點的實時資料。小張計劃在艦橋頂部安裝一個“平衡信標”,直接與地球的生命核心和總錨點連線,將星圖的更新速度從原來的24小時縮短到實時同步,誤差率控製在0.5%以內。“以後躍遷就像走在自家院子裡,再也不用擔心撞進時空壁壘了。”他興奮地在圖紙上畫了個大大的對勾。
武器係統的改造最具爭議,最終他們選擇了“非殺傷性淨化”路線。保留兩門基礎能量炮用於自衛,新增三座“平衡波發射器”——這種裝置能發射金黑交織的能量波,不摧毀目標,而是像在**之星做的那樣,中和其中的混沌因子,讓敵人的武器失效卻不傷及性命。“我們是平衡者,不是戰士。”李強在方案旁寫下這句話時,語氣比誰都堅定。
最關鍵的升級藏在駕駛艙——林夏堅持要在主控台中央嵌入一塊與新晶石同源的感應水晶,讓飛船能直接讀取駕駛者的意識。“在時空隧道裡,我們浪費了太多時間在操作上。”她回憶起被黑袍人影的精神力攻擊時的手忙腳亂,“以後,想法到行動的時間要壓縮到零。”
方案確定的那天,基地的工程師們都被召集到維修艙。當林夏展開圖紙時,老技師們先是咋舌,隨即眼裡燃起了興奮的光——這種融合了平衡原漿、混沌核心、共生技術與意識感應的設計,完全顛覆了傳統的飛船製造理念。
“這哪是升級,是造一艘全新的飛船!”負責能源係統的老周摸著下巴,眼裡閃著精光,“雙生核心的迴圈管道得用記憶金屬,不然兩種能量對衝時會炸掉。我知道倉庫裡有一批從守望者號殘骸裡回收的材料,正好能用。”
負責防禦係統的陳姐已經開始調配藻類培養液了:“活性薄膜的基因序列得改改,加入一點平衡素,這樣才能適應宇宙裡的極端環境。給我三天,保證培育出第一批樣本。”
升級工程正式啟動的那天,陽光透過維修艙的天窗,照在星軌號斑駁的艦體上。林夏、李強和小張站在飛船前,看著工程師們忙碌的身影,突然覺得像在看著一個老朋友準備踏上新的旅程。
“它會疼嗎?”小張輕聲問,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口袋裡的能量傳導管。
李強拍了拍他的肩膀:“疼才說明在成長。就像我們在遺忘星學會接納過去,在總錨點懂得融合對立,它也得經曆這場蛻變。”
林夏望著嵌入星核燃料艙的混沌核心碎片,它正與平衡原漿產生微弱的共鳴,像兩顆正在同步跳動的心臟。“等升級完成,我們去趟失衡之淵。”她的聲音帶著期待,“這次,不是為了對抗,是為了看看它真正的樣子——用一艘能與混沌共生的飛船。”
星軌號的引擎突然發出一聲低鳴,像是在回應她的話。維修艙裡,火花飛濺,能量流轉,一場脫胎換骨的進化正在悄然進行。沒有人知道升級後的星軌號會是什麼模樣,但每個人都相信,它將帶著平衡者的使命,飛向更遙遠的星海,應對更複雜的挑戰。
因為真正的夥伴,從不會在時代的浪潮中掉隊。它們會和你一起,在蛻變中變得更強,在進化中找到新的平衡之道。而星軌號的升級,不過是這場漫長旅程中,又一次向著未知的勇敢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