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魂委托簿 第232章 剩餘物證的深度分析
丁浩靠在警車門邊,手還插在褲兜裡。鑰匙貼著指尖,涼得發麻。他沒動,也沒抬頭看沈墨,隻是盯著地麵那道裂開的水泥縫,腦子裡還在回放剛才倉庫裡的畫麵——燒焦的引信、整齊的焊點、牆上的鉛筆線。
沈墨從技術組手裡接過最後一個證物袋,轉身走向指揮車。他的鞋踩過濕泥,留下一串深淺不一的腳印。車門拉開,燈光照出裡麵堆滿的資料夾和膝上型電腦。他把袋子放在桌上,開啟密封口,取出那張折疊過的市集地圖。
“硝酸銨樣本送檢了。”他說,聲音不高,“衣服也帶回來了。”
丁浩慢慢走進來,在角落的椅子上坐下。他不想碰任何東西,怕自己一伸手就會抖。但沈墨遞來的工裝服還是接了過去。深藍色布料有些粗糙,袖口磨出了毛邊。他低頭聞了一下,不是單純的魚腥味,是混著機油燒過後留下的那種悶氣,像鐵鍋煎久了沒洗的底。
“是他穿過的。”丁浩說。
沈墨點頭。“技術組正在比對纖維。如果能確認這件衣服出現在爆炸現場的三輪車上,就能把所有物證串起來。”
丁浩沒說話,把衣服輕輕放回桌上。他的太陽穴還在跳,像是有根線在往裡拉。他知道不能再深探了,可手指還是不受控製地蜷了一下。
另一邊,檢測報告剛傳回來。沈墨翻開第一頁,眉頭皺緊。硝酸銨純度很高,但含有微量雜質。他撥通內線電話,讓技術員調取近三年非法炸藥案件資料庫。幾分鐘後,螢幕跳出一條匹配記錄——某停產化工廠曾流出一批副產物穩定劑,成分與本次殘留物高度吻合。
“不是臨時做的。”沈墨低聲說,“這些材料,他囤了很久。”
丁浩閉著眼,聽見這句話才睜開。他想起王桂蘭魂魄最後的情緒——不是恐懼,而是完成某件事後的平靜。就像修好一輛車,擦乾淨手,關掉燈離開。
“他計劃很久了。”丁浩說,“不是臨時起意。”
沈墨看著他,沒回應,轉頭繼續翻看另一份報告。夾克內襯提取到的纖維已經完成顯微比對,結果顯示與爆炸現場鐵皮碎片上附著的纖維完全一致。這意味著,這人不僅穿過這件衣服,還曾近距離接觸過改裝車輛。
“身份還是查不到。”沈墨合上檔案,“沒有購買記錄,沒有監控拍到他買衣服的畫麵,也沒有指紋或dna。”
丁浩靠在椅背上,呼吸變慢。他知道這種乾淨不是巧合。秦北川從不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也不會留下不該留的東西。可那些被故意留下的,一定有用意。
沈墨重新拿起那張地圖。紙張邊緣鋸齒狀,像是從本子上撕下來的。正麵畫著市集佈局,幾個紅圈標出不同位置,其中一個寫著“10:00客流最大”。背麵有幾行字:“潑柴油,混氣味”“午前引爆”“避開巡邏崗”。
“這不是草圖。”沈墨指著紅圈區域,“這裡是監控死角,又是人流高峰段。他選的時間和地點,都是最不容易被發現的時候動手。”
丁浩坐直了些。“‘潑柴油’是為了蓋住炸藥的味道?”
“應該是。”沈墨點頭,“硝酸銨加熱會有刺鼻味,普通人不一定察覺,但如果有狗或者敏感的人路過,可能暴露。用柴油掩蓋,是最簡單的辦法。”
丁浩想起之前感應到的氣息——濃重的海腥混著陳年油汙,還有那種冷藏殘漬特有的死腥味。那種味道不會一天形成,得長期待在冷鏈運輸線上才能沾上。
“他不是隨便找個地方藏身。”丁浩說,“他是按流程走的。先觀察,再準備,最後動手。”
沈墨盯著地圖看了很久,突然抬手,用紅筆圈住三個點。“這三個位置,都靠近水產運輸路線。而且都有維修痕跡登記。”
“他不會去正規鋪子。”丁浩搖頭,“他會找沒人管的老房子,背街巷子,隻要有電源就行。”
沈墨沒反駁,把地圖攤平,又取出一張城區功能圖疊在一起。兩幅圖重合時,幾個交叉點浮現出來。其中一處位於城西舊漁村改造區,拆遷剩一半,空房多,管理混亂,且靠近南門長途站。
“這裡。”沈墨指了下去,“最近三個月有三輛海鮮運輸車報修,地點都在這一片。”
丁浩看著那個點,沒說話。他感覺身體越來越沉,像是被抽走了力氣。但他知道還不能停。
“他還想讓我們追。”丁浩開口,聲音低啞,“他留下這些東西,就是為了讓我們看到。他知道我們會分析,會推理,會一步步走進他畫的圈子裡。”
沈墨抬起頭。
“這不是失誤。”丁浩盯著桌上的證物袋,“這是他計劃的一部分。”
空氣安靜了幾秒。沈墨緩緩坐回椅子,手指敲了敲桌麵。他重新開啟電腦,調出倉庫拍攝的照片。一張張翻過去,直到停在牆上那排鉛筆線。每條線高度一致,間距均勻,像是用來測量車身底盤。
“他在那裡修過不止一輛車。”沈墨說,“而且每次都很標準。”
丁浩閉眼回想。工具箱裡的焊點整齊,電線規範,藥瓶標簽清晰。這不是衝動殺人,也不是報複泄憤。這是工作,像每天出攤賣魚一樣規律。
“他覺得自己在恢複秩序。”丁浩睜開眼,“市集搶了他的生意,配送統一讓他沒了活路。所以他要用這種方式,把那些改變規則的人一個個清除。”
沈墨沉默了一會兒,拿起對講機。“通知鄰市刑警隊,重點排查舊漁村改造區內的廢棄房屋和隱蔽維修點。尤其是靠近冷鏈運輸路線的,有電源接入的優先查。”
放下對講機,他又看向丁浩。“你還撐得住嗎?”
丁浩靠在椅背上,手指微微發顫。他沒回答,隻是把手伸進褲兜,握住了那把鑰匙。金屬的冷意順著掌心往上爬,讓他保持清醒。
“彆急著下結論。”丁浩說,“這張地圖……還有彆的資訊。”
沈墨回頭看他。
“字跡太工整了。”丁浩盯著紙上那行“潑柴油,混氣味”,“不像匆忙寫的。也不像隻寫給自己看的。”
沈墨重新拿起地圖,湊近燈光。每一筆都穩,每一個字都清楚。甚至“油”字的最後一豎,有個輕微頓挫,像是特意加重。
“他在等我們發現。”丁浩說。
就在這時,技術組傳來訊息。硝酸銨樣本中發現第二批雜質,來源指向另一家關閉五年的化肥廠。該廠曾發生過一起原料失竊案,至今未破。
沈墨迅速記下編號,轉頭調出檔案。螢幕上跳出一份名單,十幾個維修工曾因非法收購化學品被調查。其中一個名字被標紅——秦北川,三年前因涉嫌倒賣工業溶劑被約談,後因證據不足釋放。
“找到了。”沈墨盯著螢幕。
丁浩緩緩睜眼。
“他不是突然開始的。”沈墨低聲說,“他早就準備好了。”
指揮室裡隻剩下鍵盤敲擊聲和紙張翻動的聲音。桌麵上攤開著證物袋、檢測報告和兩張地圖。沈墨的手停在那張鋸齒邊緣的圖紙上,指尖壓著“10:00客流最大”的紅圈。
丁浩靠在牆邊,閉著眼,呼吸輕而緩。他的右手仍插在褲兜裡,緊緊攥著那把鑰匙。
沈墨忽然抬頭。
“這張地圖……”他聲音低下來,“是不是少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