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陰影下的忘恩者 > 001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陰影下的忘恩者 001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陰影下的忘恩者

作者:yy

簡介:

我資助的女孩考上了清北。

開學典禮上,她作為新生代表發言,卻聲淚俱下地控訴:

“十年了,那個從未露麵的資助人,像一個巨大的陰影籠罩著我,用居高臨下的金錢,肆意踐踏我的尊嚴!今天,我要當著所有人的麵告訴

1

我資助的女孩考上了清北。

開學典禮上,她作為新生代表發言,卻聲淚俱下地控訴:

“十年了,那個從未露麵的資助人,像一個巨大的陰影籠罩著我,用居高臨下的金錢,肆意踐踏我的尊嚴!今天,我要當著所有人的麵告訴他,我恨你,我蘇曉曉從今往後,再也不需要你那肮臟的施捨!”

話音落下,台下掌聲雷動,山呼海嘯。

所有人都為她不畏資本的“骨氣”高聲喝彩。

我靜靜地坐在第一排的嘉賓席上,默默收回了褲袋裡那張準備典禮後交給她的,寫著她父親名字的二十萬手術費預繳通知單。

同時,我決定,那個以她名字命名、每年將為清北注入一百萬的助學基金,永久性撤銷。

有些人的尊嚴,就讓她自己用一生去買單吧。

1

清北大學的開學典禮盛大莊重。

作為傑出校友與投資人,我坐在前排,卻不為虛名而來。

我的目光始終追隨著新生代表,蘇曉曉。

她穿著洗得發白的舊裙子,眼神清亮倔強。

十年,我看著她從怯生生的小女孩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心中滿是母親般的驕傲。

為此,我推掉了一個重要的歐洲會議,還準備了兩份禮物。

第一份,是她父親換腎急需的二十萬手術費預繳單。

第二份,是為她量身打造的“蘇曉曉啟明星助學基金”,每年一百萬,連續十年。

這足以解決她所有後顧之憂,將她塑造成一個改變命運的榜樣。

這時,蘇曉曉拿出手機發資訊,臉上是奔赴戰場的決絕。

很快,她收到回複,嘴角上揚,眼中閃著被鼓勵的光芒。

我並不知道,她手機上是男友陳浩發來的資訊,附著一篇《拒絕父輩的億萬家產,這位哈佛女孩隻為做自己》的文章截圖。

陳浩:【寶貝,看到沒?這纔是真正的獨立女性。這次典禮就是你向全世界宣告獨立的最好機會。加油,我在台下看著你,為你驕傲!】

蘇曉曉深吸一口氣,眼神中的猶豫被狂熱所取代。

陳浩的話,隻是點燃引線的火星。

她想起當地基金會的聯絡員每次來訪時,那種公事公辦、審視“專案成果”的眼神,彷彿她隻是一項有待評估的投資。

她想起自己曾想靠打工買一雙同學們都有的普通運動鞋,可那筆“恰到好處”的資助款裡,卻直接包含了一雙更昂貴的皮鞋,連同字條上“女孩子要文靜”的建議,都讓她感到一種無形的掌控。

她不否認這些幫助的價值,但她憎惡這種“被安排”的感覺。

我所有的預設,都在她開口的第三分鐘,被擊得粉碎。

她的聲音帶著哭腔,充滿了悲憤:

“很多人都羨慕我幸運,有一個匿名的好心人資助了我十年。但他們不知道,這份幸運的背後,是多麼沉重的枷鎖!”

我眉頭微皺,有了不祥的預感。

“他從未露麵,卻像一個無處不在的幽靈,用一筆筆精準到位的彙款,提醒著我是一個多麼可憐的窮人。他用錢為我家修了新房,卻也像是在我家門上釘了一塊恥辱的牌匾!他用錢為我安排了最好的教育資源,卻也剝奪了我靠自己拚搏的純粹!”

台下的氣氛開始變得凝重,學生們的眼神從好奇轉向同情,再由同情轉向憤怒。

蘇曉曉的情緒愈發激動:

“這份資助,不是溫暖,是施捨!不是幫助,是控製!它像一根繩索,勒得我喘不過氣,它像一座大山,壓得我直不起腰!它踐踏了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最寶貴的尊嚴!”

她猛地抬頭,目光彷彿穿透人群釘在我身上,儘管她並不知道我是誰。

“所以今天,在全國最高學府的殿堂上,我要向那個躲在陰影裡的人,那個用金錢堆砌優越感的人,發出我的宣言!”

她用儘全身力氣嘶吼道:

“我恨你!我蘇曉曉,從今天起,將依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未來!我再也不需要你那帶著銅臭味的、肮臟的施捨!”

“轟——!”

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學生們激動地起立歡呼,連同老師與校領導也紛紛讚許點頭。

蘇曉曉成了捍衛尊嚴的英雄,而我,在她口中成了用錢玩弄人心的卑鄙小人。

我的血液,一寸寸地變冷。

蘇曉曉在掌聲中走下台,一個高大帥氣的男生衝上前將她緊緊擁入懷中。

我注意到,在她演講最激昂處,曾下意識地朝那個男生的方向看了一眼,而男生則隱蔽地對她做了一個加油的手勢。

原來,這場審判,還有一位導演。

他輕撫著她的背,用足以讓周圍幾排人聽清的聲音說道:“曉曉,你太勇敢了!你做得對!我們不接受那種帶著精神虐待的施捨!”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嘉賓席,帶著一種悲憫的姿態解釋道:“大家可能不瞭解,曉曉這些年太苦了。那個所謂的資助人,控製欲極強。幸好,現在有我了。我們會靠自己的雙手,去贏得真正的尊重!”

周圍響起竊竊的讚同聲。

如果說蘇曉曉的演講是插向我心臟的刀,他這番話就是轉動刀柄的手。

我看著他們。

男生叫陳浩,學生會乾部,蘇曉曉的男朋友。

我調查過,一個工薪家庭的孩子,精明且極具野心。

原來,這就是她的底氣。

我嘴邊泛起一絲冰冷的、不帶任何溫度的笑意。

2

我坐在原地未動,大腦飛速運轉。

他們說我用金錢踐踏她的尊嚴。

可他們不知道,這份“踐踏”的背後,是一個專業慈善基金會的標準化流程。

十年前,我決定資助她。

為規避風險並保證專業性,我通過旗下慈善基金會執行,設立了“蘇曉曉專項扶助計劃”的獨立檔案。

為什麼匿名?

基金會的社會學顧問報告指出,公開資助會給受助者帶來心理負擔。

匿名,是保護性資助的第一原則。

她家的新房,是當地聯絡員提交危房預警後,由工程部評估執行的。

所有合同建材均有清晰記錄。

她所謂的“最好教育資源”,是教育顧問組評估其英語短板後,匹配的最優師資。

每筆課時費都有財務記錄。

甚至三年前,她弟弟打斷人腿,也是聯絡員上報的。

基金會法務與公關連夜介入,所有談判記錄、賠償憑證,均作為危機乾預案例完整存檔。

基金會的工作原則是:投入必有記錄,乾預必有報告,結果必有歸檔。

我像園丁審閱十年報告,看這株幼苗如何在資源傾斜下被嗬護,遮風擋雨。

今天我才發現,這株精心培育的樹,反嫌“泥土”臟了她的根。

她迫不及待地要證明自己與“肮臟養料”無關,用完還要反踩一腳,彰顯清高。

真是……荒謬。

典禮在嘈雜中結束,嘉賓們陸續退場。

我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是蘇曉曉的父親,蘇大強打來的。

他隻知道我是一位“北京來的好心薑老師”,是那位“大恩人”的委托代表,並不知道我就是資助者本人。

我按下了接聽鍵。

電話那頭,蘇大強興奮的聲音傳來:“薑老師!您看直播了嗎?俺家曉曉太給咱長臉了!說得真好!有骨氣!咱們窮,但不受那份窩囊氣!”

我靜靜地聽著。

他讚揚完女兒的“骨氣”,話鋒一轉,語氣變得親熱熟稔,還刻意壓低了聲音,帶著一絲心照不宣的市儈:

“那個啥……小薑啊,曉曉那孩子就是好麵子,在台上說的都是場麵話,您是做大事的人,肯定不會跟她一個小丫頭計較,對吧?她這也是想讓您看看,咱們家的人有誌氣,不是扶不起的阿鬥嘛!”

“您看,這演講也講完了,氣也出了。您之前提過的,俺那二十萬手術費,啥時候方便打過來?醫院那邊可都等著呢!”

我沉默了。

這一刻,我連憤怒都沒有,隻剩下被極致的無恥與貪婪惡心到繁體的麻木。

一邊支援女兒在台上痛罵恩人,宣稱不受窩囊氣。

一邊又心安理得地在台下索要救命錢。

他們把尊嚴和利益切割得如此清晰,又融合得如此完美。

原來,尊嚴是用來表演索取名聲的工具,利益纔是實實在在要到手的。

罵你,和要你的錢,並行不悖。

我徹底明白了。

我結束通話電話,回到辦公室,走到落地窗前,感覺前所未有的疲憊。

我曾也是那樣一個女孩,在貧瘠的土地上仰望星空。

改變我命運的,是一位匿名的老師悄悄塞在我書包裡的幾本書和一張去往省城的火車票。

所以,我決定將這份善意“升級”,用我如今的能力,為另一個女孩鋪平所有的道路,讓她不必再經曆我當年的窘迫與無助。

我以為,我能為她造一個完美的、沒有風雨的世界。

拉開抽屜,我拿出一個陳舊的信封。

是十年前蘇曉曉的第一封感謝信。

歪歪扭扭的字跡,畫著一個太陽和兩個手牽手的小人。

信的最後寫著:“薑阿姨,謝謝你,你就像天上的太陽。”

我的手指在小人上摩挲,指尖微顫。

十年的付出,換來一場全國直播的羞辱。

我閉上眼,再睜開時,眼底最後一點溫度徹底熄滅。

“是你自己,殺死了那個畫太陽的小女孩。”

也殺死了那個,曾經想成為太陽的我。

我低聲自語,將信紙緩緩撕碎,扔進了垃圾桶。

接著,我平靜地撥通了助理的電話。

“Lisa,有兩件事,立刻去辦。”

“第一,以我個人名義向清北大學捐贈的,原定名為‘蘇曉曉啟明星專項助學基金’的專案,通知校方,我決定永久性撤銷。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停止。”

“第二,聯係醫院的劉主任,之前為一位叫蘇大強的病人預留的專家手術號,以及我們公司擔保的所有醫療費用,全部取消。”

電話那頭的Lisa愣了一下,但她從不多問,隻是乾脆地回答:“好的,薑總。”

放下電話,我抬頭看向禮堂外那片湛藍的天空。

天,還是那片天。

但有些人的世界,從這一刻起,要變天了。

3

我沒有回家,直接回了公司位於國貿頂層的辦公室。

果不其然,#清北女孩手撕資助人#的話題,已經在各大社交平台登頂熱搜。

蘇曉曉被無數自媒體和網友塑造成了“新時代獨立女性”的典範,“00後整頓職場”的校園版。

輿論幾乎一邊倒地將她捧為反抗資本的勇士,而匿名的我,則是一個麵目模糊、內心陰暗的“惡龍”。

我關掉網頁,內心毫無波瀾。

民眾的情緒,向來廉價又易於煽動。

我讓助理Lisa將一個加密的硬碟拿給我。

裡麵,是“蘇曉曉扶助專案”十年來的所有檔案。

每一筆彙款的銀行憑證,每一張她家人看病的繳費單據,為她家通路、修橋、拉電網的工程合同,以及為她弟弟擺平傷人事件的所有法律檔案和轉賬記錄。

我不是在回憶過去,我是在收集彈藥。

我冷靜地,一條條下達指令。

“Lisa,通知人力資源部,以‘南方工廠組織架構調整,業務線優化’為由,向一位名叫蘇大強的員工,發出正式的辭退通知。”

“補償方案,嚴格按照勞動法N
1執行,一分錢都不要多,也一分錢都不要少。讓他簽收後,立刻辦理離職手續。”

蘇大強的工作,是我特意在集團旗下最南方的工廠裡安排的“生產顧問”閒職,月薪兩萬。

我這麼做,隻是為了讓他遠離蘇曉曉,避免他那些窮親戚影響她學習。

現在,這份被他視作理所當然的“羞辱”,該結束了。

“第二,通知法務部,我們基金會之前計劃向山區小溪鄉中心小學捐贈的那批多媒體教學裝置,價值約八十萬,原定下週交付。現在,更改捐贈物件,將這批裝置,轉贈給隔壁縣的三元鄉希望小學。擬好檔案,立刻執行。”

小溪鄉中心小學,是蘇曉曉的母校。

我本想讓她衣錦還鄉時更有麵子。

現在看來,不必了。

“第三,”我頓了頓,看著螢幕上笑靨如花的蘇曉曉,眼神變得幽深,“你找一個我們長期合作的、最擅長深度調查的記者,匿名給他提供一個線索。”

“深入調查一下本屆清北新生代表蘇曉曉的真實家庭背景,尤其是她父親的工作單位和薪資水平,可能會有驚人的發現。”

我要讓公眾親眼看看,這位在台上哭訴自己“飽受金錢羞辱”的女孩,究竟享受著何種程度的“羞辱”。

我要讓那頂他們親手為我戴上的“惡人”高帽,再飛回到他們自己頭頂。

4

當天下午,遠在南方工廠的蘇大強就收到了辭退通知和N
1的補償金。

他的電話,幾乎是立刻就打了過來,這一次,語氣裡充滿了質問和壓抑不住的憤怒。

“薑老師!你這是什麼意思?手術費不給了,現在連工作也給我攪黃了?我們家曉曉到底是哪裡得罪你了?你要這麼趕儘殺絕?!”

他聲色俱厲,彷彿我纔是那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他絲毫沒有把女兒在開學典禮上的那番“豪言壯語”,和他此刻的處境聯係到一起。

在他的邏輯裡,女兒罵她的,我給我的,是兩碼事。

我輕笑一聲,語氣平靜得像是在討論今天的天氣。

“蘇先生,我想您是誤會了。”

“是令嬡蘇曉曉同學,在清北大學的開學典禮上,當著全國人民的麵,公開宣佈與我這位‘從未露麵的資助人’徹底劃清界限,並且表明,她再也不需要我提供的任何施捨。”

我頓了頓,聲音裡淬上了一絲冰冷的嘲諷:

“我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懂得尊重彆人的選擇。一個擁有如此強烈自尊心和骨氣的家庭,怎麼會需要我這個‘巨大的陰影’來支付手術費呢?”

“一個父親,又怎麼會願意在我這個‘肆意踐踏女兒尊嚴的惡人’手下的工廠裡,領著高薪,受著窩囊氣呢?”

“我辭退您,取消對您的所有援助,不是在報複,蘇先生。”

我的聲音變得異常溫和,卻字字誅心,“我是在成全你們一家人的尊嚴,是在維護你們誓死捍衛的體麵。從這個角度講,您……應該感謝我。”

電話那頭,是死一般的寂靜。

我能想象到蘇大強那張漲成豬肝色的臉,和他瞠目結舌、卻一個字都反駁不出來的窘迫模樣。

因為我用的,正是他們自己標榜的邏輯,把他們死死地釘在了道德的十字架上。

不等他反應過來,我直接結束通話了σσψ電話,並拉黑了他的號碼。

世界,清靜了。

然而,蘇曉曉和她的男朋友陳浩,顯然不這麼認為。

他們把我的釜底抽薪,解讀為惱羞成怒的報複,這反而更讓他們覺得自己站在了道德的製高點上。

當天晚上,陳浩就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高調發表了一篇長文,配圖是蘇曉曉在開學典禮上昂首挺胸、意氣風發的照片。

文章標題是:《我的女孩,掙脫了金錢的枷鎖,贏得了無價的尊嚴!》

文中,他深情款款地寫道:“今天,曉曉做出了一個讓無數人震驚,卻讓我無比驕傲的決定。她不僅公開拒絕了未來所有可能的資助,更是主動放棄了那個‘恩人’以上百萬資金設立、並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蘇曉曉啟明星助學基金’!她用行動告訴了世界——尊嚴無價,人格不容收買!從今天起,她的人生,將由我們自己來書寫!”

這篇文章,寫得極具煽動力。

它將蘇曉曉塑造成了一個不為名利所動,主動放棄巨大利益,隻為捍衛純粹理想的“聖女”。

這篇文章像病毒一樣擴散開來,被大量“反資本”、“反爹味說教”的自媒體瘋狂轉載。

【淚目了!這纔是真正的貴族精神!貧賤不能移!】

【天啊,居然還誘惑她,要用她的名字命名基金!資本家的PUA手段真是層出不窮!】

【陳浩也是個好男人!願意陪她一起吃苦,這纔是神仙愛情!】

蘇曉曉被徹底捧上了神壇。

而我“企圖用錢命名基金來永久性控製學生”的行為,則成了新的靶子,被網民們口誅筆伐,罵得體無完膚。

我看著電腦螢幕上這些可笑的言論,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笑。

他們跳得越高,摔得就會越慘。

我當初之所以沒在第一時間公佈撤銷基金的訊息,就是在等這一刻。

等他們主動跳出來,把這件我即將收走的東西,當成是他們自己的功績,大肆炫耀。

現在,時機到了。

我拿起電話,撥給了我的公關總監。

“是時候了,把我們準備好的那份公開宣告函,發給清北大學校方,並同步全網推送。”

一場好戲,即將拉開帷幕。

2

5

在陳浩那篇文章熱度達到頂峰,全網都在為蘇曉曉“高尚的人格”而感動時,我旗下的“慈善基金會”官方賬號,向清北大學以及所有主流媒體,發出了一封措辭嚴謹、資訊量巨大的公開宣告函。

宣告函內容簡明扼要,共分三點:

一、專案事實澄清:近期網路熱議的“蘇曉曉啟明星專項助學基金”,其捐贈主體為我司董事長薑禾女士,並通過本基金會進行專項管理。

該專案自十年前啟動,截至今日,為蘇曉曉女士及其家庭提供的各類援助,包括但不限於學費、生活費、住房修建、醫療支援、家庭危機乾預等,累計金額已達人民幣叁佰貳拾柒萬元整。

二、尊重個人意願:鑒於蘇曉曉同學已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不再需要任何形式的資助,並認為這有損其個人尊嚴。本基金會經研究決定,將充分尊重其個人意願。

三、專案調整公告:為使善款能幫助到更多真正有需要、並能理解其價值的同學,經我方慎重考慮,現決定:將原“蘇曉曉啟明星專項助學基金”(每年一百萬元,為期十年),正式更名為“清北大學社會責任獎學金”。

獎勵物件,將麵向全校所有家庭經濟困難、且品德優良的在校學生。

即日起,開放申請。

宣告的最後,還附上了一個溫馨提示,作為新獎學金的申請附加條件之一:

“申請本獎學金的同學,原則上需在過去一學年內,提供不少於20小時的社會公益活動或誌願服務證明。”

這封宣告函,如同一顆核彈,瞬間引爆了整個輿論場。

那個刺眼的“叁佰貳拾柒萬”,像一記響亮的耳光,精準地扇在了所有鼓吹“骨氣”的人臉上。

前一秒還在吹捧蘇曉曉“主動放棄百萬基金”的網友,下一秒就被這個龐大的數字砸蒙了。

【三百多萬???十年???這他媽是資助?這是養了個女兒吧!】

【我收回我的同情,拿著三百萬說彆人踐踏你尊嚴,我願意天天被這種痛苦踐踏!】

【那個“社會責任獎學金”和“誌願服務證明”纔是頂級誅心!意思就是蘇曉曉這個人,毫無社會責任感,也從不奉獻!】

【不是她放棄,是人家把錢轉給了更配的人!這臉打得,啪啪響!】

輿論的風向,完成了180度的驚天逆轉。

之前將蘇曉曉捧上神壇的那些賬號,瞬間成了全網最大的笑話。

他們紛紛刪除文章,開始瘋狂倒戈,深挖蘇曉曉的“黑料”,以撇清自己的愚蠢。

我以為事情會就此塵埃落定,但我還是低估了陳浩。

麵對這第一波打擊,他沒有潰敗,反而在當晚,策劃了一場堪稱教科書級彆的反撲。

他以蘇曉曉男友的身份,註冊了一個新賬號,迅速召開了一場小型線上記者會。

鏡頭前,他沒有否認資助的存在,反而主動承認,並真誠地鞠躬致謝。

“我們承認,並永遠感激薑女士過去的幫助。那份宣告裡的總金額,我們也是第一次看到,非常震驚。”

但他話鋒一轉,眼中含淚,聲音哽咽,“但是,我想請問薑女士和她背後的基金會,這三百二十七萬裡,有多少是真正用在了曉曉和她的家人身上?又有多少,是被所謂的‘專案執行成本’、‘行政管理費’,被那些中間環節給剋扣了呢?”

他直接丟擲了一個炸彈:

“曉曉之所以在典禮上情緒激動,就是因為她發現,基金會賬麵上每年十萬的資助,她們家實際到手的,往往隻有不到一半!”

“她反抗的,不是資助本身,而是這種不透明、不公正、甚至可能存在內部貪腐的黑箱操作!”

此言一出,輿論頓時嘩然。

【臥槽!還有這種內幕?怪不得小姑娘反應那麼大!】

【慈善基金會水深是老新聞了,如果是真的,那這資助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坐等反轉!我就說一個清北狀元沒那麼傻!】

陳浩這一招“圍魏救趙”,成功地將蘇曉曉從“白眼狼”的身份,暫時洗成了“揭露黑幕的勇士”。

輿論再次變得撲朔迷離,矛頭,第一次開始指向了我和我背後的公司。

我看著這場拙劣但有效的表演,嘴邊泛起一絲冷笑。

他想玩火,那我就把整個森林都點燃給他看。

6

眼看輿論陷入搖擺,陳浩決定乘勝追擊,打出他最陰險的一張牌——人身攻擊與輿論綁架。

利用自己在學生會積累的人脈,以及對網際網路輿論的熟悉,他開始匿名在各大高校論壇和社交媒體上,散播更多關於我個人“黑料”的小作文。

他將我塑造成一個有“精神控製癖”的變態富婆,將基金會的標準化流程歪曲成“冷血無情的資本運作”,甚至暗示我匿名資助的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醜陋目的。

兩天之內,網路上開始集中出現大量質疑我個人品德、攻擊我旗下基金會運作模式的負麵文章。

“薑總,”我的公關總監神色凝重地走進辦公室,“這波輿論攻勢精準地指向了您個人和基金會的聲譽,煽動性極強,已經有部分合作的公益組織打電話來詢問情況。如果我們不能在24小時內穩定輿論,可能會引發對我們整個慈善體係的信任危機。”

“需要啟動最高階彆的危機公關預案嗎?”

我看著螢幕上那些熟悉的“小作文”套路,眼神冷到了極點。

十年前那個在黃土地上算數學題的小女孩的身影,在我腦海中最後一次閃過,然後徹底消散。

“是她自己,斬斷了最後的情分。”

我平靜地對公關總監說:

“是時候了。聯係所有合作媒體,把我們準備的那份終極檔案,全部發出去。一個字,都不要刪。”

“另外,通知法務部,準備起訴那幾家散播謠言的媒體和背後的推手,我要讓他們知道,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最後,啟動A級公關預案,將計就計,把這次事件,變成我們公司‘資訊保安與企業責任’的一次正麵宣傳。”

一場由私人恩怨引發的、試圖撼動商業帝國的反撲,是時候,用最無可辯駁的實力,來為它落下最終的帷幕了。

在全網都在質疑我公司信譽的最高點,一篇附上了所有關鍵證據的報道,全平台推送。

這篇報道,沒有情緒化的描述,隻有冰冷的事實和不容置疑的證據。

第一部分,標題是【十年賬單:每一分錢的去向】。

一份詳細到令人發指的清單,不僅列出了327萬的總額,更附上了每一筆款項的銀行轉賬記錄、合同、發票。

完美回應了陳浩關於“內部貪腐”的汙衊。

第二部分,標題是【感恩的回報:月薪兩萬的顧問父親】。

蘇大強在工廠的考勤記錄、高薪合同,以及一段他私下向工友吹噓自己“北京有貴人,躺著掙大錢”的錄音,聲音清晰,內容猥瑣。

第三部分,標題是【愛情的真相:PUA】。

男友陳浩與朋友的聊天記錄截圖被完整曝光,內容是他如何一步步計劃、教唆蘇曉曉,並暢想著在拿到那筆“啟明星基金”後,讓她把錢交給自己投資理財,實現“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全部過程。

所有的事實,如同一場資訊時代的洪水,瞬間衝垮了陳浩和蘇曉曉用謊言堆砌的堤壩。

網路,在短暫的死寂後,徹底沸騰。

之前還在搖擺的輿論,此刻隻剩下對這群人徹骨的憤怒和鄙夷。

【騙子!全家都是騙子!還我打賞的錢!】

【真是重新整理了我的三觀!拿著人家三百萬的資助,住著人家蓋的豪宅,反過來說人家踐踏你尊嚴?】

【那個陳浩更惡心!原來是個PUA大師,慫恿女友反咬恩人,就為了騙錢!】

【封殺他們!這種人渣不配出現在網路上!】

他們的所有社交賬號瞬間被憤怒的網民衝垮,徹底淪為過街老鼠。

7

謊言被徹底擊碎後,現實的清算,以雷霆之勢接踵而至。

眼看輿論和商業攻擊全線潰敗,陳浩和蘇曉曉做出了最後的掙紮——他慫恿蘇曉曉找到了當初力排眾議、對她大加讚賞的那位王副校長,哭訴自己“年少無知”,請求學校出麵調停。

王副校長自知自己是這場風波的推手之一,為了挽回自己的聲譽,他果然親自聯係了我。

電話裡,他先是客套地讚揚我“顧全大局”,然後開始了和稀泥。

“薑女士啊,你看這件事……現在在社會上影響不太好。”

“蘇曉曉同學畢竟還年輕,思想不成熟,也是一時糊塗嘛。學校這邊呢,還是希望你能給她一個機會,能不能……把那份宣告撤回來?”

“我們再做做她的思想工作,讓她給您道個歉,這事就算過去了,你看怎麼樣?”

我聽出了他話裡的潛台詞。

他擔心的,根本不是蘇曉曉的前途,而是他自己。

是他,將蘇曉曉樹為新生典範。

是他,在典禮上為她鼓掌喝彩。

如今典範成了笑話,他這個伯樂的眼光,自然也受到了質疑。

他想讓我退一步,來保全他自己的麵子和聲譽。

我冷冷地打斷了他:“王校長,我很忙,沒有時間陪小孩子玩過家家。我的決定,不會更改。”

“薑女士!你這是不給我們校方麵子啊!”他的語氣也硬了起來。

“麵子,是靠自己掙的,不是彆人給的。”我毫不客氣地回敬道,“當初你們全校上下,為她那番忘恩負義的言論鼓掌時,怎麼沒考慮過我這個捐贈人的麵子?”

結束通話這通電話,我便知道,他們所有的路,都被自己堵死了。

隨之而來的是規則的製裁。

清北大學校方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迅速成立了專項調查組。

最終,以“重大學術不端和誠信問題”,取消蘇曉曉學籍,予以退學處理。

男友陳浩,因教唆、參與輿論造謠,對學校聲譽造成惡劣影響,被他所在的大學給予記大過處分,並取消了所有評優、保研資格。

他的“精英”之路,也走到了儘頭。

而蘇大強,則被我司法務部以“欺詐性獲取薪酬”為由提起訴訟,不僅追回了其任職期間的部分不當得利,他“身患重病卻騙取同情”的行為,也讓他徹底在老家聲名狼藉。

一場精心策劃的“尊嚴秀”,最終以一個家庭的全盤崩塌而告終。

其次是新秩序的建立。

我更名後的“清北大學勵誌獎學金”,收到了數千份發自肺腑的申請信。

那些信裡,沒有華麗的辭藻,隻有樸實的感恩和對未來的渴望。

第一屆頒獎典禮上,獲獎的學生代表,是個來自西北的靦腆男孩。

他的發言稿,修改了十幾遍,最後上台,千言萬語,隻彙成了哽咽的兩個字:

“謝謝。”

台下,掌聲經久不息。

我的“感恩”條款,在社會上引發了一場關於“慈善與尊嚴”的大討論。

許多慈善機構和捐贈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資助規則,更加註重對受助者品德和價值觀的引導。

我無意中,似乎推動了一點點微小的進步。

而我,再也沒有關注過蘇曉曉一家的任何後續訊息。

一年後,“清北大學社會責任獎學金”舉行了第一屆頒獎典禮。

我婉拒了上台致辭的邀請,隻是安靜地坐在了觀眾席的後排。

獲獎的學生代表,是個來自西北的靦腆男孩,麵板黝黑,眼神卻像星星一樣亮。

他的發言稿在手裡被汗水浸得有些濕軟,上台後,他對著話筒,緊張地張了幾次嘴,卻什麼都沒說出來。

台下漸漸安靜,所有人都耐心地等著他。

最終,他放棄了那份精心準備的稿子,對著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抬起頭時,已是滿臉淚水,聲音哽咽,卻無比清晰地彙成了兩個字:

“謝謝。”

台下,掌聲經久不息。

那一刻,我看著他,彷彿看到了十年前那個在信紙上畫下太陽的小女孩。

我微微地笑了。

太陽依舊是太陽,它不會因為一片烏雲的遮擋而熄滅光芒。

它隻是需要,照耀在那些懂得仰望和感恩的人身上。

(全文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