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芳華,從遇見天仙媽開始 第15章 下館子
-
在宿舍安頓好後,李航那顆躁動的心又開始不安分了。
他眼珠子一轉,湊到沈從舟身邊,一臉神秘地拍了拍自己鼓囊囊的褲兜。
“舟哥,閒著也是閒著,走,咱下館子去!我請客!”
沈從舟瞥了他一眼,搖了搖頭:“你這傢夥,手裡剛有幾個錢就不知道姓什麼了,也不知道存著點。”
他當然知道李航這筆“钜款”是從哪來的。
李阿姨平時把這小子管得很嚴,零花錢扣得死死的,但隻要李航跑到他這來避難,李阿姨就會一次性給三四十塊錢的生活費和一疊票。
名義上是給李航的,實則,還是想藉著兒子的手,變相地給他這個“乾兒子”改善一下生活。
畢竟,文工團的食堂,也不是天天都有肉吃。
每次李航來,都是這個流程,頭兩天必然是拉著他下館子大吃大喝。
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拗不過李航的再三攛掇,沈從舟最終還是跟著他走出了文工團大院。
兩人熟門熟路地來到離大院不遠的一家國營飯店。
飯店不大,門臉樸素,牆壁被經年累月的油煙燻得有些發黃。
一塊小黑板掛在收款台上方最顯眼的位置,上麵用粉筆歪歪扭扭地寫著「今日供應」——清蒸魚、炒白菜、酸辣土豆絲……菜色不多,但有硬菜就不錯了。
兩人點了四個菜,付了錢和糧票,拿著竹製的號牌,找到靠窗的位置坐下,等著服務員叫號自取。
沈從舟的目光,習慣性地在飯店裡環視了一圈。
飯點已過,店裡人不多,真正坐在桌前吃飯的,隻有寥寥兩三桌。
但在飯店的角落裡,卻零星有幾個穿補丁衣服的人或蹲或坐。
他們麵前空無一物,眼神時不時飄向擺著飯菜的桌子,喉結滾動。
這些人,就是所謂的“聞香客”和“舔盤族”。
此刻,一位頭髮花白的聞香客,就眼巴巴地望著沈從舟他們這邊。
見沈從舟看過來,他趕緊咧開冇幾顆牙的嘴笑了笑,然後迅速轉過頭,繼續就著空氣中飄蕩的肉香,小口小口地啃著手裡那個乾硬的窩窩頭。
這時,前麵一桌的三個工人吃完起身,抹著嘴走了。
角落裡,兩個原本假裝看書的青年立刻彈射而起,快步衝了過去,一人拿起一個窩窩頭,在那三人吃剩的盤子裡,仔仔細細蘸著油汪汪的肉汁,狼吞虎嚥地塞進嘴裡。
隔壁櫃檯後麵,一個正在織毛衣的服務員連頭都懶得抬一下,顯然已經司空見慣。
之所以不把他們趕走,原因很多,暫且不表。
說實話,不到這個年代親眼看一眼,是真的很難想象,這年頭的物資匱乏,竟然能匱乏到這種程度。
沈從舟收回目光,看向牆上那兩行用紅油漆刷出來的標語:「不準打罵顧客」、「嚴禁享樂主義」。
每次看到這兩行字,他都覺得有些魔幻。
“三七號!”
櫃檯後傳來服務員有氣無力的喊叫聲。
兩人起身去取菜,清蒸魚、炒白菜,還有一小碗西紅柿炒雞蛋和一份湯,配上兩碗冒著熱氣的白米飯,香氣撲鼻。
角落裡,聞香客的鼻子聳動得更快了。
兩人一邊吃著熱氣騰騰的炒菜,一邊聊天。
李航猛灌下一口橘子味汽水,舒爽地打了個嗝,問道:“舟哥,你以後到底咋打算的?真就一直在文工團當個編外人員啊?還是想辦法轉正?我可聽我爸說了,你這情況,想轉正,難!”
沈從舟夾菜的動作,微微頓了頓。
李航這個問題,其實也是他最近一直在思考的。
他已經十三歲了,不再是那個可以被所有人無視的孩童。
就在前兩天,文工團的政委還特意找他談了話。
先是表揚他最近幾天主動幫忙的行為,對他的思想進步表示肯定,隨後又語重心長地鼓勵他,要“更積極地向組織靠攏”。
話裡的意思,沈從舟聽得明明白白——他的好日子到頭了。
李團長可以保他吃穿不愁,卻不可能讓他永遠像個“吉祥物”一樣,超脫於集體之外。
他必須變得有用,必須開始承擔集體分配的工作,融入這個大集體。
否則,一個整天無所事事、白吃白住又格格不入的特殊分子,對整個文工團的作風和思想建設,都會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
而這,恰恰是主管作風和思想的政委絕對無法容忍的。
沈從舟自己估摸著,後續,他大概率就要跟著演出隊四處巡演,打打雜,乾些佈置場地、搬運道具、看守物品之類的下手活。
不過,這倒無所謂。
反正他也閒得發慌,能趁這個機會,光明正大地從文工團這個技術寶庫裡吸收養分,倒也不錯。
什麼修理道具、縫紉衣服、格鬥技巧、樂器演奏,甚至托舉陪練等,都可以跟著學嘛。
至於轉正什麼的……
“轉正?”沈從舟搖了搖頭,笑道,“冇想過。”
如果隻是為了每個月多幾十塊的津貼,就把自己往後的幾年時間都陷進去,那太虧了。
關鍵是,就他現在的年齡,哪怕進去了,也還要當兩年的學員兵,津貼少得可憐,限製卻一點都不少。
還不如繼續當編外學徒,更自由、更輕鬆,每個角落都可以亂竄,學點零碎手藝。
沈從舟放下筷子,看著窗外街道上匆匆而過的行人,眼神裡流露出一絲嚮往:“我隻是覺得,跟著團裡出去走走,倒也不錯。”
“出去走走?”李航不解,“有啥好走的?坐幾天幾夜的車,去那些山溝溝裡慰問演出,住的是大通鋪,上廁所都要跑老遠,蚊子還多,煩都煩死了。”
“你不懂,”沈從舟像是在說給自己聽,“我主要是想去看看,看看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所謂的看看,除了想嘗試讓靈種再多來點反應以外。
更多的,是他想親眼看看,在文工團之外,那些隻存在於記憶和書本裡的七十年代。
看看那些樸素的麵孔,聽聽那些遙遠的歌聲,去感受這個時代真實的脈搏。
未來的路還很長,靈種的秘密也尚未揭開。
眼下,他隻想先走好這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