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心態 掌握應對挫折的方法
-
掌握應對挫折的方法
弗蘭克是一位猶太裔心理學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被關押在納粹集中營裡,受儘了折磨。父母、妻子和兄弟都死於納粹之手。而他本人常常遭受嚴刑拷打,死亡之門隨時都有可能向他打開。
有一天,他在赤身獨處囚室時,忽然悟出了一個道理:就客觀環境而言,我受製於人,冇有任何自由;可是,我的自我意識是獨立的,我可以自由地決定外界刺激對自己的影響程度。
弗蘭克發現,在外界刺激和自己的反應之間,他完全有選擇如何作出反應的自由與能力。於是,他靠著各種各樣的記憶、想像與期盼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生活和心靈。他學會了心理調控,不斷磨練自己的意誌。他的自由的心靈早已超越了納粹的禁錮。這種精神狀態還感召了其他的囚犯。他協助獄友在苦難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找回了自己的尊嚴。
心理學研究和生活經驗告訴我們,應付逆境和挫折的辦法不外乎下列三點:
第一,要正確認識挫折。每個人都應懂得,在人生道路上和現實生活中,由於各種客觀環境的影響,再加上個人諸多主觀條件的限製,隨時都會遇到大小、輕重不同的挫折。它是社會生活中的正常現象,幾乎每個人都無法逃避。能認識到這一點,一旦遇到挫折,思想就要有所準備,不致驚慌失措。同時還應該認識到,一個人一生中經受一些適當的挫折,並不完全是壞事。第二,培養對挫折的耐受力。在挫折麵前,每個人的耐受力往往不儘一致,差彆較大。對挫折的耐受力,雖然與遺傳素質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來自於後天的教育、修養、實踐、經驗和鍛鍊。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覺、有意識地鍛鍊培養提高自己對挫折的耐受力。
第三,學會應付挫折的技巧。凡是經曆磨練、有修養的人,每逢受到挫折時,大都有一些靈活應變、化險為夷的竅門。
遇到挫折時,儘量少考慮暫時得失,多想想美好的未來,不斷激勵自己,這是抵抗挫折的“期望法”。在挫折麵前,要滿足已經達到的目標,對一時難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不強求,多看看周圍不如自己境況的人。這樣,就容易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為將來的成功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還有“補償法”。即在某方麵的目標受挫時,不灰心氣餒,以另一個可能成功的目標來代替,避免陷入苦惱、憂傷、悲觀、絕望的境地。在遭受個人婚戀失敗、家庭破裂、財產損失、身患疾病等打擊後,化悲痛為力量,發奮圖強,去取得學習、工作和事業的成功,這是“昇華法”,是應對挫折最積極的心態。
總之,困難、失敗並不可怕,隻要能夠直麪人生、勇於拚搏,人生之船就會戰勝驚濤駭浪,駛過激流險灘,到達理想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