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心態 自暴自棄不可取
-
自暴自棄不可取
有個女孩,大學畢業後很長時間冇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她非常苦惱,開始自暴自棄,把時間全都花在酒吧裡。
她的父親看到以後,把她帶到廚房。他先往三個鍋裡倒進一些水,然後往第一個鍋裡放些胡蘿蔔,第二個鍋裡放些雞蛋,最後一個鍋裡放入碾成粉末狀的咖啡豆。大約20分鐘後,父親關掉了火,把胡蘿蔔和雞蛋撈出來放進碗內,咖啡舀到杯子裡。然後他問女兒道:“你看見什麼了?”女孩回答說:“胡蘿蔔、雞蛋和咖啡。”
父親說:“你用手摸摸胡蘿蔔,把雞蛋殼剝掉,然後再品嚐一下咖啡。”女兒這樣做了,但她奇怪的問道:“這意味著什麼?”
父親說:“這三樣東西麵臨同樣的逆境——煮沸的開水,但它們的反應各不相同。胡蘿蔔由硬變軟,雞蛋由軟變硬,而咖啡豆卻改變了水的性質,發出了濃烈的香味。如果是你,你選擇做哪一個呢?”
自暴自棄是源於內心一種深刻的焦慮和軟弱,從而屈服於惡劣的環境。孟子說:“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換句話說,自暴自棄的人拋棄了正常的價值觀念,必定會一事無成。但是,當你以一種不屈的精神抗爭時,便會發現自己其實很堅強,甚至能夠改變環境。
將人們推進自暴自棄深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財務問題、感情問題、健康問題、家庭問題或者是信仰問題。其中最難以抗拒的力量是人格問題。人格代表一個人性情的品質,
許多人基於童年成長挫折或不愉快的經驗,及性格中諸多解不開的煩惱,在追尋自我或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不斷地質疑自己的人格是否出了問題,也不斷地對自己“輸入”負麵的資訊,比如:我不配、我笨、我做不到、我不能、我記性不好、我就是掃帚星,等等。強烈的自我控告加上自我定罪的結果,就是自我否定和自暴自棄。
海倫·凱勒,一個耳朵不能聽、眼睛不能看、嘴巴不能說的女子,卻成就了非凡事業。那麼,他們如何培養出克服障礙、脫離自我放棄的能力?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這些人的共同點是:接受“失去一些什麼”的事實。他們不會怨天尤人,將全部的精力用於將自己身上僅存的優點變成優勢,並且發揮得淋漓儘致。有些人為了修正缺點、改變壞習慣,不知花了多少精力、時間、金錢,仍徒勞無功;而另一些人明知自己有先天的缺陷和後天的缺點,卻寧願在優點上全心全力以赴,直至優點變成優勢,並且幫助最多的人。他們虔誠地熱愛生命、瞭解生命的本質。換言之,正是生命的光熱幫助他們走出自暴自棄的陰影,克服障礙,跨越世俗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