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執行力 習慣四
-
習慣四
計劃的習慣
第一節計劃就是節約時間
著名物理學家富蘭克·貝爾曾經說過:“令人驚訝的是,當我用足夠的時間計劃後,我可以完成很多事情。而同樣令人驚訝的是,如果不經過計劃,我就隻能完成一點點事情。我寧願在一個星期裡緊張地工作四天而有進度,也不要一直做卻冇有結果。”
時間管理的關鍵就是時間的控製,所以能夠把時間控製得很好,就能夠贏得時間。那麼怎樣才能控製好時間,從而贏得時間,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呢?其實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給自己設定清晰的目標和計劃。俗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明確的目標和計劃可以節約時間,使工作更有條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建一棟房子,一個業餘的工匠事先也冇有設計圖紙和規劃,憑他的高超技藝,房子最後也能建起來,但花費的時間就會是正常情況下的好幾倍,而且質量也無法保證。另一個專業的工匠根據地皮和房子主人的需求設計藍圖,然後是采購準備材料,打地基、搭建主體工程。如果主體框架基本完成了,即使下雨的天氣也可以在內部進行裝修,不會影響到工程進度。也就是說,建同樣的房子,使用同樣的人工和材料,所花費的時間和財力卻相差甚遠,甚至連最後造出來的房子質量也大相徑庭。
不做計劃的人隻是消極地應付工作,在心理上將處於受擺佈的地位;做計劃的人則有意識地支配工作,在心理上將居於支配者的地位。這顯然是做計劃的意義所在。
做計劃的另一個好處是,計劃足以縮短工作的執行時間並提高工作的效率。許多人常常以“冇有時間”作為不做計劃的藉口。這種藉口是難以成立的。因為根據上述的道理可知,越不做計劃的人將越無時間,更何況花時間做計劃無異於“投資時間以節省時間”,這本來就是一種明智的舉措。
由於目標中所假設的客觀環境時時發生變動,所以計劃與事實常常難以趨於一致。因此,隻有重視計劃的擬訂,纔可以避免徒勞無功。
這說明如果在工作開始前花上一點兒時間做工作計劃,就能夠節約更多的時間,取得更大的成效,何樂而不為呢?很多同事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情無非都是一樣的,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總是不斷地重複著同樣的事情,完全冇有必要寫工作計劃;而且每天要做的事情都忙不完,哪有閒工夫來寫工作計劃?
所謂“忙而不盲”,就是說事趕事、人趕人,也許一天下來你都在忙,甚至忙得不可開交,連吃飯的時間都冇有。但如果你靜下心來仔細地回顧一下你所做過的工作,哪些事情是不重要的?哪些事情是不緊急的?哪些事情不是自己的職責範圍,而是越俎代庖做了彆人做的事情?哪些事情是冇有成效的,是白白浪費了時間?如果是的話,就說明你確實忙,也有點盲目,雖然做了很多事,冇有事先很好地規劃,冇有事前分輕重緩急,結果做了很多無用功。
事實上,不論你所從事的是什麼性質的工作,身處什麼樣的崗位,事情都是有輕重緩急之分的。起先你可以對你一段時間的工作進行記錄,哪怕是記流水賬,你都能從這本“流水賬”裡邊看到你時間的安排合不合理,工作的成效高不高。如果你能對你的那本“流水賬”進行改造優化,根據你工作的特性,科學地規劃你的時間、安排你的工作,不斷地調整適應,你會發現你的思路將越來越清晰,目標越來越明確,工作也越來越有效率,你也就冇有以前那樣的忙了。
工作計劃並不是為了給自己增加壓力,而是為了讓自己記住有哪些事情需要去做,而不是被無形而又說不清楚的工作壓力弄得頭昏腦漲,煩躁不已。
製訂計劃的根本目的是給自己一個有序的、有準備的工作安排。因此,不要為未完成預定的任務而懊惱,而是要記住這些任務,並且儘快安排去完成。同時,工作計劃還會給你帶來自信和成就感。當一個人看到麵前成堆的任務在計劃上被劃去,心情該是何等的暢快。所以說,為了更有效地完成工作,還是製定一份計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