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自己 決定你的未來 3?全力以赴,勇於實踐
-
3全力以赴,勇於實踐
一心一意地專注於你的目標,才能確保成功。思考並且規劃要追求的目標,完全不去理會任何乾擾,這是所有成功人士所遵循的法則。
有一句俗話說:“粉筆牆上畫牡丹,見者容易做者難。”意思是指那些看起來很容易的事,一旦到了自己手裡就不是那麼回事了,說明瞭經驗的重要性。經驗是從哪裡來的呢?
經驗從實踐中來。
當創意在你的頭腦中生成的時候,實現它似乎並不難,紙上談兵往往是容易的。而在具體操作的時候,意想不到的困難就會出其不意地冒出來,這些困難很像一棵大樹的枝乾,有的直達樹頂,那是成功的實踐;而有的則在半路上冒了個枝杈出來,看起來似乎偏離了主題,但由此產生了一個旁枝,並且同樣枝繁葉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意外的收穫”。當你將實踐進行徹底以後,你就得到了一棵完整的大樹。如果你在困難麵前望而卻步,你就隻能對著自己腦袋裡的藍圖歎息了,歎息光陰的流逝,歎息歲月無情,歎息自己一事無成。
要將理想拿到實踐中來檢驗,你纔會看到它的價值,而實踐除了帶給你經驗以外,還能教會你更多的東西,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愛迪生在發明燈泡之前,遭受了上千次的失敗,可是後來一個一閃而過的念頭,使他輕而易舉地找到了成功的途徑。
你要實現某個目標,就要先把眼前的事做好。大事業成功,都是靠著解決好眼前的小事情,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發明電話的貝爾最初並冇有明確“電話”這個概念,他當時還冇有想到要發明電話,那時他正在努力實現另外一個目標。最初貝爾在一所學校當教員,後來和一個女學生結了婚。幾年之後,貝爾想發明一種用電的工具,目的是想讓他的妻子聽到他的聲音。結果,當他在試驗的過程中,意外發明瞭電話。
荀子在《
勸學篇
》裡說:“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這說明瞭全力以赴是一種成功的品質,做事三心二意,前怕狼,後怕虎,患得患失,焉有不失敗的?
沃爾特·克萊斯勒先生買了一部新車,這部新車花了他一生的積蓄,當然,他認為這很值,因為他想要從事汽車製造,他買這部車是為了弄清楚汽車的構造與效能。於是,他把車拆開,再重新組合起來,這耗費了他很多時間。他的舉動讓家人和朋友大為不解,認為他的心理一定出了問題。可是,克萊斯勒先生心中有明確的目標,他絲毫不理會那些懷疑的目光和嘲笑,一心一意地堅持到底。最後,克萊斯勒終於在汽車行業贏得一席之地。
成功不屬於缺乏自信、妄自菲薄的人。它偏愛堅持到底、拒絕接受“不可能”的人。要相信自己,相信那些尚未開發的潛能會來幫助你。
愛迪生相信自己找到了發明留聲機的方法,能夠用機器錄下人類的聲音,然後播放出來。於是,他按頭腦中的構思畫了一張草圖,找了一位模具師傅,讓他按圖製作模型。模具師傅仔細看了他的草圖之後,對他的想法感到很吃驚,說:“不可能!這玩意兒根本就不能用!”
“你憑什麼說不能用?”愛迪生問。
“因為從來冇有聽說過哪個人能做會說話的機器。”模具師傅回答說。
“不,你照我的草圖試試!”愛迪生堅持說,“照這張草圖把模型做出來,如果不能用,我就認輸。”
模具師傅照辦了。模具完成,第一次測試就成功了,這讓那位模具師傅大為驚訝。如果當時愛迪生接受了模具師傅的否定而放棄留聲機的試驗,這一發明成果有可能要在許多年以後才能問世。
在達成人生目標的過程中,你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奮力朝目標邁進,另一個是隨波逐流,和自己的目標漸行漸遠。
目標是奮鬥的動力,有時會帶給人一種壓力,然而,正確目標之下的壓力可以產生非常效應。
一艘大型貨輪航行在浩瀚的大海上,突然遭到了可怕的風暴。時值貨輪返航,船員們眼看就要回家的好心情一下子被風暴打得七零八落,個個驚慌失措。貨輪的船長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他果斷地命令水手們立刻打開貨艙,往裡麵灌水。
“難道船長瘋了嗎?”一名年輕的水手喊道,“往船艙裡灌水隻會增加船的壓力,使船下沉,這不等於自尋死路嗎?”
可是,船長的威儀使水手們不敢違抗,大家還是按船長的要求做了。隨著貨艙裡的水位越升越高,隨著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舊猛烈的狂風巨浪對船的威脅卻漸漸地減少了,貨輪漸漸平穩了。
船長望著鬆了一口氣的船員們說:“百萬噸的巨輪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那些根基輕的小船。船在負重的時候,是最安全的;反之,則是最危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