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永安遺事 > 事與願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永安遺事 事與願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法鼓三通,年輕的僧人執起鎏金鈴杵踏上須彌座。

弘映此時目下無塵,澄心靜性,毫無半點方纔麵對鐘含章時的狼狽與不堪。

在法會開始之前,他去了一趟舍利塔。

舍利塔供奉著清普寺曆代高僧大能的舍利,最高一層原本供奉著的是清普寺隨著女眷站在寶殿的最後麵。

她默默地看著孟臨衡和孟策縱的背影,不知在想些什麼。

一雙小手突然抓住了她的裙邊,鐘含章低頭,看到一雙黑葡萄似的眼睛瞪得溜圓,一眨不眨地盯著她的髮髻。

\"蟲蟲飛飛\"他含糊不清地嘟囔著,涎水在下頜積出亮晶晶的小潭。

徐妃不過分神看了兩眼孟臨衡,懷裡的孟明澤就跑去了鐘含章那裡。

她連忙攬過孟明澤,刮刮他的鼻頭:“你又亂跑了是不是?差點衝撞到鐘娘子。

”鐘含章知道孟明澤注意到的是她髮髻上的碧蝶素簪,但簪子尖銳,自然不能給小太子。

她解下腰間繫著的青雀環佩,在孟明澤眼前晃了晃,含笑道:“蝴蝶飛走了,殿下看這是什麼?”孟明澤的注意力完全被玉佩上雕鏤的栩栩如生的雀鳥吸引住了,立馬把蝴蝶拋在了腦後。

他抓住玉佩,高興地對鐘含章說:“是是鳥鳥!澤兒澤兒見過母妃的籠子!”孟明澤兩句話說得磕磕絆絆,但鐘含章聽明白了他的意思,也聽出來小太子確實很高興。

這裡所有的人都在隱藏著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在窺探著旁人的心思,隻有孟明澤可以高興得如此坦蕩。

但他不應該在這個場合這麼高興。

孟明澤顯然不明白為什麼這裡所有人都穿著白色的衣裳,為什麼所有人都哭喪著個臉。

他的這些言行放在兩三歲的孩子身上,也許旁人見了會覺得稚子可愛。

可太子殿下如今已六歲有餘,他卻仍然說不清楚話,走路也踉蹌不穩,甚至有時候連自己的父皇和母妃也會認錯。

這就不得不讓人心生疑竇了。

因此,宮中內外一時流言四起,說太子靈根有損,心質不慧。

孟臨衡聽聞後大怒,杖殺了幾個多嘴的內侍和宮女,這纔沒人敢再議論皇儲。

但孟明澤是個大活人,又不是衣裳上有塊破洞就可以打塊布丁蓋上。

他成日裡跑來跑去,太子聖質如何,眾人自是心知肚明。

今年開春,孟臨衡請了早已致仕的大儒楊訓先生出山做太子的老師,大有幾分仿商山四皓故事的意思。

但成效如何,那就隻有孟臨衡知道了。

今日王太後喪儀,本應該由皇帝孟臨衡和皇太子孟明澤一同主持,方合禮節。

孟策縱雖是王太後親子,但畢竟已經過繼給了成帝,冇有讓他作為子嗣和孟臨衡一道祭祀的道理。

孟策縱主持王太後的喪儀,難免會提醒著一些人:孟策縱也是康帝和王太後的嫡子,他具有和孟臨衡一樣的正統性。

這絕不是孟臨衡願意看到的。

他不得不做出妥協,無非是因為太子孟明澤冇有辦法和他一起出席喪儀。

明麵上的理由是太子年幼,尚不明禮節,實際上是怕孟明澤在眾人麵前出醜,徹底暴露了太子不慧的秘辛。

孟明澤把玉佩舉到徐妃麵前,獻寶似的:“母妃鳥飛飛”徐妃拿出手絹,輕輕地擦了擦孟明澤嘴角的涎水,柔聲說道:“好,好,母妃看到了,太子有冇有和鐘娘子道謝呢?”徐妃話音未落,孟明澤就出人意表地一把將玉佩塞到了嘴巴裡,徐妃眼疾手快地立馬要奪下來。

看徐妃敏捷的反應,太子這樣的舉動應該時常發生。

不料,孟明澤用牙緊緊咬住了玉佩,徐妃竟一時奪不下來,又不敢用力,生怕磕著了他的牙齒。

徐妃急得直歎氣,隻能哀求道:“祖宗,你快鬆口吧,仔細磕碎了牙!”徐妃的侍女見狀忙都圍了上來,跟著細聲細語地哄勸太子殿下。

鐘含章也跟著徐妃長歎了口氣。

太子不慧終究也不是世家願意看到的。

儲君纔不配位,德不稱重,難免會使一些人心生異誌,窺伺神器,萌生出讓深得民望的雍王做皇太弟的非分之想。

雍王即位,纔是真正令他們寢食難安的傾覆之禍。

寶殿前麵,孟臨衡正在誦讀祭文,聲音沉緩而有力,把控著恰到好處的作為帝王的威儀和作為孝子的哀思。

殿後方,徐妃一行人正圍著小太子手忙腳亂地騷動著,又不敢鬨出太大的動靜,唯恐驚擾了法事。

孟明澤渾然不覺,還不時咯咯地笑出聲。

鐘含章深深地看了一眼遠處的孟臨衡,又看了一眼徐妃,若有所思地想:他們兩個究竟誰是傻子?總不會兩個都是吧!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