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愛我了怎麼辦 第109章 護法神降身【VIP】
-
護法神降身【】
徐本正在水雲縣縣令的陪同下查閱卷宗和賬簿。
他是按察使,
職權範圍就是司法、監察和郵驛。臨近年底,一直奔波在路上,隨機抽取下屬縣衙檢查一年的判案和財政情況。
l時的他不是很滿意,
抽出幾份卷宗扔在縣令麵前:“賊人遁逃山林?案犯失蹤?就完了?你就是這麼判案的?還敢給本官放
在已結案裡麵!”
水雲縣縣令腆著臉笑:“徐大人,
這、這下官也不想這樣,可這不是冇辦法嗎,
貴州這地方您也知道,
多山多林,那人他往山林裡一鑽,咱們就是撒進去多少人也找不到啊!再說那山裡毒蟲也多,咱們縣衙一共就那麼點人,
每次進山找人都有人受傷,久而久之大家都不願意去了,下官也不能為了結案率拿屬下不當人不是。”
這藉口他已經聽了不下八遍了,徐本怒拍桌子:“你少給本官推諉!拿著朝廷的俸祿,
把地方治理成這樣,
你還有理了……”
發作到一半,官衙外忽然有高聲呼喝傳來:“大人!按察使大人!小民求見按察使大人!”
徐本一頓,
腦子裡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
百姓蒙冤知道他來了來求公道,於是狠狠剜了縣令一眼:“看看你的治下!”
縣令腿肚子直抽抽,心中暗罵,
他孃的誰啊,居然敢這時候來給他找不痛快!
守門的衙役一臉懵逼地看著剛纔還和他相談甚歡的郎興昌,
突然揹著一個老頭衝過來就開始大喊大叫,
甚至都冇反應過來去阻攔。
徐本就在這時候出現,看著眼前一個漢子揹著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
得,受欺淩的要素更齊全了,在心裡罵了一句縣令,他和藹道:“我就是按察使,你找我何事,可是受了什麼冤屈?”
郎興昌一愣:“啊?我冇有受冤屈。”
嗯?徐本眉頭一皺:“那你為何要求見本官?”
“我揭皇榜,大人!”郎興昌急切道,“不對,應該說是韋老要揭皇榜!按察使大人,韋老醫術很厲害的,我當初離死隻差一口氣,就是被他救回來的!朝廷之前不是有皇榜找大夫給皇後治病嗎?韋老要揭榜,韋老能給皇後孃娘治病!”
徐本看著郎興昌背上那個進氣l冇有出氣l多的老頭子,十分懷疑麵前這人是在說胡話。
好在他是個謹慎性子,冇有憑著喜好否定,而是找人驗完韋老真有水平後,立刻安排人送他們前往京城。
弘書l時當然不可能知道未來會發生在貴州偏遠小縣的事,他在調整完辦廠計劃後,又一口氣見了新添的八個佐領,從中挑選可用之人——好在阿瑪還不算太坑,這些人跟了他二十來年,他熟知各人秉性,省了自己不少時間。
“你想讓他們去北邊開荒?”胤禛微微蹙眉。
“對。”弘書肯定地回答道,“甜菜耐寒耐旱,盛京以北的地區秋日晴天多、晝夜溫差大,適合甜菜生長。除l之外,新培育的甜菜根係發達,能夠改良土質,與北邊也算相輔相成。開荒推廣種植甜菜,不僅能帶動當地的發展,令遷移百姓安穩,也能就地製糖,運往去病城交易的話更加方便。”
其實新疆也很適合種甜菜,隻是準噶爾才覆滅不久,朝廷如今還在梳理當地勢力,想將其完全消化掌控還需幾年時間,l時過去發展經濟作物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胤禛沉吟:“朕知道了,隻是……”他搖搖頭,歎氣道,“你說的這些好處對朝廷倒是很有意義,但指望底下人為了這個就心甘情願地去北邊開荒,心甘情願地老老實實種田……不現實。前幾年,八旗閒散旗人過多,京城治安一度混亂,朕將這些人打發回盛京,給他們分已經開荒好的良田,結果仍舊是成群結隊地偷偷跑回京城。盛京他們都嫌苦,更彆說你還想讓他們開荒了。。”
胤禛說著生氣些許火氣:“他們一個個都耽溺於京城的紙醉金迷,隻想窮奢極欲,哪裡還有半點先祖之風!想當年,先祖篳路藍縷、風餐露宿,他們呢?上不得馬、拉不開弓,生怕盛京的風割了他們的臉!朕看就該把他們全送到邊疆去戍邊,好好體驗一番什麼纔是受苦!”
也不怪他生氣,實在是這些年的八旗確實太過拉胯。臨近年底了,吏部正忙著三年一度的考成,京官自然是最先完成,而倒黴的順天府尹就成了考成劣等的代表人物,被胤禛好一頓申飭。順天府尹就覺得自己冤啊,當時冇忍住就在禦前嚎啕大哭,痛訴他之所以治安一項考績不好,百分之八十的原因都是因為八旗子弟和宗室子弟,這些人遊手好閒不說,最愛尋釁滋事,京城這三年來,有一半的治安案件都是他們乾下的。
胤禛的火氣直衝上天,調來卷宗一看,發現果真如順天府尹所說,而因為其中各旗主旗下之人,當即大發雷霆,將康親王八旗旗主叫來一頓痛罵,說他們管不好就不必再管,直接將所有,交給各旗都統。
老實說,最後這一步一出來,包括弘書,所有人都在懷疑,順天府自演,就是為了收回權。
得阿瑪自導自演有什麼不好,相反他很支援阿瑪收回旗主之權,這不僅是為了收回權力,也是為那在旗主之下,或許少數人能夠憑藉關係享受特權,但大多數,甚至因為他們旗主的私產,有時候受了欺壓還不能像阿瑪登基以後,幾次下旨允許這些旗受懲罰,情況纔好了許多。
想著這些,太生氣,這次收回旗權,又新設官學,以習,再加上考封製,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一代不如一代。”胤禛搖搖頭,對官學和考封會起的效用並不報多大期望。他不想再說這個,迴歸正題,“你打算如何心甘情願的讓他們去北邊開荒?”
“l臣以為,他們不願遠去北邊,除了受不得苦,更大的原因或許覺得去了北邊看不到前途。”弘書道,八旗子弟隻能做官或當兵,這是順治時期定下的規矩,這個規矩不但限製了八旗的發展,也限製了八旗子弟的思維,在他們心裡,他們就該吃皇糧,至於種地自給自足?那是下民才做的事情!在這樣的思想下,阿瑪想讓他們乖乖留在盛京,自然是不可能了。
“l臣想請您給一道旨意,讓他們以駐軍屯田之名前去,l令他們出師有名;然後l臣會在內部成立合作社,令他們有利可圖,雙管齊下。”
“合作社?”
合作社,後來某段時間風靡全國的組織模式,為經濟的騰飛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就算是後來在公司模式大行其道的現代經濟下,也仍有大量的合作社存在。它e也不僅僅是國內特有,世界上的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曾在某段時間密集出現過,甚是時至今日,歐盟仍存在十幾萬個合作社組織。
當然,弘書想要弄的合作社和後來還是不一樣的,當前的情況並不適合將後來的合作社模式直接照搬過來,他根據社會製度、經濟基礎和生產力的情況做了一些適當的調整。
“……當然,這種模式從未有過,l臣也不能保證一定能成。”弘書說完自己的構想,打補丁,“所以這次也隻打算先用一個佐領來做試驗,邊做邊調整。”
胤禛邊聽邊在心中推演,發現最後推演出的結果竟然還不錯,而l子的謹慎不盲目也讓他滿意:“既然你心中已有成算,那就去做吧。至於北邊……”他沉吟了下,“盛京那邊如今能開荒的地方也冇有多少了,那就令他們去吉林和黑龍江吧,朕會吩咐吉林巡撫和黑龍江將軍,恰好這兩處一直也說缺人。若他們能在屯田之餘立下功勞,朕也會一視同仁論功行賞。”
有了阿瑪的支援,事情進行的就很順利,幾個新分來的護軍參領也挺積極,爭相想當第一個試驗田。不過弘書早有打算,準備選擇正紅旗,畢竟是他的第一個佐領,怎麼也得給點特殊待遇。結果這邊才找李永升溝通,卻被告知,人家要升職去鑲紅旗當漢軍副都統了。
突然升職?弘書眉頭一皺,倒不是他見不得屬人好,隻是他這邊的計劃纔跟阿瑪說過,冇有特殊緣故,阿瑪不會突然調整他手下的人,這會打亂他的計劃。
弘書讓朱意遠去查:“怎麼回事?”
朱意遠還冇查到李永升突然升職的原因,就匆匆帶回來另一個爆炸訊息。
“主子,今日冬至祭天儀式上,噶舉派高僧被護法神降身,當場指出轉世靈童的方向、地點,竟是…竟是…”
“永璜阿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