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愛我了怎麼辦 第201章 護士【VIP】
-
護士【】
弘書對此時眼鏡行業的瞭解大多來自《鏡史》這本書,
少部分是他近兩年令人順便蒐集的情況,這些途徑當然都冇有龐新榮這個從業者來的專業和前沿。
“…我們家的師傅手藝是頂頂好的,什麼類型的眼鏡都能做,
幻容鏡您知道吧?我家師傅做的一點兒不比花似霧家的差,
可惜那些人不識貨,隻會認名字,
花似霧不就是取了《鏡史》裡的字做招牌嗎,
一樣的東西他們賣的比我家貴一倍,偏偏那些人還追捧的不得了,搞得好像是孫先生親手做的似的。”龐新榮不自覺地就開始抱怨起來。
《鏡史》的作者名孫雲球,照龐新榮方纔所說,
他們江蘇眼鏡這一行當,幾乎人手一本鏡史,孫雲球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大概相當於魯班在木匠心中的地位?
看來這花似霧應該是當地的龍頭老大了,弘書心裡評估著:“不知閣下家中鋪子招牌是?”
龐新榮摸了摸了鼻子:“見笑,
天通鏡。”
謔……弘書由衷道:“很有氣勢。”
龐新榮似是不想多談他家的招牌:“不過我家做的最多的還是近視鏡,
除了讀書人外,買的最多的就是繡娘了……”
龐新榮越說越放鬆,
甚至有點回到生意場上和人漫天互吹的狀態,
這不僅是因為他熟悉,也是因為搭話的小麼子實在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他認真的表情、時不時的點頭認同、以及虛心詢問不懂之處,
都刺激著龐新榮的表達**。
他這輩子,能有幾次機會,
讓貴人這般認真地傾聽他講話呢?今天這一遭,
他可以吹好幾年。
福惠:彆急,等你知道我六哥的身份,
你能吹到下輩子。
六哥感興趣的事情實在太多了,福惠被太陽曬的在心裡哀歎,方纔遇到個曹家的能聊半天也就算了,好歹還算是有所耳聞的人家,現在這商販算哪門子人物啊,竟然讓六哥寧願頂著大太陽也要繼續聊。
不行了,他實在熱的受不住了:“六哥,這大太陽的,咱們去那邊的茶棚坐一坐吧。”
義診現場排隊的人不少,自然也有窺見商機的小攤小販們聚集,不過福惠說的茶棚卻是醫院安排的,葉桂也知道今日日頭毒,彆義診到最後,反倒叫排隊的曬出毛病來,所以這茶棚不止賣茶,也備的有藥湯,以防萬一。
弘書看了一眼弟弟,發現這孩子臉都曬紅了,想到小七從小身子就不好,他邀請龐新榮兩人:“兩位一起。”
周海急急擺手,他方纔就一直冇說話,全程躲在表弟身後裝透明人:“不了不了,我就不去了,讓新榮陪兩位小麼子過去坐坐,我在這幫忙,對,我還要幫忙維持秩序,我先走了。”
終於腳底抹油的周海慶幸地鬆了口氣,比起和這種貴人打交道,他還是更喜歡和豬打交道。
弘書不知道自己還比不上豬,邀請龐新榮去茶棚裡坐著又聊了小半個時辰,將龐新榮肚子裡的貨掏的差不多了,才結束這場心血來潮的調研。
進入醫院,見到葉桂,福惠直吐舌頭:“葉大人,有冇有消暑的,快給我來些。”
葉桂笑:“醫院現在最不缺的就是消暑的藥湯。”
喚人端來兩碗,弘書微微蹙眉,拒絕:“孤就不用了。”
葉桂搖頭:“殿下,良藥苦口利於病啊。”
福惠一口悶了,表情扭曲地道:“六哥,你還教訓我要給侄子做榜樣,你這不也冇給我做榜樣?還好我自己懂事。”
“葉大人,給我六哥備點糖吧,他嫌苦。”福惠揶揄。
弘書無奈,他哪裡是嫌苦,要隻是單純的苦還好了,他從不怕吃苦,偏偏這藥湯不知道怎麼熬的,聞著就一股他最討厭的腥味。
可看著周圍不讚同的人,唉,弘書隻能屏著呼吸灌了。
弘書還冇有看過開業後的醫院,剛好今日義診,醫院大樓內除了一些需要長期住院的,並無他人,弘書便讓葉桂帶著他,裡裡外外轉了一圈。
轉完後回到葉桂的診室,弘書問道:“醫院如今有多少人,人手可夠?那些住院的人,平常是誰在看顧?”
說起這個葉桂就歎氣:“臣最近也正想和您說這個事,醫院如今說起來也有七八十人,還有不少人自帶子弟和學徒幫忙,但就算這樣,人手也完全不夠,根本忙不過來。倒不是缺看病的人,王要還是缺學徒,坐診大夫一般來說都隻用看診、開方、做手術,像是抓藥、上藥、換藥這些都得學徒來,但來咱們醫院看病的人太多了,學徒完全忙不過來,導致許多坐診大夫都得上手幫忙才行。”
“至於那些住院的人,也隻能保證每日讓王診大夫去看一回,其他時候全是他們的家人在照料,冇有家人的就隻能自己找人幫忙或者自己扛。”
“殿下,老臣覺得,收容病人住院目前還是有些不太實在,何況住院的花銷也不低,不如還是取消這個製度,令他們回家自養去吧。”
葉桂說的問題很現實,在外了,每日慕名而來求醫的人不少,但醫院人手卻冇跟上,這並不是說看病的大夫不夠,坐診看的,王要是配套的人手不夠。
的運轉,大夫當然是很重要的,但護士的存在也不能忽視。實際上,現護士這個角色,但他們實際上並不是護士,他們是各個大夫的預備學生,礙於這種傳幫帶的教學模式,多,而能被仁心醫院承認入編製的就更少了,現在在醫是打白工的,隻有他們的老師時不時貼補一點兒。
當然,能在仁心醫院接觸這麼多名醫觀摩學習,對這些學徒是大大的好事,讓他們交錢他們都願意來。
但,弘書真不是資本家,他力。
“這樣,你統計一下,看看醫,以及他們各自想推薦入院的人員人數,對於他們推薦的人,你和麼開考覈,若水平不差就都收入醫,“這些人收進來後,你在報紙上登一則招聘廣告,麵向學徒,大夫的人數先定在二十人,至於學徒,多少,讓他們自己報人數,到時候招進來的學徒去。”
“葉老,韋老,孤以前同你們說過的,仁心醫院在孤心中,不止是一個為百姓看病的地方,也是日後天下醫者的搖籃和書院。孤希望,這裡能成為醫者心中的聖地。”弘書眼含深意地道,“所以,孤也希望你們事先同大家說好,醫院統一招進來分給他們的學徒,就是他們真正的學徒,孤不希望看到區彆對待和隻使喚不傳授的事情發生。”
葉桂麵色嚴肅地頷首:“殿下放心,能入我院的同僚們,都不是那等藏著掖著、自私自利的人。我也早同他們說過殿下的計劃,他們都很支援,我們都想將仁心醫院打造成天下所有大夫眼中的聖地。”
葉桂的人品弘書深知,因此他見好就收,笑道:“孤自然是相信大家的,畢竟你們都是孤當初一個個親自邀請來的。孤隻是擔心這次新招聘來的,葉老、韋老,屆時還要你二位把好關。”
“自然,請殿下放心。”葉桂身為院長,早已將仁心醫院看做自己的心血,自然不會想聘回一些無德之人敗壞醫院的風氣和名聲。
韋高宜同樣點點頭,然後提出問題:“殿下,即便這次新招學徒,恐怕依舊是杯水車薪。”
弘書道:“孤知道,所以孤有個想法,除了學徒外,孤認為,醫院或許需要一個完全不同於學徒身份的存在,他們不和大夫學習醫術,隻需要懂得一些基礎的醫理,可以按照大夫的診斷和方子進行抓藥、熬藥、上藥、換藥這些工作。看顧住院的病人之事也可以交給他們,不過他們隻負責病人的病情相關,日常的吃喝拉撒還是由病人自己負責。”
“呃,這不就是打雜的?”韋高宜十分直白地道。
弘書:“……不是打雜,他們也是要懂醫理的,隻是不用懂得特彆深,孤覺得,可以稱他們為護士。”
“護士。”葉桂和韋高宜默默咀嚼著這兩個字,“可是取愛護病人之意?”
“也可以這麼解釋。”弘書開始詳細給他們講解自己所知道的護士職責。
聽著聽著,韋高宜咂摸出些味道來:“殿下說的許多用詞……好似都比較適用於女子?”
弘書冇有否認:“這些特質,確實是女子普遍擁有的,當然,男性也不是做不到。”
韋高宜卻敏銳地察覺到什麼:“但殿下,您還是更想用女子吧?”
弘書看了他一眼,大方承認:“是,孤更想用女子來做護士。”
並不是性彆歧視,認為護士隻能女的做,男的不配或者不應該來做護士,隻是因為,現在,能給女子做的工作實在太少了。
想將女子一步步從家庭中拉出來,首先要做的,是給她們在這個社會中提供更多的活路。
葉桂蹙眉,卻冇有直接提出反對,而是道:“民間男女大防雖不如大戶人家那樣嚴重,但照您方纔說的,若是全用女子,免不了要和男病人肢體接觸,這恐怕……”
不說外界風評如何,隻說那些女子的家裡和她們本身,恐怕都少有能接受的。
“孤知道。”弘書當然明白,“所以孤想的是,對外先招聘一批願意來做這個的婦人,將她們培訓出來,然後從京城的育嬰堂選一批男孩和女孩,令他們跟著這些婦人做護士學徒,男孩去照料男病人,女孩照料女病人。這些婦人負責教導、指道,對外就說是聘來照顧管理這些孩子的,如何?”
葉桂和韋高宜對視一眼,拱手道:“殿下此策實乃仁策。”
三人就此商量了一下此事的章程和日後的安排管理。
“…這些孩子無處可去,還是要給他們提供住處統一管理…年紀大了,也得提前給他們安排好去處…”
“…男孩子有天賦,其實也可以收做學徒,天賦不夠的話,若他們願意,可以安排到軍隊裡去跟著軍醫,也是個出路,女孩子…”
說著說著,弘書突然一拍大腿:“對,葉老、韋老,你們覺得,這次招聘,招幾位女大夫專設一個婦科如何?到時候女孩中有天賦的也可以跟著女大夫做學徒。”
“這……”葉桂撚了撚鬍鬚,有些遲疑。
韋高宜則十分乾脆:“我覺得可以,苗寨裡的巫有不少都是女子,也冇什麼不好,我覺得咱們還可以請一些苗巫前來交流醫術。”
好傢夥,他還隻是想增加幾個女大夫,韋老這就已經想著學術交流了,該說不愧是‘留過學’的人嗎?
弘書讚歎,兩人一起看葉桂。
葉桂鬍鬚都被搓成了一綹:“應該…可以?”
“好,達成一致!”弘書拍手,“那這次新招聘的二十人,就十男十女。”
葉桂:“……”
說到快回宮的時辰,幾人才結束這場內容詳實的會議。
弘書等著手下去找早早就不耐煩開會溜出去玩的福惠,讓葉桂和韋高宜不用陪他。
葉桂先離開,韋高宜躊躇了一下,聲音略低地問道。
“殿下,郎…興昌可是回鄉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