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愛我了怎麼辦 第253章 窺見天光【VIP】
-
窺見天光【】
袁和裕這一下不易於石破天驚。
自宋以來,
雖禦史一類官職的品級越拔越高,但諫臣其實早已名存實亡,經過大明一係列、尤其是嘉靖之後的,
諫官為謀諫臣的名聲專和皇帝對著乾、乃至黨同伐異、沽名釣譽的事後,
大清立朝以來,雖明麵上仍給禦史以監察勸諫之權,
但相比以前,
可謂天差地彆,禦史的監察勸諫基本都是對著同僚去的,很少有衝著皇帝本人去的,即便有,
要不是有個權勢相當的大後在背後示意,要不便是那等不會危及九族的事纔會露頭一二。
若不然,在如此看重嫡長子繼承製的儒家麵前,怎麼會有康熙兒戲般的兩廢兩立大子。
——過往的廢大子,
可從冇有吃回頭草的機會。
而今,
袁和裕竟要死諫?
還隻是為貞節牌坊這樣一件“小”事?
眼明心亮的登時都明白過來,袁和裕這是賣直邀名呢!
不由紛紛嗤之以鼻。
以往雖然覺得這袁和裕有點瘋,
但好歹沾點“不畏權貴”,
如今看來,什麼“不畏權貴”,怕也是邀名的一種手段。
而且,
這袁和裕真噹噹今是在意名聲有損的人?
當今若是在意名聲,就不會成日讓人在外宣揚生不齣兒子是他的原因了!
想法雖多,
但現實才過了不到一瞬,
一般人的反應冇那麼快,隻能眼睜
睜看著袁和裕往台階撞去。
說時遲那時快,
突然,大家眼前一花,便見一個人影後發先至,伸出一隻無情鐵手,揪住袁和裕的後脖領,將其死死勒在了台階之前。
袁和裕的額頭已經能感覺到台階的觸感,他甚至條件反射的登了一下腳,卻都無法再靠近一絲一毫。
他的臉迅速充血,不知是氣的還是被勒的。
不等他再有動作,八妹嫌棄的一揚手,就將他脫手扔了出去,然後跪倒在地,請罪道:“臣救駕來遲,令皇上受驚,請皇上降罪。”
沉默,沉默是今天的大和殿。
“哈哈哈哈哈,愛卿眼疾手快,避免了一場鬨劇,又何罪之有,快快請起。”弘書大笑出聲,也不知是為良將有此身手高興,還是因為剛纔的螃蟹蹬腿表演過於形象而感到開心。
鬨劇。
這是皇上對於袁和裕“死諫”的定義。
都不用提前安排好的人出頭,立時便有人站出來,怒斥道:“袁和裕,爾訕君賣直,竟妄圖以逼陛下留名青史!……”
彆說不管什麼時候,都有向權勢彎腰的奉迎者,便是漢人內部,對於裹腳、貞節牌坊之事也不是全然讚同的,乃至對於程朱理學,也不都是如表麵上那樣推崇,若不然,明末的李贄、顧炎武等人,也不會在被當朝封禁以後,他們的言論仍能流傳後世。
讚同李贄、顧炎武,反對程朱理學之人,從來不少,隻不過在當政者冇有露出明顯態度的情況下,誰也不會特立獨行的去標榜自己,畢竟讀書大多還是為了出仕。
如今,當政者表明瞭不喜貞潔那一套,那還等什麼呢?上!
劉統勳張了好幾回嘴,愣是冇能插上話,不由怒了,到底誰是提前安排好的人啊!知不知道他搶到這個差事有多不容易嗎?!
當然,袁和裕也不是孤立無援的,程朱理學畢竟是大勢,擁躉並不少。
一時間,朝堂變成了菜市場,隻有始作俑者的袁和裕還保持著被八妹扔出去的姿勢,呆呆的躺在地上,不管是支援他的還是反對他的,冇有一個人管他。
弘書悠閒的坐在上麵看著,直到感覺差不多,才遞了個眼色給允禧。
“夠了!朝堂重地,吵吵鬨鬨的像什麼樣子!”都知道允禧是弘書麵前,再沿著他們交代出來的人一個個往上挖,最後挖出禮部侍郎方苞和兵部尚書塗天相收受賄賂、賣官鬻爵似乎也就不足為奇了。
麵對大理寺呈上來的“罪證”,弘書勃然大怒,斥道:“一個個為著女子的‘貞潔’殫精竭慮,朕看最需要‘貞潔牌坊’的分明是他們!”
於是下令,將其人奪官抄家,並賜下“貞節牌坊”,令立在其族地中,時刻警醒其族人牢記為官“貞潔”。
史載,華夏1959年,由袁和裕牽扯出的這樁“貞潔”大案,最後以曆經三朝的方侍郎和塗尚書被奪官抄家、立下“貞節牌坊”落下帷幕。此後,再有大貪之官被查出,這一“傳統”也被繼承,乃至得到“貞節牌坊”的大族,很快就七零八落、四散天涯,不複存焉。
有人戲言,“貞潔”大案,以女子之“貞”開始,以官員之“潔”結束,這因果倒也算得上承上啟下、不忘初心了。
無人知道,這因果最初,卻是倒過來的。
弘書也無心去給後人解釋,他是如何在查到這些人的罪證之後,引而不發,設計出這一箭雙鵰之策的。
他隻滿意於,在下旨廢除裹腳和貞節牌坊時,再無人站出來反對。
當然,官方下旨歸官方下旨,民間如何卻不是一道聖旨就能禁止的,隻是選秀開了這個頭,裹腳之女、“貞潔”之族再不能染指頂級權勢,那些妄圖以裙角關係攀附權貴的人家自會做出表率,上行下效之間,順應洪流之人總會越來越多。
何況弘書並不是隻下完這道聖旨就再不管了,他後續自然還有手段,在他有生之年,總要叫這股風氣慢慢刹住,叫這天下女子得以窺見一絲天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