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脫口而出 新聞釋出會上的幽默風格
-
新聞釋出會上的幽默風格
在新聞釋出會上幽默地回答問題,能很好地展現一個人的風度。特彆是對於難以正麵回答的問題,幽默語言更能發揮它神奇的效力。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是一個世界公認的傑出政治家和外交家,素以擅長外交辭令著稱。
一次,基辛格隨尼克鬆總統動身前往莫斯科,途中經過維也納。在那裡,基辛格就即將開始的美蘇首腦會談問題,舉行了一次記者招待會。《紐約時報》記者馬克斯提出一個所謂“程式性問題”:“到時,你是打算點點滴滴地宣佈呢,還是來個傾盆大雨,成批地發表協定呢”
基辛格風趣地答道:“我明白了,你看馬克斯同他的報紙一樣多麼公正啊,他要我們在傾盆大雨和點點滴滴之間任選一個,所以無論我們怎麼辦,總是壞透了”。他略微停頓一下,然後一字一板地說:“我們打算點點滴滴地發表成批聲明。”全場頓時鬨堂大笑。
基辛格的這一對答顯示出他的高超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幽默灑脫的政治家風度,他冇有被動地被記者牽著鼻子走,而是機智果斷地打亂問話的思路,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做出一個令人欽佩的絕妙答覆。“點點滴滴地發表成批聲明”遂成為基辛格的一句名言。
在新聞釋出會上,還有些記者很“刁鑽”,很多問題很難正麵回答,唯有采取委婉含蓄的回答方式,巧妙地選取一個角度,或從一個側麪人手,用大題化小、以偏概全的方法,做靈活別緻的答覆。
鞏俐因在電影《紅高梁》中飾演女主角而一炮打響,因此在香港《紅高梁》首映的新聞釋出會上,記者紛紛采訪她。一位香港記者問道:“你對自己相貌如何評價”
鞏俐笑一笑,回答說:“我覺得我的牙齒很漂亮,因為它不整齊而與眾不同嘛。”
自己評價自己的相貌,這是很讓人為難的事。鞏俐巧妙避開了問話的鋒芒,不作正麵的回答,而隻是選擇了一點——牙齒,說了一句很討人喜愛的話,這就比直接誇耀自己如何漂亮聰明得多。確實,鞏俐相貌的出眾,不在於五官長得標準,而在於她長得有特色、能齣戲,特彆是那一口小虎牙,更是彆具一格。
在一些國際間的新聞釋出會上,有時記者提出的問題涉及國家、組織的機密,雖然不能透露給記者,但又不能對記者置之不理,如果簡單地對記者說:“無可奉告”或“這個問題我不能告訴你”,則顯得生硬,會使提問者感到失望或不快。
這時,答問者可以運用幽默語言,機智地避開正麵回答,用偷換概唸的方法,給以牛頭不對馬嘴的答覆,這就是“巧予閃避”。或者用冇有任何資訊量的話搪塞一下,表麵回答了記者的問題,實際上冇有說出任何實質性內容,這就是“無效回答”。這樣,記者雖然從答話裡冇有獲得什麼資訊,但是在輕鬆一笑的同時,避免了難堪,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雙方仍保持著愉快的問答關係。
1990年,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北京舉行新聞釋出會,一位記者問:“請您用數字來說明中國舉辦奧運會的可能性。”薩馬蘭奇說:“北京是否能成為舉辦奧運會的有力競爭者,首先取決於亞運會是否成功。開幕式開始了,就等於成功了一半。昨天我看了開幕式,可以打10分。”
另一位記者問:“幾個競爭舉辦奧運會的城市中,您會投誰的票”
薩馬蘭奇回答:“這個問題我很想回答,但是自我當主席的那一天起,他們就不再讓我投票了。”.
對第一個問題,薩馬蘭奇含蓄而得體地做了正麵回答。對於第二個問題,他巧妙地迴避了記者的提問,對這個過於敏感的問題不予答覆。“投誰的票”,在記者那裡意思是:“支援、讚成誰”,而薩馬蘭奇有意曲解原義,在回答中把問題岔開了。
可見,幽默,不是笑話,不是機智,更不是笑笑而已。它是一種內在境界,一種由語言和行為來表達的態度和觀念,也是一種人生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