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城有仙姝 第6章 茶舍新生
江畔那場短暫得近乎錯覺的邂逅,如同投入心湖的一粒小石子,在明瀾心中漾開幾圈微瀾後,便迅速被接踵而至的忙碌所淹沒。生活的重心,毫無懸念地落在了即將誕生的「觀瀾茶舍」上。
裝修工程終於徹底完工。最後一批建築垃圾被清運走,空氣中刺鼻的油漆和膠水味也逐漸被開窗後湧入的江風滌蕩乾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混合著原木、茶葉和淡淡植物清香的、屬於「新家」的味道。
明瀾站在店鋪中央,環顧四周。午後的陽光透過那麵巨大的落地窗傾瀉而入,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將原木色的桌椅、素白的牆壁映照得溫暖而通透。幾幅特意托朋友求來的水墨江景圖已經掛上牆麵,煙波浩渺,意境悠遠,與窗外的實景遙相呼應。靠窗抬高的榻榻米茶席鋪著乾淨的藺草墊,新編的竹簾半卷,既保證了私密性,又不妨礙觀景。母親帶來的那幾個祛濕安神的草藥香囊,被她巧妙地係在角落的綠植枝乾上,散發著若有若無的寧神香氣。
這裡的一磚一瓦,一桌一椅,都傾注了她的心血,承載著她對未來的全部期望。不再是那個風吹雨淋的流動卦攤,而是一個堅實的、可以遮風避雨的根基。
母親林靜淑在她正式收拾妥當的第二天,提著一個大大的帆布包又來了。這次包裡裝得滿滿當當,全是她這些天精心配製、分裝好的各種花草茶和養生藥茶包。
「瀾瀾,你看看,」林靜淑將茶包一袋袋拿出來,在嶄新的原木長條茶台上鋪開,如數家珍,「這是寧神助眠的,用了薰衣草、酸棗仁、百合;這是清熱祛濕的,主要是金銀花、薏米、淡竹葉;這是開胃消食的山楂陳皮茶;這是秋冬暖身的薑棗桂圓茶……方子我都調整過,口感儘量溫和,適合大眾。」
她拿起一包標注著「觀瀾·靜心」的茶包,遞給明瀾:「這個是我按你以前說的,有時候會覺得心浮氣躁特意配的,加了點菩提葉、菊花和少量靈芝孢子粉,你平時自己也可以喝。」
明瀾接過那包沉甸甸的茶,看著母親眼角的細紋和鬢邊不經意間冒出的幾根白發,喉嚨有些發哽。母親從未明確說過支援她開店,卻用這種最實在的方式,默默地成為了她最堅實的後盾。
「媽,謝謝您。」她聲音微啞,「這些茶,我會作為我們茶舍的特色推薦。」
林靜淑擺擺手,走到操作檯前,又習慣性地開始調整器皿的擺放位置:「謝什麼,你自己用的東西,媽總得上心。」她頓了頓,狀似隨意地提起,「你爸那邊……你彆往心裡去。他就是那麼個老古板,一輩子鑽在書本裡,覺得萬般皆下品,唯有……唉,其實他那天還偷偷問我,你這開店,消防通道夠不夠寬,安全措施到不到位。」
明瀾愣了一下,心頭湧上一股複雜的暖流。父親就是這樣,關心都藏在最嚴厲、最不近人情的表象之下。
「我知道。」明瀾輕聲說。
母親臨走時,又從那彷彿百寶箱般的帆布包裡,拿出一個用軟布仔細包裹的長條盒子,遞給明瀾:「這個,你爸讓拿來的。」
明瀾開啟一看,竟然是父親珍藏多年、連他自己都捨不得常用的一套紫砂壺。壺身色澤溫潤,造型古樸雅緻,一看便知是上了年頭的佳品。她記得小時候,隻有家裡來非常重要的客人,父親才會小心翼翼地取出這套壺,神情莊重地沏茶。
捧著這套沉甸甸的紫砂壺,明瀾的眼眶終於忍不住濕潤了。這不僅僅是一套茶具,這是父親沉默的認可,是他笨拙的、藏在固執背後的深切關懷。
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等所有手續也都順利辦妥,掛在了店內醒目的位置。明瀾開始著手最後的準備工作。她利用自己那份獨特的「直覺」,在眾多的茶葉供應商中,精準地挑選出了幾款香氣、口感、韻味都屬上乘的茶葉,作為店裡的基礎茶品。又聯係了本地一家口碑極好的傳統糕點作坊,定製了幾款低糖、健康的特色茶點。
選單是她親自設計的,素雅的宣紙質感,用毛筆字謄寫,分為「經典清飲」、「養生藥茶」、「特色調飲」幾個大類,每一款茶後麵都附有一句簡潔的、富有意境的介紹。母親帶來的那些茶包,被歸入「養生藥茶」一類,命名為「林氏草本」,算是對母親手藝的一種致敬。
她甚至抽空去了一趟花市,買了幾盆綠蘿、吊蘭和散尾葵,錯落有致地擺放在店內的各個角落,為這片嶄新的空間增添了幾分勃勃生機。
一切就緒。
開業前夜,明瀾最後一次仔細擦拭著每一張桌子,每一個杯子。窗外,渝城的夜景璀璨如星河,江麵上倒映著流動的燈火,如同一條發光的絲帶。店內,隻亮著幾盞暖黃色的射燈,光線柔和地籠罩著這一切,安靜,卻充滿了蓄勢待發的力量。
晏晏已經在小臥室裡睡著了,呼吸均勻。明瀾走到落地窗前,看著玻璃上反射出的自己清晰的倒影,以及身後那個初具雛形、溫馨雅緻的茶舍。
明天,「觀瀾茶舍」就將正式開啟大門,迎接它的第一位客人。
這裡,不再僅僅是一個謀生的店鋪,它是她掙脫過往、親手搭建的堡壘,是她與過去和解、走向新生的象征,更是她能為晏晏提供的、一個充滿茶香與安寧的成長港灣。
江風拂過,帶來遠方的潮聲。明瀾的嘴角,緩緩勾起一抹堅定而充滿希望的微笑。
新生,已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