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與刁蠻千金假成親後 > 第三十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與刁蠻千金假成親後 第三十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那夏銀鳳猶是和和氣氣滿麵笑意,隻在瞧向沈蕙娘與方寶瓔時,眸底悄生三分寒意。

隻聽她慢條斯理說道:“三位員外也是一片赤誠,為行會長遠計,隻是思慮或有未周之處,倒也不必苛責。沈管事、方少東家所慮極是,大家又冇個不依的,倒可先行記下。其中再有細則,容後議來便是。”

王甲延、邱乙梅、趙丙涯三個聽得這話,登時麵色鐵青,悻悻坐下了。

沈蕙娘忙出言謝過,方寶瓔也笑嘻嘻與夏銀鳳道個萬福,拍手道:“總理事有這等胸襟氣度,正是我們越州繡行的福分!有您老人家掌舵時,我們越州繡行,便想不興旺,也斷斷冇這路!”

堂下眾人不論真情假意,也都七嘴八舌稱讚起來。夏銀鳳連道“不敢當”,笑意卻早淡了幾分。

眼見此事表過,沈蕙娘便又拱手道:“總理事方纔提及,行會當為同業排憂解難,扶持弱小,我明月繡莊也懷著此心,願為繡行出力。今日逢著列位同業聚首,明月繡莊也正有一樁事體,要請大家參詳。”

夏銀鳳頷首道:“沈管事講來便是。”

沈蕙娘便將前晌與方明照、方寶瓔兩個商定,招攬養濟院少年,並城中貧家之人、無業流民,建立繡工傳習所之事,從頭至尾,細細告訴了一遍。

末了又道:“我越州繡行各家,自打開門做買賣,多賴城中街坊肯賞臉接濟,方有如今這般大好日子。眼下我等既有餘力,見得城中生計艱難之人,自當援手,以償報往日恩情。”

夏銀鳳聽過一回,語氣好生感佩,隻道:“貴繡莊竟有這等濟世胸懷,當真令人敬佩。我等忝居大莊之列,實在慚愧。”

她話頭一滯,麵上卻生出幾分憾意,隻歎道:“可沈管事原有所不知。這開學授技之事,不惟耗資巨大,也絕非一朝一夕便可做成。行會縱懷著這般善心,可其中諸般難處,卻實在冇個法子。”

此言既出,那邱乙梅便忙接茬道:“總理事說得在理!眼下行會纔將大家聚齊,庫房尚是空缺,人手也還不夠自家使來呢。何況如今頭一樁緊要之事,須是規範各家行事,整治行中不正之風,助繡行立穩根基。這傳習所之事,當是無暇分神。”

一旁王甲延也接過來道:“你明月繡莊隻道要教習,卻要教到幾時去?倘或那些個學徒天資愚鈍,或是心術不正,專為來騙食騙宿,學上一年半載也不見個成效,豈不是白白教投進去的銀錢打了水漂?”

那趙丙涯“噯喲”一聲,也高聲道:“旁的也就罷了,你等竟要招攬流民,還要擔著衣食住行、管教約束的責任!你隻瞧著她可憐,難道你竟知曉她背地裡是香是臭?教這般人聚在一處,倘或裡頭有人鬨出事端來,冇得教行會跟著倒楣!我行會才立,經得起你幾番折騰?”

她一麵冷哼一聲,把眼風往沈蕙娘、方寶瓔、方明照三箇中間一掃,隻道:“何況既有這般出風頭的好事,你明月繡莊不自家獨占了去,怎的倒來拉扯行會?平白教行會出錢出力,做成時你自家得了人手,還攢了名聲。倘或做不成時,損耗全教行會擔下,做了冤大頭,你自家倒撇清了!”

一語未了,方寶瓔早是心頭火起,當下把雙眼一吊,怒聲道:“好端端一樁事,到了你趙員外口中時,怎的竟是這等醃臢!”

那趙丙涯臉上掛不住,梗著頸子待要還口,上首夏銀鳳卻是不輕不重清咳一聲,和善笑道:“趙員外向來心直口快,一時詞不達意,原非存心作對,方少東家休要氣惱,仔細傷了身子。”

方寶瓔隻好氣咻咻坐下,又聽她夏銀鳳道:“何況適才三位所說,也是為顧全行會大局,並非全無道理。這傳習所聽來是樁大善事,可行會初立,眼下根基未穩,家底也薄,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沈管事仁心,還望寬諒一二。”

沈蕙娘也不惱,麵上紋風不動,猶是平和道:“總理事與諸位前輩心有顧慮,蕙娘省得。隻是依蕙娘之見,這傳習所之事,雖則耗些銀錢精力,卻實有三樁頂頂要緊的好處。與行會、與各家,皆是放長線釣大魚的營生。”

沈蕙娘一麵細細佈列起來:“這頭一樁,如今行會既是纔開,城中自是少有人知。倘或此時行會牽頭,大行善舉,這仁義的名聲,自可於城中傳揚。屆時不單諸位街坊、主顧感念,便是官府青天知曉,也須高看我們行會一眼。這官麵上的路子,自然也便寬了。日後采買官用、貢品遴選,自也便利。”

堂下眾人聽罷,皆露出幾分思索模樣。

隻聽她又道:“這程,方纔教眾人散了。

接下幾日,各家有心參與的東家管事,如那城東平安繡坊掌櫃秦修慈、城北喜樂繡閣掌櫃羅習善,皆與沈蕙娘、方寶瓔、方明照三個一處,議定了傳習所諸般事務。

師資一事,便由各家分攤工錢,雇兩個正經教習坐館,再請各家輪流派出熟工,充任助教,十日一輪。

至於那劈柴擔水、燒火做飯、灑掃庭院的粗使活計,便由秦修慈薦來的兩個婆子領著,再從那流民或濟養院半大孩兒裡,挑些老實肯乾的充任。平日裡管吃管住,略給幾個銅板零花便罷。

那傳習所場館,則須尋個寬敞地界,既要容得下學徒日常起居,還須有空處安置教習、堆放物料。

可巧羅習善正有個近親做房屋經紀,訊息靈通。她便專一攬下此事,在城中各處相看了兩日,挑得幾處合用屋舍,交由沈蕙娘三個定奪。

三個將幾處屋舍一一相看過一回,便看中城南一座前朝古廟。

這古廟雖則院牆斑駁,殿宇破敗,然而勝在地界寬敞開闊、格局齊整有序。便是各處架構,也使的是上好的木材,甚是堅固,稍加拾掇,便可煥然一新。

加之價錢頗為實惠,三個當即便與經紀商定,與各家湊了分子,低價買下此處,供傳習所使用。待房契交割停當,又一齊請得營造匠人出了改建工圖、風水娘子擇定吉日興土動工。

方明照本已往城中雇得兩班泥瓦、木工匠人,並各家繡莊委派來幫工的人手,皆交付與興工之事,並教方寶瓔專一督管。

然而那已教沈蕙娘帶人招攬來,錄上生員名冊的學徒,不拘是流民、濟養院,或是貧家出身,聞得這動工的訊息,為著感念傳習所培育之德,便皆是自發前來援手。

方寶瓔見了,好不歡喜,隻教管事將來者名姓儘皆錄下,同旁的幫工一般,工錢照市價結算,再管待兩頓飯食。眾人得此厚待,自然愈發賣力。

這傳習所既得眾人悉心改建,自然一日新似一日,不在話下。

話分兩頭。不說這廂傳習所眾人如何興工、方寶瓔如何督管,單表這大周商界之中,此時正逢著一樁喜事。

原來大周南邊海疆之外,正有一處富庶小國,盛產香料、寶石,國名喚作白獅島。這白獅島近來親遣幾位王室出使,與大周建立邦交,更簽下許多通商文契。

而那白獅島之上,上至王室、下至平民,皆愛錦繡一道。往前未與大周邦交時,各國精細織品、繡品,皆是頗受白獅島人追捧。

故而此番通商門道一開,朝廷便特特降下恩旨,言道各地繡行之中,凡有將繡品銷往白獅島的,皆可享官府專款扶持。

此訊息一出,越州繡行上下,各家大小繡莊,皆是眼紅心熱。那有門道的,早是跑得腳不沾地。尚冇門道的,隻盼著那白獅島商船快些到來,好去尋些商機。

行會亦是知曉此事重大,忙又在會仙樓聚齊眾人,商議此事。因著方寶瓔在傳習所那頭督工,此番便隻由沈蕙娘與方明照一道出席。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