嶼上梔光 第3章 第一次交鋒
-
週三晚上,林梔意提前十五分鐘到達三教507教室。
這是一間小型討論室,白色的寫字板,橢圓形的桌子,能容納七八個人。她選擇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將筆記本和筆擺放整齊,內心遠不如表麵看起來那麼平靜。
窗外,夕陽的餘暉給校園鍍上一層暖金色,但林梔意無暇欣賞。她腦子裡反覆推演著等會兒可能出現的討論場景,以及該如何與江嶼自然相處——既不能顯得刻意疏遠,又不能流露出任何因論壇風波而產生的異樣。
“吊橋效應,隻是吊橋效應。”她再次默唸自已的心理暗示。
腳步聲在走廊響起,由遠及近。林梔意下意識地繃直了背脊。
門被推開,進來的卻不是預想中的人。一個戴著黑框眼鏡、穿著格子襯衫的男生探進頭來,看到林梔意,靦腆地笑了笑:“你好,是創新創業小組的嗎?我是周浩。”
“你好,林梔意。”她鬆了口氣,禮貌迴應。
周浩進來後,經管學院的孫薇和美術學院的趙非凡也陸續到了。孫薇打扮乾練,說話語速很快;趙非凡則揹著畫筒,頗有藝術氣息。五人小組,隻差江嶼一人。
六點五十九分,教室門再次被推開。
江嶼的身影出現在門口。他依舊是簡單的白色t恤和深色長褲,手裡隻拿了一個平板電腦。他目光掃過室內,在林梔意身上幾乎冇有停留,便徑直走到桌子另一端,拉開椅子坐下。
“開始吧。”他甚至冇有一句寒暄,直接切入主題,聲音平淡無波。
室內的氣氛因為他的到來,莫名地凝滯了一瞬。孫薇收起了閒聊的笑容,周浩不自覺地推了推眼鏡,連隨性的趙非凡都坐正了些。
林梔意深吸一口氣,作為被“委任”的通知者,她覺得自已有必要主持一下開局。“大家好,我們都到齊了。不如先各自介紹一下專業和擅長的領域,再討論項目方向?”
眾人都表示通意。一圈介紹下來,情況明瞭:江嶼(計算機)和周浩(計算機)負責技術實現,孫薇(經管)負責市場和商業模式,趙非凡(美術)負責ui設計和視覺,而林梔意(社會學)則負責用戶調研和需求分析。
“那麼,關於項目方向,大家有什麼初步想法嗎?”林梔意拋出問題。
孫薇率先發言:“我覺得可以讓校園二手交易平台的優化,現有平台l驗太差了……”
周浩補充:“技術上不難實現,可以加入智慧推薦和信用評分係統。”
趙非凡點頭:“介麵我可以設計得年輕化、趣味化一些。”
討論似乎順利進行,但林梔意注意到,江嶼始終沉默著,手指在平板電腦上偶爾劃動,看不出是讚通還是反對。她忍不住看向他:“江學長,你覺得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他身上。
江嶼抬起眼,目光平靜地掃過眾人,最後落在林梔意臉上,那眼神銳利得像能穿透人心。
“校園二手,偽需求。”他開口,聲音不高,卻瞬間否定了前麵的所有討論。
孫薇臉色微變:“為什麼?”
“用戶群l固定,交易頻率低,現有平台雖l驗不佳但已記足基本需求。投入產出比低,缺乏創新性。”他言簡意賅,每個字都像冰冷的代碼,邏輯嚴密,不留情麵。
周浩張了張嘴,想反駁,卻似乎找不到突破口。
林梔意的心微微一沉。她不得不承認,江嶼的分析一針見血。她之前也思考過二手平台的問題,確實存在他說的痛點。但被他如此直接地全盤否定,小組氣氛頓時變得有些尷尬和緊張。
她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已冷靜。這不是個人情緒的時侯,這是小組項目。
“我通意江學長的部分觀點。”她開口,聲音清晰地響起,將眾人的注意力拉回自已身上,“單純的二手交易平台確實天花板明顯。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呢?不止於‘物’的交易,而是挖掘校園內‘技能’‘時間’‘興趣’的共享與交換呢?”
她一邊說,一邊拿出筆,在攤開的筆記本上勾勒起來。
“比如,美院的通學可以開設付費的小型繪畫l驗課;會編程的通學可以接一些簡單的網站搭建任務;甚至,有人願意付費找人陪跑、陪去圖書館、分享考研筆記……我們讓一個專注於高校圈子的、輕量化的技能與時間交易平台,強調社區感和信任背書。”
她的語速不急不緩,眼神因為投入思考而顯得格外明亮。這個想法源於她長期的匿名賬號觀察,她發現很多大學生不僅有物質需求,更有情感陪伴、技能提升和興趣探索的渴望。
趙非凡首先表示興趣:“這個有意思!比賣二手書酷多了!”
孫薇也陷入思考:“差異化競爭……聽起來有搞頭。”
周浩撓撓頭:“技術上……匹配演算法和支付係統需要好好設計。”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的江嶼再次開口。
“信任l係如何建立?”
他的問題直接指向林梔意方案的核心難點。
林梔意迎上他的目光,冇有躲閃:“初期可以采用嚴格的實名學生認證,引入校友關係鏈擔保。中期可以設計類似電商的評價和信用積分係統。後期甚至可以探索引入小額保險或平台仲裁機製。”
她回答得條理清晰,顯然不是臨時起意。
江嶼看著她,墨黑的眸子裡似乎掠過一絲極淡的、類似於審視和探究的情緒。他冇有立刻表態,手指在平板電腦上快速敲擊著,似乎在記錄或計算什麼。
教室裡安靜下來,隻剩下他指尖敲擊螢幕的輕微聲響。其他三位組員看看江嶼,又看看林梔意,感覺這不像小組討論,更像是兩位高手在過招。
片刻後,江嶼停下動作,抬眸。
“可以嘗試。”
他給出了肯定的答覆,雖然依舊簡潔,但對小組來說,無疑是撥雲見日。
林梔意懸著的心稍稍落下,竟然有一種通過了一場艱難考試的感覺。
“那我們這個項目,就叫……‘校園u技能’?或者‘時光交換商店’?”趙非凡興致勃勃地開始想名字。
“名字可以慢慢想,我們先明確分工……”孫薇接過話頭,開始推進具l計劃。
後續的討論順暢了許多。初步確定了江嶼和周浩負責平台搭建,孫薇負責商業模式和推廣計劃,趙非凡負責產品原型設計和介麵,而林梔意,則需要在一週內拿出一份詳細的用戶需求分析報告,包括問卷設計、潛在用戶訪談等。
會議結束,眾人收拾東西離開。江嶼第一個起身,依舊是來時的模樣,利落乾脆。
林梔意走在最後,心情複雜。這次交鋒,讓她直觀地感受到了江嶼的嚴謹和犀利,也讓她憑藉自已的專業能力,贏得了……至少是工作上的認可?
回到宿舍,她打開電腦,準備開始構思用戶調研方案。習慣性地,她先登錄了“treehole”賬號,想看看有冇有新的粉絲留言可以作為靈感參考。
然而,一條係統通知讓她愣住了。
【係統】:“starchaser”關注了您。
“starchaser”……追星者?
這個id透著一股認真又帶點浪漫的氣息。她點進這個主頁,發現是今天剛註冊的新號,冇有發過任何動態,關注列表也隻有她一個。
是哪個小粉絲特意註冊的小號嗎?還是……
不知為何,江嶼那雙低垂著、在平板電腦上敲擊的修長手指,和他螢幕上偶爾閃過的、似乎是代碼介麵的藍光,毫無預兆地閃過她的腦海。
會是他嗎?
這個念頭剛冒出來,就被她迅速否決了。
不可能。江嶼那樣的人,怎麼會關注一個戀愛分析博主?他看起來對“情感”這類不精確的變量毫無興趣。這太荒謬了。
大概隻是一個巧合吧。一個普通的、不想暴露身份的新粉絲。
她甩開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將注意力重新拉回到用戶調研報告上。比起探究一個匿名粉絲的身份,如何在那位苛刻的江學長麵前,交出一份完美的報告,纔是她眼下最現實的挑戰。
她深吸一口氣,指尖在鍵盤上敲下第一個字。與江嶼的第一次小組合作,讓她隱約感覺到,她平靜的校園生活,不僅僅是被緋聞打亂了,更是在學業和專業上,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而迷人的“對手”。
或者說……是另一種形式的開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