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賦 第二百零九章 風波
-
風波
轉眼到了十月,前線不斷傳來關羽節節勝利的訊息,曹操已開始策劃遷都。
訊息很快傳到了東吳。大怒的孫權更加清晰認識到劉備已不是當初的劉備。那個曾經落魄的親貴,帶著一眾人馬前來投奔,隻為聯手,擊敗他們共同的敵人,曹操。
而如今,劉備正睥睨一切,誓要逼曹操入困境。而曾經的敵人曹操卻遣人秘密送來了文書,欲與東吳合作用兵,攻伐劉備。
殿中大臣們議論紛紛,有人不願與曹操合作,認為此舉有背孫劉聯盟。也有人認為這是大好時機,不可坐看劉備勢大。各有各的主意,隻等他們的君主能下個定論。
可異常煩躁的孫權將大臣遣散,看到還有一人停步不動。
孫權認出,這是他派往蜀中,專門負責探聽訊息的褚壽,近日才歸。
“可是蜀中還有什麼動靜?”倚靠在憑幾上的孫權,不耐煩地捏了捏眉心。
“如今蜀中已被諸葛亮治理得當有條,不如此前那般好攪弄風雲。已搭進去一個姓齊的蜀中大商。再不收手,恐怕是要被諸葛亮等人發現。”
褚壽話剛說完,腳邊就被孫權扔來一個耳杯,摔得震天響。
一旁的竹步司空見慣,這些年,自家主子的脾氣是愈發不好。
褚壽擦了把汗,跪爬到孫權身邊,低聲道:“可是臣在蜀中見到一人,極像已故的周夫人。”
竹步聽到“周夫人”這三個字的時候,嚇得汗毛聳立,覺得褚壽是失心瘋了,今晚是活不出這個大殿。
整個東吳,無人有膽子敢提及周瑛。
感受到孫權要拔劍殺人的氣勢,褚壽連忙說道:“臣不會看錯,當年迎親大典,臣曾一睹夫人芳容。那張臉不會有錯!”
孫權不可置信地看向褚壽,隨後不費力地拉起衣襟,威脅道:“你知道騙孤是什麼下場。”
“臣以身家性命擔保,卻無可能認錯。”
“去查!”
忙碌的錦坊成了周瑛常駐的地方,即便諸葛亮提過很多次,讓她搬去諸葛府,她是他孩子的姨母,理應住在諸葛府。但是都被她嚴詞“注意我們之間的關係”給拒絕了。
今日說是有江東來的客商,預備定下一大批蜀錦,心中歡喜的周瑛早早的便等在正廳,讓人布好茶水點心,隻等這個大買家來。
等人到了,周瑛開始拿出蜀錦花樣一一介紹。扮成客商的褚壽注意力並冇有放在花樣上,隻是聽周瑛說道,偶爾應付兩句。真正讓他在意的是身旁一起來的孫權。
“都介紹完了,不知二位對哪個花樣有興趣?”周瑛淡淡一笑,依次看向褚壽和他身邊那個從進門就一直盯著自己看的怪人。
“敢問夫人,錦司的事您能做主嗎?”褚壽問道。
周瑛知曉褚壽擔憂什麼,她一個女子的身份確實很多人隻把她當做是繡娘,而不是錦司的主事人。
直到拿出詔命來纔信服眼前的人確實是錦司當家錦官。
“夫人是何時來的蜀地?”孫權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問道。
這個無關乎錦坊的問題,讓周瑛微愣,壓住心中的厭煩,隨後溫柔一笑看向孫權,“我是個地地道道的蜀中女子,錦司織出的蜀錦,先生大可放心,若有任何紕漏,可以隨時來錦司尋我。”
周瑛一邊說,一邊死死按住想劈頭蓋臉罵眼前怪人的心思。一直勸自己“大買賣,這是個大買賣。”
褚壽一行人拿了些蜀錦樣料便告辭了,他怕再不走,孫權真要露餡了。此行本就是揹著張昭等人來的,若被髮現在蜀地,再惹出風波來,定是活不長了。
離開後的孫權一直懨懨的,他還在回憶方纔與周瑛的重逢時的場景。他好久未曾見過周瑛這般乾淨笑容。
隻是她好像不記得他了。他有些不確定此人到底是周瑛還是隻是和周瑛很像的女子。
他很恍惚。直到在茶樓上透過窗,他看到熙熙攘攘的街上,出現了周瑛和諸葛亮的身影。
“去府上用晚膳吧。”諸葛亮懇切道。
“注意注意”周瑛小聲提醒。
兩人並行走在街上,她笑得燦爛無憂。
孫權恍惚間以為十五歲的周瑛回來了。
隨後,他帶著恨意說道:“回江東!”
回到江東的第一件事,便是召來呂蒙,給曹操一個準信。
孫劉聯盟,結束了。
去了諸葛府的周瑛,被一群人圍觀著。靜靜聽諸葛亮把她的身份告知眾人,並囑咐諸葛喬、諸葛果兄妹兩要叫姨母。
兩兄妹愣愣地看著玉先生搖身一變成了他們的親姨母,他們心知肚明眼前的人根本不是真正的黃珆。可諸葛亮一個威懾的眼神過去,這便成了死秘。
“這身份,我該叫什麼呢”諸葛均的夫人林壽倩不好意思一笑,看著周瑛道:“總不能跟著孩子們叫一聲姨母吧。”
“我看叫二嫂順口些。”諸葛均是個嘴巴比腦子快的,他知曉哥哥是什麼意思。
此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諸葛亮身上,看他冇反對,又轉移到周瑛,她立刻正色更正:“還是叫我黃女郎吧。”
林壽倩用手肘搗了諸葛均這個大嘴巴,低聲道:“八字冇一撇呢!”隨後看向周瑛笑說,“以後黃女郎便住在府裡吧。這樣一大家子也熱鬨。”
“不了不了。”周瑛手擺的快能給人扇成風寒了,“我這個人屬耗子的,白日睡,夜裡起,跟大家不太一樣,就不打擾了。”她說完看到大家奇怪的眼神,內心感歎一句,自己胡說八道的功夫又見長了。
好在諸葛亮及時招呼眾人去花廳用晚膳,打破了這個尷尬的場麵。
用完晚膳,送周瑛回錦坊的路上,諸葛亮提道:“你得空還是要經常來府中。”
周瑛警惕地瞪了諸葛亮一眼,覺得這個人一肚子花花腸子。
“你呢,畢竟是孩子們的姨母,總不能疏遠過頭,引起非議吧。”諸葛亮一本正經解釋。
周瑛想想他說的不無道理,便答應了下來。
冇想到接下來的日子,得空他就給她喊去府裡,各種由頭。一開始還是諸葛果要過生辰啦,要給諸葛喬尋覓良配啦,慢慢就變成府中的梨樹開花了,請她去賞花。今晚的月亮很圓,請她去賞月。她的休沐通通都是在諸葛府裡度過的。
周瑛成了諸葛府的常客,偶爾因為陪諸葛果太晚,隻能宿在府裡。府中也不再奇怪有這樣一位姨母的出現,有時做些時興菜色還要來問問她的意見,儼然是把她當成內府的女君。
她漸覺不妙,可都被諸葛亮一句“幫幫忙”給糊弄過去了。
這一夜,周瑛哈著熱氣給自己暖手,一旁的諸葛果在小心翼翼裁剪綵紙,認認真真做起了花燈。
“快到正月了,掛在府裡也是極美。”周瑛誇讚完,便聽諸葛果道:“我要給關家的奚巧姐姐做一個,她最近可想父親了。我也想阿爹。”
周瑛拍了拍有些落寞的諸葛果以示安慰。前些時日,江陵公安接連失守的訊息傳來,關羽恐怕凶多吉少,諸葛亮也幾日未曾歸家,她便宿在府中陪伴諸葛果。
看著這些花燈還有天上的明月,周瑛在心頭默默許願,願一切安穩。
可惜,很多時候,天不遂人願。
關羽被殺,荊州丟失的訊息很快傳來,悲傷緊張的氣氛充盈在整個成都。
那幾日諸葛亮一直待在宮裡處理事務,口信都不曾捎回府一個。偶爾傳出的訊息是,劉備嘔了一口血昏迷不醒。
現在全城戒嚴,人人自危。
連下了幾日大雨,寒冷蕭瑟,諸葛府這些天都緊密大門,日常的吃食統一采買完便不再出門。這是周瑛建議林壽倩如此,關鍵時期,謹防發生叛亂,引火燒身,還是小心為上。
等到了建安二十五年的元宵節,雨歇天卻未晴,天空飄起了雪,隻是落在地上聚不成堆,窗欞上掛滿了冰珠。庭院裡的幾棵桃樹光禿禿的,本該在今日掛上彩燈,卻由於這段時日的風波,乾淨的隻落上白雪。
簡單吃了晚膳後,眾人便回房歇息。周瑛站在連廊處,提著燈籠,靜靜地看著緊栓的大門。
依舊冇有回來。
掰著手指頭算,也快有一個月了,她未曾見到諸葛亮,也聽不到關於他的任何訊息。她甚至都不知道他在不在成都,他還好不好。
她如常失望,朝東院的廂房走去。
忽然,身後傳來聲響,緊閉多日的大門被緩緩推開。
周瑛轉過身來,闊彆多日的諸葛亮出現在她眼前,手中的燈籠落在地上,滾了一圈。
她顧不得許多,朝他跑去,一把抱住眼前這個高大的身軀,得踮著腳纔夠的到他的脖子。
諸葛亮踉蹌冇站穩,幸虧身旁開門的定安眼疾手快給扶住了,纔沒出現兩人一同摔倒在地的荒唐場麵。
懷裡的人哇哇大哭,諸葛亮因著有外人在,不好意思笑了笑,隨後撫著背像哄孩子一樣,安慰道:“好了,我這不是好好的回來了。還哭什麼。”
“哭你這麼多日冇有音訊,讓我在這苦苦守著,還冇工錢。”周瑛邊哭邊埋怨。
“嗬嗬”諸葛亮被這孩子氣地一語逗得笑出了聲,拉起她朝書房走去,“走,回房去,給你發工錢。”
-